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我受够了没用的圣诞节礼物”——中国语言学的初心还在吗?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09


新闻学院17级小何同学在来信中附言:

 

“P.S.一个学期就这样匆匆而过啦!上申老师的课感觉很开心很享受也很有收获啊~

 

“前几天我回高中看老师,我的英语老师也是复旦毕业的,他竟然也上过您的课!

 

“和他交流下来,就非常感慨呀!感觉这门课程真的是历史悠久代代相传,成为了复旦文科生的集体记忆哈哈哈!

 

“新的一年啦~祝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啦!蟹蟹老师对我们问题耐心细致的解答~”

 

每学期期末都收到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来信,其中不乏手写的信。还记得20年前的“语言与文化”课,那时学校不限制选修课的人数,听课同学挤满200人的大教室。在一个学期末,我在中文系信箱中意外收到一位听课的外校访问教师留下的信:


 

申老师:您好!

 

作业终于写完了,想着这门课即将结束,心里不免空落落的。于是又想把作业外一些想法说给您;匆忙中不便打印,字迹潦草之处请您原谅。

 

入学前我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高校的教师,曾带过两年古代汉语。我切实体会过语言课教学的苦衷,所以95年以后转到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可以说,在语言课教学方面,我是个失败的逃兵。

 

第一次上您的课,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而且也没逃脱搬凳子加塞的厄运。我们本是慕名而去,一看那人山人海的阵势,果真是名不虚传。于是节节不落地坚持了下来,而且因为从周一下午就惦记着占座位,所以很享受了几次领先坐第一排的殊荣。


 

要说感受,可以用这几个词来概括:

 

①活。贴近现实生活,不是老掉牙的知识内容和呆板的条框约束,有新的观点见解,令人耳目一新。从《汉语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②认真。学生作业,网上材料的引用,可以觉出您备课确实一丝不苟,教学严谨认真。我听过两位不备课的老师的课,他经常眼盯天花板凝思不知所终,令他自己和学生均苦不堪言。说起学生作业,真是惭愧,我从没像您那样细致过,这是我今后应该向您学习的。

 

③广。把中国语言学和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探索语言和文化史的内在联系。这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悠久,语言材料极其丰富的国度,该是多么有意义。


课堂上您讲语境,讲语言遮蔽,我们身处其中却从未意识到。许多例子深入浅出,一些经典在上完课后被我们活学活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族院校,而从58年建校至今,中文系的语言学课程设置依旧老三样: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学生不爱听,老师不爱讲。所以,您能把语言学课讲得人满为患,真令人惊讶和佩服。


我想,作为民族院校,更要把语言课重视起来(我校学生有相当部分是藏族),使学生在母语基础上,学习汉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致力于继承和发展藏族文化,这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很庆幸本学期能挤破脑袋选上您的课,我已在其他同学和来进修的同事处为您大做宣传。不过,我说起的时候,他们都告诉我说早闻您的大名,而且也准备摩拳擦掌一睹您的风采。我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还有机会听您上课,那真是一种享受。


 

想想,我的这学期就要结束了,也要结束每周一下午专门冲上四教五楼为我同室两位懒人共占三个座位的日子,心里有些怅然若失。


这门课的学习是我最大的收获。这收获不仅是知识上的,更是为人师表、治学精神方面给我的启示。

 

谢谢您,申老师!祝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愉快!

 

您的学生:(名字略)

 

2003年12月15日


 

这位老师提到的高校语言学课程“学生不爱听,老师不爱讲”,问题主要在于语言学教学和研究没有把语言真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汉语语言学的招生和教学,都是在中文系进行的。中文系名曰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对语言最恰当的定位。而我们国家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却在很大程度上把语言作为自然现象,把语言研究的方法认同于自然科学的方法。


由此,我们的语言学课程所讲的语言,和人们生活在其中的语言世界,和人们对语言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隔得太远了。

 

而我国古代的语言研究,却不是这样。中国语文研究传统,无论在字音的“譬况”,字义的阐释,还是在文气的把握上,都和语言生活紧密联系,都具有厚实的生命体验。


 

一个多世纪前,现代语言学在中国起步的时候,置身于“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向西方学习是当时的主旋律。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我国语言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西方语言学以形式主义为特征的研究规范,以语言分析的西式形式化为“科学”。


这样的做法,在语音分析这个物质性很强的项目上似乎有效,但在语法分析这个文化性很强的项目上,却左支右绌,东扶西倒。


我的导师张世禄先生,作为现代语言学引进西学的先驱,终于在晚年痛陈束缚汉语语法学的三大“洋框框”,批评汉语语法学走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


 

语言学首先是人文科学。


语言学的课程首先应该亲近我们身边的语言,把语言的感受、体验和阐释放在第一位,把语言真正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把语言和文史哲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说的语言研究的“文化认同”。

 

有了这样的“初心”,我们的语言研究才不致偏枯,我们的语言教学才不致干涩,才能让学生像新闻学院小何同学这样“感觉很开心很享受也很有收获”。


小何同学不是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她在期末这封信中还问了一个非语言学专业学生才会有的问题:

 

“学习了一个学期之后,特别想问一下,研究语言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会有什么特殊的功用嘛?”


 

这个问题,语言学专业的人扪心自问,并不能给出一个让自己真正信服的答案。


在这里,我很想说:中国语言学的初心还在吗?

 

在给小何同学回信中,我这样反躬自省“研究语言学的目的”——

 

1.理解我们母语(包括方言)的结构和功能,理解汉语汉字相对于西方语言文字的中国文化自性,以及中西语言文字基于各自文化本位的人类文化普遍性。在这个过程中,和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充分对话,深度参与普通语言学的建构。


 

2.通过对汉语汉字(包括各种地域变体、社会变体)的形式、意义和功能的阐释,理解和洞察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正如在中国古代,“六经皆史”,而小学正是经学之津梁。汉字作为“经艺之本”,上可溯源,下可固本,具有西方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历史建构力量。

 

3.语言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通过在生理和心理上研究人的语言能力,了解人类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和人的本质。

 

4.更多的应用方面: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文字的规范与改革、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


 

前不久在《环球时报》看到英国《每日电讯报》1121日的文章,题目是《我受够了没用的圣诞节礼物》。文章说:

 

“圣诞节让我内心充满恐惧。别误会我,阖家团圆很美妙。我讨厌的是礼物:无异于噱头的一次性产品、劣质塑料货、不可回收的包装和不需要的东西,以及它们可能终将被运到填埋场的命运。坦白地说,所有这些装模作样的东西都让我感到焦虑。

 

“多年来,我们这个由20多人组成的大家庭一直疲于应对相互送礼带来的压力。我们已经形成一种相当敷衍的习惯,即每个人都说出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最终如愿以偿。这是一种令人感觉有些冷漠的安排,或许还不如直接给钱。


 

“我们有时候甚至懒得这么做,到头来陷入一种尴尬境地,即相互给予对方既不需要也不想要的‘礼物’。

 

“今年以来,我一直对送给我妹妺虚拟健身房会员资格难以释怀,因为我当时没意识到她刚刚购买了一辆用于健身的智能动感单车,这让我白白浪费了72英镑。不知何故,此类支出逐年增加。某个家庭成员总是想靠砸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其他人可能会对自已没花这么多钱感到不好意思,然后记着明年多花点钱。

 

“就圣诞节来说,这个‘包装和拆开礼物’的节日本来就矛盾。我的手机里满是孩子们打开精美礼物时心花怒放的视频,但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发现自己已经错到何种地步的时刻。我经常发现自己在假装高兴,然后在发现家人也在假高兴时又转为尴尬。如果都是在假装,难道不该重新思考这一切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莞尔,这不就是我们语言与文化课讲的kitsch吗?

 

在我们从事任何一项研究的时候,如果经常发现自己在“假装高兴”,同时发现别人也在假高兴时自己又很尴尬,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这一切——

 

我们研究语言,研究我们的母语,究竟为了什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