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叶卡捷琳娜、卡秋莎、卡佳、丽娜,是同一个人?”——谈语言分割的空间性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09


历史系16级的小曾同学来信说:“都在附件的word文档里了,写得比较长,有三页,建议老师倒杯水再看。这节课真的好有趣,给了我完全不同的、重新看待自己的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角度。也希望学好这门课之后,可以更好地做好我这份传播上海话和上海文化的工作。”一年级的小曾同学是上海《新闻晨报》旗下的上海方言短视频节目《瞎讲有啥讲头》的外景主持人。

我打开小曾邮件的附件,她说:“14日的课程上完后,非常有感触。有两个问题想和老师和同学们讨论一下。第一个是老师提到的,对一种文化越是重要的东西,在该文化的语言中分类越细。这点我感触非常深。”我们就来看看小曾的第一个问题: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常对先民在语言上的细致叹为观止。单说玉器,就有数不清的分类。

“《说文解字》玉部字分为三等,有美玉恶玉之分。如今我们常常用于起名的,带王字偏旁的字,很多其实只是恶玉而已,而现代人已经无法区分了。


“玉器的分类,按器形来说,同样是圆形的,就分为环、壁、玦等不同的种类。而长条形的玉器,这个璋,这个圭,这个刀,这个斧,我真是傻傻分不清楚。那个钺和那个戚,我也真很难看出来有什么区别。

“我曾专门就此问题请教过研究玉器的专家孙庆伟老师。他说现在哪怕是做考古的人,也很难确切说出这些名称的分类标准。因为这些器物的定名,多数只是当时进行考古发掘的团队自行命名的,导致现在学界也是一片糊涂帐。

“但我想,追溯回历史上的商朝人,一定是真正知道这些器物的分类区别的吧。在他们的生活里,那些璋和圭,钺和戚,一定有完全不同的功用。从中也可以看出,玉器在殷商的文化中,真的是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

“同样,从周人对礼器的分类名称之细,对礼节的描述之细,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礼的重视。

“但这些细致,经过两千多年,现在已经几乎全部失传了。在我们现在的日常用语中,我很难想出对哪一类的东西有特别详细的分类。就这点来说,老师您认为是我们的文化在逐渐走向粗糙和流俗吗?这是一种语言上的退化吗?”


小曾同学浮想联翩,她思考的语言分割问题,在逻辑上是三个问题:

语言分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社会在发展,这是一个问题;

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世俗化(包括语言的简化),这是另一个问题;

语言的简化不是语言的退化,这又是一个问题。

我对小曾同学说,我们在大学学习,很重要是学习思路清晰。记得在和一位同学的课堂交流中,我要他区分两个概念:礼貌语言和谎言。这两个概念如果混在一起说,就无法认清现象的本质。把它们分开来,关系就理顺了。当然这两个现象有交叠的地方,但思维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分节”,有了分节音,才有了一个个范畴;语言的功能就是将事象符号化,符号化就是抽象和区别。


小曾同学的问题,我还是要区分两个概念。一个是语言分割问题,一个是现代化社会的简化问题。

1.语言分割是一个空间性问题

文化上越是重要的东西,语言上分割越细密,这在任何时代都一样。社会在发展,古代社会重要的东西,现在不重要了,当然语言就不细分了,这叫“用进废退”。

所以,当我们感慨古代玉器的分类如此细密繁多,而今“盛年不再”的时候,它并不是一个语言功能退化的时间性问题,而是语言分割在“用进废退”中“分割域”转移的问题——一个功能替换的问题。

那么我们的时代,“用”了一些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我想生活在20世纪的人,如果能穿越到现在,一定会惊诧如此丰富细致的电脑和互联网语言。从手机、平板、阅读器到电脑、手环,林林种种,每一种词汇的分割都不比玉器的分类少。


我们还可以看看现在的颜色词。表面上看,古代汉语的颜色词比现代汉语细腻,例如光是红色就有绛、朱、赤、丹、红,还有妃色(粉红色)、品红(比绛浅的红色)、桃红、海棠红、石榴红、樱桃色、绛紫、绯红、朱红、嫣红等等;

光是绿色就有青、苍、碧、绿、黛,其中的青还细分为竹青、葱青、青碧、青翠、青白、鸭卵青、蟹壳青、豆青、石青、靛青、藏青、群青(鲜亮的蓝色微微透一点红)等等。

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的颜色词的分割在自然色中不像古代那样细分了,但在科技色中分割越来越细。


例如苹果13手机的“午夜色”,在黑色玻璃面板中暗藏一种深蓝。“星光色”,在白色玻璃面板中偏一点米色,有点像贝母色。苹果的“粉色”较常规粉色略浅,带有“磨砂般金属质感”;它的“红色”较常规红色更通透,没有大红的俗气。

而对比其他手机,OPPO的红色充满热情和活力,OPPO的粉色则仿佛童话梦境。红米手机的“浅梦星河”蓝得更亮,“时光静紫”紫得雅淡且空灵,“微醺薄荷”绿中有蓝,清凉感十足……

我们不能不感叹,现代人对科技颜色的“分割”具有超凡的想象力。同学们可以感受一下网上列出的让人目迷五色的手机色谱:


雪晶白、皓玉白、珍珠白、高光白、陶瓷白、珠光白、冰岛白、贝母白、皓月白、凝光白、椰子白、汝窑白、冰丝白、远山白、元素白、雾月白、天镜白、流云白、羽光白、珠峰白、冰山白、银翼白、幻境白、白色恋人、时光独白

星钻黑、炭晶黑、丹青黑、魅夜黑、镭射黑、棱镜黑、量子黑、曜石黑、幻夜黑、钛银黑、砚墨黑、无垠黑、月夜黑、极夜黑、秘夜黑、黑珍珠、星眸黑、琉璃黑、黛丽黑

锦鲤红、蜜语红、玛瑙红、魅焰红、提香红、摩登明红、勃艮第红、夕阳红、熔岩红、酒红、波尔多红、宝石红、烈焰红、赤焰红、琥珀红

冰玉蓝、烟波蓝、莱茵蓝、寒霜蓝、柠沁蓝、花木蓝、浅滩蓝、水光蓝、墨玉蓝、宝石蓝、松绿蓝、海岛蓝、星图蓝、云山蓝、孔雀蓝、冰川蓝、海军蓝、静谧蓝、极光蓝、光钻蓝、梦幻蓝、星空蓝、冰海蓝、星际蓝、流光蓝、天真蓝

松珀绿、琉璃绿、牛油果、几何绿、翡冷翠、草木绿、森绿、青川绿、清新绿、雾海绿、凝光绿、湖光绿、绮境森林、暮光森林、魔法绿境

暮光紫、罗兰紫、嫣紫色、仲夏紫、紫玉幻境、星云紫、全息幻彩紫、烟晶紫、霞紫、电音紫、暮辰紫、夕雾紫、香芋紫


语言与文化课同学告诉我,现在流行文化将“萌”细分为呆萌、软萌、蠢萌、反差萌、激萌、天然萌。。。

我们可以看出,在民族文化的绵延中,每一个时代都在推进社会生活的新发展,从而有新的文化重心及其词汇分割。在这个意义上,一种文化的语言分割总是在“辞旧迎新”,推陈出新。

表面上看,分割重点的转移好像是词汇分割的消长,例如玉器的词汇分割后来“消亡”了,但其实就一个时代而言,新的生活方式总是要求新的词汇分割,淘汰旧的词汇分割。所以一种文化的语言分割在整体上不是一个时间性概念,没有价值上的兴衰判断,也无须担忧“世风日下”,它本质上是空间性概念。


2. 语言简化是一个时间性问题

古代细分的一些词语现在分不清了,是不是我们的文化走向粗糙和流俗了?这其实是另一个问题,即社会发展趋势问题。

从语言学来说,语言的发展有一条定律,就是经济原则。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在由繁到简地发展。

从社会学来说,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化导向的社会发展,追求的是效率、方便、简洁、通俗。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简化的过程,传统文化也在这一个趋势中简化。


例如我们的亲属称谓,过去非常繁复,现在人际关系简单了,核心家庭成了主流,许多复杂的传统称谓也会用进废退。

同学们可能奇怪:亲属称谓不是一个词汇分割问题吗?词汇分割不是空间性问题吗?是的,但换一个传统文化发展趋简的视角,亲属称谓的词汇分割简化就具有了“现代性”的意义。它反映了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工具化、世俗化。这和玉器分类的简化不一样,后者不具有典型的“现代性”意义(虽然它的确和社会发展有关)。同样,颜色词的词汇分割也不具有“现代简化”的意义。

当我们在“现代简化”的意义上审视语言分割问题时,一个原本是文化重心设置的空间性问题,就可能具有时间性意义——它反映了历史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的简化和退化是两个概念。语言无论繁简,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存在退化的问题。语言不会退化,只会消亡,即随社会的消亡而消亡。

说到这里,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识别单纯空间性的词汇分割和具有时间性的词汇分割?其实,词汇分割在理论上都是空间性的,它反映特定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即使有些词汇分割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趋势,它在本质上依然是空间性的。它的变化只是不同时期文化重心的功能替换。


俄语系13级小黄同学在课堂讨论中向同学们介绍过俄语的姓名,他认为这也是一种词汇分割。我“脑筋急转弯”,绕了几个理论弯子,想想也能说通,就像亲属称谓。只不过亲属称谓分开的是不同关系中不同的人,而俄罗斯姓名分开的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关系。小黄说:

“大部分人对俄罗斯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大概就是那里人的名字了,不知道所有的俄罗斯人的名字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几圈?

“俄罗斯名字由三个部分组成:名字-父称-姓。其中名字又分为大名、呢称和小名。一个大名通常会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小名,比如,有名的俄罗斯名字叶卡捷琳娜,和卡秋莎、卡佳、丽娜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叫一个人,可以叫大名,可以叫小名或呢称,可以连着名字和父称叫,可以只叫姓,可以名字-父称-姓一起叫。”

记得以前读俄罗斯小说,总是奇怪怎么作者写着写着把角色写丢了?人怎么没了?

原来,只是换了一个小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