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申小龙:“鸳鸯”算不算双声词呢?——汉语双声叠韵之机杼百出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2024-09-11
中文系21级小方同学来信:
在去年一次讲座上,我曾有幸亲聆您的教诲,您对我们关注兴趣、追求所爱的谆谆教导,至今萦绕在我耳边。自那以后,我一直关注着您的公众号。读您的文章,仿佛在和您面对面探讨一个个语言现象,让文学专业的我受益良多。
日前,在和朋友讨论汉语中的双声叠韵现象时,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鸳鸯算不算双声词呢?
按清代周春《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中提出的定义: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不论它是不是联绵词,从这个角度看,鸳鸯的实际发音为[yan][iɑŋ],两字发音的开头并不相同。
那么“阴阳”或“阴影”算不算呢?“阴阳”是前字的韵腹与后字的介音相同,“阴影”是两个字音只有韵腹相同。
虽然从语音上说鸳鸯这样零声母而介音不同的字,无论如何都不应属于双声,但我在语感上,仍然很难拒绝它是双声词,这或许缘于iü的发音方式相近。
周春的定义基于古代的韵书,或许更适用于古代音系。鸳鸯两字在《广韵》中均属影母,在古汉语中属于双声无疑。这说明,古汉语语音似乎不像现代汉语普通话一样,按辅音和元音严格区分声母和韵母。
有的《现代汉语》教材认为,押韵系统反映的是音素之间的音位关系,如果两个音属同一个音位(如沿岸”“冤案中的/ɑ/),即便音质稍有出入,也可以归入同一个韵辙。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只在理论上自洽。首先,它忽视了音位不同但音质相近的字通押的可能,十八韵韵同时收入eninuenün。其次,沿岸”“日记等都是叠韵词,却没有叠韵应有的音韵效果。

然而,如果严格考虑所有音位变体,只有音质完全相同的字才算双声叠韵,范围又嫌太小:不仅颜渊不叠韵,杜甫”[tu][fʋ]也不叠韵,苏轼”[su][ʂʅ]不双声,稚子”[ʈʂʅ][tsɿ]既不双声又不叠韵,它们原有的音韵效果都被忽视了。
综合以上考量,我产生一个新的想法:与其将双声叠韵看作一种形式,不如将它视为一种有强弱之分的属性。
例如零声母的阴影不属于双声词,但由于开头的韵腹发音相同,它有了等同于双声词的音韵效果。 “鸳鸯不是双声词,但因为开头是相近的介音,它也带上了双声的属性;又因为两个介音不完全相同,这一属性较阴影的更弱。苏轼则是一种双声性强度介于二者之间的非双声词。
颜渊”“沿岸”“冤案”“日记都是叠韵词,但在音变中,iɑnüɑn二音韵腹抬高,ri/i/作舌尖元音,导致后三者失去了叠韵词的性质,颜渊则部分保留。而嶙峋韵腹分属不同音位,不属于叠韵词,但由于iü发音相近,反而具有了比叠韵词沿岸”“日记更强的叠韵性,也有了更优美的音韵效果。
以此类推,我们或许可以从语音的角度,搭建起现代汉语双声叠韵的层级体系:最内层要求声母或韵母完全相同,双声叠韵的强度最高;然后,根据介音的有无、音变的程度等标准,向外层逐级放宽准入门槛,强度随之递减。同时,一些带双声叠韵性质的非双声叠韵词,也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强度等级。
现代学者对双声叠韵的探讨,似乎更偏重于它跟联绵构词法的关系,但我想,双声叠韵在现代诗文中仍不失为重要的艺术手法。从语音角度对其定义、范畴作进一步规范,或许并非钻牛角尖。
我想向老师请教:在现代汉语中,双声叠韵是否已经有了完备的定义、诠释?我可以从哪些方面更深入地探究这个问题呢?
小方同学的问题很好。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双声叠韵的标准?小方发现,无论从语言实践还是从现有的理论定义看,双声叠韵都无法建立在单一的语音标准上。严格的音质判断、音位判断,拿古代韵书和韵辙一对照,都捉襟见肘。
其实,双声叠韵是否已经有了完备的定义和诠释,并不重要。没有一个定义是“完备”的。定义只反映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而且即使这样,这个认识也只是相对的共识,而非绝对的共识。诠释也是这样。例如汉字的定义——“记录汉语的符号”,貌似“金科玉律”,其实问题很多。文化语言学对汉字的认识,早已超越了这个定义。
了解和参考前人的认识,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不能让这些“前有”覆盖我们自己的思考,更不能习惯性地“走捷径”随大流。恰恰相反,自觉和“前有”保持距离,实现充分的个人思想差异性,努力在自己的感受和感悟中建立起独立的视角,这才是成长之道。小方同学的研究,正是将思考牢牢扎根在个人感受的基础上,于是反思和质疑油然而生。
那么,对双声叠韵,我们还可以有哪些视角呢?
一、汉字视角
1. 汉字的谐音性参与声效
双声叠韵在中文书面语中严格地说是字音特点上的重复,而汉字是表意字,字形和字音的关系非常松弛,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异。两个字在此时此地的字音相似度,换一个时间或空间,就会变化。
因此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双声叠韵,在一开始就是“谐音”,而非“记音”。汉字的谐音性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深度参与了双声叠韵的声效。
这样来看双声叠韵,小方同学发现的声音差异就可以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是很想知道汉族人对语音重复中音律的和谐,其字音相似度的“摆幅”有多大。在这里,小方的研究就有了意义。
2.汉字的分析性参与声效
双声叠韵,其所以为双为叠,在很大程度上是字与字的配合。汉语的组合,不具有西方语言word的粘合性。只要提供特定语境,字与字都有可能“分开来”,哪怕是联绵词例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司马相如《凤求凰》);例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例如“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鲁迅《花边文学·“莎士比亚”》
相对而言,古代汉语由于通畅的字思维,字的分析性更强。双声叠韵的声效既可以“连绵”的状态实现,也可以分析的状态实现。这是汉字强势介入汉语组织,在语音修辞上的体现。
我对小方同学说:希望你研究下去,材料的范围不要囿于已知的双声叠韵词,还可以扩大到现代文学语言的修辞实践中。这样对问题的探讨会有更宽广的视野。
这就来到了双声叠韵问题的又一个重要的视角。
二、功效视角
双声叠韵在本质上是用声音的重复构建和谐的韵律,引发联想。而“重复”的声效来自人的听感。在听感上,任何近似的声音在一起,或有规律地出现,都会有重复回环的效果。我们就从这样重复的效果,亦即双声叠韵在语言实践中所产生的功效,来思考它的理论意涵。这就是功能主义的态度。
这样的功效视角,在理论上暂时“清空”前人的认识,一空依傍,从独立感受中建立假设,从语言实践中抽象我们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对小方同学说“不要囿于已知的双声叠韵词,还可以扩大到现代文学语言的修辞实践中”。我的博士论文研究《左传》句型,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
从个人的不受前人认识“污染”的语文感受出发,辅之以理论假设的想象力,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
当然,在有了一定的独立分析成果后,还是可以也应该和前人的各种认识对话。此时,由于自己已经有了材料分析的扎实基础,与前人的对话就很有质感,理论演绎就有了源头活水,且水到渠成。创新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的。
那么,在中文的语言实践中,什么样的声效是双声叠韵的呢?
双声叠韵是一种词与词之间的应和美。从应和的角度看,汉语的词音应和决不是机械的“联绵词”那么简单。在词典,哪怕是大词典中寻找双声叠韵的语音配合奥秘,比较无趣。词典是死的,人的语言实践才有生命。我们到古人的语言实践中去,感受更为真实的语言功效。
汉语的双声叠韵经常发生在语言流动中的孤舟独桨上。它们以自我唱和为满足,逍遥自在,自得其乐。
当个体的回环难遣不尽之意时,会有多种将双声叠韵“扩容”的方法:
(一)词法扩容
双声叠韵在形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产生多样化的扩容方法。
1.回环叠加
例如“仿佯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楚辞·远游》)“歔欷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楚辞·离骚》)
2.回环延宕
将字音特点适度延宕,在延宕中使应和增值。例如“倒之颠之”(《诗经·齐风》优哉游哉”(《诗经·小雅》如切如磋” (《诗经·卫风》)
3.句际应和
字音特点的延宕进一步拉长,就产生句与句的应和,类似韵脚。
1)单字应和
例如:“何草不,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 陈奂《传疏》解释说:“上章言黄,下章言玄,黄玄犹玄黄也。……马病谓之玄黄,草病亦谓之玄黄。”两个字都是匣母,是叠韵字。
2)连绵应和
双声应双声,如:“生涯已寥落,国步乃。”(杜甫《秋日夔府咏怀》)
双声应叠韵,如:“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音步应和既可以发生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也可以发生在不同位置,形成错位应和。例如:
沉淖而难论兮,俗岑峨而嵾嵳”(《楚辞·七谏》)
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楚辞·九叹》)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二)句法扩容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双声叠韵不仅是一种词法现象,而且是一种句法现象。为了塑造音律形象,诗人着意在词与词的句法安排和选择中突出韵律的应和。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选择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词音形式。
1.音步应和  
1)插入式应和
例如:“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刘长卿《别严士元》)上句“看”和“见”是双声,下句“听”和“声”是叠韵。这是在音步之首以双声应叠韵。
2)选字式应和
例如:“梦渚长迷楚望夷陵黑有秦灰。”(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
上句音步首字”“与下句音步首字”“双声应和;
上句音步尾字“渚”“楚”与下句音步尾字“陵”“秦"叠韵应和;
上句音步尾字“长”“望”与下句音步尾字“黑”“灰”也是叠韵应和。

又如:“座送春酒暖,曹射蜡灯红。”(李商隐《无题》)
这是音步首尾错综应和。上句“隔”“钩”双声,下句“分”“覆”双声,互为应和。
再如:“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岑参(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
上句“春”“城”双声相应,“月”“出”叠韵相应;下句“野”“花”叠韵相应,“戍”“深”双声相应,都是选字式应和。但上句是连贯选字,下句是错综选字。它们的应和都在音步上,只不过“野戍花深”中字音应和的选择分别在两个音步首字之间和尾字之间。
2.非音步应和
例如:“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上下句双声相应,叠韵相应。
到这里同学们可能看花眼了,这还是“双声叠韵”吗?大家能体会到在语言实践中,双声叠韵的功效机杼百出,它是汉语音韵美的重要手段。诗歌是这样,散文也如此,现代文学语言中,更需要我们的一双慧眼。
在这样的功能体认中,我们才能真正打开双声叠韵视野,真正归纳和理解汉语字音、词音以特征的重复,形成回环音效的机制。相较于词典意义上的双声叠韵研究,前者是功能主义的,后者是形式主义的。
中文研究应力避形式主义。
小方同学收到我的回复后给我的回信,他说:“一开始我确实是在现代诗文中,尤其是一些歌词作品中注意到了双声叠韵的使用,逐渐着迷于它的韵律美。我也开始做了一些整理性的工作,比如像古人那样,统计作品中双声叠韵词出现的频次。诚然,囿于我目前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个研究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我会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希望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小方同学有感而发,积厚而思。这里说的“积”,就是从“注意”到“着迷”,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不可遏制的好奇,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石
从这里产生的探索欲望,让自己处在一种乐此不疲的美好状态中,愿意“持续很长时间”,“会一直关注这个问题”,目的也很单纯——“希望能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气充志定,是成长的沃土,也是大学生理想状态的“天花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化语言学新视野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