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对谈《未来学校》导演徐立:美好的教育会如何发生?

一诺 一土教育 2022-09-26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972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来自网络
作者:一诺



写在前面:


前几天,一诺与《未来学校——新生体验》的导演徐立进行了一次对谈。


该纪录片讲述了位于四川宜宾市的《凉水井中学》的新生体验营的实施过程,以及家长、学生之间相互看见、修复关系的故事。三个性格鲜明,众人眼中的“问题”少年,经过5天的新生体验课程,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这部纪录片为切入点,一诺与该纪录片导演徐立围绕当前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什么才是好的教育、以及如何构建家校社之间紧密连接,从而创造一个更健康的教育生态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今天的文章,是我们从这次对谈中摘取的一些关键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深度思考。也欢迎大家能在评论区留言,谈谈您的观点和想法。


01.

 回归对人的关注,构建良好关系

 

徐立导演:

 

在追求成功的社会价值观引导下大家都急功近利,体现在学校教育上就是评价体系单一,老师和家长都只关注学生成绩,在家庭教育上就是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好成绩取得成功。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本身是要成长为一个幸福而完整的人。很认同你的倒三角模型,教育是引导人们从对方法论的学习,到思维模式的学习,然后到价值观的学习,最后认识自我。

  

一诺:


对,这也是一土学校的底层理念。通过教育让人能最终获得自由,而这个自由就是每个人自我完成的旅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儿童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多层次的智慧,了解自己的限制在哪,底层动力是什么。

 

我们在三个层次上理解生命,一个是个体的生命;第二个是组织的生命或者是社区的生命;第三个就是社会的生命。个人的生命状态会决定社区生命状态。凉水井中学很开放,随便看,没有课表,可以站着,实际上是因为这个组织的生命状态,是一种放松的、安全的、真实的、平等的状态。这跟一土做的事情非常像的。




当时提了三个中心的概念,叫做以儿童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和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
实际上在讲从儿童生命到教师生命或者是教师群体成人的生命和整个社区的生命,关注每种生命的状态,它的底层是关注来自于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内心的真实状态。


徐立导演:


詹大年校长说,“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现在很多亲子关系,包括师生关系,乃至于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割裂的。大家都是一种利用的关系,一种功利的关系,或者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这一点也是当下教育问题的体现。所以教育首先是要修复关系,让关系和谐了,教育就会发生。

 

一诺:


纪录片里展示了很多令人触目惊心的官方数据:青少年抑郁检出率是24.6%,青少年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尽管有凉水井和一土这样的学校,但是学校教育其实是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补债。


孩子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跟家人构建良好的关系,其中包括信任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关系就无法形成安全感,而好的教育发生的底层正是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沙上建塔。

 


02.

 构建多元教育生态,开启自我反思觉醒


一诺:


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教育里都太努力了,越是在中心,越是压力大,审视目光多,受到更多限制,就不得不更努力,陷入一种负面循环。这是一种压迫性的和全局性的行为模式。


大家不停地把教育填得特别满,让所有身处其中的人都很窒息,而好的教育是需要空间的,是可以呼吸的。特别是青春期过程中需要这样呼吸,需要少做一点,多去感受。就像种子种下去,也是需要松土,给它宽松的环境,那么它自然就会发芽。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这种看似上进的努力,它实际上就是恐惧驱动一个最终的呈现形式。整个社会是一种类似丛林法则的存在,引导出很多成王败寇,关注名次,实用主义主导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让所有人都成为了受害者,更加阻碍了我们需要尊重的人文的多元,因为只有一个多元的社会,才会有真正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多元才是一个社会或一个文明,真正创造了和生命力的来源。

 


徐立导演:


很奇怪这种无形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让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不仅是学校,很多家庭,很多公司单位,大家都是很紧张恐惧的。这可能是造成当下内卷的一种主要原因。


我们的校长经常说,首先能放手的就要放手,让孩子们去自主的学习。第二能让他们合作的,就尽量的减少竞争。


当下的社会的这种焦虑可能也是跟这个竞争这种价值观有关。我们很少对自我有深度的了解,我们也很少去了解他人。所以说人和人之间都是很多那种表层次的交往。只有关注到人,不去关注名利,社会才有希望走向文明。

 

兔兔校长(凉水井中学培训总监):


当整个系统以恐惧驱动的时候,借助什么才可能继续成长。通过对凉水井中学的观察实验,发现要借助个人以及小组织的这种觉醒,大家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情。凉水井中学就是一个开放系统,各种各样人带去的优秀的东西,他们非常快速的接纳,并且落地。一个森林要有活力,一定是丰富多元的生态才能造成。


要形成这样的生态,绝对不能由恐惧来驱动而是由安全感来驱动的。为此每个人都应该努力,通过独立思考和反思开始觉醒。

 


一诺:


所谓的个体的觉醒其实就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你现在过的人生是不是你选择的人生?人们在恐惧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不敢面对,不面对就只能跑。好像跑得快一点,它就追不上了一样。


但实际上不是的,恐惧就像你的影子一样。除非你转身去看,否则的话你跑到哪儿,它都会跟着你。但是你一旦回头了,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们会经常认为我们的人生是没有选择的,但你完全可以做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如果我们不反思其实就是把人生的选择权交出去了,最后你不得不过一个不是自己选择的人生。


就像广州一土校区里有个农场,每个周末家长们会去那里大家一起做饭吃。这样的一种选择其实并不是很难,家长们也不是超级富有,农场也不是很高级的。只要想的话还是有一些空间可以去这些事情的。

 

如果我们自己愿意停下来,哪怕停下来拿 5 分钟想一想,其实有的时候你的生活里可以做一些不同的选择,哪怕从很小的事情开始。就像凉水井中学的纪录片,其实就发生了 5 天,孩子们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这种爱和对孩子的这种反思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徐立导演:


现在整个社会都是缺少反思的,因为缺少反思,所以盲目地在忙,在滚滚洪流中随波逐流,在混沌中游荡。很多人努力追求成功,达到之后还是发现自己不幸福不快乐。


现在很多人失去了判断的能力,就被裹挟了着往前走。虽然社会大风气很难改变,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觉醒的个体。那这些个体本身就会带来一些连锁反应。


如果我们可以让更多人更早地通过反思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民族乃至我们的国家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没有反思的教育就是反教育。

 


一诺:


凉水井中学纪录片其中一个经典的反思教育设计就是向家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今天孩子是你,你是孩子,你觉得他会对你有什么期许?相比家长经常想的自己孩子有各种各样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会让家长停下来反思,我看到的时候,也会跟着想,我的孩子会对我有什么期许。如果这种事情做下来,会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03.

 好的教育做对了什么?


 1.美好教育的基础

 

一诺:


一土是有四个词叫做“真实、亲密、平等、安静”,它们是美好教育的基础。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对真实非常陌生。大家都被迫成为演员,去装去作假,不敢去面对真实的问题的是什么,构建好的关系的重要的前提就得是真实。


第二个就是平等,像纪录片里就能看出来老师跟孩子的互动的视角,以及整个对话的心态都是非常平等的。亲密是孩子都需要一种亲密感。在真实和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跟孩子构建亲密感。


最后是安静,这个安静并不是指声音上的安静,而是指心态上的安静。大家的内心都非常焦躁,然后使自己非常忙碌。只有达到心态上的安静,才能给教育呼吸的空间,这些是一个大概的指导原则。

  

徐立导演:


在凉水井中学里因为学校真正地做到了关注真实的孩子们,给到他们安全感,所以每个人都是真实地在展示自我。给了他们很多合作的机会,他们可以去自我的表达,可以去做小老师,可以做很多的实践。从而看到了他们的自信,孩子们有安全感,放松下来了才会真实。

 



 2.以PBL为框架,把握四个关键点 


罗颖老师(课程设计者):


凉水井中学新生体验这套课程的理论基础就是项目化学习,也就是PBL。在 PBL 的这个一个框架之下,在这一套课程的设计当中还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安全感   



这是一个新生入学课程,到达陌生环境,孩子会产生恐惧,因此先要消除他的一个恐惧感,给他建立安全感。那么这个安全感首先来自于他对物理空间的一个认知,所以就设计了空间探索这个环节。让他觉得在这个环境里我是安全的,然后再开始进行后面的活动。

 


   第二:学生视角   



课程设计当中,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学生的需求去打开的,不管他的探究也好,还是他的讨论也好是一步一步去这样推进下来的。在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就始终把自己置身于 12 岁,包括我们在做梦想课程设计的时候,去家长会里面去做一个交换梦想。你在 12 岁有什么梦想?同样都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学生视角。

 


   第三:反思  



每天的课程设计当中都有反思,因为他们学校是寄宿制的,有晚课的。每天的晚课其实就是在做反思,包括带着孩子做游戏的超音速,那游戏结束以后又有复盘,每一个环节都有反思,每天都有反思。



    第四:深度学习   



很多人看了感觉不到这里面的课程是什么,讲了什么知识吗?教给学生什么技能了吗?这其实表面上都看不到。但其实它根源的这个理论就是深度学习,在每一天的环节都使用了深度学习的一个小循环,从他的知识重现一直到他拓展性的思考。然后整个五天的设计又是一个大循环,从刚开始入校的知识重现,然后到最后结营演出这样的一个拓展性思考。

 

 3.做最不像教育的教育

 

一诺:


最难的教育看上去好像都在玩,也是最不像教育的教育。看上去都是在坐下来说话,其实那些活动设计里有非常多想法的,一个好的教育设计里面的元素和它怎么实施都是非常精细的。看上去平平无奇,其实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多说一句话,少说一句话,孩子的体验就会非常不一样。所以实际上他对这个教育者的要求和对学校文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凉水井中学新生体验里面有很多很多的设计,尽管他是看上去好像在搞这些小活动,看上去好像没教什么东西,但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懂教育的一种体验设计。


其实一土也是这么做的,孩子一旦走到学校,从他远远的看到校门,或者看到校长在门口迎接他,他的体验就开始了。当用体验去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的这个学校体验的时候,那课程设计也好,班级管理也好,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角度。



兔兔校长(凉水井中学培训总监):


影片中孩子在新生体验当中他是怎么自主的,是怎么合作的,是怎么活动的。在日常的教育中,也都是这种状态,只有这个样子,教育才真正有希望,是我们将来的方向。


如果说现在大多数学校处于 1.0 的以教为中心,以恐惧为驱动的形式的时候。一部分学校在追求着以学为中心,去发现知识伟大的魅力的时候。可能凉水井已经走到了这个真正以学生的成长即学习者的成长为中心,甚至营造这种社区,这种学习共同体。这种教育已经介于 3.0 和 4.0 之间了。

 

04.

 正确认识三种教育生态之间的关系


一诺:


教育有三种生态,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教育底层安全感构建这一层面,如果没有家庭层面的改变,学校能做到的成果其实也很有限。


家长能做很多事情,包括像一土也在做像全村这个社区一直在支持家长。但是另外一方面,实际上大家都是这样压迫性的社会环境的受害者。像一土的很多理念,包括像凉水井中学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是要以一种社区行为去抗衡,因为个人无法抗衡。

 

学校就是具有社区属性,建立起来可以推动某种改变的。把大的政策导向和个体的愿望能够在社会组织形式的层面上呈现。这时候个人的努力和意愿以及政策的导向,才有载体。现在不管就乱,一抓就死就是这种底层载体缺失的结果。当学校作为社区载体,这种组织形式能做到赋能个人,也会因为有大的方向和导向能够去做一些落地的尝试。

  

徐立导演:


们可以把更多的优秀的社会资源做一些整合,以课程化的方式来支持学校变革。因为未来教育的主体还是在学校。那学校如果说有了一些改变,有了更多的这种项目化学习的能力,教练型老师的能力。校长从一个管理者变成一个服务者,他们再去支持我们的家庭,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很好的闭环。

 

兔兔校长(凉水井中学培训总监):


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人的,虽然教育落到人的身上。通常我们说教育要适应社会,但其实教育的功能更多的是要引领社会。民国的时候,很多的教育大家为什么能起来,因为它的站位一定不是适应社会,一定是引领了时代趋势,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今天所谓的未来学校,不管他是怎样的语言,未来学校也好,未来教育也好,学习共同体也好,还是怎样的教育也好包括我们的新教育也好,最根本的是我们不仅仅是适应,而应该是引领,甚至有改造社会的理想,才有可能做出一点事情。

 

 结语


一诺:


特别能理解,家长面对教育的时候,大部分的人的感受是不让人满意的,充满乏力感和无力感。为了追求美好教育,对凉水井中学心向往之,却不能至。但也不一定要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化。


很多家庭生活中,自己的选择与觉知里有一些变化,生活就会产生很大的转变。希望大家通过对我们的关注,了解到有很多像凉水井中学、一土学校这样教育方式和微观环境,从自身开始思考,帮助大家走上这条自我赋能的道路上。

 

徐立导演:


真正的反思选择觉察,是让我们回到对人、对自我的关注上,而不仅仅去关注一些外在的东西。如果整个社会能回归到对人的关注,这就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就是一个有希望的社会。诚然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至少可以从我们开始。


-  END  -


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到中科院,然后呢?


那些育儿理论,曾经离我很远


中学,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份量身定制的成长方案

↙点赞、转发、在看 |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