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华章:高考对人生意味着什么

诺言编辑部 一土教育 2022-09-26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1061篇文章


一土教育 | 内心充盈 乐天行动

为中国的未来培养幸福的一代人

题图:来自https://pixabay.com/

精华文整理人:赵云、欣欣向荣其乐融融




写在前面:


2022 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这个时间点谈高考似乎有点“过时”,但是高考对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大”问题却值得一再扣问。
一诺和华章之前就“高考对人生的意义”进行了一场讨论。高考给他们留下哪些印记?为什么一诺说目前的教育是对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当前的教育金字塔是怎么让正青春的孩子们把未来的路一步步越走越窄?
让我们一起听听,两位同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诺言社区主理人一诺和“奴隶社会”联合创始人华章怎么说......


01.

 身处内卷社会如何保持好状态?

@一诺:


华章,你先分享一下当年高考准备的情况以及对高考的反思吧。


@华章:


我们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卷,有些同学高三开始复习也实现了逆袭,大多都是平时会玩的。用现在的教育理念来说,他们的内心是比较放松的状态。因为状态放松,补习的效果也好。这跟一土的理念很一致,如何能够让学生保持好的状态特别重要,而且它越来越奢侈。那你呢?


@一诺:


高考整个给我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心悸。


我那时候学校每年有几个保送名额,所谓的保送也非常简单粗暴。每次考完试都会全校拉成绩单,最终分数简单叠加,成绩靠前的就有机会保送。整个体系,我的感受就是心悸。看到高考的新闻,我也比较紧张,不愿意去看。比如要求在短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高考作文,就让我很紧张。


@华章:


我们其实是幸运的一代,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所有的事情都越来越内卷。互联网出现以后,内卷的速度更快。我们那时候虽然也排名,但大环境没有给太多外部压力。现在大环境都在给学生施压,所以高考之后才会有高三毕业生一起把试卷从楼上扔下来如同漫天飘雪的壮观景象。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纪录片 Why Proverty (《为什么贫穷》),最后一集 Education 讲到了中国教育真实发生的几个故事。里面的几个人特别有意思, 一个是野鸡大学的销售,一个是农村小姑娘,一个是找工作的小伙子。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野鸡大学的所有东西都是包装过的,全是假的,用来骗农村孩子,一年学费一两万。那个骗人的销售内心虽然很纠结,但也必须去宣传。而那个高考失利的小姑娘,需要办一个宴席,请街坊邻居支持她去上学,但是上的就是这种野鸡大学。找工作的小伙子,找了一个又一个,都是月薪一千多的工作还过不了试用期,生存压力特别大。


不管是看纪录片还是社会现实,我们当下都处在一个越来越卷的状态。


@一诺:


从高考这件事情来反观这些年的教育,包括我们现在能做什么,可能更有意义一些。虽然我是保送的,但整个高中也跟大家一样,在为高考做准备,气氛也一样紧张,这点没有什么区别。回头看,当年高中也挺紧张,但还是没现在紧张,现在的孩子比那时候辛苦多了。


我们家阿姨有个侄女,前几年她 16 岁,上高一。我问她你喜欢上学吗?她说:“我不喜欢,我们全班没有一个人喜欢学习。” 这让我特别震惊。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去她所在的村子,带她去爬山,那居然是她第一次去山里玩。


表面看,这只是一个高考异化的个例,其实异化已经无处不在了。在一个大家都不喜欢学习的情况下,学上三年,最后的结果就是考个普通大学甚至更差,那大部分的人干什么呢?从一定程度上,整件事情就很可笑,我们把孩子最美好的这些年放在学校,但大家都不喜欢学习,似乎是为了考大学,很多人也考不上,如果高中很一般,大家也都知道你考不上大学。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你会有一种巨大的荒谬感,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特别可惜,特别浪费。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原本有很多发挥的空间,怎么最后就变成了一条越走越窄的路?


@华章:


是的,一个内卷的事物,它的分级会越来越精密。每级之间的差距,从世俗的结果来讲,也会越来越明显。等级越分明,外界给身在其中的人带来的压力就越大。从高考到职场,都是这样。


@一诺:


一方面,现在最大的红利是人力红利,年轻人是社会最大的资源;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最大的资源,他们又觉得没有希望,一份工作一万个人去抢,上岸的可能性很低。

这个悖论是怎么形成的呢?说到底,是因为走入社会找工作的路就那么几条,非常窄。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个人、对社会来讲,都是这样。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刚才华章讲的纪录片里讲教育那一集,应该是叫《 Way Out 》(出路),这一集讲了贫穷和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实际上跟我们将来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年轻人是怎么样的?用什么样的状态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可以从更宽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很多问题。


@华章:


对,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有什么解决方案。现状是这样,但我们总要想想办法。


@一诺:


我们今天也不可能解决这种大的社会问题,但可以回到最基本的问题,比方说怎么能成绩好,怎么能考试好, 这个是比较实用的。


@华章:


重要的事情,从宏观视角看,应该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放在学习上,就是学习的结果不能控制,但学习过程中的努力是可以控制的。换句话说,目标清晰,过程中努力,面对结果,就要不断地学会 take shit(shit:屎)。这个词不大好听,其实就是接纳一个糟糕的结果。


内卷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你可能早晚需要学会 take shit (忍受那些不好的结果)。一个人能够一直胜出的几率是几乎为零的,高考无非就是人生重大 moment (时刻)中的一个。除此之外,你总会不断地遇到一些重大的机会和挑战。每个人,早晚都需要学会承担糟糕的结果,比如我。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我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高考、上大学都很顺。但是出国以后,就出现了所谓的滑铁卢,人生的“滑铁卢”。有人在高考经历,有人在大学阶段,有人在出国以后,或早或晚,总会经历一个失败的时刻。从这个角度讲,面对高考,无非就是面对人生重大时刻中的一个,怎么去接纳这个结果是人生的必修课。


02.

应对考试的套路与底层能力 


@一诺:


如果结果差,肯定是要接受的。但是你能不能讲讲滑铁卢之前的事,就是怎么好好准备,考出好结果呢?


@华章:


回到中学时代,我觉得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状态很重要。当时也没有现在网上这么多学习方法,我就记得很关注自己学习时候的状态好不好。那时候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晚上七八点犯困的时候会先睡上一觉,等睡醒了再学习。总之我努力要保持自己在一个好的状态。


第二个就是经常问自己,怎么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学习这件事,为什么大家觉得难呢?因为它是一个复杂过程。你想把学习搞定,不是我今天告诉你一个秘诀就能搞定的。它里面有很多个步骤,多个学科,各种目标,需要你做时间管理,要刷题,做卷子,纠错等等。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每一个步骤上去做点优化?看起来非常微小,很多人肯定觉得不能产生什么大的变化。但学习是一个链条,当你尝试在每个环节去做优化,带来的效率提升是相乘的关系,最终带来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这是一个非常底层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全局优化,把全局拆解了之后做每一个环节的优化。


要考出好成绩,没有所谓的 silver bullet (银弹,比喻解决问题的秘诀)。在学习里,没有那种一招制敌的秘诀,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所以我们要有足够耐心去一点一点做局部的优化。


@一诺:


我觉得,说到底应试教育是有套路的。既然要去应试,就得把这个套路搞清楚,套路就是出题套路。从方法论层次来说,就是理解考试背后的套路是什么。


但套路这件事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会培养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就是你一看某一类的知识点,就知道用什么样的套路去考试。这个方面对我们的成绩来说,是好事。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但是它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就是我们会习以为常,认为可以套路一切事情。既然高考可以套路,那上大学、考研究生甚至工作,都是可以套路的。而且这个副作用,只有到了下一个阶段,你才会意识到。换句话说,这个套路思维让我们在心理上傲娇,会持续用同一套方法去对待眼前所有的挑战。


这时候就会有问题,特别是当语言体系或评价体系都不一样的时候。比方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发现国外的套路很不一样。上课老师也不讲什么知识点,反而是学生是否积极举手发言参与讨论在评分等级中占有很大比重。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当环境改变,需要不同的套路。


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套路阶段,人生是不是过得很假?在不同的状态下找不同的套路,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我们会形成一个套路思维方式,认为一切都可套路。


所谓的补习班、职场班等其实都在教套路。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高考这件事上,它的副作用尤其明显。考得越好,副作用越大。所谓好学生心态,就是套路心态。反而那些爱玩的同学更好,没有把自己套路化,更容易看到本质和事情后面的东西。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如果真的是方法论的话,那高考就是这么一个方法论,就是要搞清楚套路。但是在搞定套路的情况下,不要把它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套方法论,否则会有很大的副作用。


@华章:


我当年刚开始就是在搞定各种套路,不管是学知识还是刷卷子,其实都是很高效的。慢慢就发现自己会洋洋自得,但出国后完全不 work,那就会质疑之前的套路。


所以我们现在进行的创新教育的尝试,比如我们的一土教育,底层跟应试教育是不矛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归根结底,底层素质提升了,会让研究套路这件事变得更容易。


套路是非常表层的方法论,无非是我们需要搞定某个方法,去实现某一个目标。如果能掌握底层的能力,方法论层面的东西是比较简单的。


底层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上,就是构建跨学科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是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教的不够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底层的核心素养,认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比如怎么能跟别人好好相处?怎么能持续调整自己的状态?怎么拥有坚毅力?用这些能力来应对套路层面,也就是方法论层面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容易的。我们这个时代从应试体系里走出来的那些优秀的人,都是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些底层能力的人,底层能力能够让你在表层的套路层面更强大。


@一诺:


那如何加强底层能力呢?


在为了高考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套路其实不难学。刷真题、去新东方学GRE,都是去学习套路。新东方的培训非常厉害,甚至不看文章都可以把题目选对。培训出来的学生GRE分数比美国人都高,但是到美国之后,你会发现,高分的你其实啥也听不懂,那些套路也没用。但当时的套路有它特定的作用,没有这个套路,就考不上。


所以应对考试,套路是需要学的,也不难。难的是,我们需要把底层的心态摆正。从底层来认知套路的话,就是在学习套路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汲取那些优秀的思维方式,随时跳脱出来,看到套路之外更多的资源和选择。在利用套路准备考试的同时,需要用两种心态来对待。


第一个就是认识到考试本身的作用,就是让你提升成绩,有一个敲门砖的作用。那我们就需要努力实现它表面上的目的。


第二个是既然在一件事情上(考试)长时间投入了自己的身心精力,那就尽最大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多去广泛做一下延伸,包括通过深刻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所以套路能力并不是个问题,但是不要用它取代了底层思维方式的培养,否则就会有问题。


@华章:


套路是挺重要的一个基础。一土的教育体系生态图,用一棵树来比喻一个人,分为树冠、树干和树根。


图片:来自一土教育公众号


树根,指人的核心素养,是最底层的能力。树干,指思维构建。树冠,就是你感兴趣的各领域的知识技能。树冠需要实现光合作用,不然底下也长不好。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难以真正理解思维构建层面的东西。套路就像练武功的招数,招数没有练,不可能有内功心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一诺:


补习班的套路一般最管用,但如果我们认为学习 100% 都是套路,那就很奇怪了。


在美国考驾照你可以花 35 美金买真题库,过一遍真题基本就能考过了,这是合法的。笔试过了,你得亲自去上手,交规、路标得知道。


开车的底层能力分两层,第一层是知道车油门在哪,刹车在哪,怎么样操作方向盘、看后视镜,这一类能力可以套路,找个人教就可以。开车真正的底层能力是,你得有注意力,能保持好心情,出现紧急情况能快速反应并处理。该买真题、找教练上路实践就去做,笔试和开车上路实践这两项,花精力学基本都可以学会。但最终决定是不是好司机的,是最底层的东西,是最有区分度的。


图片:来自https://pixabay.com/


@华章:
高考的评估标准只有一个维度(类似笔试考驾照的维度),但因为结果对未来的影响巨大,导致很多人忘了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或者说根本没有精力去思考别的东西。这种评估方式不改,大家只能不断去优化套路。
@一诺:
面对任何考试都要有这个心态。我们需要先看到 80% 的精力全部在搞套路本身是不对的,但是没办法,现状需要把 80% 精力去做这件事情的话,那就好好做。
要意识到,不是像阿 Q 一样认为重要的事情搞砸了也没关系。NO!  接纳是要看到真相。考试砸掉了,并不是对我个人价值的否认,也不是对我的人生体验的否认,也不是对我其它经验的否认。这才是客观的接纳。
未完待续,请于下周一关注《一诺、华章 | 高考系列对谈(下):两种学习方法&那些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  END  -



一土核心素养

关注公众号,发送数字“1”返回原始图片。

推荐阅读


一诺对话致极学院创始人肖知兴:教育未来的出口在哪里?


一土创校班的孩子,以这样的风采毕业了!


对谈华章|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点赞、转发、在看 | 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