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个北大女生的《芳华》--命运和时代的《狂流》

韦岚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2-14

2018卷首语



2017就这样离我们远去了,大概只有在科幻时光中我们才能再次重返2017。2017我出了两本书《重返2046》和《狂流》,开始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并被一些选刊转载。2018我有不少写作计划,心里也有了不少构思,现实题材的,科幻的都有。从构思到最后成文是写字的人最艰辛也最快乐的时刻,我会珍惜这个过程。《暗涌》的大致构思基本成型,只是觉得自己积累太少,需要给自己充电,所以不敢贸然下笔。谢谢你们一路相随,2018,让我们在文字里相遇相知。也祝愿大家平安,喜乐,爱这个世界,也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这篇文章是一个学姐写的书评,文末有《狂流》内容简介,回复“狂流”有更多信息和章节链接。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转发给合适的制片人和影视公司。影视合作请联系后台或者电邮:erxiang@hotmail.com。



文学作品就象是一个窥望镜,它的功用不是为读者再现一个全景的现实,而是从一个作家预先选择的角度,去放大和探究作家关注的议题。所以严歌苓在《芳华》中反映的女兵,肯定不会是七十年代的所有女兵;二湘在《狂流》里描写的北大女学生,也肯定不会是九十年代所有的女留学生。但严歌苓通过文艺女兵的《芳华》,向人们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待恋爱和婚姻的不同态度。《芳华》描写了社会弱者和心灵强者,描写了社会冷漠和它带来的伤害与恶果,也描写了中间群体的混沌心理和弱势群体的选择与抗争。作为小说主角的刘峰何小嫚,一个从高处直落,一个在低处挣扎,却最具正常的人格和人性的美好。他们分得清爱与欲望,也懂得如何善待自己与别人的爱。在如此的世道里,能活得这么明白,这么清白的人,是严歌苓意欲歌颂和怀念的。


二湘的作品《狂流》,讲述了三个背景迥异的北大女学生,是怎样在社会变革的狂流里迈出国门,经历恋爱与婚姻,肩负事业与家庭,从懵懂单纯的女孩子,一路探求,一路成长,渐渐成熟的。有人说《狂流》里的三位女生是天之娇女,可以凭借经济独立思想解放精神自主,而在恋爱婚姻中毫无羁绊,从容地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这样的结论有些偏颇。实际上,怡敏林晚和海婷,每个人都曾在爱情中寻寻觅觅跌倒又爬起,每个人都为学业和工作倾尽精力,每个人都肩扛对孩子或父母的照顾与责任,每个人曾都在情感的痛苦,心灵的孤独,身体的疲惫和理性的彷徨中勉力支撑。成长,是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远非“从容”。


《狂流》中的三位女生,在九十年代之后的年轻知识女性中的确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相比其它时代的中国知识女性,她们享受着与男性几乎一样的学习和就业机会,可以自食其力;她们迈出国门,见识广阔,接纳中西方的所有人文和科学思想,不必成为某种传统某种思潮某种制度的殉道者或牺牲品。在她们的青春芳华里,她们有能力和勇气迎接学业和事业上的各种挑战,为自己赢得了经济独立;她们在面对艰难坎坷时,不怨天尤人,不依赖,凭借自己的努力,坚守自己的人生追求,成就了自己的精神独立;在面对情感和婚姻的选择时,她们不苟且,不被世俗的概念所园囿,有个性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同时她们又有担当,最大限度地平衡了人性的善良与伦理道义的责任,从而坚守了自己的思想独立。如果说严歌苓的《芳华》诠释了七十年代青年的道德与人生选择,二湘的《狂流》则诠释了九十年代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道德与人生选择,堪称是北大版的青春《芳华》。


【作者简介】韦岚,北大法律系毕业,曾在清华任教两年,现在美国加州工作,任公司财务整合部主管。


喜欢这篇文章吗?本文全部打赏归作者所有。

内容简介

《狂流》是作者二湘命运交响曲的第一部,北大版的《芳华》,新时代的《北京人在纽约》和70后的《人生》之路。 小说共二十万字,已经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说在精英人群高度集中关注的公众号“奴隶社会”和作者个人公号“二湘的六维空间”连载,好评如潮,数万读者追看,有声书也已在喜马拉雅开播。作者文风简洁, 行文流畅,冷静细致又深情感人,构思精巧且不落俗套。前半部着重青春和留学生活,后半部注重对婚姻,爱情和人生的反思以及命运的探索。


小说讲述了北大物理系同宿舍三个女孩从十八岁到四十多岁各自的人生际遇。三个家庭背景,性格脾性截然不同的北大物理系女生的感情故事和人生历练。怡敏爽直外向,她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对的人在等待她,她寻寻觅觅,不愿妥协。林晚善感忧郁,对爱情执着投入,义无反顾。王海婷内向独立,坚韧宽厚。 小说时间跨度从90年代初到2016年秋。以爱情为主线,从青春时代开始,至人到中年结束,其间经历了懵懂的大学时光、漫漫的留学生涯、艰辛的异国求职、下一 代的出生、国外归来的重新打拼。


这是一个有关命运,选择和成长的故事。有对青春爱情的留恋,对婚姻感情的深思,对人生和死亡的疑惑,对宗教和精神层面问题的探索,也有对新移民和小留等热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涉及单亲母亲,出轨,剩女,抑郁,爬藤,海归,死亡,自杀,小留学生,宗教等热点问题。故事曲折细腻,高潮迭起。从北京,旧金山,洛杉矶到纽约,巴黎,上海,涉及三大洲,两大洋,两代留学生,新老移民的爱恨情愁。 故事突破了爱情故事的小格局,着重写命运之手和时代变迁对两代人的影响,不仅是爱情的狂流,更是时代的狂流,命运的狂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二湘: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硕士。小说,散文,诗歌曾多次获北美汉新文学奖,小说曾获头奖。横跨现实和科幻题材。小说发表在《芙蓉》,《西湖》,《湖南文学》,《青年作家》,《红豆》,,《文综》,《科幻世界》,《科幻立方》等,并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中篇小说选刊》转载,《重返2046》入围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电影创意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重返2046》和长篇小说《狂流》。现居美国。



读者反馈


白鹭鸶:每周六的更新,是一次温存和感动,狂流的每一个人生真实而有感染力,我深深地爱上了怡敏这个人物,她的每句话,都像是我想说,曾经想说,却从未说过 的话,仿佛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狂流的读者群,我很少说话,却也跟着看遍了千姿百态的人生,命运是一道狂流,我们披荆斩棘誓要与它争一番。二十年如烟 过,大家的 结局都不算美好,却都触到了我心尖上,像谈了一场恋爱一样。怡敏,怡敏,你总不会让我失望。庸俗如我总想着,能不能出个电视剧,让我也跟着,再看一次,再 走一次,狂流的人生。


桂花稠酒: 读这一章时感觉是《狂流》的高潮了,各种张力交织在一起。但当得知只有最后两章时,又觉得很不舍,甚至很有些失落惆怅。书里多个人物故事,跨度二十多年, 写得紧凑又细腻。真心赞  。一本书终要结束,但人物故事和那些诗、歌一样,余音缭绕。等着购纸质书,以怀念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和命运。载期间很多章节就读过多次,那种读到喜欢的人物,情感和语言时而感受到的真实的惊喜让人屡屡重读、欲罢不能。欣赏你对这篇小说的布局、伏笔、暗喻、宿命的缜密构思。我也赞同好的小说不必拘泥于文学性,写出真实的情感和个性更重要,也更能打动人。二湘,你完全有成为大家的潜质。下面开始期待《暗涌》。


燕惠:痛苦如果是黑板上的字,虽然一擦就能消失,但终究还是会有痛苦的痕迹。好希望狂流拍成电影呀,有点致青春的感觉,但是内容更深刻,包罗万象,只是希望能有好演员,让大家看到这部优秀的作品,期待!

芬芳: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描写当今社会人物的小说,不是之一。从第一章追到现在,从奴隶社会追到二湘的空间,每周六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更新。林晚,怡敏,海婷,三个不同性格的女孩,从青葱岁月到沧桑中年,在各自的生活轨道奋力前行。

塔塔:这部小说可以拍电视剧,剧本完整,绵延两代人,跨度几十年,可以让大家了解下那个年代的年轻人。

astina: 这部《狂流》可能是五六年来读到的最好看的小说了。在命运的狂流面前,有人随波逐流,有人逆流而上,有人一念执着,又勇敢承担。命运分别给她们准备了怎样 的苦乐,在时光面前,一切轻如云烟,又重于叹息。 作者笔触细腻,感情真挚,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剧中人仿佛变身为身边友人,你好想趋近猛的摇晃她:快别这么傻!又收回手来,因为一人有一人的命运,你不是 她,又如何知道她的选择不是命运必经的波澜。 在前半部,我觉得读到了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最好的缅怀的青春的小说,读完全篇,我认为《狂流》是一个涵盖更广涵义更深的故事,是关于人在既定的 剧本中如何扮演命运决定的角色,在狂流袭来时如何坦然应对,并努力在苦乐交织的有限人生中,对自己对他人,多怀一份悲悯。 毕竟,待狂流过后,在时光面前,一切都将死无对证。

素凡:看完了泪水还是止不住的流,为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为自己。命运真是一道狂流,自 己就是那浪花,倏忽间半生已过。你写的那南门的树荫,拉行李的自行车,未名湖的微波,花神庙边的风拂柳,是故事中主人公的镶嵌一生的梦,也是我的梦。我和我的朋友们何尝不是在那里相聚又走向天涯各自经历悲欢离合,接受命运洗礼。 我想拥抱你写的姑娘们,就如同想拥抱我曾经的伙伴们。感谢二湘,给了我回忆青春岁月的机会,给了我在忙碌中抚摸逝去时光、感慰生命的机会,感谢你让我在故 事人物的人生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周小鱼:在今年一月的某天下午,无意中从微信公号“奴隶社会”上发现一部小说连载,这部小说之所以打动人,因为内容的真实,因为作者的真诚。这部书有一股奇特 的力量,吸引我一气呵成读完了前面三十余章——三个姑娘从朝气 燕园的青葱岁月,到海外打拼的喜乐悲愁,再到回归本土的起承转合与物是人非,很多故事里都能看到现实生活中你我他的影子。从那之后便专心做了一枚狂粉,让 心情跟随小说,在跌宕起伏中渐渐波澜不惊,回归到了生活和生命的本质——为小说的结尾画上一个省略号。感谢这份珍贵的精神食粮,给我最艰辛的一段日子些许 光亮,让硬撑更具底气与动力。感谢二湘!祝福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命运狂流中永葆真心,在生命无常的世界里感知幸福与惬意。


Sarah Yang:看的我泪流满面,很多年没有过的感动了。谢谢二湘。




点击阅读更多二湘文章

故乡,那个在冬至的夜里无比清晰怀念的地方

《芳华》,一场无处祭奠的青春

城里的月光照不到乡村的田野

僭越传统婚恋伦理的“独立”寓言 ——二湘小说《狂流》论


二湘作品目录

玉观音系列小说:狂流    摩羯座的爱情   绿色之恋  重返2046

残月系列小说:夏至的梅里雪山  阿飞的故事  彩虹之上的火车 

《狂流》:  朝圣的路  创造谈  原型  诺澄书评 木蓝书评 静静书评  L书评  学者书评

书评:格非  刘慈欣  李翊云  冯唐   安妮宝贝   苏炜  刀尔登   严勇   诺澄  飞鸟集  李录   芳华

影评:爱乐之城  神奇女侠   七月与安生  长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散文: 北大的嘘声 管维新  当兵记   印度舞   猜火车  纽约记  秋天  新东方   聆听王菲    韩寒代笔    夏天  真实生活  31楼  爬山  裂痕  李健完美坚持  抽烟  城里的月光  我的故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