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湘:《狂流》第十七章 她的名字叫玉溪

楚歌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0-08-24


题图摄影:关守楠
《狂流》第十七章:她的名字叫玉溪
我的爱,那个秋天的臂弯也许是所有秋天的去处我见过你,像一棵绿菠菜从土里长到我面前蓝蓝    《那个秋天》

主播:静静


八月初的一天,范健带怡敏去大华买菜。怡敏看到了有月季花卖,突然就想起了在巴黎的岁月。她忍不住买了一盆月季放在小公寓里。她回想起在巴黎的日子,美得像肥皂泡——可惜只是肥皂泡,一戳就破。只是那破碎的泡泡在空气里还回荡着,一点一点的痕迹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她忍不住回想起皮埃尔好看的蓝眼睛,那么纯粹的蓝,蓝得像大西洋。她觉得大西洋的蓝和太平洋的蓝是不一样的蓝,大西洋的似乎更浅,海水都带着通透,而太平洋的蓝更深沉,就像她对于皮埃尔和久柯的感觉。但是,那都是她深深眷念过的人,他们在她心里结结实实地划下了痕迹,时不时会刺得她疼。

她回到住处把月季花摆在吃饭的小桌子上,房间突然就有了一丝亮色。怪不得西方人都喜欢买鲜花,家里摆了花,感觉就添了一丝轻盈和浪漫。

“好看。这房子自从你住进来就变得舒服多了。”范健由衷地说。

“你们男生当然不注意这些。不过的确是比我刚来那阵整洁一些了。”怡敏笑着说。她接着告诉他已经找好了另外一个长期的住处,下个月初就搬。怡敏知道王海婷要来,两个人一商量,合租了一个两居室,正好又做室友。

“这么快。”范健突然心里有点发慌。

“可不是,就快三个月了,这几个月来还多亏你的照顾。带我买这个买那个。看来我还是得买辆车,没车还是不方便。”

“没事,你要车喊我就好了。”

“可能还真要麻烦你一下,我的室友马上要来了。你能帮忙接一下她吗?”怡敏问。

“当然没问题,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太谢谢你了,你太客气了。”怡敏礼貌地说。人一客气,就有了距离。范健站在那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王海婷的飞机如期而至,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

旧金山机场,怡敏一看到海婷的两个大箱子就笑了,和她的两个箱子简直如出一辙。她那两个箱子还是出国前和林晚在海淀商城买的。商店售货员一听是要出国的,直接就要她们买这个型号的,说是国际航班允许托运的最大尺寸,大家买的都是这种。老同学见面,自是高兴得很。怡敏一上去就给了海婷一个拥抱,海婷有点拘谨,她还有点不习惯。

范健帮怡敏搬的家,其实就是两个箱子。怡敏看到桌子上的月季,开得正盛。

“这盆月季就留下来,可以吗?”范健问。

“当然可以,我只是怕你们男生不细心,到时候忘了浇水。”

“不会的,我一定会记得的。”

“那就好。”怡敏笑了。

那天范健的室友莫念衡也在。他本科是台大电机系,暑假去微软做实习生了。他戴着个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怡敏第一次见到他,两个人随便聊了几句。莫念衡说起他是外省人,老家是湖南的。

“我的室友也是湖南的,她刚到美国。”怡敏说。

“真的啊。我特别想找个湖南人说说话。回头要请你们来聚一下。” 莫念衡特别高兴。

开学后没多久,范健和莫念衡邀请怡敏和海婷吃了一顿饭,就在他们的小公寓里。几个家常小菜,王海婷还特意做了个西红柿鸡蛋汤,怡敏喝了好多。四个年轻人吃得高兴,聊得也开心。莫念衡的父母祖籍是湖南衡阳的,很小就随父母去了台湾。

“真的啊,我也是衡阳人。”海婷说:“没想到在这碰到一个老乡。” 

“太巧了!可惜我从来没去过衡阳。我小时候父亲总是说起衡阳城。所以我的名字里有个衡字。我姐姐叫莫雁南。取自那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莫念衡一口气说了许多话。

“是啊,衡阳也称雁城。”海婷点头。

“那么衡阳城里很多大雁吗?” 莫念衡问。

“我还真不记得。我倒是记得小时候家里的屋檐上经常有燕子来做窝。”海婷笑了。

“你平常话没这么多啊。” 范健笑着跟莫念衡说。怡敏心里也觉得海婷今天特别健谈,她看了她一眼。那顿饭大家吃了好久。

吃完饭,范健开车送怡敏和海婷回公寓。三个人上了车,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戴安娜王妃在巴黎出车祸的新闻。“阿尔玛桥下的隧道!”怡敏不由心里一颤,那座桥,她和皮埃尔常去,就在塞纳尔河上,站在那远远地能看到埃菲尔铁塔。桥头还有一个自由之火的雕塑,据说是和纽约自由女神像的火炬同样尺寸的复制品。

“红颜薄命。”王海婷坐在后排感慨。怡敏不作声,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巴黎,塞纳尔河,皮埃尔,那些并不遥远的迷惘的岁月,在后视镜里一点点倒退。


《狂流》已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怡敏她们的新房子离学校远了点,走路有点远,但是房间比范健他们的要新很多。两个人一人一个卫生间,共用一个厨房,新换的地毯,看着还挺舒服。

海婷对房间很满意,“咱们那时候6个人住一个宿舍,现在一个人住一间,太奢侈了。”

“从简入奢易,马上你就会嫌房间小的。”怡敏笑了。

怡敏又带着海婷去伯克利校园里转了一圈。那天凑巧还看到有人在草地弹吉他。怪不得说伯克利是最像北大的北美校园了,自由,有艺术范。清风徐来,入目之处都是青翠欲滴的绿,两个人都觉得新生活又开始了。

秋天来了,周鸿飞来洛杉矶开一个会。这个光学的会议正好是在UCLA开。

那一夜在北京和林晚告别,周鸿飞走在北京仲夏之夜,全然不知道他已经在她的怀里埋下一颗种子。他回到家,妻子晓岩和女儿玉泉已经睡了。他悄悄地进了门,躺在那,半天不能平息,那美妙的感觉和离别的酸楚交织在一起,他完全无法入睡。第二天,他甚至冲动地想跑到首都机场。他终究没有。他抬起头看天上有飞机飞过,暗想,林晚可是在这架飞机之上。

林晚回到美国之后,他们之间又沉默了许久。也许那一夜太美,周鸿飞在好长一段都没有回过劲,他一次一次在脑海里回放那一夜的柔情。

然后慢慢地两个人恢复了电子邮件的交往,都是比较散淡的话题。思念虽苦,隔了重洋,摸不到,碰不着,也只能一点点排遣。身边的玉泉也是一天天长大,会走路了,会叫爸爸了,会拉着他的手去找吃的,他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一切都还好,除了妻子晓岩和他妈妈关系不好。

晓岩一开始坐月子是她的父母来帮忙,晓岩父母都是勤快人,家里做饭,洗衣,卫生一概都包了。晓岩只需要给孩子喂奶,别的全不需要操心,日子过得舒服。但是她爸妈待了5个月要回老家,换了周鸿飞的妈妈何佳蓉来。

何佳蓉是个能干人。晓岩父母两个人干的活,她一个人就干了。晓岩一开始觉得也挺舒服的。

玉泉7个月的时候出疹子,身上都是红点,医生怀疑是过敏,要孩子过一阵去查一下。到看医生的那天早上何佳蓉抱着玉泉不放手。

“这个查过敏我知道,要扎好多针,孩子这么小,不能让她受罪。”

晓岩可没想到会有这一出,好声好气说了半天,何佳蓉就是不松手。鸿飞那天有课,走得早,就她们两个在家。两个人在那僵持了半天,晓岩下午还有课,心里又上火又着急;“这不就是先看看吗,要是真有什么过敏,以后就不能吃这个东西,不然更糟糕。你这不是害宝宝吗。” 说着,一把就把玉泉抱过来走了。

看了病回来,何佳蓉不在家。晓岩本来是打算把玉泉放下,自己接着去上班,这下不能走了,心里又急又气,顺手就给鸿飞打了个电话,跟鸿飞说话也没好气,要鸿飞赶紧回来。鸿飞刚上完课,只好马上回来顶班。

何佳蓉其实就在小区里晃荡,气不过儿媳妇说她害宝宝,想想自己一个人把鸿飞拉扯大,现在来帮他带孙女还要遭媳妇骂,又气又难过。到下午想到要做晚饭了,还是忍不住回了家,看见鸿飞就抹眼泪,把晓岩好一顿数落。鸿飞本来要去实验室,没人带孩子,只好在家待着,孩子哭,他手忙脚乱,心里也生气他妈耍脾气,现在一看她哭了,也不好说什么。

晓岩奶不足,只够早晚喂一次,中间就是吃奶粉,她上完课待在办公室看看天色不早了才回家。晚上那顿饭,饭桌上气氛就是不对,她吃了饭,就躲在卧室里不出来。

“吃了饭,自己碗筷都不收拾。”何佳蓉一边干活,一边跟鸿飞发牢骚。

“算了,妈,她今天心情不好。”

“以后我做饭,就得有人收拾,我是来伺候孩子的,不是伺候大人的。”何佳蓉故意说得很大声音。

晓岩在里屋听了烦躁,手里的书,怎么也看不下去了。

婆媳关系自那以后就疙疙瘩瘩。鸿飞夹在中间,两头为难,心里不舒服,家里房子也小,他有时候就在实验室待到很晚才回,有时候就忍不住和林晚在电脑上聊天。两个人交谈的时候,平常日子里的鸡毛蒜皮一下子就都被扫到了屋角。鸿飞也知道这不是长久的事,觉得自己是个鸵鸟,要在另一个女人,另一个世界里寻找什么。但是那样的感觉又是那么好,他好似以前都没有过这么好的感觉,又或者,那样的美好的感觉太遥远,遥远得让他以为都不曾有过。

鸿飞告诉林晚秋天会去洛杉矶开会的时候,林晚说了一句:“也是时候见面了。”他没细想。

那天他走进林晚小小的公寓时,迎面看到一个小娃娃。地上是塑料的字母拼成的地毯,她坐在那一片五颜六色里,白皙的皮肤,清亮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像一个瓷娃娃。他震惊得一时无语,竟以为自己进了北京的家,地上坐着的孩子像极了玉泉,只是小了一号。

“她的名字叫玉溪。姓林,随我姓。”林晚站在他旁边说,眼睛看着玉溪。

鸿飞看着那孩子,再看看林晚,他的声音有一丝颤抖:“是我们的孩子?”

“是的,就是北京的那一夜。”林晚好不容易忍着没把眼泪差点掉下来。

鸿飞蹲下来,仔细地看着玉溪。是的,是他的眼睛,他的鼻子。从那个瓷娃娃脸上,他看到了自己。

“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他看着林晚。

“告诉你会有不同吗?”林晚问。

是啊,会有不同吗,周鸿飞想,孩子的留舍,他大概是会尊重林晚的意见的。而孩子生出来后,除了遥远的问候,又能做些什么?又能改变什么呢?他一时无语,好半天,终于开了口,“孩子生日是哪天?“

“4月6号。”

鸿飞把玉溪抱起来,玉溪有点怕生,口里叫着妈妈,小手也伸向林晚,林晚便抱过玉溪。鸿飞把母女俩抱在怀里,心里万般滋味,“小晚,你受苦了。”

那天晚上,鸿飞就留在了林晚的公寓。入夜了,他久久无法入睡,看着身边的母子,恍惚地犹如做了一场大梦。他脑子里塞满了乱麻,又惊又喜又惶惑。心里好像是有一波一波的冲击波,震得他有些发晕。

周鸿飞第二天开会的时候,眼睛看着台上的演讲者,满脑子却都是玉溪。他下午的讲座也不听了,马上又跑到了林晚的公寓。他们推着婴儿车走路到附近的一个小公园。公园的一角长满了紫藤,他们坐在紫藤树下,紫藤花清淡的香气飘过来,阳光也从那缝隙里飘进来,仿佛是从紫色的滤布里过了一遍,也带了淡淡的紫,那浅紫色的秋阳照在玉溪的脸上,添了几分不真实。鸿飞看着林晚怀里的玉溪,心绪飘忽,命运到底给了他一件什么样的礼物?


(未完待续)

本书已经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感兴趣加入二湘读者群的朋友请加群助理二木的微信“linjianhua637353”。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二湘:《狂流》第一章 遇见

二湘:《狂流》第十六章 最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8) 纽约!纽约!口罩!口罩!菊子:美国东北部疫情日记(10):灵丹妙药 (4月6日)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7):一线的呼唤(4月4日)纪念纽约蓝蓝: 哭兰兰   纽约再无兰兰  幽兰在人间   纽约地铁  相遇美好的灵魂

《狂流》: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夏至的梅里雪山》: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更多:彩虹之上的火车  年少读方方  分裂的朋友圈    遗忘武汉  李文亮医生  钻石游轮亲历  朱令铊中毒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澳洲   欧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乍暖还寒时最难息  与死神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美国开始建方舱   缝口罩  留守校园的小留 守护我们的守护人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的硬仗 希望的羽毛  一线的呼唤

关注“二湘的九维空间”收看更多疫情日记


硅谷一线医生战役日记和菊子日记持续更新中,《狂流》隔天连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