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工业大摸底”式爽文,是对中国的极大抹黑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最近“工业大摸底”的传说突然爆火,有三大代表:航母拦阻索、军用碳纤维、双尾蝎无人机。
大概是这么说的:辽宁号航母有了,但是在阻拦锁上被“卡脖子”,被美国趁机要高价,于是我们公开招标,结果“1秒钟”就完成了研发,原来某公司早就生产出来了,美国一直秘密采购。

另外两个故事是军方亟需T300碳纤维结果造鱼竿的公司早就发展到T1000了,还有挪用顺丰开发的无人货运机开发成了“双尾蝎”无人察打一体机。

于是网上戏称“民企一夜变军火商”,各种段子满天飞。
这些故事其实在之前也有流传,但只是偶尔出现。
比如传说中开发航母阻拦索的某集团,曾神神秘秘的暗示网络传言属实,但实际上这家集团连军工生产必须的“军工四证”都没有(既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证、装备承建单位资格审查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一家没有基本军工研发和生产资质的企业,怎么可能参与国产航母阻拦索的研发和生产?其他根本不值一驳,如果真的存在一家中国企业向美国长期提供航母阻拦索这样关键产品,为何美国人从来不担心被“卡脖子”?又为何一家2004年成立、2010年上市的公司,财报中没有体现,也从未在任何正式场合有所回应?

目前仅国有企业贵绳股份曾经在2014年6月在与投资者互动时提到,我国第一艘航母上所用绳80%由该公司生产提供,但并未明确是否包括阻拦索,关于阻拦索到底由谁提供,尚未公开。

贵绳起码还有武器装备科研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认证。

至于造鱼竿的解决了军用碳纤维需求、原本用于无人货运的解决了军用长航程察打一体无人机之类的,属于三分真、七分假。实际上这些公司本身就是“军民融合”的协作单位,是军用技术溢出到了民用,而不是反过来。

这些故事之前流传并不广,笑笑就罢了。但今年刚开始,出现了舆论异常大爆发,据“微信指数”显示,在过去一年,直到2023年12月13日,“工业大摸底”指数仍然为零,整个微信生态没有任何人提及。

第一次出现是12月14日,微信指数也不过是28050,随后仍然保持低热度,仅偶有提及,每日热度在1000到100万之间波动,但平均不过10万左右。
然而2024年1月5日突然出现爆发式增长,瞬间从1月4日的6万暴增至7700万,日环比高达1173倍,然后1月6日立刻跌到1900万,1月7日暴跌到20万,此后基本平息。

这种突然出现的单日千倍增长,然后迅速平息,绝非自然发生的,是典型的操盘,而从数据来源看也很符合操盘的特征。

2023年12月14日第一次出现、2024年1月6日的大高峰,99.9%以上的数据来自于视频号,2023年12月17日之前更是100%来自于视频号。

这是典型的推手动作,因为公众号与视频号的逻辑不同,如果想人为制造舆论,视频号要容易得多,更容易刷热度。

异常的舆论必有目的,总不能闲得无聊刷刷热度。这可都是真金白银啊,参考抖音“DOU+”官方报价,1元钱只能买50个视频点击,这得是多少钱?

热度巅峰出现在1月5日就更奇怪了,为什么之后又回归正常了呢?

1月5日恰恰是星期五,是每周会议安排最多的时候,前一天是政治局常务会,当天有国务院常务会议,而一年一度的央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也在4日到5日召开。

如果放在2023年底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到国家空前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把“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而之后各相关部门也在紧密部署,比如国资委提出完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核心企业的注资规划,金融部门强调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有效”。

而1月10日工信部刚刚召开的第六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和1月11日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都强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要抢下“先手棋”,在关键领域形成先发优势,核心就是要强化对未来产业布局,“努力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这个关口,来了如此异常诡异的舆论造势,绝不正常。

看起来这是在宣扬利好,全球领先的关键产品,随便摸摸底就解决了,听起来太爽了,就像是抗日神剧里“手撕鬼子”一样爽,但且如果抗日神剧“手撕鬼子”属实,那日本鬼子是怎么坚持了14年才战败?到底侮辱了谁?

无底线的贬低与丑化对手,是对先烈最大的侮辱,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歪曲,更极大误导后人,这是另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要摧毁我们的根。

“工业大摸底”的传说故事,性质是一样的。

这种故事之所以流传,恰恰迎合了人性。

人总是希望天上掉馅饼、地上能捡钱,随手买一张彩票就财务自由,对不劳而获充满期待,希望轻轻松松取得胜利,根本没有耐心和勇气长期坚持。

以虚假故事构建的“民族自信”,连“沙滩上的城堡”都不如,就是一个个看起来五颜六色的肥皂泡,稍有风吹草动就破了,破了以后就是数倍于虚假自信的极端自卑。

在抗日战争中就表现为“速胜论”,有些人总是希望不需要费太大力气就能很快战胜,但是“速胜论”本质就是“投降论”,一旦进展不如预期,哪怕稍遇挫折,立刻就会丧失斗争信心,汪精卫就是典型。

这种速胜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举个例子,小镇每周都要拒绝不少广告,对方出价颇为大方,有的广告描述的小镇都想兼职了,什么接受线上培训十来个小时、拿个不被国家承认的证书,就能轻松日赚400、月入万五,倘若这么容易,还有什么就业难?

这种广告舍得拿钱推广,就说明受众很多,小镇也检索了下,不乏一些官方背景的媒体账号推广,阅读数据甚至达到“10万+”。

小镇管不了别人,但可以坚持自己的本心不动摇,有些钱不能赚。

很多人对科研的认知还停留在几百年前人类科技发展的早期,迷信“苹果砸在牛顿脑袋上”的顿悟故事,这也是民科泛滥的根源。
中国社会总有“高手在民间”的思维,但实际上网络上赞叹的民间发明,绝大多数充其量不过是本科毕设级别,都不配让研究生顺利毕业。

现在感觉有些科幻的项目,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立项了,只不过人类科研的边界已经远远超越普通人的最大视野,有些民间“数学家”费劲心力研究出来的“旷世理论”,实际不过是两百多年前的水平而已,还不如系统学习大学高数,而高数已经是基础的基础,不过是17、18世纪的东西。

人文社科领域更是如此,门槛比理工科更低得多。比如现在网络上流传所谓的“西方伪史论”。但实际上,常人觉得这种批判有道理,仅仅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历史的了解也就到高中,而教科书需要有标准答案,所以进行了极大简化调整,本身就有很多谬误,使用的西方历史观基本停留在一两百年前,对于后来西方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并未吸收。

网络上那些义正言辞批判“西方伪史论”的,他们的观点往往来自于西方历史学界,打了个信息差。

这种民科泛滥、不尊重科研的氛围,有害无益。先说人文社科,现在就连有些名气的专家教授,对于理论的学习仍然停留在起码几十年前,历史学界,别说对西方历史的研究,就连对中国史的研究,再不努力都要被西方甚至日本超越。

这种问题,放在理工尤其军工领域,更为有害。现代科研都是集团军作战,需要海量资源、人力的长期持续投入,再加上一些运气,才能获得一丁点的突破,这种“速胜”的科技突破爽文,除了夺人眼球以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更严重的是,所谓的“工业大摸底”,暗藏了一种逻辑:“民企研发能力强,国家科研机构望尘莫及”,不但捧杀民间,更抹黑国有、科研院所、军工体系,接下来还要干什么?

这种爽文,就像“手撕鬼子”一样无底线地迎合不劳而获的爽感,否定了那些在幕后努力几十年的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模糊了历代领导团体的长远布局。

更是在宣扬“投降论”,倘若社会上形成了科研突破如此简单的预期,一旦不顺,又会发生什么?

现在已经有的人认为过去“三线建设”没有意义,但是没有看到正是三线建设打造了坚实的内陆基础,才有了工业产值稳居全国前三的重庆等一系列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推动军民协作,后来整合提出“军民融合”,以军工研究前沿,技术溢出到民用,民用市场军转民利用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再反哺军工,这套思维一脉相承。

从毛主席“以军为主”,到邓小平1982年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再到2007年十七大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中国军事力量在最近十几年获得飞跃发展,正是依靠几十年打造的军民融合体系。

比如前面提到的“双尾蝎”无人机、军用碳纤维,对应的民企本来就是军工协作企业。

正是有了全球第一的民用造船业,设备、人员、技术都由民用造船承担,军费可以用在刀刃上,才能实现军舰建造成本不过是其他大国五分之一甚至更低的奇迹,而中国军费也不过占GDP的1.5%而已。

当然,所谓的“工业大摸底”确实存在,这也是“三分真七分假”故事的可恨之处。

历史上,工业进行了三次普查。分别是1950年、1986年、1995年,1950年是因为刚刚建国需要大盘底,1986年、1995年都是因为全国工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除了工业普查,还进行了一次第三产业普查、两次基本单位普查。

之后大普查就好像消失了,其实不过是进行整合了。2003年国务院作出决定,将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普查合并,还把建筑业纳入了普查范围,统称为“全国经济普查”,在2004、2008、2013、2018年进行了四次。

2022年12月1日,国务院决定在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2024年1月1日,已经启动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

在一轮又一轮的全国性大普查下,怎么可能出现自媒体都知道,国家却不知道的事?

除了大普查,各个部门也都有自己的本领域普查。比如全国国土调查已经进行了三次,2011年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后,已经把“专精特新”作为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常态化摸底,国家层面形成了“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三重梯队,国家层面之下还有省-市-县三级,能有什么不知道的?

除了周期性、常态化工作,如果真的碰到疑难问题,还有“揭榜挂帅”、“赛马”的科技悬赏制度,如有需要国家会公开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调动全社会力量,以最快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样这个模式已经在全国各层级、各领域推广。

比如建材领域,去年11月30日刚刚举行了“揭榜挂帅”第三批次项目签约,共有21个方向,其中包括月球混凝土材料、辐射制冷水泥基超材料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建材。揭榜这21个项目的一共有34个团队,多个团队通过“赛马”进行竞争。

农业领域也是如此,比如2018年爆发非洲猪瘟、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这两个都作为紧急任务纳入“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卡脖子”的良种、高端农机装备等也在其中。

“以少胜多”“阴谋诡计”“四两拨千斤”迎合赌性,很吸引人。但《孙子兵法》讲“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要相信是有很多人愿意通过长时间艰苦努力一点点实现伟大的成就,这才是中国的底气。

堂堂正正的碾过去,而不是寄托于侥幸。


其他文章推荐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台湾选举:该如何促进统一
■  雷霆万钧,春风化雨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