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12)| 南都:广东连南八排瑶语:冷水读作“水冷”,“耍歌堂”是国家非遗【转发】

编者按: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方言则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方言既是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交汇和输出也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带你了解广东特色方言故事。

坐落于广东西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八排瑶聚居地。八排瑶语是勉语的一个分支,又称藻敏方言。八排瑶语没有对应的文字系统。受瑶汉语言接触的影响,瑶语中有不少汉语借词,也出现了一些汉语的语法形式。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班弨,以及他的学生、广东药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肖荣钦,两人曾多次到连南瑶族自治县调研。他们认为,尽管八排瑶语语言活力有所下降,但仍有不少当地人在努力传承发展瑶语和瑶歌。

油岭风光。班弨教授连南调研团队 王琴供图

内部可分12种土语,可互相交流

广东省清远市的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八排瑶聚居地,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千年瑶寨南岗排也位于其中。连绵的山脉间,低矮的房屋密密麻麻排列。

南岗街景。班弨教授连南调研团队 王琴供图

据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中记载:“八排者,瑶寮所居也。以竹木为寨栅,谓之排也。”“八排”,即指排瑶所居的八个村寨,分别是油岭、南岗、横坑、军寮、火烧、大掌、里八峒、马箭八个排。“八排瑶”则指的是聚居于八排二十四冲的瑶民。

班弨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们在当地调研时,当地人称,他们的先民大概在隋朝或稍前由湖南一带迁入此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属于瑶语支勉语的藻敏方言,是勉语四大方言之一,八排瑶在广东阳山和湖南宜章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班弨告诉南都记者,瑶语在语音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声母和韵母都比较多。勉语通常约有70个声母、50个韵母和8个声调,多的甚至有10至11个声调。八排瑶语则是勉语中比较独特的,仅有35个声母,39个韵母和9个声调。

南都记者了解到,连南县内的八排瑶语根据发音、构词、借词上的细微差别,又可细分为油岭、南岗、横坑、九寨等12种土语。班弨提到,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八排瑶语内部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但这12种土语在声调上没有差异,互相交流也没有太多的障碍。不过,当地人却能敏感地捕捉到土语之间的差异。

受汉语影响最大,借用现代新词与语法结构

连南地区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当地人在日常交往中时常能接触到汉语客家方言和粤北土话(三江土话、连州土话)等多种方言。若谈到对八排瑶语影响最大的语言,非汉语莫属。

八排瑶语在与汉语的接触中,借用了不少词汇。当地人需要表达过去八排瑶语中没有的新事物时,就会向汉语借词,如“煤油”“衣车(缝纫机)”“电风扇”的说法,过去都不存在。

班弨告诉南都记者:“八排瑶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会出现分不清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八排瑶语没有送气音,所以八排瑶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比如会把‘葡萄’读作‘búdáo’。现在的小孩从小就能通过电视、手机等媒介接触汉语,加上学校教育,能较快较好地掌握送气音。”

除此之外,八排瑶语的特别之处还体现在词句的结构形式上。例如,八排瑶语的单音节词名词,在单说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个词头“ā”。如“芝麻”在八排瑶语中是单音节词,读作跟汉语的“扎zā”相近,如果要单说,会在前边加上词头,发音与“āzā”相近。

八排瑶语的句法结构遵循与汉语一致的“主谓宾”,但大部分的排瑶语呈现出“中心语在前,修饰语置后”的词序,与汉语恰巧相反,比如“白豆腐”在排瑶语中就会被称作“豆腐白”,“冷水”读作“水冷”等。

瑶族“耍歌堂”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广东新语》记载了瑶族的“耍歌堂”:“岁仲冬十六日,盖田野功毕也,诸瑶至庙为会,名曰耍歌堂,男女同集跳舞唱歌。”

“耍歌堂”在瑶语中是“庆丰收”之意,是为祭祀祖先、追忆历史、庆祝丰收、酬谢还愿的节庆。明代洪武年间,“耍歌堂”就已形成完整固定的流程,祭祀仪式、唱瑶歌、跳长鼓舞、放土铳炮等,好不热闹。如今,“耍歌堂”成为了当地瑶族最盛大的活动,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耍歌堂”活动中,瑶族男女共同唱响的,便是八排瑶语创作的传统瑶歌。

肖荣钦在塘冲村委会调查瑶语。受访者供图

在连南调研时,肖荣钦曾听过农闲时,当地老人聚在一起放声演唱古老的排瑶民歌。他发现,这些歌曲通常比较长,不少都是叙当地的民间传说,有的歌曲演唱时间需要半个小时,乃至1个小时以上。像当地有名的《水淹天》《盘古王公盘古王婆》和《夜歌》等歌曲,现在基本上也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才会演唱。

“他们(当地老人)唱歌时,附近的年轻人也会围过来听。我问那些年轻人能否听懂歌词中的意思,他们基本上都是听不懂的。”肖荣钦向南都记者介绍道。

传统瑶歌的传承受阻,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八排瑶语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依靠族人口口相传。肖荣钦向南都记者谈到,尽管族人会使用同音的汉字进行记音,有时同一瑶语语素会使用不同汉字进行记录,比如,用“潭、谭、淡、丹、担”记录“tam51(大)”;用“沙、杀”记录“sa33(女性)”等,但是因为不成体系,所以传统瑶歌的传承与传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肖荣钦也指出,尽管传统的瑶歌传唱渐少,但瑶歌仍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创作。“近年来,我们发现一些当地的青年创作流行歌曲,用八排瑶语填词,并上传到网络平台分享。当地的一些学校,像油岭小学就开设了教授瑶语瑶歌的校本课程。这些对瑶歌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谁家阿贵壮如山,唱情歌弯又弯。沙腰妹乘着月色,盼着谁赴一面之约……”现在,每到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淳朴的八排瑶民总会唱起《醉美连南》,“耍长鼓载歌舞”欢迎四方来客。在声声欢呼中,八排瑶语也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

(本文转自:南方都市报)

本期编辑:杨玉婷

本期审读:杨玉婷

责任总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4) | 南都:雷州话与极度濒危的吉兆海话【转发】#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9) | 南都:珠三角的闽方言隆都话:流行于中山两镇,华侨多吸收外语元素【转发】#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10)| 南都:湛江吴川白话:保留古音土语,把母亲称作“娘”父亲叫“叔”【转发】#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11)| 南都:广东江门侨乡开平话:“无事不可唱”的开平民歌流传至海外【转发】

语言资源快讯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语言保护工作不容易,日更多篇方言语料更不容易,我们的志愿者们很用心在写推文。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的习惯,在此提倡各位读者每个月打赏一元,积少成多,我们的语言保护工作就有希望!感谢大家支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