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音频)|杨治遥:漳州游神(福建漳州南靖话)

语言资源快讯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2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的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游神,又叫做迎神、抬尪、神像出巡等,是东南沿海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常在各大节日期间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将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巡游阡陌,接受民众的膜拜,沿途还有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表演助兴,传达出神明降临、合境平安的寓意。漳州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然也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民俗。

(图源网络)

回顾福建“诸神”历史,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一批批北民南迁来到福建,各自生息,形成了深厚的家族观念,从唐代开始,建造家庙、宗庙的活动开始在福建兴起。后来随着寺庙与家祠融合,家族中功名显赫的人物被供奉起来,有一些民间传说中品德高尚的人物也被神化(如开闽圣王王审知、开漳圣王陈元光、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等),福建的神明文化信仰便逐渐兴起。

(南靖金山“火烛节”游神)

游神常以社(村)为单位,有时数社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迎接,热闹非凡。在传统民间信仰和道教的用语中,“境”是指一方神祇所管辖的地方,就在其庙宇的范围之内。在漳州南靖和龙海等地,笔者便多次见证过神明的风采。

(龙海林下游神)

(南靖靖城尚寨游神)

(南靖山城游神)

封建时代的人们相信心诚则灵,用供奉神明来祈求五谷丰登。现代社会的人们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影响,对于神明的存在已经发生了质疑。如今的神明典仪已经演变成一种纯粹的礼仪与象征,似乎处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被人们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审视。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一把无形的戒尺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又转化为对“善”与“德”的追求,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这种信仰已经深深嵌入了福建人的文化基因,成为亘古不变的历史记忆。



往期推荐


方言与民俗(音频)|田灿:雷州年例 (雷州龙门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 郑晓丽:神上天(汕头潮阳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王美儿:忆年例(茂名化州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杨治遥:荆溪盛事(福建漳州南靖话)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