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经济问题》202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01共同富裕





以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为抓手促进共同富裕:重点、难点与政策建议

......李实,史新杰,陶彦君,于书恒(4)

农村益贫增长与共同富裕:成就、挑战和启示

......沈扬扬,卢云鹤,滕阳川(20)

农地确权促进农村共富的效力多大

......詹鹏,陶彦君(33)

02组织与制度






论宅基地制度有偿改革的基础权利构造

......夏沁(50)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刘慕冉(66)

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实施效果与村庄差异研究

——基于江苏省H市的案例分析

......刘华,赵祎平,刘翔,王琳(76)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户金融行为变迁

——以浙江十村为例

......高晶晶,史清华(89)

面向小农户的农产品电商小企业技术嵌入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刘航(107)

农村养老实践类型差异分析

......甘颖(122)

03其他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演变及提升路径

......钱加荣,赵芝俊,毛世平(132)




012023年第2期

以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为抓手促进共同富裕:

重点、难点与政策建议

李实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

史新杰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陶彦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于书恒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持续扩大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可能会阻碍共同富裕进程,因此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程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收入长期变动趋势,认为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精准识别低收入群体,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本文同时基于浙江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经验,为全国层面通过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推动农村低收入居民增收,需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关键在保障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就业机会,重点在增强无劳动能力人口的收入保障。

关键词:农村;收入分配;低收入人口;增收;浙江


022023年第2期

农村益贫增长与共同富裕:

成就、挑战和启示

沈扬扬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卢云鹤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滕阳川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旨在评估我国农村近十年来的收入增长是否益贫并呈现共享发展特征,这对识别中长期内我国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将面临的成就与挑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利用CHIP2013—2018年农村样本和国家统计局五分组数据,测度农村的益贫增长指数和共享发展指数。研究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呈现严格益贫特性,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社会平均增速。然而,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了农村低收入群体,导致2020年后益贫特性暂时消失。基于共享发展指数的测度结果也印证了上述发现。进一步分析表明,“十三五”时期低收入群体的造血能力持续提升,通过其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快速提升,分享了经济发展成果。上述结论在展现成就的同时,也揭示了技术变革与全球范围不利发展格局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全新挑战。本文认为,下一阶段我国仍要继续积极探索有效“提低”路径,以益贫增长和共享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共同富裕。

关键词:益贫增长;共享发展;收入差距;共同富裕;提低



032023年第2期

农地确权促进农村共富的效力多大

詹鹏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陶彦君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浙江大学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hinese Family Database,CFD),从常住地、人地关系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定义了四类农户样本,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农地确权与农户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确权对长期务农家庭的农业经营收入和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不过,农地确权会激励土地承包户提高务农概率,从而提高整体上的农业经营收入;也会促使非农就业家庭将闲置土地转出,从而增加土地租金收入。研究还发现,农地确权对抵押土地贷款的影响不显著,因而很难通过间接途径增加农户收入。本文认为农地细碎化、土地流转的非正规化、农业生产的低机械化以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是农地确权增收效力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更加深入的土地制度改革是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活力并最终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农地确权;农业经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

042023年第2期

论宅基地制度有偿改革的基础权利构造

夏沁

(中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宅基地制度有偿改革是针对过去宅基地无偿取得和使用而展开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宅基地制度的有偿分配、有偿使用、有偿流转、有偿抵押、有偿退出等。各项有偿改革是一个整体,贯穿了宅基地权利的“得丧变更”。其所涉基础权利应定性为“三权分置”中的宅基地使用权。因所涉客体的不同,存在两条基本路径。在“一户一宅”或者“户有所居”的路径下,该权利所具有的收益、处分权能与«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所肩负的居住保障功能冲突尤显。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三权分置”中的宅基地使用权应派生于宅基地所有权,并可依«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的制度框架为其立基者,但其行使应受到审核批准、用途规划、登记、物权法定等法律制度的约束,并且其物权效力和法律效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关键词:宅基地制度有偿改革;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

052023年第2期

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问题研究

刘慕冉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摘要: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具有融资属性,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利。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如何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有效支持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产生的政策背景,梳理了各地的实践探索和经验,重点分析总结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路径、风险治理机制等。研究表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激活了农村集体产权要素、推动了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但也存在法律法规缺失、制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股份权能;股权质押贷款路径;风险防控

062023年第2期

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实施效果与村庄差异研究

——基于江苏省H市的案例分析

刘华,赵祎平,刘翔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琳

(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的频繁发生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应运而生。本文从理论层面剖析保险实施效果的作用路径和不同村庄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基于江苏省H市的调研数据和相关案例予以佐证。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作用,总体上实现了降低土地流转风险、提高土地流转积极性、维护村集体和农户利益的政策目标;但政府投入和宣传力度不足、村集体政策知晓情况不佳、保险公司赔付效率低下且交易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土地流转面积后期出现下降趋势,保险整体的续保情况亦不容乐观;村集体由于经济水平、风险意识及原有防范措施效果各不相同,造成参保与续保率、违约状况变化及对保险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健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利益相关者;实施效果;差异分析

072023年第2期

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农户金融行为变迁

——以浙江十村为例

高晶晶,史清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2003—201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以全国城镇化发展的先行省份——浙江为例,考察了农户储蓄、借贷和投资等金融行为的特征变迁。研究发现,农户整体的存款金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不过储户比例却在缩减。农户家庭财务平均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但从中位数来看依然相对偏小,半数农户的存款平均只够覆盖家庭3个月左右的支出,且储蓄水平的不均衡程度依然较大。从农户的借贷情况来看,近些年来浙江省的农户整体上借款行为和金额在逐步减少,借款来源依旧主要为民间借贷,借贷的主要用途已从满足生产性需要转变为满足生活性需要。其中,低收入农户民间借贷的程度相对更高,且更多用于满足生活性需要,但其生产性借款相较于高收入农户会更多用于传统农业。从金融投资行为来看,农户的投资水平和普及程度还比较低,但投资行为的两极化趋势和不平衡性不断加剧。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城镇化不仅提升了农户储蓄行为和能力的整体水平,还明显改善了农户储蓄水平间的不均衡程度,是其助力共同富裕的又一表现;此外,城镇化还显著增强了农户借贷行为中的正式化程度。

关键词:农户;金融;储蓄;借贷;投资

082023年第2期

面向小农户的农产品电商小企业技术嵌入动态演化机理研究

刘航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小企业嵌入农村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低收入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立足技术创新扩散理论视角,调研25家农产品电商小企业,运用扎根理论程序编码方法,归纳出小企业面向小农户技术嵌入的动态演化过程机理。研究发现,面对内外部技术情境变化,小企业依次通过“探索机制、说服机制和规范机制”三重差异化嵌入策略,逐步推动了嵌入地农村“产品迭代、生产重塑、智性超越”,提升了嵌入地小农户“产品底层能力、职业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完成了农村技术嵌入并实现了小农户技术赋能。本文最终建构了一个整合模型,包含“初始嵌入阶段、社群扩散阶段、制度确认阶段”三个演化阶段,阐明了小企业技术嵌入农村并赋能小农户的演化过程机理,贡献于以小企业为主体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及低收入群体能力提升的管理实践。

关键词:小企业;技术嵌入;小农户;农产品电商;演化机制

092023年第2期

农村养老实践类型差异分析

甘颖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农村的实地调研发现,农民与市场关系差异是解释农村养老类型出现分化的重要变量。由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民有着不同的市场化动力和能力,前者导致农民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存在差异,后者导致农民在就业领域选择上存在差异,其结果是在中国形成了本地务工、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强工弱农以及以夫妻分工为基础的弱工强农等三种家庭劳动力配置形态。而养老嵌入于家庭,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是决定养老实践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区域配置会影响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从而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日常陪伴;劳动力产业配置会影响家庭经济收入,以此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的经济积累。由此,在农民与市场关系影响下中国农村养老形成了高、中、低三种养老实践类型。基于此,农民与市场关系视角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中国农村养老现象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现代化转型对中国农村家庭的深远影响,也为进一步的政策干预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农村养老;农民与市场关系;劳动力配置;区域配置;产业配置

102023年第2期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演变及提升路径

钱加荣,赵芝俊,毛世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理论视角强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理论基础,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的问题,对测算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细化分解为中性技术进步、要素增强技术进步等部分,以此来解析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显示,1990—20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为2.44%,其中中性技术进步速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已成为驱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物质增强技术进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增强技术进步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当前中性、物质、劳动技术进步在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比重分别为50.7%、32.3%和17.3%,其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1.3%、23.1%和10.4%;2000—2020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水平,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实现由早期的要素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最后,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技术进步;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生产率;产出弹性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