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经济问题》2023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目录

土地问题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与村庄治理现代化提升路径

......洪名勇,曹豪爽(4)

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运行模式的机制、困境与选择

——基于制度改革情景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曹玉栋,李哲敏,岳广兴,王玉庭(13)

权利失衡:土地流转中“三权分置”的异化实践及其破解

......杜姣(29)

嵌入地权意识的基层治理

——基于珠三角H城郊村的经验考察

......李欣茹(39)

休戚与共: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重塑

......余粮红,高堃,高强(49)

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杨青贵(64)

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规模化路径下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产生、运行与意义

......周娟,万琳(76)


国外农经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化肥供求格局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宋海英,姜长云(88)

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的内在逻辑、实践效果与启示

......白雪冰,胡浩,张岳(101)

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对区域宏观经济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评估

......陈珏颖,齐心,武舜臣,刘国强(116)

WTO的渔业补贴规则评析:基于CPTPP的比较

......黄水灵,陈勇兵(131)



1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与村庄治理现代化

提升路径

洪名勇,曹豪爽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农地制度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线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革新了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同时再造了乡村主体。所有权的具体明晰凝聚了村民的主体意识,资格权的期权逻辑重塑了乡村的内源主体,使用权的限制放松吸引来村庄的外源精英。乡村主体再造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与村庄治理的中介,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作用力向村庄治理传递,新主体从关系嵌入、要素嵌入、权力嵌入三个维度参与村庄治理。基于其作用机制,探索出“搭建多元主体治理框架、推进治理工具契约化、推进治理知识现代化、谨防‘资本—权力’共谋博弈”的四条村庄治理现代化提升路径。

关键词:宅基地;三权分置;主体再造;村庄治理



2

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运行模式的机制、

困境与选择

——基于制度改革情景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曹玉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李哲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岳广兴,王玉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摘要:明晰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运行模式对落实宅基地所有权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的改革案例,借助社会生态系统框架,构建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的运行模式。本文发现,不同的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在宅基地制度改革中的运行模式和机制差异较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模式将集体经济利益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村民委员会主导模式将行政力量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村民事务理事会主导模式将人情关系作为主要动员手段和方式。不同运行模式适用性差异较大,面临多种困境。最后,本文对未来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的选择和运行提出建议:第一,坚持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宅基地所有权为主,多种所有权行使主体并存;第二,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宅基地治理运行机制,明确村民事务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在宅基地管理中的法律地位与职责;第三,注重提高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农民满意度和获得感,筑牢深化改革的根基。

关键词: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行使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事务理事会


3

权利失衡:

土地流转中三权分置的异化实践及其破解

杜姣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三权分置”制度是在农村人地分离背景下进一步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创新。我国部分地区在正式的“三权分置”制度出台之前就已展开“三权分置”的探索,对这部分地区“三权分置”实践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三权分置”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良性运转。本文发现,“三权分置”出现了实践异化,体现为以所有权主体绝对责任化、承包权主体绝对权利化和经营权主体权利弱化为表现形式的“三权”主体权利的失衡,隐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和政治稳定风险。“三权分置”的理想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性质的政治化是形成“三权”主体权利失衡秩序的主要原因。要破解“三权”主体权利失衡困境,应将土地流转性质去政治化,使土地流转关系还原为土地承包权主体与土地经营权主体之间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相对独立和平等的合作与谈判关系,构建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秩序。

关键词:三权分置;土地流转;异化;权利失衡



4

嵌入地权意识的基层治理

——基于珠三角H城郊村的经验考察

李欣茹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地权意识对基层治理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地权意识与意向性”为分析框架,探索地权意识与基层治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郊农民群体形成的是物权观的地权意识。受该地权意识的驱动,城郊农民群体围绕“维权式”争利的目标,衍生出分裂状态的争利社会,并造成村级自治能力弱化。之后,伴随土地开发预期的影响,“挤占式”争利成为农民的意向活动客体,促使争利社会进一步强化以及基层政权悬浮。鉴于此,土地政策调整方向应以治理化为优先,树立现行集体土地和征地制度的制度自信。

关键词:地权意识;争利社会;基层治理


5

休戚与共:

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重塑

余粮红,高堃,高强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完善和创新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是助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对于如何重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这一理论问题,现有文献并未给出充分解释。本文整合实地访谈的一手数据和网络收集的二手数据,采用多案例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在数据、文献与理论之间的反复对接和迭代分析,尝试解构并重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从内涵拓展、维度增加、模式转变三个方面阐释新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1)基于“价值共创—风险共担—收益共享”逻辑,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形成“三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2)价值共创是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其中,价值诉求是逻辑起点,价值主张是逻辑中介,价值衔接是逻辑终点;风险共担是利益联结机制的保障,其中,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配置是核心,风险防范是保障;收益共享是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包含共享主体、共享标准和共享客体。(3)与传统利益联结机制相比,土地托管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呈现三个新特征:一是“服务式”利益联结机制崭露头角;二是注重减污降碳成为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内涵;三是风险共担成为利益联结机制的新维度。

关键词:土地托管;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企业;农户;扎根理论



6

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进路

杨青贵

(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


摘要:破除“两权分置”下宅基地使用权身份性对财产性的束缚,释放宅基地要素价值,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功能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目标。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实质上就是要在宅基地配置与利用中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利用。确保宅基地“三权”的正当逻辑约束和宅基地制度保障功能实现是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前提;完全按照私法逻辑构造宅基地使用权是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的逻辑起点。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之“适度”要求主要体现为体系限制和边界约束。宅基地使用权的适度放活应当坚持宅基地使用权财产化、利用主体市场化、利用方式多样化,从放活要求、放活条件、放活模式、放活方案等方面予以构造。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法理阐释;基本边界;实现进路


7

农业现代化的双重规模化路径下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产生、

运行与意义

周娟,万琳

(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关键词:土地规模经营;服务规模经营;农业服务型合作社;服务一体化


8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化肥供求格局的影响

及中国的应对

宋海英

(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

姜长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摘要:作为二战以来欧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冲突,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短期内减少了俄罗斯、乌克兰的国际化肥供给,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全方位制裁阻碍了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化肥贸易,地区局势不稳叠加新冠疫情导致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了化肥的出口。粮食危机引致的局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扩大、农产品价格的升高带动了化肥需求。国际化肥价格在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急剧飙升,已逼近196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化肥的国际价格大幅高于国内价格给中国创造了机遇,但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肥原料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化肥产业的发展,尤其对国内高度依赖进口的钾肥需求构成挑战。应紧密追踪乌克兰危机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研判敏感性事件对国际供应链的影响;通过多元化进口战略,降低钾肥贸易风险;走科技创新之路,推动化肥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化肥;供求格局;价格飙升



9

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的内在逻辑、

实践效果与启示

白雪冰,胡浩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岳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生猪生产组织化是推动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现代养殖经营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其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实践成效、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表明,双方追求潜在利润的内在动力及所依存的外部环境是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生猪契约生产模式发展促进生产专业化、规模化,进而稳定生猪生产波动的实践效果,以及美国契约农业制度环境、生猪市场环境和支持政策等外部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验证了本文分析框架的适用性。本文据此得到如下启示,应引导不同规模养殖户采取适宜的经营方式,完善契约农业相关制度环境,推进地方生猪品种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生猪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全产业链的建设,注重生猪产业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灵活性,以及健全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政策的监管和考核机制。

关键词:契约生产模式;潜在利润;实践效果;外部环境



10

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对区域宏观经济

及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评估

陈珏颖,齐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武舜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刘国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在国际局势逐渐恶化的背景下,构建中印俄自贸区对三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GTAP(第十版)数据库,动态模拟了中印俄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三国经济效应的变动以及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建立中印俄自贸区将提高三国的GDP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贸易规模,实现三国的互利共赢。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与加工农产品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印度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俄罗斯在畜产品方面具备较大竞争力。为提高自贸区建立的可行性,中国应积极推进三国的政治互信程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并对建立自贸区开展可行性论证。在贸易往来中,中国还应积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保护敏感性产品。

关键词:中印俄自贸区;农产品贸易;自由贸易区;GTAP模型



11

WTO的渔业补贴规则评析:

基于CPTPP的比较

黄水灵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勇兵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渔业补贴问题是全球海洋保护的关键议题,为遏制全球渔业资源持续枯竭,防止渔业补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阻力,WTO首次专门针对海洋可持续发展成功地签订了«渔业补贴协定»,但条款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及CPTPP。本文分析了WTO渔业补贴谈判的诱因、历程与焦点问题,梳理了WTO和CPTPP在渔业补贴规则方面的内容,综合比较了两者在影响力、渔业补贴纪律、透明度规则、争端解决机制、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协定文本深度方面的差异。在分析中国渔业补贴状况、取得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做好WTO《渔业补贴协定》生效准备,促进渔业补贴政策转型,完善渔业管理与治理体系,对标CPTPP渔业补贴规则先行先试,积极加强渔业多双边合作。

关键词:WTO;CPTPP;渔业补贴规则;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