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杜老师谈心: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总第241期)

2017-07-18 朱雯文 杜课


与杜老师谈心记


文/朱雯文


在最后一节研究方法课上,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围桌而坐,就自己学习、生活上的困惑,与杜老师进行了久违了的对话。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一年的学习下来,我确实获得了很多成长,但积累了很多困惑,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很想向老师讨教一番。


1

单向度的人


在讨论完扎根理论等方法问题(参见下一期专题)后,许多同学开始谈起自己关于成长上的迷惘。


杜老师在回答中用的比喻让我印象很深。他说,为什么今天我们总是有很多的迷惘,因为有许多时代的烙印: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信息碎片,而没有给我们系统的知识和价值。当我们想去超市买一个工具钳,却发现里面有三百多种工具钳,那么我们对工具钳的既有认知一下就破碎了。同时这个时代还有强烈的回音室效应,它会反复强化我们的认识,即“你所有得到的一切都是你原本有的”,这种效应会极大地减少我们的成就感,让我们觉得像是一无所得。



那么如何能做一个不感到迷惘的学习者呢?杜老师说,现代社会容易生成马尔库赛所谓“单向度的人”,即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怎么样才能避免单向度呢?他说:“要为了自己的热爱而学习,而不是为了展示。要有天真的提问;同时要学会批判、独立的思考;要为了创造,而不甘于只做一个接受者。”


为了向我们展示如何在生活中有创造的学习,杜老师以他自己学车中的思维实验为例,来介绍如何开展倒卷式的学习,学习中产生的种种有趣的经验总结,几乎可以编出一本《杜课驾驶手册》。我们被那些分析和总结逗乐了,但是,老师话里面隐含的关乎研究的趣味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2

复杂思维


这节课对我影响最深的,还是杜老师对我个人人生困惑的回答。我以最近的一些思考、亲身经历为例请教老师,在读书中有没有遇到过知识让自己痛苦、价值观经常破碎的情况。比如我经常觉得很多事物从各个角度看都有正确的那部分,这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给出自己的判断。


杜老师说,就我的提问,他有如下两个判断:第一,我之所以感到痛苦,可能是因为我是个非常易感的人,感受力较强,却不能做到与思考事物之间很好的隔离,因此经常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二,我可能缺乏足够的复杂思维能力。他以一杯水为例,从不同角度看,这杯水有不同的样态,但是对于一个具有抽象、复杂思考能力的人来说,他看到的是这杯水的全部。在此基础上,如何做出对这杯水的判断,取决于我们判断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是由谁来判断,通过什么判断,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判断。


杜老师又以美国的法律判例为例,法官们之所以判决一个救人生命的抢劫犯无罪,是因为法律判决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拯救。一流法官对法律的认知并不是那一页条文,而要看到法律哲学的全部。



由此,杜老师建议,我们需要让自己的思维具有足够复杂的维度,习惯于建立出对事物的充分的理性认识,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系统。


我追问道:关于自我内心的建构,令我犹豫的是,一旦我们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就会有自己的外部效应,它很可能会出现言不达意、甚至为他人所误解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误解你的就是你的父母,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时,要如何面对?


杜老师回答道:出现理解上的分歧是符号世界里的沟通常态,但即便不被人理解,这并不妨碍我们自身的认识。“当我们遇见不愿意与之争论的人群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你成为一个更久远的沉默,同时你也在发出一个更巨大的声音,此时此刻,不辩论成为最好的辩论。” 杜老师的结论很出乎我的意料,他说,“所以有的时候,放弃说服吧,即使是父母。即使有赡养的天职,你也没有说服教育父母的天职。”



3

向着有光的方向


在对话结束时,杜老师提醒我,不要太易感,像我这样的性格是很容易抑郁的,不管何时何地,人要奋然向着有光的方向,千方百计做一个阳光、积极、愉快的人。他推荐我们可以去读王阳明的书,作为治疗抑郁的药方。作为一个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者,王阳明确实是一个意志力超强,内心强大的哲学家。杜老师说,他自己是一直从这些思想里汲取力量,常常能成功抵御外界压力的侵扰。



和杜老师的这段对话让我思考了很久,并引发了我和室友的彻夜长谈。坦诚来说,我一开始是有点抵触对话中的一些评价,甚至在回去的路上一度低落:我一边听,一边感叹老师的洒脱和通透,可是另一方面又会忍不住纠结,我真的是杜老师说的那样吗?杜老师所说的易感、过于扁平的思维,是我平日很少听到的评价,也与我的自我认知并不那么符合。回去的路上我惊觉,我在不知不觉中开启了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暴露了性格深处更多的问题。而且在这其中,我实际上陷入了杜老师在课上提到的状态,机械地理解话语的表面含义,而不理解话语的深层意义,太执着于个别字眼,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部分。


回寝室后,我和室友复盘了这节课的师生对话,并借机探讨了自己在平日里不会去面对的很多自我认知问题。在坦然接受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后,我感到很多事情变得豁然开朗,再去理解老师的话,更觉得受益匪浅。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读书:曾国藩的“不可揭破”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少室山上那一拜寒门高考坏老人李嘉诚对你说了什么(杜课评注版)| 毕业生(1):你到底需不需要读研?毕业生(2):你是一个怎样的职场新人?|毕业生(3):创什么都行,别创业 | 听杜老师谈吃面 | 有多少人活着,但人生却从未开始 |提问的五种修炼关于爱:九个艰难的追问“人生好比洗衣机,稳中要有甩”天亮了,你的自媒体梦也该醒|七月十二日感事答疑|404动物园 女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青春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钝感坚毅遗忘 | 利他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贺芳菲 

责编|胡园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