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獒”记者刘万永:如果喜欢,新闻可以做一辈子 | 记者节专访

何珊珊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今天是第19个记者节,也是深度训练营开营两周年生日。


忙着采访,忙着写稿,记者大多没有时间过这个节日,被严重透支的情怀也羞于出口,但新闻学子们很喜欢过记者节,这个职业所肩负的责任感,和自带的理想光芒,都让学子们心怀向往。


曾经的一纸风行,曾经的一稿成名,在风云巨变的媒体场中,成为了传说。但每有大事发生,人们在呼唤真相的同时,也会想起一个个记者的名字。


真相仍需勇敢者代言,有人仍在坚守,更多年轻人开始加入。积极求变,逐浪时代。


作为新闻学子的大本营,深度训练营专访了十位新闻人,从今日起连续推出,有卧底暗访的特稿偶像,有新锐媒体的视频先锋,有坚守扒粪的调查记者,也有转换战场的媒体新力量……


他们复盘过往,倾囊相授,为了这个行业的后来者,为了你们。




文 |  何珊珊    编辑 | 燕长歌

刘万永被同行称为“藏獒记者”,但网络上这样报道他的稿子,都没有说过原因。


在中国青年报的会议室里,刘万永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源于十余年前一次写稿竞赛后的“封神榜”称号。


2001年9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中国青年报组织了一个报道小组前去报道,刘万永是报道组成员。


未料,报道组刚到西安,美国发生“9·11事件”。“挑战杯”比赛现场大量活动被取消,原来预定的广告也取消了。这样一来,按设计配备的采编力量严重不足,他们只能绞尽脑汁去寻找选题和填满原定的版面。


带队的副总编用写“正”字的方式来统计每个记者的发稿量。


临时编辑部的墙上,每个人的名字下面,正字或多或少,有的还没凑成一个完整的。笔画多的被叫做“疯狗”,几天后,刘万永拿下了“藏獒”的称号,狗中神兽,比疯狂写稿的“疯狗”称号更上一层楼。


但在后来,他的报道从“量多”变成了“有硬度”。那时,他的兴趣已经转向法治新闻报道,恰是他转向调查记者的开始。


刘万永入行17年,写稿一直多而硬,让他声名鹤起。


他喜欢做硬新闻,像凶猛的藏獒一样,一旦认定目标,立即拼尽全力扑上去,而且持之以恒。


让公众记住刘万永血性和勇气的报道是2005年发表的《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被曝光的原市委书记一家,曾向法院起诉作者刘万永并索赔200万。结果是,法院驳回起诉,不予立案。


2007年12月,他釆写发表了《北京一家小公司是如何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最早公开揭露了山西问题疫苗事件。


2009年,一篇《公安局政委女儿冒名顶替上大学》,揭露了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读大学。刘万永的稿子在2009年5月5日报道发表,一个多月后,教育部发出通知,全国清查,清除了一批冒名顶替者。


这些报道为他赢得了一些赞誉。他也凭借其他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中国青年报“年度最佳记者”等奖项。


现在他是中青报深度调查部主任,在很多重磅调查的背后,刘万永仍然在像藏獒一样,迅速追踪,咬住不放。


(中青报深度调查部主任 刘万永)



新入行记者答疑解惑



Q1,何珊珊:如果毕业后想做调查记者,大学时期应该做哪些准备和锻炼呢?


A1,刘万永:多去各种地方跑,农村也好,城市也好,都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生活经验。如果生活经验不足,很多东西不知道,稿子就没法写,容易出错。


例如,河南兰考县有位女士叫袁厉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养弃婴,有100多个,被称为“爱心妈妈”。2013年1月4日,一把大火烧死7个孩子,袁厉害瞬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关于她借收养弃婴牟利的说法也广泛传播。


当时,有一家媒体刊发报道,称调查了袁厉害的财产等问题。我注意到,记者质疑袁厉害撒谎,证据是,袁厉害向记者回忆某事时说自己是打车去某地,但检索以前的报道,袁的描述是有时对记者说是坐摩的(摩托车)去的——所谓“魔鬼藏在细节中”,说谎太多了,总会露出马脚。


但我觉得,这个这个细节未必能说明什么,反而说明这个记者太年轻,没有农村生活经验。因为在兰考这样的地方,你很难见到涂着“taxi”的出租车,人们出门往往坐两轮摩托车,好一点的是三轮摩托车。记者生活经验中的“出租”,并不是袁所说的“出租”。


一句话get重点:所以大学要多出去“民间”溜达啊,不然生活经验从哪里来。



Q2,何珊珊:校园里的学习往往偏书本,从大学学新闻到真正成为一名记者,这中间还有很大一段实践经验差距,这个差距怎么快速弥补?您认为调查记者能不能速成?


A2,刘万永:我肯定不是速成的,也不排除有一些记者是速成的。有人说,所谓成功,无外乎“聪明人下笨功夫”,聪明人都要下笨功夫,遑论我这样不聪明的呢!我个人的经验:多跑、多看、多采访,还有多被拒绝。


有一年“两会”,我安排实习生采访人大代表,其中一个代表是律师。我在办公室外面听着打电话有半小时了,推门进去问:“怎么样啊??采访到什么了?”


只见这个实习生小朋友放下电话,眼泪哗哗的流。这怎么回事?


原来是采访对象认为她的问题太幼稚,采访半小时,差不多25分钟都在被骂、被怼。上来问一个问题,对方:你这什么破问题?实习生想换个话题。刚开口对方就说:这问题太幼稚了!这怎么聊?这就没法儿聊了。


不是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耐心回答问题,被拒绝更是很正常的事儿。要通过事前准备,至少让采访对象觉得你对这个领域是了解的,而不是一无所知。当然,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长期积累也是一方面。


一句话get重点:所以要不怕被拒绝,这种拒绝会让你加速学习,快速成长。



Q3,何珊珊:稿件的线索信源怎么来?当调查记者人脉是不是很重要?


A3,刘万永:人脉的积累当然很重要,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认识的某个人在下一个事件里扮演什么角色。


我以前在《人民日报》上曾经看到一篇评论,批评某地花瓶式扶贫,谎报通过养羊致富,领导来视察时,为了让领导看到脱贫成果,让小学生趴在山上扮小羊。


我就想,这是个好选题!先上网搜索,通过养羊、脱贫、山坡、领导视察等关键词,交叉搜索,终于圈定是哪个省哪个县。


接下来就需要找核心当事人,就是扮小羊的小学生。我到处找线索找不到,最后发了个朋友圈,问有没有人认识相关当事人。北京青年报记者盖姐看到帮忙转了,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她在香港上学的一个朋友看到后说:我就是那只小羊!


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是记者寻找采访对象的常规操作。


还有以前一名同事,之前有个矿难事故,消息被封锁了,他马不停蹄跑去现场。在打车去矿难现场附件的时候,他就跟司机聊天,一开始他说他是救援人员,但聊着聊着穿帮了,暴露记者身份了,因为刚毕业没经验。他干脆就实话实说,后来跟这个司机聊得很好,还留了联系方式,结果后来他很多深度报告的爆料都来源于这个司机。


一句话get重点:随时结交并留意你的线人,每个人都可能认识潜在采访对象。



Q4,何珊珊:做调查记者核实线索和搜索信源的时候,是否会有直觉的判断?


A4,刘万永: 有,直觉确实有。


Q5,何珊珊:直觉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练出来的?或者当记者以后加强了这种直觉的锻炼?


A5,刘万永: 其实直觉也是从大量的资料分析、逻辑推理中衍生出来的,直觉也需要有基础资料做判断。


上面那个找小羊的过程,就是根据一篇评论,通过自己的分析才能找到线索的。


首先,他们应该是一个贫困地区,其次,刚宣布脱贫,然后说靠养羊脱贫,那这里原来肯定也是个养羊的地方,再就是说领导看得时候白花花一大片,看不出是人扮的,羊肯定在山坡上,至少也是丘陵。按这几个因素在网上交叉搜索,就可以圈定区域。从全国范围缩小到固定区域,再找人就方便多了。


一句话get重点:严密而强大的逻辑分析最后会演变成直觉,以后再寻找采访对象的时候,不需要经过思考就会下意识去做。



Q6,何珊珊:做一名调查记者,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A6,刘万永: 坚持,我曾经说过,现在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记者做三年就资深了,干五年就要跳槽了,这是不正常的。记者要不停地用作品证明自己。当然,对媒体而言,怎样留住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年轻记者的生活压力比我们那时大得太多了!


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有知识、经验,还要懂得人情、世故,而后者正是很多学院派欠缺的,需要时间去打磨。


举个例子。新入行的律师接得最多的案子是什么呢?就是离婚诉讼案。因为当事人不想多花钱,律师要价也不高。离婚案中最常见的是财产转移,还有诉讼对象玩消失。


假设这个律师接了女方的案子,女方说,男方不见了,你得给我找出来。这个男方有3套房子,那这个律师要怎么去找到这个男的呢?而且离婚案本来钱就不多,那最省钱最快捷的办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详细答案解析见结尾)


这里就需要懂一些人情世故了。记者经常需要找人,是一样的。


一句话get重点: 人情世故磨出来,记者嘴巴要闭严。



Q7,何珊珊:每个人刚入行可能都很焦虑,您原来刚做调查记者的时候焦虑什么?


A7刘万永:  我没什么可焦虑的啊,哈哈~


其实刚入行的时候天天焦虑,那时候有写稿任务量压力。后来我发现,我只用了半个月就把一个月的任务量完成了,我就没啥好焦虑的了。


但是每次坐在前往采访地的火车上时我最焦虑,因为不知道会遇到什么。能不能顺利见到采访对象?会遇到什么人?能挖到什么料?



Q8,何珊珊:这种焦虑是源于面对未知,对吗?


A8,刘万永: 是的。



Q9,何珊珊:那这种焦虑会随着经验积累逐渐消失吗?还是永远不会?


A9,刘万永: 我认为不会消失。记者生活的常态就是:没选题的时候烦躁,有稿子的时候焦虑。因为每次面对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但当你经验变得丰富时,这种焦虑可以淡化。


Q10,何珊珊:您现在已经成为主任了,还焦虑吗?


A10,刘万永: 现在就得从全局来考虑,每天发什么稿子,哪个选题好,每年要刊出多少好稿子。如果今年没做出好稿子,那我今年一年到头在忙什么呢?


一句话get重点:所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焦虑,要适应焦虑,调整心态。



Q11,何珊珊: 您说过,对个人的自我要求一直是职业型记者、专家型记者。新入行记者该何时确定专注领域呢?


A11,刘万永: 我自己都入行做了8年教育业记者才真正开始做调查记者。专家型记者要做,但这个过程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我原来的专业是教育学,我喜欢写东西,在大三的时候才确定我想干记者,那个时候我甚至连消息、通讯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后来当记者,在做教育领域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法治相关报道,对法治新闻产生了兴趣,才慢慢开始专注。所以你得在做的过程自己挖掘,兴趣很重要,得慢慢来。每个人都不一样。


一句话get重点: 前辈都说了别着急,踏踏实实把活干了,慢慢就知道对什么感兴趣了。



深度报道怎么活下来?



Q12,何珊珊:新媒体时代到来,对您的工作发生了什么影响?


A12,刘万永: 以前报纸有的版面,写不够也得硬凑注水。现在不一样了,在新媒体上有多少字就发多少字,多了还没人看。


Q13,何珊珊:大家现在都奔着10W+去,您怎么看?


A13,刘万永:  10w+就一定是爆款吗??爆款一定是好文章吗?不一定。你的朋友圈被某篇文章刷屏,不代表就刷了所有人的朋友圈。因为你的朋友圈都是志趣相投的人,同一个圈层的人转发同篇文章很正常。但每个人的朋友圈只是这个社会很小的一部分缩影而已,所以有的时候10W+也不能说明什么。


哈哈哈,说得好像言不由衷。我的意思是,在我看来,10W+跟中国新闻奖一样,有了更好,没有也没什么。我写稿子,从来不是为了获奖,更不是为了10W+!



Q14,何珊珊: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怎么活下来?


A14,刘万永: 怎么活下来是一个问题。我自己都觉得在手机上阅读长文章太困难了,有的深度报道往往几千上万字,在手机上看的时候一旦有事退出了,你还会专门点回去找出来看吗?很难。


所以一般一篇稿子3500字就差不多了。但我们做了很多调整。比方中青报专门开了抖音号,把内容在上面发。还有在报纸上放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完整视频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必须做出的改变。



Q15,何珊珊: 做了将近二十年,为什么还在做新闻?


A15,刘万永: 保持新鲜感。每天面对不同事物,是保持对这份工作的新鲜劲的重要因素。



关于未来?




Q16,何珊珊: 调查记者会不会很难转行?


A16,刘万永:  不难啊,前两天有个同行朋友就说他辞职了,要去拍科幻电影了。这是他自己一直以来的兴趣,写科幻小说。个人兴趣也挺重要的。


Q17,何珊珊: 您几天去参加了媒体人转型大会,您在现场有哪些想法?


A17,刘万永: 他们做得都很棒,但创业不适合我。


Q18,何珊珊:对新闻学子/新记者有什么想说的?


A18,刘万永:  如果有兴趣,新闻是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





文末彩蛋:


新入行的律师接离婚案件后,如何替一方找另一方?


分析:男方有3套。如果轮换住,律师挨个上门可能根本找不到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这三个小区或者别墅门口的保安,把车牌号或者车牌号告诉他,让他帮忙盯着。


但这个保安凭什么帮忙呢?离婚案本来钱就不多,怎么套近乎?


分析:大多数保安都吸烟。可以买包烟。但这里面又有门道。太便宜的红塔山什么的,人家啊平时自己也抽,没吸引力,人家反而觉得你抠门,没用。高级芙蓉王之类的,太贵了!成本高。中等的,比他平时抽的好一点的,十几块到二十之间的,就差不多了。


追问:如果……这个保安不抽烟呢?


嗯,那就自己提前琢磨吧~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你的答案~



运营总监 | 何珊珊  视觉总监 | 戴雅婷

     活动策划、统筹 | 图图     

视觉 | 戴雅婷、张遥、谢梓君



E

N

D


推荐阅读

“谁敢打你,你只管开车门”——重庆公交事故后乘客说

大侠别过,我们以报纸相送

金庸:刀光剑影,再无斯人match

民国时尚第一刊里,都有哪些“流量担当”?| 媒专栏


记者节系列专访将持续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