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经记者唐郡: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跳槽就跳槽,降薪就降薪|记者节专访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记者节专访系列/ 


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记者节,同时也是深度营开营四周年的纪念日。


记者们的日常,好像不是忙着采访,就是忙着写稿,他们奔波在热点现场之间,撰写出一篇又一篇稿件,甚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们匆忙的步履一如往昔。但对于新闻学子们而言,他们对这个节日充满感情,记者这个“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职业,也让新闻学子充满向往。


在这个记者节前后,作为新闻学子大本营,深度训练营精心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文章,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推送。


此次分享来自财经记者唐郡。


记者 唐郡

—————————————

采写 | 刘一霖     值班编辑 | 张冰洁


见到唐郡的时候,她歪着头微笑着向我打招呼。几秒后,手机震动,她立马转身拿起手机,有些忐忑地点开,“老师回我了!”


略带焦急地等待,激动地拿起手机,来来回回四、五次,唐郡终于松了口气——应该是和采访对象约好了采访。


对于要不要采访,唐郡一直有些摇摆。“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害羞的人,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靠聊天写字吃饭。”高考调剂到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专业,毕业后,唐郡有些迷茫。


2014、2015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兴起时,唐郡入职了一家垂直创业媒体,而后又去了一家主要研究二级市场和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公司,需要做大量案头工作。这一阶段高强度的输入和产出给唐郡打下了财经报道的基础。


2018年入职博雅时,唐郡是“带着走出案头工作的目的的”,但一直困于路径依赖的惯性中。“还是疫情推了我一把”,作为媒体人,“总应该做点什么”“走出去了解人和现实的想法一直存在,并在疫情期间愈发强烈。


后来大学同学给唐郡发来《财经》杂志招聘金融记者的消息,鼓励她去试试。唐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简历,“过了挺长一段时间,没想到最后能有回音”。2020年5月,唐郡入职了《财经》杂志,成为了金融板块的记者。


《监管之夜后,蚂蚁走向何方》这篇稿子的时候,唐郡正在北大《财经》奖学金班学习,每节课的提问环节,她都会问不同的老师同一个问题:您认为对金融创新企业的监管标准应该跟传统金融机构一致吗?在创造对话机会的同时拓展对选题的理解。


“30岁之前不要想赚钱”,采访过程中,唐郡提到“学习”这个词52次。从新媒体到传统媒体,尝试拓展与他人的交流,选择降薪跳槽也是一个不断摆脱路径依赖,不断跳出舒适圈的过程。生活可以简单,但需要不断赋值,“我的每一份工作都做的挺快乐的”。



跳槽是追求更多发展


Q:当时读财经新闻是想做财经记者吗?毕业的时候是怎么打算的?


当时经历了保研考研无果,以及2015年,大概是传统媒体一个高潮之后的低谷期,那段时间包括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的反馈都是比较负面的,所以我那时候就不想做新闻,干什么都没动力,也是比较迷茫的一个状态。


后来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要去找工作了,又回到北京。我遇到的第一家公司的老板特别有意思,那会儿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特别热闹。我入职的第一家公司是创投媒体,刚创业没多久,当时好像完成了一轮融资,在做第一波扩招。老板是一个有三年多媒体经验的媒体人,但是他很特立独行,很有意思,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


我去面试的时候,他表现得比我还兴奋。我还记得他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商业有兴趣吗?我当时想半天,我问,什么是商业。然后他又换了一个问题,他说你对钱有兴趣吗?我说我太感兴趣了,然后他就说:“好!你就很适合。”


那一趟下来,我就觉得他那么欣赏我,有一种伯乐的感觉,很感谢他,所以就去了他那家创投媒体。


Q:后来去了哪工作?有哪些体验?为什么会选择跳槽?


从第一家创业公司出来后,我去了一家研究二级市场、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公司。第一份工作很开心,白天写稿,晚上有时候会吃吃喝喝,都是一帮年轻人。第二份工作强度会大一点,我刚去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应该上哪去找财报。


当时其实是一个完全从零开始的阶段,如果说我有什么优点的话,大概就是挺愿意学东西的。


首先第一步,我问同事财报在哪找?在哪看股价?我基本上没有什么过渡期,直接上手就写。一开始是模仿,看看他们以前写的文章是什么风格。一开始只能去做一些比较浅显的工作,然后慢慢地去深入。


其实比较重要的就是你要多看以前的类似文章,多看相关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去看看研报。每天看,你就会慢慢有感觉,这是一个吸收、学习的过程。


我工作之后发现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你学东西会非常快。


我工作4年快5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可能我半年学的东西是我大学4年都没有学到的。


可惜我大学的时候没有领悟到这一点,我是害怕实践的人,因为我自己工作之前都是比较害羞的一个状态,不敢去实践,害怕去跟人交往。我觉得去写一份简历,跟人家投简历,然后去跟人家聊天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但是后来被逼到绝境,必须去。但是你跨过那一步之后,你就会觉得好很多了。第二份工作我觉得是能够奠定我后面职业路径的一份工作,当时我学到了很多,怎么去看财报,怎么去做财务分析,怎么去判断。


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埋头做研究,跟资料打交道,收集资料、分析、写文章,它是一个纯案头的工作。我发现大概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的朋友圈没有更新过,没有再增加新的朋友,虽然我自己做的很开心,但是我会觉得自己太过闭塞了,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我以后会面临什么?我不敢想那种情况。



Q:所以走出去采访似乎是一个必然会做出的选择?但同时对你来说,去采访又是有挑战的?


其实我写很多企业公司的分析报告,有时候就会有一种冲动想去找那个公司的人,跟他聊聊你们公司内部怎么想的。比如说,我质疑这个公司财务造假,我就想跟他聊一聊,去找他们的员工,或者看看他们的工厂,到底有没有造假,而不是通过我的逻辑推理,推出可能造假,我想去落实。 


我开始有点向往这种状态。


2018年的5月份,我去了博雅,去他们一个做上市公司报道的新媒体。其实一开始,我是打算跳出自己以前的框架,去做一些深度调查。我发现其实每一个记者,不管你是哪一方面,自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好,你做什么,都会向往那种调查记者的感觉。


然后我就想去突破。 


那个时候领导也给我留了余地,意思是说我可以做原来的财务分析、财务研究,不用一定要去采访。 


我那个时候在采访和分析两边都想突破,但另一方面路径依赖又让我觉得想坐在那里,不出去采访,就做我的研究,轻车熟路的事情。在这样的状态里面纠结了很久,有一段时间我基本上完全放弃了采访,就安安心心做自己的研究。我觉得那段时间也挺开心的,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 


但是我发现,那段时间按照常理来说,我应该是非常游刃有余的状态,但其实不是,那段时间我拖延症非常严重,不停地拖延,明明很早就可以完成任务,但是我就一直不停地拖。 


这个事情我领导也不理解,我也很难说为什么要拖。这个状态持续了很久,到后来也是疫情推动我走出那一步。


Q:疫情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呢?


其实我知道疫情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做媒体已经3年多将近4年,但是我好像没有打入任何一个媒体人的圈子,消息也是相对闭塞的。


我记得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刷手机,朋友圈里不少医院的视频。电视上歌舞升平,朋友圈里一片愁云惨淡,心情非常的沉重。 


我还记得当天晚上有护士崩溃大哭的视频,我当时就开始反思,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我又觉得,我一个媒体人好像什么都做不了,那一瞬间的感觉很复杂,于是我开始思考我到底想要做点什么东西。


大年初二、初三的时候我们内部也行动起来,当时群里有人问谁愿意参与疫情报道,我毫不犹豫报了名。但我们作为博雅内部一个新媒体团队,全员都是没有记者证的。我们能做的也很有限,很多东西报道不了,而且那个时候已经进不去一线。 


一开始去找那种医护人员,有的需要我们提供记者证,有的说他们任务繁重甚至身体已经出现了异样,没有精力接受我们采访,这些都挺让我沮丧的,后来我又去微博一个个私信。


因为我们是一个在从公众号上成长起来的新媒体,去找人物,让他们讲述一些故事,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操作方式,引起共鸣,但确实挺有限的。


Q:这几份工作下来,会觉得自己这么做值得吗?或者说对薪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可能这次跳槽我的工资降了大概20%—30%,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在30岁之前就别想挣钱了,这是一个安慰的话,但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我很多时候做决定比较感性,想做,就去做了。我觉得这个东西有价值,就会来做。我也相信,虽然媒体不会很挣钱,但真的在一个领域做得不错的时候,不管做什么,你都会挣钱。


感觉我们这一代人还是挺自由的,并没有那么多来自婚恋的压力,我觉得28岁还是挺年轻的。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跳槽就跳槽,降薪就降薪。


Q:那跳槽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对现阶段的我来说可能是写更好的稿子。 


工作是我的必要优先级,我能够接受降薪跳槽。在原先的平台感觉到发展空间受限了,或者说并不喜欢这样一个工作模式,那我会选择跳槽。跳槽是要有勇气的,可能我跳的比较多一点,第一次跳槽的时候比较忐忑,后来就麻木了。我第一次跳槽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模式让我很困惑,纯粹是因为那个模式问题。我当时工作时间没多久,觉得跳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唯一的是会觉得有点对不起我的伯乐。 


我也基本上会有一个目标,可能更加追求一种发展,而不是求稳定,可能是因为年纪还没有那么大。


前辈们都说培养一个成熟的金融记者至少要两三年,在这个领域我还是新手,估计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修炼基本功;另一方面是,现在这个平台留给记者延展的空间还是蛮大的,我也正好到了想在一个平台扎根成长的时期,所以现在这份工作我可能不会再轻易动它了。


边学边实践是理想的学习方法


Q:你大学和后来工作学习到的能力你觉得有哪些很重要呢? 


我们大学学习新闻和财经,财经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金融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但可能到最后大三大四的时候,你让我去看那些财经报道,我也觉得一头雾水,理解不了。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学的确实是没有那么深入,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财经新闻讲的很多东西,课堂上是不会给你讲的,学的是理论,但是理论跟实操是有差距的。尤其是涉及到宏观经济层面,比如说货币政策,你就会觉得真的有点难。


有个故事特别有意思,我们大四的时候,有一家财经媒体来我们学校招聘,因为知道我们学校有一个财经新闻专业。那会儿基本上一个班可能去了一多半的人,在一个小教室里面做宣讲。当时他给了我们一份试卷,让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笔试。我到现在都记得那张试卷里面有几道题,问现在的证监会主席是谁?银监会主席是谁?现在央行行长是谁?当时很多人都懵了,不知道都是谁。所以这个事情其实我印象还挺深刻的,因为确实不太关注实际业内的情况。所以在大学的课程当中,主要是打基础,然后在工作的时候实现更多的突破和跨越。


真正说入门的话,应该算是工作之后,当你的视野扩大了之后,你的认知的能力会提升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感觉我的视野是比较窄的。那会儿说实话,学习没有很努力,所以看的书也不够,视野不够广阔,很多东西你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但是工作了之后,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会大量地去接触很多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然后逼自己去阅读、去接触。 


视野开阔之后,很多以前存在联系的,但无法理解的理论知识,可能突然有一天福至心灵,当它和现实结合在一起之后,你发现知识没有那么难理解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断地在学习新的东西。对于财经记者来说,学习这件事情,可能会伴随你整个的职业生涯,不停地去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能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的,终身学习,要不然跟不上。



Q:财经方向分很多不同的板块是吗?从事不同模块的分析或报道,怎样去跟进和调整自己的状态呢?


因为之前我是研究上市公司的,熟悉的是证监会,IPO、并购重组这一类,之前学的财务分析就可以运用到,对这一套会相对熟悉一点。但是现在到《财经》这边开始做金融类的报道,会没那么熟悉,他们虽然是有关联的,但确实不一样。


金融类的还需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比如首先要关注监管,然后银行、证券这些大类,还有其他偏小众的部分,比如说不良资产处置、消费金融等。 


像前几天操作的蛋壳这篇,核心就是租金贷,是属于最近很火的场景金融的一种。这也是我需要关注的方向。


而且在我国的金融系统中,监管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你要理解金融行业,不仅要熟悉现在监管的动作动向,还要去看去学习监管的历史,它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这一脉络。你要去熟悉它的历史,也要熟悉它的现在,整个的逻辑都要清楚。当然还有他本身金融的逻辑,比如说什么是信用风险、什么是流动性风险。金融本身有它自己的逻辑,你要去了解它。所以其实我现在也是一个大量学习的过程,它逼着你必须去学,不学你这个工作做不下去。 


Q:一篇财经报道的采访对象多吗?


要完成一篇好的报道当然是多的。首先熟悉这个行业的一些专家、学者或者分析师,他们属于独立的第三方观点。然后是行业内的从业者,这是一类。还有行业里比较权威的人,他跟普通的从业者不一样,一些比较权威的大公司,或者行业顶尖的公司,比如说你要做蚂蚁,你能够采访到井贤栋(蚂蚁金服集团总裁兼董事长),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核心的人物肯定是比较好的,这也是一类。另外一类就是监管,在我国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如果你的选题涉及到具体的消费者、金融消费者,那这也是你需要去了解的一个方向和一类人群。简单来说是,越核心越好,越丰富越好。


Q:现在你一般会关注哪些平台新闻来找选题、拓展知识?


像研究二级市场的雪球app、东方财富网,很多财经类新闻可以通过财新、新浪财经、财联社app、21世纪经济报道、几大证券报、金融时报等财经媒体去了解,还有一些公众号包括金融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一行两会官方公众号等……


Q:财经报道的操作流程是?是不是也经常会采访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来增进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对于这次在北大《财经》奖学金班的学习有什么思考?


做选题一方面自己首先要去阅读历史报道。把它相关的至少是近几年的所有相关的报道都看一遍,说实话这个是比较费劲的,尤其像蚂蚁金服等大公司或者行业报道,要看的报道资料就非常的多,所以你只能挑着看。


另一方面就是多交流。学术界不少优秀的学者,他们会把自己那一套思维的方式教给你,你能够去接触到行业内很优秀的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把它学下来,对你来说,其实远比自己去学很多零散的知识要更有用。 


这相当于是你把青菜、肉都买回来了,放在那个地方,但它是乱的。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它能够帮你把这些东西整理好,然后搭配成不同的料理,你到时候再努力掌握他们帮你搭建的方法,你以后也许可以做出跟他们一样好吃的菜。


对于我们已经工作的人来说,学习的时间比较零碎,但同时也可以把以前学习的理论与工作联系起来,这样在工作当中零散的学习会更高效。但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实践有余,理论不足的情况,这个时候去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能够有效地把实践当中的经验整合起来,拓展思考深度。


把系统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是比较理想的学习方式了。


在做蚂蚁金服这个题的过程中,基本上我遇到的每一个了解的或者不了解的学者(财经奖学金班上课期间),我都会试探性的问一句,给出一个话头,看老师会不会聊下去,在老师的回答当中会有很多新的思路、问题。 


我当时基本上问了每一个老师同一个问题,您认为对金融创新企业的监管标准应该跟传统金融机构一致吗?对于蚂蚁这种创新公司,金融创新类企业的监管标准跟我们传统的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是不是应该拉平?是不是应该用同样的标准去监管他们?


老师们给了不同的答案。这次学习很大的一个见识是说,基本上每一个老师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有一些理论是相似的,你可以称他为一个学派。但是有一些老师和老师之间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且基本上能够自圆其说。  


Q:那你会怎么处理这样的意见分歧而更好地将观点呈现在稿子中呢?


其实这个就考验你自己了,这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一个人他会基于自己的立场,或者本身见解不同。 


在这个时候你要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视角,我觉得这是一个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这需要自己本身有足够的积累,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需要再去学习、再去思考的过程。


当时奖学金班的班主任跟我们说,你可以赞成A观点或者B观点,但如果两种不同的观点你都赞成的话,那说明你是没有自己的思考的


他说希望我们见识了这么多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论之后,能够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角度,我觉得这确实是很重要的。 




- END -


策划统筹

谢婵、陈星萌
视觉设计

周泓、黎子榕、骆晓晴、阮庭萱、郭正一、何泳琪、王梓龙


推荐阅读

界面文化林子人:用学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 记者节专访
中国新闻周刊隗延章:我不太喜欢“坚守”这个词,感觉是很苦的事情 | 记者节专访
南方都市报陈冲:好像还真的有一点点热血 | 记者节专访



 记者节系列已开始推送 

 喜欢就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