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在这里,多元地了解世界

施嘉翔 王琳茜等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记者 | 施嘉翔 王琳茜 王月伦

编辑 | 陈冬艳 张蔚婷 胡世鑫 


今年2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目录显示:此前高校新设的时尚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会展3个专业获批入选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目录。至此,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达到10个。
 
李大钊先生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每一位选择新闻的学子或媒体人绕不开的名言。“新闻理想”,也被新闻人视为珍贵的初心。事实上,是什么吸引他们选择了这条路?当“新闻理想”与就业的现实碰撞,他们又会作何选择?
 
这一次,我们采访了多位新闻学子、媒体人,希望通过呈现他们的心理动态、从业选择,展现新闻专业动态,为想要报考新闻专业的学弟学妹打开盲盒。

制图:胡世鑫


叛逆、向往和感动



新闻学子选择新闻专业的过程,或多或少离不开“感动”“叛逆”“向往”等 关键词。
 
现供职于《南都周刊》的盛倩玉高中时期选择的是理科,通过竞赛的加分制度可以直接保送大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她总能听到身边的人说“不要玩物丧志”。
 
但叛逆已初见端倪。在需要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竞争环境中,盛倩玉将看书当成一种排遣压力的方式,“我会每天回去看报纸,还特别喜欢娱乐、八卦。”
 
高考之后,叛逆心理让她不想再学数理化。于是,她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专业。
 
“课程上比如说可以拍片、摄影,采访、写东西什么的,我比较喜欢,而且当时我自己的想法就是毕业以后也做这一块儿。”四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盛倩玉觉得新闻专业也挺有趣,便选择了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
 
新闻方向的选择,对盛倩玉来说可能是告别数理化的叛逆,对頔頔来说,却是有限的选择里更为理想的选择。
 
“在文科生的专业选择范围中,相较于纯粹的、较为抽象的、形而上的文学等专业,我会觉得新闻结合了写作和实地实践调查两方面,更适合我。”专业的实践性、创造性,是頔頔选择新闻传播方向最主要的原因。
 
高中时期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例如柴静的《看见》,使得她对新闻传播领域更为向往。最终,她报考了南通大学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并于2019年进入暨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继续深造。
 
李嘉璐的选择也与前记者、主持人柴静有关。
 
高考后,她看了纪录片《穹顶之下》,柴静因为害怕雾霾会影响女儿的成长着手雾霾的调查的故事令李嘉璐感动落泪。但同时,网上批评柴静的声音让她无法理解:“我认为那是一种以政治立场来抹杀他人成就的攻击。”出于感动,也出于被激起的当记者的一种逆反心理,她在志愿里勾选了南京大学新闻学。



“腹部”和“肚子”



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特写作业的讲评课上,老师会将同学们部分文章的段落截取下来“当众处刑”,并适时抛出一些观点建议。
 
比如,新闻要说人话;新闻没有废话;新闻是不允许翻译、不容忍曲折的;新闻容不下太多的夸大,可以有通感,但得有重心;新闻可以下定义,但要有实质性的动作证明;新闻的节奏,有一种是靠分段,一些连接词,会削弱语感;新闻是准确的传递,过多比喻需要词语的代换,就会有信号的消减,干扰理解;新闻要尽量用动词,对话,一些没有冲突的叙述,会沦为背景板。
 
王子伊坐在底下,一边听,一边哆嗦,暗自琢磨自己中枪了几条。
 
绷着劲儿等到自己那篇,忘了老师夸还是没夸,又夸了什么,只记得她举出文章中“腹部”的例子,说要是她写,会改为“肚子”。
 
老师说:“要尽量口语化。对文字的驾驭不够放松时,会用一些很书面的词。通篇都是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比较端正、比较紧绷。”
 
“后来,我在写东西时,总会想起‘腹部和肚子’的例子,能不能换一个更轻松的字,更灵动的词。”
 
这是王子伊印象中比较有意思的专业课,得学会跟文字抬杠,但是有趣,还有不少干货。
 
而就读于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研二的頔頔,却对融合新闻和数据新闻这两门课程印象深刻。
 
“融合新闻是通过多种媒介去呈现一个议题,再选择一个最佳的媒介呈现方式。”頔頔解释道。最终,頔頔和组员们选择了“女性疼痛”的主题,通过深度报道、数据可视化、音频、视频游戏等媒介结合的形式,做了一款新闻产品,叫做“这个女孩有多疼”。
 
数据新闻,顾名思义,是用数据来呈现一个新闻议题。“我们当时做了一个有关儿童性侵害的数据新闻,通过寻找数据、挖掘数据、数据清洗来呈现儿童性侵案的事情原貌。”据頔頔回忆,最后她和组员们还通过爬虫搜集数据,通过裁判文书网等资料库整理法条和案件。
 
“数据新闻本身也是一种新闻创新,不是单纯的采访、写稿,做的过程还挺有意思的。”頔頔说。


相较于让王子伊和頔頔印象深刻的“干货”,在南京大学新闻采访的课堂上,李嘉璐则更多地感受到了“新闻理想”的力量。
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原是一名资深记者,会给学生们分享很多个人从业时的经历。“我觉得非常有侠气,是一种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理解或者说很难做到的一种理想,他们会真的是很严格的要求自己,来追求他们心中的真相。”
 
但在课堂之外,她却能感觉到,身边的同龄人中,真正拥有新闻理想的已经不多了。


光靠新闻学的知识是不太够的

得有一个兴趣



实习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也是新闻学子的“新闻理想”真正接受考验的时刻。

鉴于传媒行业较强的实践性,部分高校要求新闻学子参与三个月及以上的专业对口实习,也有高校将大二到大三期间的中期实习和大四下学期的毕业实习共同列入新闻学院的必修实践课程。
 
“我觉得新闻学科的一个瓶颈在于大学的内容和实践脱节比较严重”。在頔頔的个人体验中,在媒体单位实习是一个让她了解到不同的事情的过程,“相较于只是局限在这个学科里面,比如说了解人的故事,或者他们的一些经历可能会更让我感兴趣一些。”
 
2019年,頔頔突然收到了一条微信好友请求,对方称自己是一位深圳的非婚妈妈。原来,2019年早期,頔頔做过一个关于非婚生育的女性的报道。讲述了一位非婚生育女性通过不断上诉,有望领到生育保障金的故事。看到頔頔的稿子,那位深圳的非婚妈妈很激动,“她主动跟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说感觉挣扎了十几年,突然看到一点希望了。”
 
这件事情让頔頔意识到,虽然有时候报道的阅读量不一定很高,但真正地可以帮到一个人,真正让他得到一些鼓舞,真正解决一些事情,就是新闻的价值的体现。“而且,你在采访别人的过程中,如果被采访者愿意被聆听的话,我觉得对他可能也是一种很好一种释放,或者说更好被理解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共情。”
 
但是,在感性的另一面,随着实践的深入,相较当初选专业时,頔頔对于新闻这个行业的前景也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你可能以前很受高中的一些书、报纸的影响,隐约会有一些新闻理想和沉迷的想象在里面,但经过这几年,你就会发现技术性的操作会把这些理想、想象冲击得很厉害。现在人人都可以发声,你的某种价值感会降低。”
 
同时,在求职的过程中,相较于学生时代学习新闻知识和参与新闻实践的快乐,頔頔感觉到了尴尬与迷茫。

“首先它是一个很饱和的专业,很多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进去可能待遇也不是特别好。加上我喜欢的深度报道方向招人需求也不是很强烈,做快讯更多是拿核实情况、拿信息这种,和我期待的比如说人与人的深度的接触,包括前因后果的调查可能会有点差距。”


但在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瓦洛佳看来,读新闻的学生选择面是最广的:“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互联网,都需要外宣。所以说他可以和每个行业都有所结合。”
 
瓦洛佳在获得中国传媒大传播学研究生学位后,便入职科技媒体36氪。在实践中,他发现,单位看重的不仅是学历,还要看这个人是不是互联网产品感兴趣。“哪怕你就是对一个手游感兴趣,那也是感兴趣。”这让他意识到:“光靠新闻学的知识是不太够的,得有一个兴趣。在新闻学的基础之上,加上了别的专业,你会变得更加完整。”

本期作者:

施嘉翔

湖南师范大学,第八期深度营成员

王琳茜

湖南师范大学,第八期深度营成员

王月伦

上海师范大学,第八期深度营成员


即日起,深度营将推出系列文章,解密各大专业!帮助大家了解各个专业究竟在学什么,以及该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情况。

往期推荐:《学姐学长 专业开箱 | 为你揭秘高校各大专业!》


Notice


如果你有熟悉的高中愿意与深度营进行合作,共同为高三学子提供专业分享,欢迎留言。与此同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某个专业,也请在留言区评论,我们将一一为你解密!



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扫码入群,新闻专业的学长学姐们将为你解答


专业开箱统筹陈冬艳、张蔚婷、施嘉翔、胡世鑫、许愿、施展、唐雨筠、江欣


- END -


运营总监|谢 婵

统筹编辑|陈星萌

值班编辑|胡世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