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一凉介」主理人肖一:以新传为尺,以三观为笔,以山河为纸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2-04-30


从创办到走向正轨,一个成熟的自媒体号是如何诞生的?

艰辛、犹豫、幸福、感动…..究竟哪些是自媒体创立过程最贴切的形容词?


这次,我们将对话那些深耕于教育、人文、财经、科技、娱乐、体育、泛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自媒体人,听他们讲述关于自媒体的那些事。我们尝试理解,他们所经历的、所见证的,以及所期望的。


一份来自“象牙塔”的新闻业预测报告如何诞生?一种“以新传为尺,以三观为笔”的新闻理想如何坚守?一个专注于新闻传播领域的学生个人公众号如何破圈?本文对话「肖一凉介」主理人肖一(化名),听他讲述作为自媒体人的故事......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公众号「肖一凉介」的主理人肖一如是说。他的高标准、严要求也在年度策划《下一代新闻人如何思考2022中国新闻业》中充分展现。


一直以来,肖一对哈佛大学尼曼实验室推出的年度新闻业发展预测保持关注,而这正是这份策划的构思来源。


由于语境差异,尼曼实验室更多呈现的是美国本土新闻业的情况,肖一打算把对话语境与焦点放在中国新闻业上。然而,找到足够数量的中国权威媒体人并说服他们给出预测,对他来说难以实现。


于是,他转向了新闻学界与业界的最大“公约数”——新闻专业学生。这些既受到过系统性新闻教育,又有业界实习或独立运营校媒经历的学生成为肖一的最佳访谈对象,“寻找下一代新闻人的声音”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策划主题。


策划之初,肖一设计了一份问卷在朋友圈及微信群内进行发布,并以泛采的方式收集回答。“但问卷结果并不太理想”,肖一当机立断开启了第二条支线——实采各大高校校媒的主创/主编/成员。


肖一在朋友圈发布问卷调查

 

肖一的朋友提到,“肖一在生活中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课堂上不喜欢发言、习惯于在宿舍和图书馆之间“两点一线”。但他为了尽可能丰富策划的采访对象,“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人际关系。”


肖一的采访对象名单里,有因为参赛而建立联系的微信好友、有通过多年未曾联系的同学,辗转多方联系上的陌生人、还有微博上互关的网友......


国内高校校园媒体众多,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校媒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以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大学生校园媒体大赛优秀校媒的获奖名单作为参考,在地理区域上尽可能广地覆盖到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地,致力于呈现一个有参考价值的2022中国新闻业预测。


对于有“重度社交恐惧”的肖一来说,半个月内,主动联系并通过线上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校媒成员的预测实属不易。采访不仅时间紧促、工作量巨大,更多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挑战。“不过大部分采访对象都很积极地配合,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回答。”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的学生记者的预测包含本土化新闻的增加和流行;南京大学「核真录」编辑部的几位主编认为事实核查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OUC的一位同学提到:“能感受到学长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这件事。”在涉及全国82所高校、回收172份有效问卷、实采19位高校校媒主创/主编/成员后,肖一最终收集到这份超过两万字的待分析文本。为最大程度地利用数据,同时本着对自己和采访对象负责的原则,肖一决定将这份年度策划做成“大制作”。


他推翻了最初只是做一份数据新闻作品的想法,决定对回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在尼曼实验室仅呈现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采用数据类综述加具体回答的呈现形式,形成了这份“来自象牙塔的瞭望书”。


1月16日20时,《下一代新闻人如何思考2022中国新闻业》定时发送,收获了许多点赞和转发。


2022中国新闻业预测网页版


有读者“仿佛看到了与自己一样年轻的朋友,正在为了大大小小的议题奔走呼告”,有接受采访的学生“在投身于公共性的讨论中,收获了与学界同步思考的体验”......这份策划从象牙塔一隅出发,承载着学生群体的专业主义思考和人文主义关怀。在当下这个人们羞于谈论理想的时代,它还呈现出莘莘新闻学子的理想和热爱。肖一表示,“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做「肖一凉介」的意义不仅在于此,其实从创建公众号伊始,肖一就感受到了自己做它的价值。

“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形成,必然要有其社会基础、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基础和需要。”在肖一看来,社会现实与个人需求是他创办「肖一凉介」这一公众号的原因。


公号初创时正处在疫情暴发的高峰期,“那段时间大家都宅居在家,只能通过网络去接触想要了解的讯息。而舆论场上几乎所有事件都是围绕疫情展开的,其中存在很多撕裂的现象,因此我想寻找一个表达个人看法的出口。”肖一说,“我的初衷是搭建起一个个人新闻与传播实践平台,输出对意见的思考并表达个人看法。”


媒介时评是介于媒介批评和新闻评论之间的一种文本形式。作者既要兼顾通俗的表达,又要涉及学理化的内容。老人捐款、口罩问题、灾难美学......肖一最开始做的主要是媒介时评,这些贴近生活、紧跟热点的事件或现象成为他所关注的选题,他想带给大家的是专业的视角、冷静的三观以及理性的思考。


「肖一杂谈」疫情系列文章封面图/肖一凉介

 

在基本定位不变的情况下,肖一会根据读者的需求,适时对公众号的栏目作出调整。肖一凉介的粉丝中有相当一部分读者面临保研、考研压力,时常会留言或是私信询问相关问题。于是一开始专注于媒介时评写作的肖一,应需求开辟了「凉介干货」栏目,推送经验贴、回忆录以及媒介研究前沿相关信息以飨读者。


2020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布,肖一注意到网上出现清一色赞扬普利策奖的现象,许多人评论称我们自己的中国新闻奖只关注正能量与赞美,只懂得写赞歌。“真的是这样吗?”肖一不太赞同,“与其意见争辩,那不如用数据来说话。”于是肖一做了一篇数据作品,将第29届中国新闻奖和第104届普利策新闻奖作品进行比对分析。在这一过程中,肖一对数据新闻的认同感也油然而生。“尽管数据新闻也避免不了主观倾向的植入,但让数据参与到新闻内容生产,至少比纯文本叙述更加接近客观。”


2020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公布


在不断的探寻和省思中,肖一开始将公众号的重心放在数据新闻上,创办了新的个人栏目「肖一数说」,用数据去分析呈现学术研究状况、舆情事件以及社会现象,它也逐渐成为公众号读者最喜欢的栏目之一。肖一受邀入驻了澎湃新闻“湃客工坊”有数栏目,成为特约作者。


「肖一凉介」获年度“最澎湃特约作者”称号

 

澳门科技大学的小豪说,「肖一数说」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栏目,在国内数据新闻尚属小众的时候,“它更像一个兴趣的聚集点,学长希望了解的和他所发出的声音,和我所比较坚信的价值观以及意识,都是有统一性的。”


此外,肖一于2021年3月22日发表的数据新闻《舌尖上的“恶魔”》先后获得2021年中国数据内容大赛金奖、第六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三等奖、第三届网易可视化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中国数据内容大赛评委老师评价:“对于读者而言,这个数据应用颇具启发性,有服务价值。”

 

「肖一凉介」获中国数据内容大赛金奖

 

对于这个尚处于初创阶段的栏目,肖一表示“感受到了被看见的力量,会保持谦慎,不断向前辈同侪学习,争取能一直把「肖一数说」做下去。”


经历过或主动或被动的探索阶段,「肖一凉介」目前共设有「杂谈」「干货」「闲话」「数说」「策划」「寻真」6个独立栏目,分别涉及媒介时评、学术干货、趣味互动、数据可视、报道策划、事实核查6个新闻传播相关的主题,逐渐趋于稳定、完善。

在运营公众号的这两年时间里,肖一不断挖掘并呈现有价值的议题,收获了认同和赞赏,但是争议也在所难免。当公众号逐渐迈出熟人社交圈,开始面向更多、更广的受众群体时,一方面是影响力的扩大,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负面声音,这也时刻考验着肖一的心理承受能力。


起初,这些占比不多的声音在他这里总是被无限放大。彼时的肖一似乎只能看到来自外界的批评,也由此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适不适合做公众号?真的还要做自媒体吗?有没有能力继续做新闻?”


2020年7月26日中午12点,肖一凉介「寻真」栏目的首发文章《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的文章是否真实》定时推送。但当晚九点多钟,肖一即被企业“找上了门”。“我当时很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被投诉,还是被大集团投诉。”就在肖一向师友寻求帮助之时,投诉不到一个小时就被撤回了,“文章确实是没什么问题”,一场心惊胆战也戛然而止。

 

侵权投诉仅一小时左右即被撤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篇文章的评论区,有读者与肖一展开了“撕扯”。有的读者直言核查“有问题”,还有的读者断言这篇文章是为企业“洗地的”,更有甚者在评论区进行人身攻击......面对这些情况,肖一感到无奈,但他也坦言“我的核查方式确实有待推敲”。后来他与南京大学「核真录」的学生记者聊天时谈及,做事实核查确实难度很大,也很复杂,不仅仅是数据获取,还涉及核查范围、跨专业领域等诸多问题。


经历过“投诉风波”和与同侪交流后,肖一觉得单靠自己一个人,其实并不适合做事实核查,至少目前是。他认真地区分了兴趣与现实之别,“你可以对新闻传播专业的任何方向感兴趣,但并不是所有东西你都能驾驭得了”。


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版权纠纷问题层出不穷。有人调侃,当下新媒体迎来了“洗稿时代”。“洗稿”,顾名思义,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表面看似面目全非,但最有价值的部分仍然还是抄袭的。「肖一凉介」也没有躲过这“劫”,大大小小的洗稿事件都发生过,有公众号、机构洗稿,也有学生作业洗稿......面对洗稿,肖一除了勇敢维权,也时常反思背后的原因,“创作生态、洗稿者心态以及我公众号薄弱的影响力,都是造成洗稿间或发生在我身上的原因。”


肖一目前还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学业之余才有精力经营公众号,因此更文频率不算高也不算稳定。但较之文章的数量和阅读量,他更注重质量上的把控,他表示“会尽量做到让每一篇文章都以新闻传播为内核,都足够扎实、有价值。”


肖一本人


目前仅有一人运营的「肖一凉介」,在作品中却常常使用“我们”一词,一方面是为了回避使用“我”这个表述可能会带来的自大以及自负的观感,另一方面是他一直把「肖一凉介」当做一个集合名词,也始终坚信会有人愿意加入,让“我们”一词得以成真。


肖一对流量不太在意,始终认为“顺其自然即可”,单篇阅读量超过一千就已经满足了他“有一定基数的人观看”的要求,“这至少可以让我意识到,我展开了一个比较有效的对话,而不是自说自话,而满意的文章永远在下一篇。”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我会是在哪里。”不久前,在肖一凉介发布的《2周年报告》里,“相遇”是他总结的关键词。


两年来,或欣喜,或沮丧,或慌乱,或无奈,在这一方天地间,与读者相遇、与新闻传播相遇、与数据新闻相遇......他始终保持期待,期待与读者在更多用心的内容里相见。


正如报告结尾所言:“且听风吟,野蛮生长”。

很多同学对于「肖一凉介」公众号中的数据新闻非常感兴趣,以下通过Q&A的形式来呈现肖一对于数据新闻的一些理解。

 

Q:学习数据新闻的经历是怎样的?

A:我之前并未系统接触过、学习过数据新闻。最开始的契机是2020年普利策奖公布的时候,当时网上出现清一色的赞扬普利策奖批判中新奖的现象,我觉得要客观看待这个情况,而非片面、极化看待,与其文字争辩,倒不如用数据说话,所以我就做了一篇对比两个奖项情况的数据新闻,旨在破除这种主观评价。在整个过程中我也建立了对数据新闻的认同感,用数据说话和叙事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我也因此开始走上数据新闻的道路。

 

Q:如果用Python做数据,是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A:在数据新闻的制作中,Python可介入的步骤很多,比如获取、分析、可视化数据等等。以做词云为例,用python常用的jieba词库做中文分词其实并不太准确,最近两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傻瓜式”工具可供生成词云,比如微词云、geeseeker、ROST CM6等。有的词库会更加完善,更适用于中文分词。当然,词云只是数据呈现方式之一,如果我们需要更加复杂的可视化,那你可能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程序语言,比如SOL、R语言等等。

 

Q:除了可视化手段以外,一篇好的数据新闻还需要哪些要素?

A:我认为,数据新闻最重要的是如何去把握数据这个尺度。在做数据新闻的时候,首先可能存在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比如,数据新闻、数字新闻、数值新闻、图解新闻……这些看似很像的概念之间都有什么区别?现在我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将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画上等号,好像有了数据可视化就可称作一篇数据新闻。


对于如何认识数据新闻的作用、数据新闻里文字的作用在哪里、如何去认识的问题,我个人理解,不管图片还是文字,在数据新闻里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调查了全国100位自媒体人,假如说40位是健康传播领域的,60位是财经领域的,我用文字其实已经可以说清楚,且这个数据很好理解,但这个时候我再去画一个饼图来解释40%是健康传播领域的、60%是财经领域的,你觉得这算是数据新闻吗?我觉得不算是,这个充其量只能叫图解。


数据新闻里的数据不单指向数字,它一定要有处理和析出的过程,可以作为论据一般的存在。比如对某一社会新闻事件报道,我想了解大家的态度,我去抽样调查各个年龄层的数据,获取各个年龄层阅读行为的数据,包括阅读量、转赞评、阅读时间等量化维度。拿到了原始数据,我们就要开始处理,比如我们首先可以用四分位数把数据按年龄差异分成四个维度,1到25,26到50,51到75,76到100,然后可以看出年龄差异。我在此仅简单举一个例子,还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分析并呈现你的数据,但都不指向简单罗列和堆砌。总之就是一定要对数据有处理,然后去思考可视化的图表和文字的关系是什么,读文字和读图表是缺一不可的。

 

Q:如何理解“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A: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些看似炫酷的图,但实际上读者读不懂,传受之间的意义空间可能根本不通。例如,我之前的一篇作品《102起作弊案件的背后,是关于高考的另一头大象》,其中有一张桑基图,一个学财经的同学看到就把这个图发给我,说看不懂这个图,但在我的印象中,这算是基础图表,并且想当然地认为大家都能读懂,但事实时这确实给非专业的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不用更简单的方式去呈现呢?所以这个问题的核心,我认为还是受众本位,不能说自己觉得好看,觉得很酷,我自己能够理解那么复杂的数据,那么多交互的元素,但读者却一头雾水,这是我们在数据可视化当中需要时刻避免和寻求解决方案的一个问题。


注:肖一为化名,即「肖一凉介」唯一主理人
*文中图片均来自受访者

-END-


作者 | 胡世鑫 甘番云 邓雨洁

编辑 | 唐雨筠 杨楠

值班编辑 | 杨   楠

统筹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故事FM」创始人寇爱哲:用好听的故事,理解复杂的人

[2]对话31位记者,我们寻求答案

[3]多元创作,无需定义 | 自媒体人,我们想和你聊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