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产记者马可:别跑地产 | 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3-21
成为一名“专业”记者需要什么?极强的学习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灵活应变的能力?
这次,我们选择从“记者”二字出发,区分领域,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将会遇到哪些人,经历哪些事,又会遇到哪些难题……
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二十七篇,这次我们采访地产记者马可,听她吐槽地产和新闻。

“在现在这个岗位上,我很难做出想表达的东西。”

“你想表达什么?”

我和马可坐在一家小小的日料店里。门外天色渐暗,对面的她妆容精致,说话的语气就像店里播放的日语歌,音量不大,但是真诚急切,透着一丝热血。

她以“预售制”的两个报道角度回答我的问题。在现在的工作中,她需要从企业端出发做解释:企业需要如此挪用和盘活预售资金,从而生存下去。但她认为,对这一视角的沉溺会带来对另一个重要问题的忽略:购房者的资金安全谁来保障?

讲述商业故事是很重要的,但这不该成为唯一的思路。马可认为,商业故事背后的人需要被关注和讲述。然而受种种条件所限,她没能进入关注“人”的媒体,反而更多地在和市场、数据、企业打交道。

她认为新闻因揭露问题而有价值,“做有价值的事”也是她进入新闻系的初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媒体日趋衰败,她所敬佩的调查记者也日渐凋零。为了“生计”,她选择了财经新闻,最终进入了地产条线,一做就是三年。

她经历了地产行业从“危机初现”到“跌入谷底”的时期。五年前,偶有企业暴雷,但没人会意识到这个行业要不行了,所有人都呈现出一副精神昂扬的面貌;如今,不再有地产员工想着升职加薪,所期盼的只是“按时发工资”。

行业的衰败反映到记者身上,是价值感的再次降低。2020年,马可已感到选题的重复与无趣;2021年,在绩效压力和愈发紧缩的报道空间中,马可写不出满意的作品,开始感到无力和倦怠。

她开始出门找朋友聊天,碰撞新想法,寻找新机会,并最终发表了两篇满意的文章。这不仅得益于对地产行业的多年跟进,也源于近几年的个人积累。

对她来说,2020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年份。当年,珠海某宾馆发生爆炸,她自告奋勇去报道,并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然而以核心区为中心的方圆2、3公里已经被“保护”了起来,她完全无法靠近。在现场跑了一天后,她没能拿到任何有效信息,也没有写出满意的稿子。

这件事对她的触动很大:她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在退步,一直在“吃老本”。入行伊始,她并没有阅读严肃文学读物的习惯,“做文字输出工作却没有阅读习惯,只是在消耗自己罢了”。

从那时起,她开始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既不勤奋、也不功利,因为“读自己喜欢的东西,自然会有收获”。在她看来,新闻人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保持学习。“新闻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你在看世界,不能永远局限在自己的视野中,否则很可能被淘汰。”
Q:之前谣传恒大老板跳楼时你在做什么?

A:我没参与报道。当时感觉很离谱,抱着纯粹的八卦心态找同行打听了一圈(笑)

Q:地产条线的信息从哪里来?有哪些专业的概念和名词?

A:有几个固定的网站,比如,天眼查。

高频出现的概念比如:三道红线,债务危机,借贷率,预售制度,资金成本,高杠杆,高周转……

Q:我记得你是在2017、2018年左右进入地产条线的,那时的地产行业是怎样的?

A:刚刚出现一点危机。那时,华夏幸福在甩卖自己的资产,平安不动产接盘,万达已经卖完一部分资产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行业已经不行了,更多会认为是企业自己的问题。比如当年出问题的泰禾,大家认为这是由于它拿地太多、帐算不过来。总的来说,那时行业还是不错的:消费力还在,经济上行,没有疫情,又有二胎政策,土地财政也玩得转。

Q:那现在呢?

A:一个最真实的感受是:以前品牌和我见面,不论工作累不累,都是精神昂扬地在干活,现在无论见到哪个企业(不了解国企,我接触的主要是民企)的品牌,普遍的反应都是“我们现在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Q:这个变化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A:我能写的东西更少了,写的东西更没有价值了。而且现在要求不能写楼市负面,因为房地产成为了一个民生问题。当问题成为民生问题时就意味着不能触碰了

但其实这么几年写下来,你会发现地产新闻有很多选题是重复的,没有那么有乐趣。有一类选题就是楼市的数据量和变化,大概2、3个月写一次,楼市好的时候一个月写2、3篇,一年能写个17、8篇;再比如土地拍卖,一年写3、4次,每年都写;写字楼报告、房企销售报告,每个季度都写。这就是重复。虽然数据在变,但套路都是一样的,非常无聊,写不出花来

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重复的?

A:大概在我目前的岗位工作一年后。为了保持内容的快速更新,记者要不停地写稿;重复的东西写得多了,本身就是一种消耗。不过我也有一些实实在在钻研行业的记者朋友,他们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点。

Q:所以如果深入钻研行业,可以做到不重复吗?

A:不可以,因为选题的类型是相对固定的:影响楼市的政策,企业动态,楼市变化。只能说每年对行业的了解在加深。但是地产行业的变化是很慢的,相对来说,科技、消费、新能源行业相对来说变化比较快。

这是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发展很久的行业,很多东西都很成熟,没有任何需要技术革新的地方。你可以说每年的楼市数据、企业都在变,但这是表象,行业的内生逻辑是一样的:就是卖住宅,买地,借钱,降低资金成本,不停地重复着一循环。而且行业周期比较长:一个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时间长达十年,但是一个记者的职业生涯都不一定有十年。

Q:你认为“兽楼处”及一众地产自媒体是怎么崛起的?

A:这跟整个环境有关。2013年“微信公众号”做起来了,很多成熟的媒体人会带着早年积累的大量资源,开始做自媒体。自媒体内容审核的流程相对轻松(不是说自媒体不严谨,很多自媒体还是很专业的),他们可以写一些新闻平台不能写的事情(比如在酒局上听到的捕风捉影的事情),这在传统新闻机构中是不行的。

Q:如果说地产行业在迎来夕阳,未来这类自媒体会如何发展?

A:专业的内容永远都有人阅读,这对于机构媒体和自媒体都是一样的。只是说会存在之前讲过的内容限制问题。

Q:目前对你来说地产行业的难点在哪?

A:难点可能在于:搞懂背后的金融本质,杠杆的资金成本是什么,庞大的表外负债,还有要从哪里找到采访对象这个永恒的难题。

我给你讲个最好笑的事情。房地产之前出了“三道红线”政策(见下注),部分指标不达标的企业不会把指标放进年报。我曾经试图算清楚这些未披露数据的企业“三道红线”的情况,却发现身边的记者基本都不知道怎么算。

其实这些指标是能算出来的,有记者能算出来。但是很少有人有时间、有能力做这件事。行业内一定有很专业的记者,但是越来越少,这是事实。(注:“三道红线”,是2020年8月,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针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指标,即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

Q:你觉得跑地产对你买房有帮助吗?

A:我个人不是很想买房。但肯定是会有帮助的,就看你是否愿意利用信息优势,很多早期的地产记者的确靠这个发家致富。不过话说回来,想买房的普通人也会做信息收集的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
Q:专业的记者为什么越来越少?

A:记者需要好的媒体土壤的培养。

以前媒体的服务对象是读者,目的就是做好内容;但现在,很多媒体本质上是一个广告公司,要服务于企业,输出钱和广告。在这种情况下经营才是王道,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广告压力,很难从人出发写故事——天天写故事的话,企业投你做什么呢?

Q:什么样的情况下媒体才能服务于读者呢?

A:比如靠c端的会员费就能实现独立运营的财新。(注:另外,媒体将c端做到极致,有了公信力,b端的业务也会找上门来。相比之下,大部分媒体只能写软广,靠出卖公信力赚钱。)当年都说纸媒江河日下,但是深度报道还是可以做的。当然可以做,但是没有人愿意做,因为它成本很高:养一个记者,一个月大几千块;做一篇稿子,可能光出差就要花一两千;结果报道发出去,只有阅读量,没有金钱回报,谁做呢?除非报道收费。

Q:你怎么看待软文?
A:很正常,就是拿钱做事。
唯一引起过我的愤怒的是“阿里性侵事件”中,一篇讲阿里内部企业文化的文章。这篇文章可能没有任何广告色彩,但无论初衷如何,那篇文章最终起到的作用都是转移了舆论的注意力。
我认为这不是一家媒体该做的事。在一个女性被性侵的恶性社会事件面前,你为什么要讲企业文化?要讲也可以,不要在那个事实不清、舆论普遍对受害人抱有负面看法的时候讲,这会让人严重怀疑是在引导舆论。我很不喜欢这样的报道。

Q:你有想过转行吗?

A:想过。很多人劝我说,你这个年纪该转行去做品牌了,我也的确面试了几家公司。

但我当时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我不愿意为任何一家企业做背书,我无法真挚地相信任何企业文化。我可以自己成长,我不需要任何人给我灌输任何东西。媒体是没有任何企业文化的。可能有自己的定位和调性,但是它绝对不会用某种文化来塑造你。

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我就放弃转型了,接受赚钱很少、做的事情也不咋地的现状。不过或许我明年就想要赚钱了(笑)

Q:你当初为什么想做记者?

A:第一我很喜欢写作,第二,当时的我认为新闻是能提供价值的。从前的调查记者能直面很多问题,能够暴露和展示问题——让大家意识到某些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改变了。比如,如果没有女性站出来讲述,人们怎么意识到社会上一半的人都在遭遇歧视?总之当年高考后我只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做记者,一个是做律师。后来被新闻系录取了。

Q:感觉你很有正义感。

A:这不是正义感,我只是有基本的同理心。我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有一点基本的同理心,我们这个社会应该会好很多,而不是现在这个鬼样子。

Q:为什么没有选择做社会新闻?

A:首先,社会记者更难赚钱;其次,我毕业时社会记者已经相当式微了。我在大学期间做过几份地方媒体的实习,特别闲,给我的感觉就是混吃等死。

(岔开一嘴)当时还有一个关于职场的感受:我曾经在实习期间写过一篇还不错的报道,阅读量也很好,但是我当时的主编无动于衷。后来我意识到,在工作中不要指望得到领导的赞许,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比如我的价值感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共鸣和相互影响

Q: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A:是在一个财经媒体做商业报道。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财经新闻,当时带我的记者让我针对一家我根本没听说过的企业写一份采访提纲,于是疯狂看资料。这是个很好的阶段,会懂得很多事情,而且会记得很牢;等过上两三年,你今天都不记得昨天写了什么稿子。

Q:你是如何度过问题意识不清晰的阶段的?

A:问题意识是一篇稿件里最不重要的。新闻是带立场的,但是无论如何,在写作之前不能带立场,而问题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立场。在做大量的基础新闻报道时,你只需要把核心事实告诉读者,剩下的交给他们自己评判

Q:你理解的“问题意识”是什么?

A:我认为问题意识是一个较为尖锐的概念,在真实的新闻操作中很难落地;而且是要谨慎使用的,因为你的问题意识或许是一种偏见。我的思路可能比较传统,在我看来,当一个人在说问题意识的时候,透露着一股知识分子的高贵感。当然你亲自去调查一件事,寻找它背后的问题并从中形成逻辑,这是可以的。

Q:我理解的问题意识可能更偏向选题动机——意识到这件事值得关注,以及知道该如何关注。

A:选题动机源于平时对事物的思考,以及对某件事的了解,不了解时的确没办法提出问题。

我刚入行时会觉得自己对什么都不了解,什么也不敢说,那时就有朋友鼓励我做个公众号,我说,可是我觉得我对所有事情都不了解,不应该妄下结论。

但是后来我逐渐接受了一个观念:你可以在那一刹那有自己的想法,之后也可以推翻自己之前的想法,因为人是在不断成长的,可以有新的观念


-END-


系列统筹 | 陈宇龙 秦   朗 唐卓雅

作者 | 张晓艺

编辑 | 施嘉翔

值班编辑 | 王冠杰

统筹总监 | 许   愿


推荐阅读


[1]商业记者陆柯言:理解行业,从最基础的问题出发|记者手记
[2]林腾:要把作品当成产品来打磨 | 记者手记
[3]陈晶:记录本身就是意义 | 记者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