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站UP主“S同学甄不错”:做甄嬛传的“阅读理解”|对话自媒体人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她的账号开设14个月,视频累计播放量8779万,获赞384.6万,粉丝数量61.8万。B站UP主“S同学甄不错”(以下简称“S同学”)制作有趣的“中译中”视频,把《甄嬛传》委婉试探或阴阳怪气的台词,“翻译”成简单直白、幽默搞笑并能反映现代社会人情世故的大白话,为早已兴盛的《甄嬛传》解读视频再添了一把火。

《甄嬛传》开播十余年,网友总是能从里面挖掘一些热梗,汇集成“甄学”。S同学并没有赶上甄嬛传首播的浪潮,她是在甄嬛传热播两年后,受到身边人沉迷“甄学”的影响,才开始首刷的。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她习惯从专业角度去分析《甄嬛传》。从剧情到人物角色再到潜台词,她每刷一遍《甄嬛传》都能从中得到新的感悟。“总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于是她制作了多期关于《甄嬛传》的视频。

目前,“《甄嬛传》中译中”系列已经更新91期,平均播放量88万。观众互动不断——“不看翻译我跟齐妃半斤八两”“真的笑死了,解读再配上这个人机的读音,就平淡中透着‘亿’丝嘲讽,不停地戳人痛处”。

作为B站“甄学”“中译中”鼻祖,S同学如何从众多“甄学家”中杀出重围?如何平衡观众喜好和自我表达的需求?UP主深藏不露的秘密有哪些?作者将带着这些疑问,与S同学聊一聊账号背后的故事以及创作者的思考与坚守。

“爱分享”是S同学的特质。她习惯用视频记录生活,拍拍生活中的小猫小狗,发在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后来,她发现小红书像一个更大的“朋友圈”,便开始在小红书上更新视频。

随手一拍到剪辑出片,是她顺手而为的事。“《甄嬛传》中译中”视频,把人物的潜台词用画外音的形式再现,也源于她无意中的分享。

《甄嬛传》开头,皇后与华妃初次登场的“battle”就很耐人寻味。给皇后请安的华妃迟到了,却高傲地抬着头,在众多仆人的簇拥之下走了进来。喝了口茶,华妃开始阴阳怪气地讽刺皇后的茶叶过了季。这段充满火药味的戏,S同学和朋友吐槽得“high”了,就把理解的潜台词编辑成视频旁白,解读出皇后与华妃笑里藏刀和单纯骄狂的人设,利用业余时间剪视频,顺手发到了小红书上,“数据也还不错。”

S同学工作的时候

“当时的快乐还不依靠数据存在,只要别人觉得很好笑,我做的就值了。她并没有考虑得很周全,也不对视频的制作有负担,以快乐为基准,有什么发什么,落实得很快。

在S同学持续更新视频期间,B站的“发现官”选中了她,并邀请她在B站运营账号。相比于在小红书的随意更新,B站的“发现官”像是给了她一份“宝典”,教她一步步包装自己的账号——如何制作封面,如何带话题和标签,如何抓住主流热点。B站还给她提供了一个人数庞大的UP主群聊,以便讨论当下火爆的话题。这一系列引导让她从外界获得了推动和支持,对账号运营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她把第一条“中译中”投到B站上,一下就“爆火”了。十天后,这支视频拥有了77.8万的播放量。这十天,S同学还更新了16个视频,这些视频总播放量突破了900万,她的账号也拥有了15万粉丝。

小红书、B站、抖音都是当下爆火的平台。对创作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平台后,再制作适合平台调性的视频非常重要。S同学认为小红书的模式偏向于“散养”,对创作者没有特别明确的管理。而B站对UP主的管理体系则更加具体,倾向于调动每一个UP主的积极性,让UP主多去推出新内容。

在账号运营的过程中,S同学也在不断地摸索。她考虑到“中译中”视频长度短,很难讲清楚导演对《甄嬛传》的构思,于是开设了“北电不传之秘”栏目,着重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甄嬛传》。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开设了五个专栏。栏目内容不限于《甄嬛传》,只要是自己的观点向的输出,S同学都会发布在账号上。

有些视频里,S同学会出镜讲解。她虽然是粉丝量上万的UP主,也难逃出镜焦虑。谈到这一点,她说:“网络上出镜的人很多,以至于观众并不在意谁出了镜,也许只会记住出镜人的那对耳环很大很闪。”对于UP主来说被上网冲浪的“路人”记住非常重要,所以他们需要给自己出镜的形象赋予记忆点。无论出镜的形象是怎样的,只展露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可能被观众记住。

她出镜时,习惯戴上带有S同学logo的口罩,配上黑色领结扣,披上红色斗篷。这些点缀性的物件,一面让她克服出镜焦虑,一面帮助她将现实和网络区隔开来。

S同学出镜

现实世界中,她的主业是做影视项目,UP主只是她的兼职。相较于项目制的工作,B站给了她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她喜欢自由表达的感觉——可以全权掌控自己的创意,直至它生根落地。目前为止,她的账号仍坚持独立运营,只在部分视频的拍摄上找朋友帮忙。她认为,如果有团队,一个视频的制作就不全是自己的想法了。自己做视频工作量更大,工作时间也会延长,但为了自由表达都值得。

“我做视频的偶然是孕育在必然之中的。”看似简单的趣味短视频背后,是十余年的历史书籍阅读积累、电影专业的知识基础和“点子”的不断酝酿与打磨。这些知识储备也让她在“甄学”这条拥挤的赛道上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S同学自幼酷爱历史,会看《资治通鉴》一类书。晦涩难懂的古文,在个人观点和想象力的开拓下,有了奇妙的魅力,不再像表面上那么“正经和无趣”。在反复观看《甄嬛传》的同时,她还阅读了《清史稿》等书籍,对这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解读《甄嬛传》奠定历史方面的基础。

有了历史知识的积淀,做到“知人论世”,还需要深刻地理解人物。S同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在她就读的专业,《视听语言》是一门必修课。“这是万法归一的一门课”,老师会带领同学品鉴影片画面,讲授影视作品中运用视听信号传达信息的方法,并记录总结每个镜头的内容、场面调度、运镜方式等元素,抽丝剥茧地读电影。

有了知识积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新点子?S同学制定了一个“排列组合”式的方法去挖掘选题,即用《甄嬛传》结合其他热点。以“中译中”为例,她在观看今年大热的电视剧《狂飙》时,发现反派徐江和《甄嬛传》的华妃,不论是外部形象还是内部形象都十分相似。他们都是有钱、跋扈、文化程度低,有缺点但又有一些可爱的反派角色,这样的反差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可看性,也为故事主题和人物的最终目的服务。于是她制作了“【甄彪传】甄嬛传中译中狂飙版”的视频。用“徐江”和“华妃”的人设,撑起视频的主体内容。这样《狂飙》和《甄嬛传》元素的组合,让她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网友直呼“双厨狂喜”。

不同于往期的机器声念出潜台词,这期“中译中”用了徐江的语言动作来“翻译”华妃的语言动作。比如,华妃在给皇后请安时借茶叶来嘲讽皇后,“旧时的茶,即使存放得再好也有股子霉味”。接下来,画面接上了徐江的“翻译”。徐江喝了审讯他的警察给他的茶叶,立刻把嘲讽技能“拉满”,直白地吐槽:“呸,真的是难喝!”这样戏谑的态度在两个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S同学在视频中将《甄嬛传》和《狂飙》联动

S同学的视频大都对原剧的台词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潜台词的敏感,得益于S同学自己写剧本时创作人物台词的经验:台词不只有叙事功能。人类往往会通过语言的掩饰来保护自己,深入台词便可以观察角色的内心。S同学在理解人物时,会考虑人物的短期动机和长期动机,琢磨人物的台词是在防守还是攻击,在抵达人物内心并理解剧中人物真实的想法后,再去反推该人物真实的语言。

在S同学的解读下,敬妃的话

表面看起来是夸奖,实际上是攻击

如何一个人独立更新?灵感是否会枯竭?相较于一些UP主可能面临的“灵感枯竭”难题,S同学的现状是点子太多。《甄嬛传》和其他热点的“排列组合”,让她的素材库愈发富足。其实我的备忘录里面,已经存了很多的想法和创意。平时不断地输入,多看东西,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S同学不会看同类的“甄学视频”,而是选择看一些百大UP主制作的视频,从那些优秀的视频里汲取灵感,也给自己的思维留下空间。她留意到,许多优秀的视频会把更有趣的内容排在视频前面。“我们(UP主)会思考,观众看到这一刻时,是否还会决定看下去。”在B站,这被称为“20秒留存率”。把更有趣的内容排到最前面,能给视频“定调”,这样才能继续把观众吸引住,把视频看完。S同学学习到了这点,也对自己的视频进行了调整。

平时网上冲浪,她也会积累一些微小的灵感和梗,用于制作视频的封面和标题等。点开S同学的空间主页,有趣的封面图与标题依次排开,让人应接不暇。比如,“中译中”31期的标题是“齐妃的傻福”,封面图是齐妃的大头傻乐照配以在大头上下的“妹听懂,就是零伤害”两行大字,直白又有趣。

31期“齐妃的傻福”视频封面图

也会从创作者的角度,边刷视频边思考,“别的视频做成这个样子 ,我距离做成这个样子需要补充哪些步骤”。而当自己是创作者时,又会假想自己是观众:“观众看到这样一个标题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这个图片够不够清晰?是否足以辨认里面的人物?是否具备一个风格让观众能一看到就知道这是我做的。”

2022年1月至今,S同学的账号栏目从只有“中译中”,发展到了“中译中”“甄学实况”“偷窥S”“北电不传之秘”“甄学生存指南”五个栏目,账号粉丝量从0到61.8万。她认为,做成可持续的合集会让观众更容易找到类似的内容,并且期待合集的更新。

S同学把许多时间投入到了“中译中”外的其他栏目,做一些观点输出类的内容,她对视频的想法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她不囿于甄嬛传,大胆地“开疆拓土”,开了小号“喵同学甄不错”。

S同学在评论区回应网友疑问

S同学的视频所提出的观点大都基于她平时研读的论文和其他相关书籍。但新颖的观点往往会受到争议。这类视频的评论区或弹幕里,有时候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过度解读了吧?”“这怎么可能呢?”在“甄学生存指南6——太后黑暗内心”视频里, S同学认为《甄嬛传》的太后如果遇到危机,可以散播皇帝血统不正的消息,并联合地方军杀死皇帝。对此,弹幕出现了许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样的假设不合理。

“就算我的观点在电视剧里是过度解读,在历史上也不是。”S同学有看历史类书籍、电视剧的习惯,她向记者们介绍了历史上秦始皇母子对抗,牵扯到前朝、后宫的权力制衡经历,以证明自己解读的合理性。

面对评论区的质疑,最开始时,她会很想说服大家接受和自己的观点,后来逐渐变得松弛,毕竟评论数量多,无法给观众一个个都解释得很清楚。这些反馈也让S同学汲取经验。之后的视频中,她补充了更多的信息来阐释清楚自己的观点。

不过,也会有观众私信她,和她非常认真地讨论视频中出现的历史相关内容。哪怕对方并不同意S同学的观点,S同学也会认真地去回应他们:“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认真思考的人。所以给予他的尊重应该是认真地去回应他的思考。”她会把自己的观点梳理出来,详细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出发点和结论等,  也会有许多人在私信往来的过程中被说服。“这种交流的过程是良性的。”

除了和观众的“冲突”,S同学也感受到了观众对她的信任。她会收到观众的私信,聊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话题。大到考上了好的学校,小到分享自己身边的景物变化、自己的近况等,也会受到一些鼓励。我觉得UP主的人格化更加明显了,和观众更多的是人与人的交流。

S同学b站抽奖预告

“为什么要用现金(买奖品)呐?”

“因为买金条不用现金的话,感觉会不真实。”

账号达到50万粉丝后,S同学专门制作了一个抽奖奖品展示视频,展示了用现金到北京菜市口百货购买金条,再购买手表,准备香水奖品的过程。

达到六十万粉丝后,S同学再次组织了抽奖活动,这次的奖品有金条,也有她自己设计的《甄嬛传》周边,共五百余个。

S同学再次组织抽奖活动

奖品设置方面,S同学有自己的小巧思。她在视频中提到,在“菜百”购买的投资金条比起银行的投资金条更容易兑换成现金,这样对中奖的粉丝很方便。金条、手表等价值高的奖品与数量较大的香水、周边相互配合,也能让更多粉丝中奖。对此,粉丝的反馈也很热烈。

粉丝在评论区对抽奖活动的反馈

“送这么贵重的奖品,S同学会不会‘贷款上班’呢?”面对记者的提问,S同学坦诚地说,两次抽奖,她都没有接广告,奖品是自己贴钱购买的。“我们就是需要考量的,为了账号的可持续发展,得进行适量的反馈和付出。”

S同学对记者提问的回应

近期,“B站停更潮”颇受关注。B站修改激励规则导致UP主的平台流量分成收益大大降低。为增加做视频的收入,以达到频道可持续发展,接广告“恰饭”(吃饭的谐音,此处代指获得广告收入)变得更加重要。提及具体的广告策划流程,S同学很有心得。“这是可以练习的,可能现在还没有甲方找你,但是你可以通过平台去展示这种能力。”举例而言,可以想象自己是甲方,如果卖的产品是香水,就要描述香水的香味,描述使用的感觉以及使用场合、优点,即通过成为甲方的这个思维。去想象怎么做好广告。

细致地说,还可以用人格化的方式描述产品。“假设我们现在是一个短视频+小红书+产品导向的账号。作为博主,我吃到了一款薄荷味粉色的糖果,表面上看起来粉粉嫩嫩,实际上会让人清醒。它其实就是合适的一款糖果,我们可以先选一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感知他特点,再练习做宣传和推广。”糖果的特点是微酸而不是太甜,“那作为一个穿搭、妆容博主,我就会通过穿粉色的衣服,化比较酷的妆容,呈现独立、个性的少女形象,来传达我对这款糖果的感觉,这就是形象的具体化。”

S同学还提示,可以把一个产品分层来分析。“以刚刚的糖果为例,第一层是对这个产品的卖点讲解,再深一层是对品牌进行概念的处理。卖点就是实际上所具有的特点,比如说味道。概念方面,它是个性的、独立的,有一种反转的魅力,这些是观念上的特点。”

实际上对接商务合作时,S同学会选择自己更喜欢的品类并对其进行试用。

比如,如果接了游戏广告,她会自己去试玩,以便知道游戏可玩的点在哪里,更好地向观众介绍产品。为了“中译中”正片短视频的观感,S同学会有技巧地把“恰饭”片段安排在更长的视频里,并尽量让视频更有趣。在“惊鸿舞拉面”视频中,S同学就身着一身粉色舞服,还原《甄嬛传》惊鸿舞片段,把拉面的动作融合到舞蹈动作中,最后巧妙引入广告。

实际上是护肤品广告的“恰饭”视频

从账号看似偶然的诞生到如今的61.8万粉丝,S同学想把账号一直做下去,简介写着“B站第一送[金条]UP 中译中鼻祖 每周六上午11点更新《甄嬛传 中译中》与《中译中实况》”。她不仅会设置抽奖活动吸引和回馈粉丝,还会尽量把视频做成可持续的合集,让账号保持固定的更新频率和时间。

“坚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S同学强调账号的可持续,因为账号一定是越做越好的。哪怕是账号的数据增速慢,但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就会有无数个跳板的机会。举例而言,随着UP主对社会新闻热点的理解深入以及所接收的新的知识增加等,他们输出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或是更加有深度,而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个输出的机会。这也是她对想要运营自媒体,但仍在观望的人的建议。

同时,她也建议刚开始起步做自媒体的同学适当降低自己的期待,第一步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没关系,只要做一步,再去发现一步,它就一步比一步更加地贴近完美的表达。

她坚持的动力比较单纯——精神上的满足感与收入。在发现其他人没有发现的梗和亮点时,她第一个想出来用有趣的方式去呈现内容,“比如我去给甄嬛跟皇上ps他们的加班图时,我觉得其他人没有做过,是新的、好玩的东西,我就会想去做。”当观众的反馈是积极的时候,她就会从其中汲取动力。收入上,S同学形容“大概比上班多一点吧,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账号的更新、运营工作,几乎是由S同学一人完成。她把生活中一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账号的运营中,整体的工作时间也随之延长。比起持续更新,她觉得维持心态更难。

S同学视频合集

“我相信每一个做自媒体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焦虑。”这种焦虑,或许是在流量方面,或许是在创作方面。S同学也曾经在意视频的数据情况,后来放平心态调整过来。

她把生命想象成一场自助餐,无论你是不是去吃这个食物,吃多或者吃少,其实都已经支付这个餐费了。正如我们度过一天,无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都已经在使用时间。开心还是焦虑,对于事情本身的影响是不大的。“那倒不如畅快一点,反正已经入场了,倒不如多吃一点。”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END-
作者 | 康琦悦 胡明皓 程丹妮编辑丨潘桢甄值班编辑 | 陈律雅

运营总监丨胡世鑫

 推荐阅读 

[1]对话「征探财经」:做财经界的“超级侦探”|对话自媒体人

[2]菏泽鹰匠:走在救助的路上丨对话自媒体人

[3]性科普自媒体「夹性芝士」:去你的野生性教育,是时候认真谈性了!丨对话自媒体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