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次碰壁、改提纲、修稿,我们做了什么|作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6月9号,采访董晨宇老师的稿件终于定稿了。从3月底提出选题,到4月下旬采访,最后六月份成稿,在这小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度感到对话专业学者的“压力山大”,但也从采写流程和采访对象、搭档、编辑身上学到了很多,收获颇丰。我们想借记者手记,复盘稿件操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同时也想给各位分享一些自己微薄的经验和感想。
梁键强:当时我和小羊设想的比较理想,所定的访谈对象也比较热门,天然地觉得两周之内能成稿。直到接连碰了几次壁,换了三四个选题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当时我们的采访请求要不被婉拒,要不就是消息石沉大海。我和小羊又重新回到了原地,思考哪里出了问题,应该去采访谁。
究其原因,是没有理解采访的意义,以及对采访对象的价值考虑。一方面,我们当时的采访都是按照自己的视角来出发的,没有想到人家为什么愿意接受采访?采访能给人家带来什么?所以,我们的邀约在很多的时候都只强调了自己做选题的原因、对方的知名度和价值,但没有向他们提及这次稿件能有着怎样的影响?是提高知名度,或是增进大众对被采访者的理解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邀约只是对人家的一种打扰,而非是帮助。

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对采访对象的价值有一个全面的考量标准。当时在填选题表的时候,我们或许能说出采访对象所具备的一些社会价值,但这种论述仍然是基于感性出发的,缺乏一些更理性的评估指标,例如知名程度、社会影响、思考深度等维度。由此,没法很快地找到受访者身上最亮的点,发现其与社会最深的关联,提出最想问的问题,导致在邀约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不断地评估采访对象的选题价值,另一方面则不断修改所要提问的问题。等到一个月过去,稿子一点进展都没有,一度让我们有些焦虑,差点以为自己没法完成稿件。

最后和小羊的商讨下,我们非常认真地做了联系董晨宇老师的准备,并幸运地得到了他的回复。在确定好访谈时间后,前期工作就马上开展起来了。

杨欣雨:对话自媒体人系列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我们前后找了三四位采访对象,有的私信石沉大海、没有回信,有的采访对象比较忙,婉拒了我们。在将近一个月寻找采访对象的时间里,但也锻炼了我们的耐心,帮助调整我们的约访方式,也更让我明白他人同意采访并不是应当的,真诚地发出请求不意味着对方一定会答应,不能强求事事有回音。

在一筹莫展之际,键强提出找找小董老师。我们几乎是抱着孤注一掷的态度,键强发了很长的约访小作文,也特别感谢最终董老师能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梁键强:苗睿是我们的责编,她教给了我们许多的采访方法。在这里,不得不赞叹她对我们的认真与负责。在进行采访前,我和小羊初步找了两篇专访董晨宇老师的稿件,《董晨宇:我们不是在使用社交媒体,而是活在其中》和《专访董晨宇:社交媒体上,你我皆是商品》,还有提前浏览了董老师的学术论文、b站视频和微博内容。

但这远远不够。苗睿转眼扔了十多篇专访董晨宇的推送到群里,“一定要足够了解采访对象 不能凭空想采访问题”。后续,我又重新再找了董老师在各类播客上的对话以及一些比较小型的访谈推送。看完这二三十篇的推送、播客以及之前的论文、视频和微博内容之后,我和小羊先行做了一份采访提纲,然后针对这份采访提纲的内容和结构,我们和阿苗又做了前前后后四次的修改,旨在问出一些新的、以往稿件所没有的新东西。

编辑所搜集到的部分「董晨宇专访」推文

在那个时候,我似乎感觉自己对社交媒体和平台社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做到了进一步地自我解惑,思考董老师在微博里所说的话和看他所推荐的书,有一种成为学者的错觉。

阿苗还给我们做了采访的结构图,一方面提醒我们需要确认选题的价值,确定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稿件的类型,同时又挖掘了董老师的身份和其所具有的公共价值,告诉我们可以去挖哪些点。清晰明了,简洁易懂,这或许就是一个好编辑所具备的特质。

杨欣雨:作为目前印象最深刻也被我列为最难操作的稿件,在准备采访过程中,我遇到了几个最大的问题:一是案头工作不充分,对于董老师的研究了解很少,而他所接受的采访、研究以及微博、b站视频素材很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增加了难度;二是经验不足,对话具有学者、青年教师多重身份的小董老师难免有些露怯和畏难情绪。三是时间管理上,做稿与课业、考试、比赛等时间冲突,导致战线越拉越长,也有拖延的问题。

特别特别感谢编辑阿苗,她非常辛苦,后期改稿阶段她身体不适,我们第一次列出的采访提纲是非常散的,缺少基本的主线和核心问题,而阿苗帮助我们梳理了逻辑,提供了选题的方向,非常耐心且认真负责。将近四五次的修改中,她提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比如在第二版采访提纲中粉丝情况这一部分中,我们在最初的提问是“您有想过为什么在不同的平台上,能收获这么多关注?”编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提出避免闭合性问题,在编辑建议下,我们最终改成了“您最初有设想过自己的粉丝的积累变化吗,这与你的预期相符吗?(如有)您认为自己获得这么多粉丝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编辑的建议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冒出的惭愧马上又被“很有道理,学到了”的获得感所冲刷的心态也慢慢从“啊,我好不会提问”转变为“虽然菜但没关系”,后来我渐渐意识到,不需要展示我有多么厉害、多么会提问,如果我已经很强了,还来深度训练营训练什么呢?正因为还需要进步,所以进步空间是没有上限的,我能学到怎样提出好的问题就足够了。

第一次采访提纲中编辑提出的问题

采访环节与我们预先准设想的流程不大一样,董老师在坐车的路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虽然有些仓促,但在与小董对话的一个多小时中,我直接感受到了学者的素养以及看待问题方式的不同,在深入了解小董老师的过程中,他也无形中推了推我学术的高墙。

在此之前,我操作对话稿的经验很有限,最初我只关注到整体的稿件结构,在改写上想基本保留原意,语言没有精简到位,而键强看出我遇到的困难,加入了采访素材的改写,在石墨文档协作中搭档也帮助我提高了写作的视角。
梁键强:在整理对话、撰写人物小传的过程中,阿苗给了我们很大的修改建议,语言如何做到简洁和书面化,逻辑结构应该怎么调整,以及对很多细节的调整,都会影响到最后成稿的质量。修改的时候,更应该大刀阔斧地删减与调整,理清哪些东西是无关紧要的,哪些内容的“一字之差”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及哪些部分可以替换与更改。这些对修改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欣雨:在修改时,阿苗提出了逻辑的问题,不能只注重部分之间的问题,也要注意问题与回答之间,问题与问题的匹配程度,以及回答内部的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问题也不能照搬采访提纲,而是要根据回答进行调整,这是我在改稿阶段从编辑那里所学到的。

在时间管理上,我也学到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战线拉太长很痛苦也很内耗,尽量提高效率,在定好的ddl期限内完成,希望下一次能做的更好一些,在时间管理上做得更好。

其实,在改采访提纲、写稿、改稿过程中,我一度有些崩溃,因为写不出来稿子也和父母打视频流泪倾诉,甚至萌生了不适合继续采访写稿的念头,但流完泪还是要继续做。因为一次次修改、斟酌都要三四个小时,是很内耗的。多谢阿苗和键强的鼓励,让我一直坚持下来。

我仍然想再试试,希望下一次我不要怀疑自己,少想多做,做了才知道该怎么进步,其实我们都在学习的状态,能够让我在现在知道自己的不足,远比未来知道更早更幸运,能够与优秀的伙伴们一起做成一篇稿子,从中学习复盘,也是很值得的事情。

-END-
作者丨梁键强 杨欣雨

编辑丨苗   睿

值班编辑 | 温泓烨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医学界》吴小飞:追踪首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地方立法的诞生 | 解困者说

[2]跨界共学实验室 | 夏妍婧:专业转换的理想与现实

[3]对话《解困》播客:把解法”的力量传递下去 | 对话自媒体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