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洞商业”焦丽莎:好奇心和敬畏心是商业记者的底色|记者手记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焦丽莎,2011年至2014年任《中国经济时报》3C周刊记者,关注通信、硬件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资深记者,关注O2O行业;2018年7月,创立财经类自媒体“蓝洞商业”。

“蓝洞商业”焦丽莎

“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帮你实现跨越阶层的对话。”
这是焦丽莎刚入行时一位前辈告诉她的,此后的十二年,这种魔力给了她对话程维、王兴、梁建章等企业家和投资人的机会,也让她在一次次“对话”中进化洞察一家企业、一个事件甚至一个人的能力。
2014年,焦丽莎进入《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相较于此前在报社的消息稿,杂志在稿件采访的宽度和写作的深度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也从报道通信、3C切换到关注当时的风口赛道O2O行业,有种从零开始的感觉。
采访前读完市面上所有同题文章,是焦丽莎在那段时间患上的“强迫症”,延续至今。
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工作一年后,焦丽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封面报道《程维战栗》。程维是那时中国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公司——滴滴出行的创始人。彼时,滴滴急速飙涨的数据万众瞩目,程维接受了几乎所有主流媒体的采访。
虽然采访提纲备了足足45个问题,但焦丽莎回忆说,“当天程维有些疲惫,采访效果也并不好,我很失落。”走出滴滴大楼,随行的总编说,准备约二次补采吧。
焦丽莎没有放弃,核心采访没到位,就做周边采访。那段时间,焦丽莎每天早上九点半准时到滴滴办公室“上班”,进行“车轮战”采访——轮番和滴滴各个业务板块负责人聊,至少一小时,采访速记累计超过20万字。
采访和写稿的同时,每隔几天就有其他媒体的同题封面报道发出,这意味着后发的稿件需要更多的信息增量,否则就会被淹没,她的压力极大。
《程维战栗》封面报道

2015年,封面故事《程维战栗》姗姗来迟,收获了各大主流媒体头条转载,也是《中国企业家》同期少有阅读量突破10万+的稿件。这得益于焦丽莎扎实的采访,展现出此前报道未曾挖到的滴滴水面之下的故事。

也是那一年,焦丽莎在杂志社收获了“互联网红娘”的昵称,原因是2015年发生的滴滴快的、58赶集、携程去哪儿和美团点评等多起互联网大合并,焦丽莎在第一时间采访到了包括程维、柳青和吕传伟,姚劲波和杨浩涌,梁建章以及真正的“互联网红娘”包凡等核心人物,触达核心信源,写出多篇独家报道。

2018年7月焦丽莎与合伙人创立自媒体“蓝洞商业”,没有了《中国企业家》的品牌加持,“蓝洞商业”用作品收获了新的行业认可,拿到了钛媒体年度新锐作者奖、今日头条年度新锐创作者、网易年度态度风云作者等。

近期,「深度训练营」有幸邀请到焦丽莎,通过复盘她此前的商业报道稿件,总结了一些成为好的商业记者的方法论。

核心提炼:

1、建立商业认知的核心方法论,就是不断实践,一个一个做选题,没有捷径。

2、对商业保持好奇心,把笔触达到表象背后,要像剥洋葱一样,剥到核心。

3、好的作品,是记者最好的名片。具体的积累采访资源的路径:向同事、编辑、总编求助;攻下一个高层采访对象,顺势让他推介下一个;进圈子,请圈子里的同行介绍;社交平台索要联系方式等。

4、记者这个职业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让你跨越阶层的束缚,跟身份不平等的人去对话。在采访对象面前,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和敬畏感,大胆提问,谨慎求证。

Q:您为什么选择从报社转型去杂志社?

A:报社工作三年后,感觉采写的内容已经没有太大的挑战,更多是在机械性的重复。

我个人来讲,过往两家媒体完全不一样,第一家是体制内的报社,报道形式大多是一两千字的消息稿。作为我毕业后进的第一家媒体,我在报社打下了商业写作的基本功,也对商业报道建立了初步的认知。

跳出报社的舒适区,现在回忆起来我也有些佩服和感谢自己当时的勇气。《中国企业家》杂志对稿件的采写、信息量、深度和篇幅的要求都更高,关注的领域也从通信变成O2O,比我预想的难度要大。

好在当时,O2O是一个新的赛道,我可以和它一起成长。如果直接写不熟悉的大公司,没有积累很难迅速上手和产出,攻克采访就是个大问题。记者可以和初创公司一起成长,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Q:您刚接触企业报道时是怎么入门的?建立商业认知有哪些方法论?

A:进《中国企业家》的前两年,是我全面建立商业报道能力的时间。我的状态是极度焦虑的,要说方法论就只有一个一个做选题,没有什么捷径。

《中国企业家》的稿件形式主要是特写和封面,我在杂志社的第一年没有独立出过封面,因为封面的要求很高,需要采访十个人以上,包括核心采访和周边采访,稿件要求万字以上。

我会通过读经典书籍去建立基本的商业认知,要系统地了解通过哪些维度去观察一家公司。从操作层面来讲,我摸索出来的办法就是去一线做选题,《新京报》训练新记者的方式也是不停地报题,不停地写。

Q:回想入行之初,有哪些方面对你的认知冲击比较大?

A:对于商业记者来说,职业感决定了下限,好奇心决定了上限。

我离开媒体创立自媒体蓝洞商业,开始带团队后发现,很多新人对商业不好奇,他知道方法论是什么,但采访和写稿只是点到为止。满足于商业的浅层信息,不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大多数商业事件也可以是一则消息,但背后的逻辑就需要靠好奇心一层一层剥。做商业报道要像剥洋葱,直到剥到芯。如果对商业没有好奇心,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商业记者。

Q:如何积累专业知识和资源?

A:对于我一个学新闻的人来说,专业的商业知识需要补课。我转型的第一年,基本上没有休息日,除了做选题,其余时间都在补课,看大量的行业信息、其他同行媒体的报道,那段时间大家经常撞题,就是拼速度或者信息增量。信息积累很重要,多跟其他媒体记者或前辈聊,也是一个比较快速的补课办法。

好的作品,是记者最好的名片。拓展资源有几个路径,一个是向同事、编辑、总编求助,当你攻下一个高层采访对象,可以顺势让他推介下一个;圈子里的同行介绍;社交平台索要联系方式;《中国企业家》的企业家领袖年会等活动,是一个与企业家投资人交换联系方式的好机会。

Q:如果想长期追踪一家公司,写深写透,记者平时需要下哪些功夫?

A: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给公司写日记,这是一位前辈教我的,我很受用。

写日记,是把公司的动态记录下来,包括事件和你当下的思考,不仅仅是流水账式的大事记。不仅可以帮我发现选题,也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家公司的进化史,在后续写稿中自然就有时间维度和业务宽度的认知。

比如当年ofo密集的做了多轮融资,每一轮的投资人是谁?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融资?投资人构成为什么是这样?当时行业发生了什么?我一直在记录,《单车死结》的封面报道也受益于此。

《单车死结》封面报道
那是我离开中企前的最后一篇封面,我把它称之为一篇万字宫斗文,当年共享单车大战的精彩程度堪比《甄嬛传》,充满了互黑、挖坑、卧底和背叛。
Q:新人如何突破投资人、高层资源,并和他们保持联系?
A:我的经验是,提问前必须做足功课,然后拿着一份有分量的提纲打开采访对象说话的欲望,剩下的就要靠不放弃和厚脸皮了。
比如携程去哪儿合并后,我约访梁建章,当时对方明确表态不聊合并,但我发现他的新书刚面世,用聊聊人口问题成功争取到了一顿早餐的时间。
其实我是一个不太喜欢无效社交的人,日常与采访对象的沟通更多是以提问的方式进行,不管我有没有在做选题,行业里的热点事件,我都会好奇的问一问他们的想法或观点,尤其对于投资人或公司高管,他们更愿意就行业的某件事或者某个话题给出观点,而不是没有营养的寒暄。对我来说,这也是有效的学习过程。

Q:在采访商业人物之前,您会做哪些准备?

A:以《程维战栗》为例,这是我在《中国企业家》独立操作的第一篇封面。2014年年底滴滴快的合并之后,程维陆续接受了几乎所有主流杂志的采访,我很焦虑,因为每天都有同题的文章发出来,而且都是封面级别。

除了做功课,我和总编、编辑讨论了很多次采访提纲,打磨后最终留下了45个问题,一共聊了不到两个小时。聊完之后,我整个人都很失落,那天采访的效果不太好,程维有些疲惫,很多问题都没有聊透。总编说准备补采,但最终也没约成。

当然我也在同步推进周边采访,我在滴滴的车轮战采访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早上九点半准时去滴滴“上班”,我几乎和滴滴每一条业务线的负责人都聊了一小时以上,包括HR和融资负责人,所以关于具体业务的细节写得比较透。那篇稿子发表后,各大主流媒体头条都在转载,也引发行业讨论,是《中国企业家》那段时间少有的10万+,总编还给了个特级好稿奖,周边采访帮了蛮大的忙。

Q:采访过程中有什么技巧?

A:第一,好的采访都需要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采访提纲是你给采访对象的第一张名片。他可以看到你是否友好,懂不懂业务和行业。尤其是采访企业家和高管之前,必须通过前期功课消弭一些信息差,让对方跟你平等对话的前提就是显示出你的专业性,哪怕你不够懂商业,也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真。

第二是沟通。我做采访很少会念采访提纲,一般会根据采访对象的状态和反馈去追问,随时调整问题。最后再对采访提纲进行查缺补漏,这样互动感会更强,死板的一问一答很难打开对方。

当然也要看采访对象的状态,我也遇到过没有采访经验的受访者,他们天然地对采访有抵触,或者害怕自己说错,所以前期可以通过对接人或者聊天去化解他的担忧。

例如和滴滴的业务负责人聊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第一次受访,而我对每个业务的了解也相对有限,所以在开头我会问一些开放的问题,比如你来滴滴多长时间了?你一开始负责什么业务?这段时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逐渐过渡到更重要、更核心的问题。

Q:在采访时间临时缩短的情况下,怎么提问才能拿到关键信息?

A:我准备的采访提纲最前面,一般会铺垫两三个暖场问题,再进入核心,如果采访时间临时缩短,我会直接把暖场问题省掉。

提问也要有技巧,比如你希望对方马上有回应,就需要一针见血提出外界最关注的核心问题;提出的问题中要有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对是错,要让对方想要呼应你或者反驳你。

Q:你的稿子常有许多画面感的环境描写,这是采访时间有限不得已对稿件的补充还是日常操作?

A:《中国企业家》偏人物报道,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很关键。通过采访获取一手信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观察对方的状态、身边环境等,这会让人物更丰满,不是为了弥补信息有限。

当然我们会筛选有用的细节,而非描写无意义的细节。比如采访程维,我们观察到在采访时,他好几次身体后仰想要放松一下,看起来整个人的状态就是“昨天肯定又熬夜了”,这能推断出当时公司应该有很多问题等待他去解决。但如果说他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这和他本人、公司当下的状态都没有关系,就是无用的细节,不会出现在稿子里。

Q:在做企业家报道的时候,怎样更客观地描写对方,而不是仰视对方?

A:我刚入行那会儿,有个前辈跟我说,记者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职业,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让你跨越阶层,跟身份不平等的人去对话。在他们面前,你有信息差或者不够专业都是正常的,所以才要去采访他。我采访过的企业家投资人,大多都是愿意倾听和分享的,当我们放下心理防线,大胆提问谨慎求证,会收获意外的结果。

我最初几年对记者的理解,就是记录者。但经过《中国企业家》的训练之后,我觉得记者也可以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练就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让你消弭仰视的心态。

Q:公司报道中,有哪些节点可以成为选题?公司在不同阶段(兴起、发展、兴盛和衰落)的报道有什么不同?

A:对于不同阶段和体量的公司,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共性比如业务调整、组织架构调整,核心人物变动、业务的创新合并拆分,还有资本市场的变化,包括融资上市、投资并购、破产清算等。如果是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这种偏产品的行业,产品视角也是一个选题切口。另外,消费趋势、社交玩法、热点话题也能产出新媒体时代的好选题。

差异化在于,如果是初创公司所在的新兴赛道,选题会从行业视角切入;到爆发期,比如2016-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洗牌后,我们会专注研究几家头部公司,因为它们已经有了代表性,承载的信息量足够多,关注度足够高;衰落期,我们会做一些行业复盘或者真问题的探讨。

Q:媒体观察公司的维度与投资机构有哪些异同?

A:媒体和投资机构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和深度上都不一样,比如投资机构会更看重数据,当然也能获取到比媒体更多的核心数据和信息。

当然也会有相似,比如看公司的业务进展、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用户和运营等,还包括融资情况、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外部投资回报等。另外会从行业视角去找它的坐标,包括竞争对手与自己的优劣势和差异性等等。

Q:在众多初创公司当中,会选择哪些公司跟踪报道?

A:我们通常在关注度比较高的赛道里找头部公司。首先会看它的创始人背景和团队构成,常见的比如大厂高管离职创业、清北等高校的技术团队创业,或者团队里有大牛人物加持。其次会看融资情况,进行了几轮融资,是否有明星投资机构的认可等。另外,还会从第三方数据或者行业报告上查看当下的发展情况和数据反馈。

Q:记者如何做到预判公司危机?

A:一家企业的危机要么是行业危机,要么是个体危机。前者或许可以预判,后者偏突发很难预判。

如果在公司的高速发展期,我们会去看水面之下有什么问题被忽视了,尤其是关于商业本质的问题。比如把2015年的滴滴看作是一个小孩,它其实是打着生长激素长大的,势必会掩盖很多问题,比如行业竞争激烈、业务发展太快,很容易忽视精细化运营、团队组织建设等。

但记者是“局外人”,所看到的一定不是全貌,所以拿着预判的问题找核心人员调查和印证很关键,避免因为信息获取不全面而误判。

Q:《中国企业家》为什么很少使用专家解读?

A:《中国企业家》对记者的要求是“到达”和拿到一手信息。到达的第一个层面是核心采访,即公司一号位和高管;第二个层面是周边采访,包括企业员工、投资人等。

相较之下,分析师作为第三方观察者,与公司还是有一些距离的,所以我们更多把精力放到一手信息和核心采访对象身上。

另外,有些分析师在分析行业或者企业的时候会有失偏颇,因为这也是一些分析师的商业化路径,所以我们会谨慎使用分析师的结论和观点。

Q:您对新闻学专业应届学生有哪些建议?

A: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当年报志愿的时候,都是懵的,其实我也是。

但我想说,走出校园选择做一名记者之前需要问问自己,你对写字这件事是不是有热情的?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的建议是,第一份媒体工作选择传统媒体或者网媒,尽可能选择采编和经营分离的媒体。

虽然我创业做自媒体已经五年,但我并不建议应届生直接进自媒体。因为机构化的媒体内部有一套相对规范的机制和流程,沉淀一两年打好基本功。

最后,无论是机构媒体还是自媒体,选择一位专业的老媒体人做导师,你会终身受益。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记者

-END-
采访 | 冯平 胡世鑫 陈显玲
整理 | 邓雨洁
编辑 | 李叙瑾
值班编辑 | 姚欣言
运营总监丨 温泓烨 梁   栋
 推荐阅读 
[1]调查记者李微敖:有限空间内,做记者仍大有可为 | 记者手记
[2]封面新闻记者郝莹:找到灯与点亮灯|记者手记
[3]《财经十一人》刘丁:用调查和数据穿透信息迷雾 | 记者手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