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记者,不止是“青春期的热病” | 节日策划

人大新闻系 RUC新闻坊 2022-11-26


一周前,一篇名为《如果在春天,十个此间》的文章,引发了一个圈层对“校媒黄金时代”的集体追忆。


不少新闻人在走向职业的新闻生产之前,都曾有一段做校园记者的岁月。这些日子总被与纯粹、自由、同伴、理想等词相连。


也有不少校媒人没有进入新闻行业,但这段经历也并非徒然流过青春,而是留下印记、沁入生活。


在校园内办的媒体,往往不会止步于一个实践的园地。面向公共表达愿望,和媒体自带的感召,让最年轻、最活跃的头脑汇聚一处,迸发出超越校园的光彩。


在第23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校园媒体,采访了10位曾经或现任的校园记者,让已经“飞走”的人回忆往昔,让依旧在这儿的人谈论当下感受。


穿梭时空,走进这些吵吵闹闹的校园编辑部——它们明明只是梦的试演,却又那么接近理想原型。


流经我的


“真的能学到本领”

张淑凡

《复旦青年》现主编

我觉得我的新闻教育60%都来源于复旦青年,我在这里学到了怎么去写约采信,怎么去找一个选题,怎么和我采访对象聊天。我们教得很细——约采信甚至包括模板,针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平台,比如短信、邮件、微信怎么去约采;我们学习采访提纲怎么写,会去剖析像谢梦遥写的那种几千字的采访提纲,包括写稿时语言上面的规范,这些都是我在《复旦青年》学到的。还包括报纸的排版、杂志的排版。


刘宇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在小米工作 

我认为学校里的新闻实践和社会里的实践不一样——在校园里做媒体是在练习一种基本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个作业或练习。对新闻专业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成长的路径,一种思维方式的锻炼。


欧阳诗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为中国日报经济部记者

对于新闻业来说,像校园媒体的这些参与者可能都是未来的新闻业的从业人员,所以他们的参与,尤其在学生时代的这种实践,对未来他们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我觉得可以算是一个很好的实习。我觉得他们对于新闻的认知和理念可能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比如说老师的指导或者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可能会奠定他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一些标杆,如果他一开始就有一个很好的导向,我觉得对于未来从业新闻时恪守新闻伦理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告别玻璃心”


刁乐瑶

《武大新视点》现主编

我几乎所有的新闻实操的能力都是在校园媒体中学习的,所有理论的东西不如做一次稿件来得实际。

在这里我们也会碰壁,认识到真实的新闻生产环境,我觉得它起码是校园环境里最贴近真实新闻操作的平台。真正做新闻不是那么理想主义,现实是比较丰满和完整的。在做报道的时候被拒绝得太多了,拒绝就是一种常态,反而接受是例外,这让我变得更加坦然,不玻璃心了。


“我确定:要做的就是新闻”


陈晶

中山大学 谷河青年前副主编

现为媒体从业人员

我相信很多人也许都是像我当初那样,被一个场面、一则新闻或者一个故事触动了,种下一颗种子。


陈钟昊

中国人民大学 RUC新闻坊  

现为新华社摄影记者

校园媒体首先培养了一种对新闻的感知。上课时虽然有理论接收和实践训练,但能获得的经验比较少。在校园媒体的实践帮助我形成对新闻专业的某种“观念”。


伍甜甜

南京大学《新潮》现主编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受挫,整个人很颓废。当时有学长提议做一个关于俄罗斯能源问题的数据新闻选题(点击阅读全文)。这其中涉及到石油股价的问题,我们大多数是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小白”,但是我们还是做了下去,去向学长学姐请教。每一次做新闻就是要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看到了很多国际上的报道,比如路透社、纽约时报的报道做得很好,突然就被这些报道所激励。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数据新闻这种形式,感觉思路被打开了,心中有一把火被点燃,还想在这条路上再做下去。


刁乐瑶

《武大新视点》现主编

最近我们做一个关于跳湖的报道,当时我们看到《游者多未惧》这部片子,临时在抖音上联系了一个跳湖的人,决定线下去看一下。那天下午原本的计划是,先去现场采访,再回去上课。但当我走到东湖,我看到整个跳湖的场景就真切地呈现在眼前,那些跳湖的人都特别愿意交流,这是我第一次做没有提纲的、自由的采访。特别巧合的是,本来我们在抖音上一直关注了一个断臂爷爷但不知道怎么联系,在现场,我转头一看就发现他在身后。我当时就脑袋一片空白,即刻就在湖边用电脑把作业发给了课代表,当场就决定不去上课了。我想我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场景,我一定会后悔的。

当得到我想要的那种场景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我们没有KPI,所有的选题都是我们自己喜欢并愿意投入去做的题。

以前我可能对新闻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在真正进入新视点之后,这个方向会更加清晰和具体。新视点的经历让我更加确定,我以后就想要做深度报道。


它是生活的“旁逸斜出”


伍甜甜

南京大学《新潮》现主编

其实大学我们能够记下来的事情很少,我们不会记住我们拿了多少高分,反而能够记住的是一些非功利做的事情、非常规的事。新潮曾经组织过一个“无手机春游”的活动,包括我们之后想一起秋游然后随机上一辆公交车,看看最后去向哪里。我觉得这些画面回想起来就像是放电影一样,会成为我们共同的青春回忆。


陈晶

中山大学 谷河青年前副主编 

现为媒体从业人员

那时候我能半夜去拍鬼市。鬼市都是凌晨半夜才有的生意,我就自己一个人挎着相机去广州海珠大桥,蹲摊子,逛夜市,拍那些人。拍得很垃圾,但是剪片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那时候也不会想“我写这稿子,我能得几个学分?我写这稿子对我以后找实习有帮助吗?”只是单纯觉得这事有意思,想把它做出来。


我怀念的


“空前的自由”


王贤思

北外《107调查》现副主编

我对校媒的定义是相对的“自由”,或许有人会说我们是“散漫”也未尝不可。作为学生学业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愿意强求任何一个人必须完成采访写作任务。我们没有特定的发稿频率,一篇稿子磨到问心无愧的时候,就发出去。我们也没有固定排班。这是一个校园媒体,没有给什么好处,和市场化媒体不一样,同学们就是在这个地方获得一些锻炼,我们也没办法强制别人去做什么。喜欢就好了,真正有热情有毅力,喜欢新闻喜欢调查的人会深深扎根去做的。


张淑凡

《复旦青年》现主编

作为学生,我们的操作空间很大,很自由。想做什么编辑都会鼓励你,不会首先说这个稿子选题不行,更多的是去探讨怎样能把一篇稿子做出来,像打造一个作品一样。

陈钟昊

中国人民大学 RUC新闻坊

现为新华社摄影记者

校园媒体虽然被称为媒体,但实际上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实践组织,主要目标还是进行业务训练。而对于一个新闻机构来说,不管是官方的新闻机构还是市场化的中小型媒体,都有繁杂的制度约束;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很占据个人精力,也影响着新闻产品生产。所以还是怀念校园媒体的自由度。




陈晶

中山大学 谷河青年前副主编

现为媒体从业人员

我觉得校园媒体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让同学们有一块地方能够施展和发展。它给大家搭了个台子,然后给大家一些尝试的空间。像中大给我们一个专门的办公室,给大家很多设备,甚至还包括相机。让大家有空间去尝试,有机会去做想做的事情。你不是在帮别人干活,你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能一起讨论真问题的人”


刘宇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在小米工作

可以让你认识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一些水平能力相当、世界观相似的人在一起,一起形成一种相似的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处事的气质和方法。


蒋肖斌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现为媒体从业者

我对校园媒体最怀念的,最重要的是有那一群人。大家是真的喜欢做新闻,从啥都不会到聚在一起。当时清新的师兄说,这是一个“清新幼儿园”——从你们啥都不会开始带,到后来能写深度报道。这一群人很重要,还会有业余活动,比如说去中山公园、去来今雨轩吃红楼菜、逛逛八大胡同旧址等等。


林子璐

中国人民大学 RUC新闻坊

现为媒体从业者

校媒能够激发我讨论的欲望,你可以在这里面去大声说话,你知道大家会听你说话,是有回声的。我们可以去讨论一些能够触及到事实的东西,这也印证了我们所谓的新闻理想。因为这种具有精神性的东西,是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有那样的一群人,在那样的一个年龄和时间之下,你才能有过的一段情感体验。现在回想起来是非常值得怀念的东西。当周围都是一起前行的人,会有一个目标和指引。


伍甜甜

南京大学《新潮》现主编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21年10月10日,是我加入之后第一次新潮见面,也是新潮七周年的生日,当时上一届的主编团都会回来,然后所有人都在台上自我介绍,大家就在台下欢呼,特别热情。我当时就特别感动,你就会觉得你在这里不只是完成KPI的写稿机器,大家都有情怀、都有记忆,每一届之间会有交流和衔接,而不是把资料打包发给你。大家聚集在一起都对新闻很感兴趣,就有同道者的感觉,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点燃。


“理想的具象化”


蒋肖斌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现为媒体从业者

我初中的时候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作家,另一个是想要周游世界。然后我上了大学,发现这个梦想稍微降级一下,可以理解为当一个记者,然后周游中国。当时,《清新时报》是学院办的一个学生媒体,我们自称(我觉得也没有自夸)是学校里最专业的一个学生媒体,对媒体、对写字还是有点兴趣的人基本都会去试一试。


刘宇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在小米工作 

在入校时,师兄师姐送的礼物里,我拿到了《新闻周报》的合集和一件t恤,上面写着“实现你最纯真的新闻理想”,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便选择加入了《新闻周报》。


蒋肖斌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现为媒体从业者

目前为止我还是热爱新闻这个行业,《清新时报》当之无愧是启蒙导师,《清新时报》当时还是纸质版,也更加笃定了我要进入纸质媒体的选择。因为我觉得,印在纸上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还是有这么一点执念,虽然现在报纸都快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我们真的做出了改变”



林子璐

中国人民大学 RUC新闻坊  

现为媒体从业者 

其实现在的校媒与原来相比变化很大,原来一篇稿件传播范围只是在学校里,现在大家会在微博、澎湃上面将自己的内容推出去,更多的校媒野心都是要走出去,视野也会更广。


欧阳诗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为中国日报经济部记者

2011年那个时候《蜗居》刚播,我们紧跟时代写了房价上涨的选题,采访了很多专家学者,很详尽地去调研大学生的留京意愿和(房价上涨)对他们的影响,还对比了北京房价,比如说四环外可能刚超了1万多什么的。后期我在北京买房时,还会看那篇文章,就觉得当年虽然我们还是学生,但却是比较敏锐的,很早的就关注到这个问题了,写的还挺有意思。而且我记得当时采访的是经济学院的教授,我在前几年写中美贸易战的时候又碰到他了,然后又采访了他一次,就感觉缘分还蛮神奇的,相当于自己学生时代跟工作时代的一次碰撞,所以我印象挺深刻。


慰我心的


“像水晶一样锐利和透明”


刁乐瑶

《武大新视点》现主编

校园媒体代表着更纯粹、更青涩的一群人,更理想化地对待新闻的感情。其实我觉得,拥有理想主义这个东西,会让你在新闻行业更容易受伤。就像是水晶一样,它容易扎破你的手,但却很珍贵。


伍甜甜

南京大学《新潮》现主编

我们为校媒那份情怀和理想而感动,就是一群年轻人愿意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的那种少年意气。


欧阳诗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周报》

现为中国日报经济部记者

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记者,尤其是现在这种越来越泛娱乐化的时代,有一些准则我觉得是不能扔掉的,而在校园媒体可以帮助他们去奠定一个很好的伦理准则,这是我觉得蛮重要的一点。


“去和社会发生联结”


伍甜甜

南京大学《新潮》现主编

其实我们学生对整个社会了解得特别少,校园媒体让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以新闻的方式实现对这个社会的关照,和社会的互动,增加对社会的理解,发出一些声音。我希望在校媒里,我们不只是一起写稿,而是实现人的联结,人与社会的联结。


陈晶

中山大学 谷河青年前副主编

现为媒体从业人员

但我觉得今天校园媒体能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给校内的有志于此的同学们搭个台子。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的条件,并且能给还想做这个事情的人一些正反馈,给他们一些激励。我知道很多校内的学弟学妹们是非常有才的,也非常有想法……我觉得他们是完全有能力、有潜力写出很多校外的专业媒体人都写不出来的文章。


陈钟昊

中国人民大学 RUC新闻坊

现为新华社摄影记者

我觉得校园媒体的可能性很大。很多传统的、成立较久的媒体,其新闻产品在体裁和体例上,都已经相对固化,很难做出创新。机构中可能有新媒体部门或者说一小撮人做一些创新实践,但是也不会把它融入到主流的新闻报道当中。对于时政新闻等报道,通常还是会采用中规中矩的体例。

而校园媒体的一个好处是任何创新都可以去实践,它对于现在新闻的影响说小了可能是一篇稿子的补充;往大了说它的呈现方式会拓展新闻报道的边界,甚至会对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流程带来借鉴和参考。


王贤思

北外《107调查》现副主编 

写越南新娘(点击阅读原文)这篇稿子花了快一年时间,而从接触采访对象到完稿时间其实快三年,我始终坚信写稿和做人一样,要踏踏实实。要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实属不易,而且采访对象身份敏感且具有跨文化背景,幸运的是精诚所至,最后我和我的采访对象也成了比较好的朋友,收获了友谊。我本科为越南语专业,也算是用自己的所学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篇稿子发出去之后,我还是和她们保持着联系,我觉得我要有项飙那种精神,他做浙江村做了很多年,我既然选择了这个,我就应该把自己的根扎进去,一直深挖下去,肯定会有好的故事,也是真正的在帮助到这群可爱的人。




“成为先锋”

“到灯塔去”

“深度决定影响力”

“让无声者有声,让声音多元”

“传达,于此之间”

“知性,思想,建设性”

……


这些年轻而大胆的誓言,传递着一代代人对新闻最初的理想、最深的眺望。


愿校园媒体常青,为行业、为时代吹来清新的风,让人不忘来处“水晶般的锐利和透明”。


采访:王梦丹 林歆瑶 江婧怡 陈烛 张瑞 李逸博 冯元

文案:葛书润 涂艺秋

绘图:张瑞

美编:冯淙萱

往期回顾

10倍速观看:知识罐头里的浓缩世界


“科技与狠活”之下,我们与预制菜如何交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