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长在新西兰的华裔孩子真的快乐吗?你可能很难想象他们承受过什么…这些痛点你家孩子中了几个?

Monica Crimson教育咨询 NZ 2024-03-13

每到海外的考试季,你总能看到关于优异学生的报道,而这些学霸里总是不乏亚裔孩子,尤其是华裔,不少国家的“高考状元”都是亚裔学生获得的。在西方世界,亚裔孩子这个群体无疑是优秀的、努力的、能吃苦且充满韧劲儿的。然而,在满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世界中,亚裔终究是一个少数族裔,尽管亚裔的孩子可能付出的更多,但无论依然会在不经意间被人视为异类,“身份困惑”是只有海外长大的移民孩子才能懂的艰难。



《丑小鸭》的故事人人都听过,但人们的关注点都在丑小鸭历经种种磨难后蜕变为白天鹅,却很少有人关注丑小鸭为何为受到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为何被会霸凌……如果你再仔细读一遍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其实作为成年鸭子,鸭妈妈一直是“一视同仁”:她带所有的鸭宝宝去游泳、去捕食、去玩耍,并没有刻意区别对待丑小鸭。但是,鸭宝宝们却不同了,年幼的他们就知道丑小鸭和他们长得不一样。其实丑小鸭并不丑,小鸭子们嘲笑他“丑”,只是因为他的外表与众不同,这种不合群的外貌在一众小鸭子看来就被认定为“丑”。不同于他人的外表,是丑小鸭被小鸭子霸凌的原罪,而鸭妈妈虽然并未参与区别对待,但却没有制止其他小鸭子对丑小鸭的伤害。如果你细细品味,可能会发现:丑小鸭的经历,多么像我们移民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


在大环境中,人们不断强调种族平等,尊重每个族裔,像极了鸭妈妈的态度。而当少数族裔 ,特别是优秀的亚裔被区别对待的时候,因与众不同的外表、习惯、母语被嘲弄的时候,却常常被整个社会漠视。这种无形的压力是成人都很难承受的 ,更何况孩子们!“为何我们出生成长于这片土地,却又和周围绝大多数人不一样?”这或许是每个少数族裔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惑。


作为移民一代,我们可能很难想象我们孩子的童年承受过什么: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起同学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老故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茫然地坐在中间不知所措;当学校邀请孩子们的长辈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看着家人因不懂英文而手足无措的样子,心里充满担忧;当课本上出现早期第一代华人劳工形象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心中的纠结;当同学家长与老师畅谈孩子表现的时候,面对自己父母只能说句“你好”,我们孩子内心的失落;当同学眉飞色舞地讲自家野营度周末、各种精彩的户外挑战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那一脸羡慕;当同学们相约轮流去各家聚会,却因为和亚裔家庭有语言障碍而自动将他们排除在外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那孤独的身影……



“夹缝中成长”,这句话用在移民二代的身上,再合适不过。

当孩子和父母开心地分享最流行的欧美音乐,爹妈却说这些哪有华语歌曲好听;当孩子和家人说想吃同学带到学校的小零食,父母却一脸迷茫:“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当孩子拿着作业请父母帮忙,得到的却是一句“我也不太懂你学的这些”;当自己因为记不住中文字而困惑的时候,当朗读中文课文发音不准的时候,被父母一句“这么简单你都不会!”打击得自信全无;当和家人述说有些复杂的问题时,难以用中文表达出自己的思路,却换来父母失望的眼神……


不能被周围的人理解,也不能被家人理解,所以这些经历特殊的孩子们喜欢抱团取暖。或许你不难发现,虽然自家孩子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却仍愿意和同为移民后代的同龄人做朋友,比如,亚裔总喜欢和亚裔做朋友。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打入本地白人“主流圈”,不明白自己孩子为何更愿意和其他亚裔走得更近,那是因为只有他们之间才能互相理解,惺惺相惜!

对于移民二代来讲,他们难以和本地人完全融入,这里是他们的祖国又不是,这里是他们的故乡却也又不是;他们也难以和父母祖国的人们相融,虽然外表看起来一样,但语言和习惯却存在障碍,那里是父母的故土,却不是自己的……漂泊,难以找到归属感,摸不到让自己感到心安的“根”,这才是他们为何如此执拗于“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这句话,因为是这群孩子安全感的源泉,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深处的痛点——从记事起就开始迷茫的身份认同 ,都浓缩在这句话中。


自信源自于认同,在文化撕扯中长大的移民二代,在他们的童年、少年乃至成年后,才能在一点点痛苦疑惑中摸索出这些自信,在白皮肤的主流社会中,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说出自己的身份:我是亚裔!对,“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们是亚裔!是在西方国家长大的亚裔!


华裔父母作为亚裔父母中的一个群体,从不吝惜对子女的付出、牺牲与爱护,但却很难体谅到孩子在文化间隙中成长的辛苦。家长们习惯于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子女,以便孩子们的路走得更加平顺,但可能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的人生经验、学习经验可能并不适用于孩子的成长环境。面对孩子,父母们可能会责怪孩子学中文不专心、中文表述能力差、动手能力没有本地孩子好,殊不知更应该做些改变的是自己。你的孩子可能正处于“丑小鸭”的窘境,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而困惑,遭受中西方两边文化的不解与质疑,同时想要兼顾的他们已经很辛苦了,未在其位的父母知否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多一些包容呢?



当孩子难以用中文讲清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下自己是否能用英文把一件事表述得和中文一样好呢?当孩子难以体会中国故事的精妙时,你是否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对西方文化着迷呢?当你羞于在家长活动时表现自己的时候,你是否还要催促你的孩子一定要参加辩论会或者演讲比赛呢?当你刷剧、下棋难以自持的时候,是否能理解一下孩子想玩会游戏的小心愿呢?

因为这几年的疫情,海外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了,更多的亲子矛盾也随之暴露。其实,作为移民后代,我们的孩子已经在尽最大的努力在适应、在探寻、在学习。在外面,他们已经在努力维持自己的坚强,作为他们的后盾,家人还是多些理解吧,别让他们在文化的裂缝中陷得更深,多引导孩子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让漂泊的心找到安稳的停泊港湾。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们是亚裔家庭 ,更需要在亲子关系上多付出一些,弥补孩子成长中的遗憾,不是吗?


作为华裔父母,我们不仅要理解孩子成长的痛点,最好更够给孩子更多学业和成长上的有效规划和支持!新西兰时间11月23日晚6点,身为高中老师同时也是Crimson战略顾问的Karl Ilves,会通过免费讲座带领家长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孩子的时间管理,自律的意识,还会讲解如何为他们找到正确的兴趣。


讲座的主要内容有:1,如何帮助孩子设定目标;2,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3,如何培养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


报名请扫码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bit.ly/3EeiGFm

注:如果报名后您没有收到zoom会议链接,请查看是否在垃圾邮件中。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点击关注   ↓ ↓ ↓ 


近期热门文章

太争气!华裔国际生滞留国内2年,倒时差上网课拿下第一名。她是怎么做到迎难而上的?➤英有苏纳克,美有哈里斯,同是亚裔移民后代为何印裔比华裔吃得开?印式“鸡娃”方法也该学学了!➤新西兰这20所私校最富 ,但学术水平却有差距……学校有钱能代表教学质量高吗?大调查:在新西兰上私校是否物有所值?几个Kiwi家庭和校长表达了这些想法……➤高中时期的新西兰前总理John Key是什么样?出身穷苦移民家庭,母亲一路鞭策他考上大学!对高中生,他提出这些中肯的建议……➤新西兰高中生进入大学前必读的20本好书:全面提高读写能力,助你拿到更好的分数!新西兰华裔父母很崩溃:孩子学习为啥不如我?是本地教育不行还是先天原因?➤学IB进藤校的录取率比总录取率高18%!新西兰哪些高中出IB高分?为什么这些学生选择IB课程?毛利女孩求学经历感动诸多新西兰人:靠奖学金读私校,被美国顶级名校录取创历史却依旧面临困境……在新西兰上私校前要三思,如果孩子不适合这个课程,会面临重新择校的囧境……➤重磅!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新西兰集体下滑,英美强劲,清北开挂!新西兰总理在哈佛演讲反复提的“算法”是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被洗脑?每个家长都应该严肃对待这个问题!他曾被誉为新西兰最聪明的少年,拿下哈佛两个热门学位却为何舍弃了顶级高薪的offer?真实数据!新西兰公私校的大学升学率是怎样的?智库最新重量级报告来了!➤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华裔母亲却被逮捕了!还有华裔爸爸被取消了PR,在海外这样管教孩子后果太严重了!➤新西兰好公校可以和私校抗衡吗?这些洋人父母和专家给出的答案你同意哪个?➤新西兰高中重要考试揭榜:华裔学生获奖比例大跌!新冠真把这代孩子的教育毁了吗?➤哈佛学医的门槛有多高?两个华裔学霸用亲身经验告诉你,高中就要做这些准备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