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共同走进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普罗提诺

冷门文史哲

陈越骅副教授新著《神秘主义的学理源流——普罗提诺的太一本原论研究》于近日出版。本书以“太一本原论”为范式,阐释晚期希腊时期最伟大的哲学家普罗提诺的哲学与宗教神秘主义学理基础。作者研究认为太一学说是其哲学体系最高核心,并非源自非理性的宗教,而是对传统本原问题的创造性回答,是希腊哲学理智传统的绝唱。他批判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的自思之神,自然哲学家的逻各斯等概念,提出理智思想不能是终极实在,其上还有绝对的“太一”,是超越理智认识的。因此“神秘”是人类通过哲学或宗教的有限理性尽头必然遭遇的现象。本书将为今天的我们参照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现代哲学、过程哲学、现代科学哲学思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维度。



《神秘主义的学理源流

——普罗提诺的太一本原论研究》


作者:陈越骅

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年2月




本书介绍


普罗提诺“石棺”的浮雕,收藏于罗马的博物馆。


太一学说是普罗提诺的理论核心和精华,也是如何理解神秘主义的关键学理所在。本书指出,“太一”源于希腊哲学对“第一本原”传统问题(ἀρχή,First Principle)的理性推演,而且是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以来的希腊罗马本原论(Archology)的绝唱。太一因此是指万物源自于它、又复归于它、但本身不变的那个终极实在和幸福至善,是人类知识追求指向的超越性的智慧终点。


普罗提诺系统化了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区分了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并指出前者是后者的映像和分有,后者是前者的本原和实体。因此,他的“努斯知识论”指出,理念世界——努斯(Νοῦς,Intellect)——才是“本然的”存在者,也是一切真知识的大全,即真理本身。但正如思维需要思考者和思考对象,努斯也是一而为二的,它必定来自一个更为统一的、单纯的、超越二分思维的“一”——太一。太一纵然有“太一”、“潜能”、“第一”、“至善”等名称,然则这些语言只是分别代表它在万物中呈现的本原作用。比起前面任何有限的存在者,太一的本性乃是“无限”,我们无法用任何“是什么”的语言描述它,因此对太一的认识就必须克服“言说不可言说者”的矛盾。这就是认识太一的“神秘”之因。后世称之为“否定神学”的叙述方式,实则是柏拉图辩证法的发扬。


认识太一的道路并非神秘的捷径而是通过辩证法认识万物的逐步上升过程。因为,普罗提诺采用“本原-映像”学说解释太一对世界万物的创生,而“光照”、“流溢”等说法只是他所采用的比喻方式。太一内在活动不变,外在活动则生成太一的映像——努斯。然后努斯又以同样的方式生成灵魂。三者就构成解释世界的“三本原说”,但不宜称之为“三本体”。这个过程是秩序的传递,不包含物质的创造,不是一个时间上从无到有的“创世纪”。他的“至善伦理学”指出,人的幸福就在于灵魂逐步获得美德、知识和真理,并活出一种至善在人间化身的生命。反过来,如果人走向相反方向,就是追求肉体和物质的虚假的善,最终在本体论层面上陷入虚无的恶的境地。因此,普罗提诺的太一学说尝试在理论上统一“实然”和“应然”两个维度。


普罗提诺从学理上解释了认识太一如何是一种“神秘合一”。


在形而上学上,他认为,万物背后的统一实体就是知识对象的统一实体,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合一必然是一种存在者与存在本身的“相遇”。


在美德知识论上,人从未与万物的终极实在相分离,合一就是认识内在真正的自我,是灵魂同化于大全的“转变”。在宗教哲学上,追求太一的终点超越了理智思考,是超越语言描述的“体认”,是对本已身处其中的永恒的“觉醒”。


在美学上,合一就是遵从灵魂本性对真正的美的欲望,过上知行合一的哲学生活方式,获得窥见至善的终极审美体验。这就是通过爱智慧的哲学旅途到达“神秘”的道路。


由普罗提诺开端的新柏拉图主义在中世纪的文化艺术中有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在宗教思想之外最重要的哲学源流。文德尔班评价说,“对神圣真理的超理性的领悟……这种天启的概念后来叫做神秘的概念。在这一点上,新柏拉图主义是后来一切神秘主义的根源。”


神秘主义的美学提倡通过思想认识不可见的隐秘的美。“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可以意识到,美的现象是一些标志,表明不可见的美是真实的”(中世纪早期伪狄奥尼修《论上天的等级》)。


神秘主义在文艺复兴的创作中有隐秘的体现。


“但丁还使用了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的数学和对称手法, 给作品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使读者更能感觉到作品出自身负天命的‘预言家’ 之手,因而也就更容易被其所打动。”(王军. 1992. 但丁与《神曲》. 外国文学, (06):73-80)


但丁《神曲》的炼狱图


“新柏拉图主义产生影响的一个更加强有力的论据可以从米开朗基罗那里找到。他一门心思、一心一意地把一生投入到理想美德培育中,这在某科程度上归功于他在美第奇家族中长大时接触到了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罗伯特·威廉姆斯等 美. 2009. 艺术理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67)


“神秘主义倾向在弥尔顿早期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泛神论、宇宙秩序论、生与死的轮回、诗人的先知角色以及音乐的神秘力量。”(刘立辉.2001.弥尔顿早期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倾向.国外文学(02):77-82.)


扉页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以说是“文本分析”和“发生学”的方法,采取从最基本的术语到章句再到论证和思想的分析过程。解读普罗提诺的思想还将有助今天的我们理解古代形而上学、中世纪神哲学、近现代认识论哲学、现代过程哲学、科学哲学思想,解释宗教理性与体验的关系,以及跨文化比较中西文明经典和智慧。



作者简介



陈越骅,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青年学者。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助理、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意大利米兰安布罗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香港道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宗教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哲学等。已出版学术专著《跨文化视野中的奥古斯丁》,古代经典译著3部;发表A&HCI国际学术文章5篇,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世界哲学》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


转自:浙大人文汇


延伸阅读

好书推荐丨《宋明儒学中“身体”与“诠释”之维》


特别策划丨12本适合文科老师读的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