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者后记丨《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专业文史哲



本文为《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译者后记





译者后记

詹镇鹏



2017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第一时间拜读了高彦颐教授的《砚史》。之前读过高老师的早期著作《缠足》和《闺塾师》,与本人研究虽无直接关联,却顺藤摸瓜,了解到她近年转向物质文化研究,开始期待其新成果。关于中国文房用具的中英文出版物十分少见,而且多属于收藏鉴赏类的介绍性读物。难得有一本学术书,尝试从零碎的故纸堆与实物中,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枚砚与其相互纠葛的人物的历史轨迹。制作、购藏、题咏这些“物”背后的“人”,泰半湮没于历史中,却逐渐引起学者与业余读者的兴趣。《砚史》无太多的高深理论,行文紧凑简练,值得引入国内,与学界同好共飨。


为此,我将此书连同其他中国艺术史的英文新著,向彼时仍任职于商务印书馆的肖帅帅编辑推荐。2017年底,毛遂自荐而试译的章节经高老师过目,得到其肯定之后,我有幸参与翻译本书,才有这篇后记的诞生。


学术翻译与研究同理,皆强调“术业有专攻”。本人虽擅于明清艺术史与宫廷器物,仍需通过扩展阅读,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包括北宋至清代文人赏砚知识之发展,以及端砚的制作过程。翻译工作与博士研究时间上虽有重叠,但前者安排更随心自由。因此,翻译本书是论文研究写作之余,有效的放松调剂方式,全然不觉枯燥。全身心投入翻译初稿,花费大约三个月时间,在2018年春季完成。随后大半年就是逐字逐句的反复推敲。数不清多少次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包括开采端石与雕砚工序),爬梳大量参考文献;多少次为了衔接前后行文,琢磨半天才找到一个妥帖的句式表达。不知不觉之间,自我意识就会代入作者笔下的砚工行列,以笔代刀,在狭小的空间内(书桌)忘我地雕琢文字。在书中,高老师将清代匠人与士人,以及各自所擅长的技艺作类比,认为二者皆劳心劳力、不分贵贱,个人对此深表认同。


翻译本书初期,幸得高老师协助,提供原书使用的古籍善本(林家《砚史》、余甸《余京兆集》、谢士骥《春草堂诗钞》等),以便参照引文。完成书稿前后,一些细节需要通过邮件与作者反复沟通,均获及时答复,令问题迎刃而解。翻译是追循写作者思路的过程,从中可一窥高老师身为老练学者扎实的文献功底与严谨学风。2018年底提交书稿后,她更在繁重的教研与行政事务之余,细心地审阅、校对我的译文。《砚史》原书针对的是欧美汉学界与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英文读者,部分字词及行文需要根据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作相应调整。高老师显然意识到这点,对中文译稿的标题与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与修订,与英文版有所区别。



《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内文


将译稿交给出版社之后,我与高老师持续关注着出版事宜,不时与编辑联系,询问进度。在这段时期,本人从港中大获得博士学位,在新职位继续从事中国艺术史及物质文化的教研工作,书稿就此搁置在文件夹。2019年12月,我前往北京之前,得知高老师正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访学,遂主动约见。通过本书而结识的作者、译者,终于得以相聚!还记得当天北京的气温低至冰点,我们两人在未名湖畔的静园内彼此用粤语交谈,在一个小时内匆匆分享各自研究近况。合影留念时,身后充当背景的隶体墨书“无事忙”三个大字,亦算是彼时心境的一个写照吧。来年春季,我与高老师在中美两地居家避疫,彼此问候之余,共同的话题仍不离书稿,期盼它能早日问世。《砚史》中文版的付梓问世,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们及其他工作人员同样功不可没。在此,特别感谢责任编辑石斌的细心编校与辛勤付出,将书稿中的谬误之处减少至最低,并耐心面对我与高老师的不时催促。


詹镇鹏

辛丑孟秋于羊城

是为记





新书推荐



《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美)高彦颐 著

ISBN:978-7-100-19612-3

 开本:16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定价:158.00元



目录


不合时宜的慢书 / I

致谢 / VII

导言 / 1


第一章 紫禁城造办处:皇帝、包衣、匠役 / 15

第二章 肇庆黄岗:砚工 / 65

第三章 苏州:女工匠 / 107

第四章 从苏州至全国:顾二娘的超品牌 / 159

第五章 福州:藏砚家 / 205

结语文匠精神 / 255

实践文匠精神 / 258

金农和高凤翰 / 261

从士大夫到工匠型学者 / 267

文匠的性别问题 / 271


附录1 清初文献记载的顾氏砚总录 / 275

一、大致年代确定者 / 275

二、年代不详者 / 279

附录2 各大博物馆藏带顾二娘款砚 / 281

附录3 福州赏砚圈成员 / 285

附录4 林涪云编辑《砚史》的版本史 / 289


参考文献 / 295

 他山之石,可以攻“砚”:读高彦颐《砚史》 / 319

译者后记 / 329




内容简介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也为物质文化领域辟出一条新径。


全书除“导言”和“结语”部分,共分五章。每一章都设置在不同的具体地方:紫禁城里的皇家工场,广东的采石场,苏州及南方其他地方的砚台雕刻工场,福建收藏家的家里。作者追查了砚台在宫廷与社会之间的运动轨迹,并通过砚台的整个社会生活,带入了与砚台相关的制作、使用、收藏和写作的人的生活。此外,这项研究亦展示了这个小物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和技术投资。


作译者简介


作者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其研究方向是古代晚期和近代的中国科技与性别/妇女史、物质文化,著有《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等。


译者詹镇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从事明清中国艺术史、物质文化研究,曾于《台大美术史研究集刊》《故宫学术季刊》《故宫博物院院刊》,Late Imperial China,Arts of Asia,Religion and the Arts等期刊发表十余篇论文。


专家推荐


高彦颐的研究不断地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分类范畴。她修正了我们对传统明清女性社会角色的认识,颠覆了五四以来的缠足解释。这本《砚史》更进一步拆除了身体与物、匠与士、工艺制作与文字文化之间的藩篱, 让我们从崭新的角度窥视清代知识建构与政治文化的关系。这也是一本美丽的艺术史著作, 透过石砚、矿工、工匠、雕匠、文人、收藏家的社会史展现中国工艺文明的一个盛世。

——梁其姿

(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

兼历史讲座教授)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也为物质文化领域辟出一条新径。 

——白谦慎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教授)

 

 

社会史写作关心“人”,乃题中应有之义;难得的是,这部著作同时展现了“物”(thing)的形状、灵魂和光芒。我提醒自己,下学期的艺术史课程书单中,绝对不能漏掉这部书。

——郑岩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

 

这是一部深具透物见人新境界的物质文化史研究力作。阅读此书,犹如跟随作者踏上关于砚台历史、技艺和鉴赏的迷人之旅。你会流连于北京紫禁城、肇庆黄岗村、苏州专诸巷、福州光禄坊,透过作者精心考证而构筑起来的采料、雕制、题咏、流转、收藏等诸多场景,体验砚台的生命历程。在这一旅程中,你会与皇帝、官僚、文人、砚匠、石工一一相遇,会心而行。与这些同一时空下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交织在一起,体悟清初社会政治运转机制和人际关系网络的真实图景,鲜活而生动。旅程过后,你也会产生拥有一方自己的砚台的冲动和欲望。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高彦颐的《砚史》从清代宫廷所带动的整个帝国的物质转向、广东肇庆开采端石的第一现场进入,抽丝剥茧地展现一个出身苏州专诸巷谜样的治砚名家顾二娘,其如何在看似男性为主导的士人文化中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超级品牌。


此书不仅为没有自己文字历史的工匠(尤其是女工匠)发声,更重要的是,其让我们看到田野调查、物质分析等经验与身体型的学术劳动,如何可能冲破传统历史学的限制。高彦颐教授结合社会文化史的训练,与其特有的对“物”的敏锐感官与细致写作,精彩地勾勒出一个由小人物与物品所推动,却很少被注意到之历史能动力。这是一本了解18世纪性别、文化史与艺术史的关键性著作。

——赖毓芝

(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购买页面



延伸阅读新书《砚史》丨不合时宜的慢书

书单丨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三代人的家庭叙事


我知道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