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谁才是抗战真的名将——南口浴血汤军团(上)

2018-01-03 橡树 流浪的橡树


读者防失联加微信:zhuerduo1222

将军蒙尘:汤恩伯在河南

抗战,那些中国海军的军阀们啊

汤恩伯决战台儿庄

山海关大战,救了李自成,灭了明帝国

抗战,那些无名的,永恒的女神

《孟良崮战役的军事检讨——战前综述》

由《亮剑》,看日军一个大队

橡树 | 中印1962战争,全景扫描(上)

血染老山,1984春,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下)

抗战中的蒋经国

中越战争1979全纪录(系列)

祭奠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系列: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一)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二)

殇城——南京会战暨南京大屠杀始末(三)

警示与进步,重于仇恨——纪念南京大屠杀

抗战,那些中国海军的军阀们啊

在军事细节上,反思南京大屠杀

南京屠城,绝暗黑色中的民族英雄

南京屠城,是死难者,是牺牲者,更是战士

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上)日本为什么会偷袭珍珠港(下)

湮灭的诺门坎:张鼓峰的喀秋莎(上)湮灭的诺门坎:张鼓峰的喀秋莎(下)


题记——祝好朋友新年顺心,健康,发财或者守护自己的思想。


抗战前夕,驻防绥远的汤恩伯第13军通讯骑兵。


七七事变爆发,通常,人们都认为中国守军西北军第29军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所以,顺理成章,第29军也就主打了华北抗战。


所以,网络流行的所谓国军十大名将一类的排行,多半都有了宋哲元。


宋哲元是抗战名将,白纸黑字写在很多读物上,再加上历来抗战史对七七事变之后的华北少有交代,由此,一来二去,抗战初期的华北抗战,自然难免稀里糊涂。


当然,另外一位货真价实的抗战名将张自忠在七七事变之后,险些被国人当做汉奸。


铁骨铮铮的张自忠后来以集团军总司令之高位,不惜亲率将士冲锋陷阵,最后殉国——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很大程度上也存在张自忠为自己在七七事变之后,身陷北平的往事洗冤。


这段藏在七七事变之后的张自忠的“汉奸”冤屈,实则和宋哲元,以及第29军顽固的“军阀”习气,有莫大的关系。


七七卢沟桥事变,西北军29军基本上是管杀不管埋的态度。


当时,宋哲元力主对日协议停战,不惜利用胞泽义气,暗令张自忠将军出任伪职,与日周旋,取得片刻、虚假“和平”。


后来,刚烈的抗战将军张自忠为这段宋哲元导演的往事,内心负累,直至牺牲。


在得到妥协之后的“虚假”和平后,宋哲元立即以华北局势已经稳定为由,想方设法推阻、、婉拒国军北上主力进入华北。


汤恩伯将军(左起6)和张自忠将军(右起3)等合影。


国军北上抗日诸部抵达保定、沧州,最终,还是无法进入第29军防区。


虽然,七七事变爆发,黄埔系精锐一腔热血的北上抗日愿望,无一例外,均被宋哲元部挡在了华北门外。


理由很简单,宋哲元和29军诸将大抵认为,平津、华北是他们的地盘。


宋哲元为此在7月24日后,专文向蒋先生陈述:拟请均座千忍万忍,暂时委曲求全,将北上各部队稍为后退,以便缓和目前,俾得完成准备。


言外之意明了——对西北系出身的尾大难掉的军头们,蒋先生和南京也唯有苦笑。


1935年后,日军凭东北为基地,加剧挤压华北,蒋先生和南京在备战淞沪之外,对日国防重点便是对华北可能恶化局势的战略应对。


是时,国军以河南、绥远为基地,抽调黄埔系主力即开始整训、备战。


七七事变之后,河南方向的黄埔嫡系被宋哲元等婉拒,无法北上。


然而,另外一支最为精锐的国军,即由南京部署到了绥远——这正是后来活跃于抗日前敌的主力汤恩伯第13军。


绥远气候苦寒,地广人稀,加之汤恩伯将军在部署上化整为零,整个13军均按营团分拆,平常看去,不过是寻常的边防部队。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之内,日军仅隐约知道汤恩伯抵达绥远,至于汤恩伯所率部队到底怎么抵达绥远,到底多少部队抵达绥远,却茫然不知。


汤恩伯将军率第13军内驻防绥远。


无论初战华北,再战徐州,到后来转战中原,芷江反攻,汤恩伯将军均是国军抗日将领中,最擅收拾日军的将领——汤恩伯将军尤其重视军队保密工作,多启用年轻黄埔军官执行军队保密工作。


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一直重视日本军事理论、技术发展。是以,汤恩伯将军当然明白中日军队存在的战力差距。


正是清晰认识中日军队存在的战力差距,在实战中想方设法缩小、化解这样的差距,这才是汤恩伯将军抗日作战最高明和最厉害的地方。


自奉命秘密驻防绥远开始,汤恩伯将军即命令全军各部,在信息、联络、指挥上,尽量采取和习惯落后的骑兵通讯,最大程度减少往来电讯。


至于第13军必须与南京的联系,汤恩伯将军也手段高明——很多时候,他派出秘密电台远离防区,密电太原、西安,再往返南京。


当时,日本无线电讯科技较为发达,日军一贯凭借电讯优势,截听、侦察中国军情。正是汤恩伯将军以拙应变,使得日军终于对汤恩伯第13军动态一片茫然。


是以,日军在七七事变之后,南口会战爆发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汤恩伯13军可能的存在。


日军把主要作战目标对准了战力松散的西北军阀宋哲元的29军。


等到宋哲元协议停战后,日军更是从容调集主力军队,准备由平津向华北大举侵华。


7月26日,日军18个主力师团之第5、6、10师团和20师团等4个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11旅团各部抵达平津、华北战区。


日军总兵力近20万。同时,日军由关东军和朝鲜军抽调了相应的陆航战机备战华北。


顷刻之间,华北时局,风云突变。


26日晚,日军备战完成,日军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立刻向宋哲元发出措词强硬的最后通牒。


日军通牒要求中国第29军于次日正午以前,全军撤出北平。


宋哲元大惊之下,急招佟麟阁、冯治安、赵登禹、张自忠等诸将商议应对。


目前流行的说法,宋哲元义愤填膺,当场决定准备抵抗——可是,事实上到了日军最后通牒最后期限,29军并没有任何积极应对的作战准备。


第29军的这种懈怠和消极,和之前七七事变对比,过于鲜明。这也使得七七事变之后华北抗战历史显得几分吊诡。


当然,就宋哲元婉拒国军进入防区,协议与日军停战,到后期趋于自保,避战畏战的往事去看,军阀毕竟是军阀。要企图军阀如国家军人一般去抗日,多少也是奢谈。


28日凌晨,日军向29军防区发动全线进攻。


防御阵地的第29军战士。


第29军疏于临战戒备,更兼兵力弱小。很快,优势日军突击南苑、北苑、西苑、通县等地,均快速得手。


至此,原来规模不算太大的七七事变,已经演变成日军向华北的大规模战略性攻击。


29军防区被日军多路穿插、分割,庞大和番号杂乱的宋哲元各部被迫仓促应战,全军立刻陷入混乱。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南苑向南撤退途中,29军军直属队遭到日军穿插部队和便衣队的精确袭击。


措手不及混战间,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阵亡。


开战不久,高级将领殉国,震惊南京。此刻,蒋先生再也无法顾及西北军头们的情绪。是日,南京直接以密码电令汤恩伯第13军准备进入华北作战。


早先,拒绝国军进入平津、华北支援,又和日军协议停战,坐视日军调兵部署,第29军决策昏庸,坐视先机。此刻,华北局势遂成危卵。


日军大举入侵之下,29军战力不济,处处被动。宋哲元这才想起张学良丢失热河人人喊打的前事,未免惊慌、焦虑失土之责。


战,不能战。退,也惧怕问责。实在进退两难。


当然,军阀,有军阀的考虑;将士,有将士的热血。


28日夜,宋哲元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30日,天津沦陷。这几天的战事中,第29军高层军令混乱之下,该军各部营、团,多有在与上级、友军失联下,不乏英勇的抵抗。


当时,南京和蒋先生已经认识到中日全面战争在即,急于谋划在京沪杭发起对日作战。


国军之所以急于谋划在京沪杭发起对日作战,一则是因为中日军力悬殊过大,二则是京沪杭地区与国际主流大国利益捆绑甚密,三则是避免华北一马平川的地利劣势。


平津、华北糜烂,日军已经控制了由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的战略主动权。


沿津浦线,日军可以从容策应华东登陆,实施对上海、华东攻击。


沿平汉线,日军可以南下冀豫腹地,夺取中原,进逼华中,撼动长江中游。


沿平绥线西进,攻击山西,进而攻击西安、西北。顺势可以沿邓艾灭蜀,元蒙灭宋的路线,攻击中国抗日大后方。


日军尚如全面侵华如此进军,中国抗战必然更加凶险。


七七事变示意图。


然而,日军占据平津、华北,控制三线,并没有居高临下以三线攻击为主线,最终,反而却突兀分散兵力,调集重兵云集江南、淞沪,沿长江仰攻重庆,实和蒋先生及幕僚设计应变,以及日本政府与军队侵华方略严重分歧有关。


是以,七七事变爆发,虽然华北为抗日军兴之始地,但是,在全局抗战上,如何把日军主要攻击转移到京沪杭区域,扩大抗日战线,最终,利用长江水网消耗、分散日军优势军力,才是南京最重要的战略考虑。


某个程度上,是否成功吸引日军转移攻势到京沪杭战区,直接关系中国“持久战”战略可否实现。


为避免日军发挥控制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的战略主动,牺牲繁华的京沪杭,决战繁华的京沪杭,成为中国最为痛苦和无奈的最有效的战略选择。


然而,七七事变爆发突然,平津战局又迅速糜烂。


仓促间,国军以抗日为目的的分两期整理40个陆军师尚未完成,淞沪外围防线,以及拱卫南京的吴福线、锡澄线体系化国防工事同样也未完成。


正在策划、运作的淞沪会战紧要关头,局势恶化如此,蒋先生和南京军界大员,包括延安抗日力量都为之头疼。


现在看来,当时华北迅速糜烂,宋哲元和第29军高层是在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然而,致使抗战之初华北局势迅速糜烂,不可收拾,驻守平津、华北、山东的宋哲元、韩复榘两位西北军大员,先后溃逃,均为抗战军界中坚们不满。


后来,蒋先生果断处决了另外一位无视抗战军令统一,为所欲为的西北军阀韩复榘。


但是,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国军令松散,蒋先生了解29军传统私军性质,无不忌惮该部可能因为整肃,而失去中央掌控。


是以,为保全这支部队能够成为后来的华北、中原的抗日力量,蒋先生等并没有追究宋哲元责任。


宋哲元,“抗战名将”,在抗战爆发后,率部几乎每战必溃,一溃千里。


最终,尚有自知之明的宋哲元还是配合了蒋先生的军改——29军各部编组为第33集团军,下辖曹福林55军,张自忠59军和冯治安77军,张自忠任集团军司令,冯治安副之。


随后,哗然一时的“抗战名将”宋哲元尘埃落定,闲赋四川,至1940年病逝,再无建树。


宋哲元病逝后,朱德和彭德怀联名为宋哲元挽联,颇有深意: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


原冯玉祥嫡系宋哲元将军在北平。


说是如此,在1937年7月28日之后,日军对29军防线实施分进、穿插、突击——号称最擅长用大刀砍鬼子的精锐29军,确确实实在日军攻击下,选择了溃退,溃退和溃退。


相比东北军在热河撒腿就跑来说,第29军在平津的跑的姿势,同样也不太好看。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网络流传的大刀砍鬼子,鬼子最怕大刀一说。


传说,第29军士兵人手都佩一把大刀,刀锋闪烁,刀柄缠着红绿相间的毛绒与红布,鲜艳夺目。


甚至,坊间更有这位,或者那位爱国武术家为29军量身设计编“无极刀法”,“八卦刀法”。第29军依法操练,套路简洁、有效,刀劈剑刺,日军无不所向披靡,闻刀惊悚。


想当然中,第29军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军歌,成为1933年抗战最典型的标志。


第29军和宋哲元也由此闻名史册,享誉网络。


然而,无论早期的长城抗战,还是后来的全面抗战,中国军队之所以配属大刀,主要原因并不是大刀具有什么神奇的威力。


而是,确因中国没有支撑现代战争的工业基础的无奈之举。


穷,及工业孱弱,中国当时甚至没有普及野战军的单兵步枪和军刺的基本条件。


于是,冷兵器时代的传统的、低成本、低工艺手段锻造的大刀,几乎成为抗战初期中国抗日军队的标配。


一把大刀片和一挂手榴弹,无数抗日战士就此对日军发起必死冲击。早期抗战,国军每战,伤亡惨重,这是一个主要原因。


即便就现代战争冲锋、肉搏等近战而言,国军大刀对日军三八式步枪刺刀的拼杀,客观上,完全处于下风。


武术,无法应付战争。任何武术家凭拳、刀、箭消灭日军的传说,无一例外,均无可信记载。仅横店影视剧以“抗战”娱乐而已。


当时,日军一个小队在掷弹筒、轻机枪火力支持下,以训练有素的战斗队形展开,完全可以轻松抵挡、击败国军一个营,甚至二个营用挥舞大刀和投掷手榴弹,发起的混乱的,不规范的战术集群冲锋。


第29军也不例外——以大刀去拼杀日军,无疑是必死的攻击。


在喜峰口,29军是利用燕北山地,以多打少,大刀队或者有少许作用。


——然而,正是这些少许作用,被平津、上海的激进的文人大加讴歌,宋哲元也乐得被吹被擂,很快时间就被神话,流传颇广。


后来,大刀砍鬼子所向披靡和鬼子怕大刀死了当野鬼的传说,一路流传,甚至到现在横店神剧,以及网络。


当时文艺界女性的大刀时尚合影。可见,文艺,确实不堪回首。


1933年,长城抗战,日军前锋以数个大队稍微逼压,防守热河、华北的东北军张学良、汤玉麟率部当即率先望风而逃。


为遏制日军可能的大规模对华北进犯,中国国军以调拨精锐组建的徐庭瑶、邢震南第17军投入热河战场。


得知国军精锐第17军抵达战区,日军当即调派日军甲等主力师团第6、8师团投入会战。


——长期以来,抗战史爱好者如说第29军是长城抗战的主力,实在是有点不够意思。


长城抗战,是中国最精锐的黄埔系主力,首次和日军甲种师团主力的对撞。其中,第17军承担的南天门、古北口之战,是长城抗战绝无异议的主战场。


这是一次几乎湮灭历史的会战。也绝不是唱几首战歌,挥舞大刀片就轻松取胜的会战。


1933年的长城抗战,担任会战总指挥,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张学良率10余万东北大军溃逃。东北军溃逃,也挟裹了其他地方部队的溃逃。


万险之中,正是何应钦、徐庭瑶督率国军第17军各部和晋绥军等力拼,这才力挽狂澜,扼制了日军大规模入侵。


为此,中国在付出伤亡2万多的精锐国军的代价后,终于,取得了一次“不得已的救急办法”(胡适评述)的机会。


中日签订了《塘沽协定》,暂时缓和了全面抗战提早爆发的危机。


可惜,历史和网络,让很多人知道了配属第17军侧翼作战的第29军大刀队的战术夜袭。


然而,与日军甲等主力血拼死磕主战场的黄埔系何应钦、徐庭瑶等官兵,却真没有几个人知道。


何应钦本人,也因为主导签署《塘沽协定》,就此步入课本,成为“卖国”汉奸。


唏嘘。


(拟写长城抗战,届时,敬请指正)


图为古北口抗战纪念馆。古北口,国军黄埔系军队曾经作为长城抗战主力军,独挡日军,居功至伟。


日军自7月28日发起攻势的前几日,在一马平川的平津战区,攻击非常顺手。


混战中,29军各部装备、战训均不敌日军,挥舞大刀发起的战术集群攻击,也几乎瞬间就被日军猛烈火力和逆袭肉搏而击垮。


这样的有去无回的冲锋,大量牺牲者必然是最勇烈的战士。


数次规模不大的短兵相接,数日之间,29军战损惨重,每战必败,锐气耗尽,终于再无战力。


至此,29军沿平津展开犹如长蛇的防区,居中已经被日军突破。日军随时可以长驱南下。


局势火急,宋哲元想到了的,当然还是跑。但是,宋哲元也顾虑失守承责。为此,他数次急电蒋先生请求撤退。


当时,淞沪会战箭在弦上,蒋先生和南京军界大佬再无余力顾及华北。当然,蒋先生等人也不会坐视一支被军阀耽误的国防力量就此被毁灭。


看着宋哲元如此不争气,蒋先生只好苦笑同意第29军全军向南撤退,以便休整。


平心而论,无论东北军,或者西北军大部,对于撤退,颇有高明造诣。


八月前,平津再无国军,日军横冲直撞宛如无人之境,更为骄狂。


然而,蒋先生和南京军界大佬当然不会甘心华北就此沦丧,当然不会甘心日军由华北向南实施三线攻击,以全国抗战大局限于被动。


否则,抗战是否更为艰苦、惨烈,不得而知。


在同意宋哲元各部向南“大踏步”撤退的同时,南京向绥远方向发出神秘命令。


燕北山地携带重武器的第13军战士正在野外机动。


1937年8月1日,燕北崇山峻岭,各条山道突然出现了急速行军的国军。分散的国军由连、营在行军中,不断归建团、旅、师。


随后,这支部队开始沿平津西北得胜口、居庸关、镇边城一带,摆开战役攻击阵势。他们,热血沸腾,即将对骄狂的日军发起进攻!


这是一支充满斗志的国军。


他们不少人也背插大刀,脚蹬草鞋——很多年后,台湾有一首怀旧的流行歌曲,主要唱词是:草鞋是船,爸爸是帆。作词者说的父辈,就是他们。


抗日军兴,中国国军第13军,就此横空出世!


对部队战前喊话的第13军军长汤恩伯将军。


蜿蜒在崇山峻岭的长城,第13军军长汤恩伯将军一身伙夫打扮,信心满满登高指挥他的铁军,向平津前进,向骄狂的日军前进。


汤恩伯将军严令禁止电讯联络,第13军由分散的驻地,在行军中不断归建,其中联络均靠通讯兵传令——大兵团行军,就这番缜密、肃穆,非极高的指挥水平,简直不可想象。


也因为如此,轻取平津,骄狂不堪的日军全然没有想到,中国的一只铁拳,正向他们腰腹袭来。


汤恩伯将军,这位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低调的、朴素的中国“伙夫”军人,即将和他的学长、教师辈的日酋在华北碰撞。


碰撞前夕,国军第13军潜行靠近日军,然而,华北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以下,正在筹划南下,未免关门自乐,俱在鼓里。


沧海横流,谁才是抗战的名将——敬请明天更新。


娱乐解读:西安双十二

杨虎城将军被逮捕始末

黑色的羁押与暗杀——杨虎城将军最后时光

双十二,侧目一瞥张学良

鸣谢各位朋友对《流浪的橡树》原创的支持。

远征军系列连载中:

第一次远征军《中国远征军,出战国门》《临危赴难》血战同古(上)血战同古(中)血战同古(下)

腾冲会战系列《血战高黎贡山》《浴血来凤山》《腾冲涅槃》

钢的花朵——宋美龄抗战断章

抗战,记住蒋经国

击败日本联合舰队的军刀——戴笠将军

翁达,黄埔四期的抗战名将

抗战战略魂——蒋方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