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2018,秋望抗战文集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抗战,对国人而言,无人不晓。热血为之沸腾者也决不在少数。


可是,如说冷静下来,去理解、去仰望、去感悟抗战,可能并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抗战神剧之外,目睹很多比较类似而逼真的抗战故事。


如史书记载确凿的石牌守备战,国军寸土寸血力拼日寇,传到坊间,却流传着四小时激烈白刃战决胜负的壮烈故事。很显然,悲壮足够,却显得突兀。


整个抗战期间,抗战国军中以善于白刃的西北军、八路军见长,可是,他们同样受身体素质、食物、训练、武器影响,与日军白刃,如无数倍人数,想要勉强支撑,都很困难。


突兀的抗战故事还有很多。


再比如中条山国军力战日寇,装备、训练、给养远远落后日军的抗战国军浴血抵抗,寸土寸血时不争的事实。可是,这一战史在坊间流传甚广的八百冷娃不屈跳进黄河的传闻,终究也显得突兀。


整个中条山会战,国军遗骸掉入黄河无计其数。有不屈跳河的,更多是整个会战的多次激战中的殉国勇士。


数度中条山大战,抗战忠骸聚集在黄河一个回水沱,岂止八百。


然而,这一故事经过艺术加工的八百冷娃在一次激战失利后集体跳进黄河,却更被认同。


这些都是源自热血沸腾而对抗战的误解。


同样在中条山会战,还有不少人完全不知道第一、二战区抗战情况,不了解中条山会战前后因果,却津津乐道引用蒋介石那句"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由此,居高临下不切实际去评论、讥嘲中条山国军无能,未免非常荒唐。


这类文章、论述泛见网络,却让人为之感慨。


当然,我能够写的,当然仅仅是我个人的思考。努力去接近、尽量去靠近昨天,这是写作时最强烈的愿望。为抗战死去的同胞早就死去了,他们不会为今天各种评论、讴歌、嘲讽而醒来。可是,我们如不清楚今天中国崛起正是源自他们昨天以牺牲捍卫的中国,奢谈爱国,未免遗憾。


然而,以绵薄之力,想要厘清很多往事,确实很不容易。


事实上,熟读、背诵抗战若干数据、回忆录等等,可能还是不甚了解抗战。


抗战毕竟是战争。如无对战争理性、冷静的认识,光凭热血、激情去读史想当然,可能真不如抽空去看看评书,听听童话。


如是真的懂得战争的残酷,谁还会麻木去指责南京大屠杀被日军荼毒的国军官兵,就是麻木无能?


外无援军,弹尽粮绝,忍饥受寒,连日激战,体能耗尽。那么,设身处地想一下,换作是热血愤然的你,困在寒风呼啸的南京,在极度恐惧、劳累、精疲力竭之下,还有力气能够奔跑?反抗?搏斗?


在抗战时期,战争需要考虑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便是对血肉之躯的理解。


我们不能为大词豪迈的麻醉,去忽视理解当年他们走上保家卫国战场时,他们心情、思考、体能、职业以及伤痛、绝望。


对血肉之躯的理解之外,了解抗战,去调查战场双方的武器装备、后勤给养、战力对比等等客观状况,同样也是理解抗战必不可少的条件。


台儿庄会战取得大胜,如是课本所记载歼灭日军数万。一旦去分析当时中国军队与日军的火力、装备、机动等等情况,这样的战果,无疑显得突兀。


当然,如相对低调的亮剑小说里描写的一个营战士白刃血拼一个大队的日军,这在抗战八年,全国战场几无一例。


如是在回望抗战把这样的故事拿来引证,显是无稽之谈。


再比如众所周知的平型关伏击战。


假设仔细一想,八路军115师第343旅陈光部主力设伏平型关,在实战中,那个指挥官会在一个战术级的伏击战场,用师、旅两级前敌指挥所去重复、重叠指挥作战?


可是,很多书确实都是这样写的。因为书是这样写的,不了解或者不愿意去了解战争的读者,自然奉为绝对正确的真理。


惭愧。很多历史我们无法完全复原,但是,理性去认知战争科学,客观去理解抗战,毕竟还是可能会让我们更为靠近昨天。


可是,在很多关于抗战的文章、论述,最让人难堪的,还是人们并不了解抗日战争中最根本的现实,以明白近代化战争和现代化战争的区别。


在现代化战争中,战争最具威力,造成大量战场战损的武器,已经不再是近代化战争中的小口径前膛炮、机枪、步枪,而是威力更大的飞机、重炮、战车。


疏于这些常识性的了解,如要写作抗战,不免让人担忧。


抗战,无疑是一场以近代化军队血拼抵抗现代化军队入侵的战争。由此,抗战国军在极端弱势下,以惨烈牺牲去博弈、争取空间换取时间,是战力代差造成的悲剧。


而这种悲剧极具宁死不屈的悲壮色彩。长期也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尊重。


以近代化军队血拼抵抗现代化军队入侵的抗战的巨大的惨烈牺牲,往往被人肤浅认为中国抗战战略的失败。


可是,一旦真正分析抗战时期中国、日本战略应对,谁又不为中国以近代化军队苦耗日军八年,最终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之高明而钦佩呢?


去推演、写作抗战需要独立思考,去阅读、感悟抗战更需要独立思考。


抗战逝去不远,理性而冷静去认识、理解抗战的路,却如此漫长。民族也好,个人也罢,如要前行,总需要去努力认知自己的来路。


抗战温故随谈,军神早已死去

国魂千秋,瞻望抗战

侵华日军师团的战力有多强

中国空军抗战:重庆长空,英魂碧血

重温九一八,再论张学良原创

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戎马传奇 

抗战防御战略简述(下)

抗战防御战略简述(上)

普及:影视剧外的抗日战争


以上,是我在今年秋冬之交撰写的关于我个人对抗战的一点认知。


借以抛砖引玉,愿与独立思考者隔空茶叙、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