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求和、克里米亚大反攻和网络的“横店神剧”……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转型和反攻

俄乌战争观察:千年成精的土耳其或成俄乌战争最大受益者

俄乌战争观察:北顿涅茨克战场和苏沃金走廊

俄乌战争观察:战场之外的战略对抗

俄乌战争观察:赖西昌斯克,一颗极具政略、战略价值的“弃子”

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七月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这场无聊、单调和漫无目的战争,还要继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

俄乌战争谈:从“1981-西方81演习”可见,俄军与苏军完全没有可比性

俄乌战争观察:从赫尔松战场到顿巴斯战场

推荐最新:理性和人本的胜利--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俄乌战争观察: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


ISW机构8月8日发布俄乌战争简况态势图。

上篇:俄乌战争观察: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会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


2022年8月11日,俄乌战争持续169日。


前几天,俄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宣布,由于欧盟制裁而无力支付过境服务费用。于是,乌克兰管道运营商Ukrtransnafta即日起,停止了俄石油通过Druzhba管道南部支线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运输。


虽然这个事件很快在多方协商下得以解决,但是,这次俄国因欠费而被拉闸能源供应的行动,对正急于“贴秋膘”储备过冬能源的欧洲多国而言,确属与上次俄国检修“拉闸”动作一样,都属战争带来的能源危机的阴影。


我们观察俄乌战争即可发现:


得到外援和制裁俄国,这是乌克兰抗战的重要基础。


相对应,破坏外援乌克兰和打破西方国家制裁,则是俄国继续战争的重要基础。


因此,俄国无论上次检修,或者这次欠费,之所以想方设法频繁拉闸能源供应,实则就是希望以试探性地亮出己方的能源底牌,提醒并谋求争取欧洲国家施压乌克兰能够至少在2023年春季以前,走向谈判桌。


谈判是否成功,是否为了和平,对俄国而言,其实不太重要。


一场形式上的俄乌谈判,为俄国调整布局2023年的相关俄乌战争的整体国家战略非常重要。


因此,在俄乌战争态势并非单边利于俄军的前提下,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俄国尤其迫切企图在克里姆林宫的“随时敞开谈判大门”的战略底牌上,尽快促成恢复俄乌谈判。


于是,俄国在战场之外的三张王牌,也就价值凸显。


第一张王牌,就是武力围堵乌克兰港口,断阻黑海粮道,散布粮食危机阴霾以施压联合国。


第二张王牌,就是作势拉闸能源供应,以能源危机威胁欧洲。


第三张王牌,就是以扎波罗热核电厂和俄军战略核力量为筹码,营造战争升级可能激发核事故、升级核战争氛围,继而震慑美国和北约。


然而,第一张王牌,涉及俄乌双方抢跑道德高地的问题,俄国弃用。


俄军唯有挥舞着第二张王牌和第三张王牌。


不过,作势挥舞王牌并非要砸下王牌。美俄及多方都很明白,王牌价值最多的体现在于“势”,而并非“砸”


8月10日,综合开源信息,俄国在频繁拉闸能源供应营造紧张气氛之外,即在波罗的海实施大型两栖登陆、战略核威慑等相关项目军演,旨在争取恢复加里宁格勒运输。


同时,近段时间,在俄军控制扎波罗热核电站,更频繁爆出炮击和爆炸事件。


显然,俄军急欲以第三张王牌,撬动已经搁浅的俄乌谈判。


早在3月6日俄军闪击占领扎波罗热核电厂当日,我在《俄乌战争综述之四:扎波罗热核电厂,战争的又一个路标》分析:


“俄军占领扎波罗热核电厂,事实上不仅对乌克兰形成核战略压制,同时,也对整个欧洲形成了战略反制、震慑。


扎波罗热核电厂成为战场,整个地球都在为之颤抖。


尤其历来自认安全的欧洲,居然前所未有地靠近了核战争的最前线”。


此后,我根据俄国动员战略核力量和控制扎波罗热核电厂的事实,为俄乌战争定义了“核威慑”的概念。在3月至7月期间,我在简中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极少看到有相关文章如实介绍和解释。


在简中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看来,俄乌战争远在天边,战争局面似乎非常乐观。


直至现在,网络上相信马斯克的朋友们铺天盖地。他们对星链反“核弹”深信不疑,因而我每次综述提及俄乌战争受到“核战争”影响,总会激怒个别朋友不惜长篇留言讥嘲,认为有美国和马克斯的高科技护体,俄乌战场上空绝对不应该出现丝缕“核战争”的阴霾。


我在杞人忧天?


非也。


事实上在4月以后,多国军事网站和机构都有俄乌战争遭到核战争威胁的分析。近日,俄乌双方及英国等多方军事情报部门,更是频繁发布相关扎波罗热核电厂危险的资讯。


开源信息透露,如今,扎波罗热核电厂的守备及指挥权已经从陆军体系的阿列克谢·东布罗夫斯基少将手里,移交给俄军负责相关辐射、生化部队瓦列里·瓦西里耶夫少将手里。


目前,俄军在核电厂区域部署了约1个营战斗群兵力,在厂区内外埋设了大量地雷,并且疑似在核电厂动力装置机房已经部署了大量的危险爆炸物品,并且在靠近动力装置机房的立交桥下储存地雷和弹药……


海岸导弹系统“堡垒”袭击乌克兰南部。


在俄乌战争期间,美国ISW机构历来非常谨慎发布相关俄国核威慑的分析与综述。但是,最近多日,该机构和多家军事网站、机构一样,也陆续、委婉发出了俄乌战争存在“核威慑”的声音。


这种声音,与乌军赫尔松反击逐渐减弱,与俄军在顿巴斯战场推进迟缓等态势纠缠在一起,使得俄乌战争更趋复杂。


就像胡锡进先生张嘴即来的“伴飞”一样。


俄乌战争的复杂化态势不逊台海。于是,既然胡锡进可以放飞自我,那么,很多自媒体朋友当然也可以在遥远的俄乌战场,张嘴即来,漫天乱飞的好时光。


最近放飞自我最诸如乌军在赫尔松发起大发反攻,俄军崩溃在即;又或者乌军8月9日袭击克里米亚地区的新费多罗夫卡的萨基机场,一举击毁俄军30多架战机和数架直升机,克里米亚大反攻拉开帷幕等等……


可惜,这些挂起“正义”的旗帜兴致高涨自由自在的网络“伴飞”,实际上与真实的战争相距甚远。


为此,本文在网络“伴飞”的对面,尽量真实去诠释、综述三个俄乌战场目前的三个最新情况:


第一个战场情况,为乌军在赫尔松发起的大反攻。


如是粗懂军事基础理论和俄乌战争局势,无需照搬海外新闻,即可明白,乌军之所以选择在赫尔松地区发起大反攻,大致原因有三:


其一,乌军连续失去红利曼、北顿涅茨克、赖西昌斯克等重要城市,在顿巴斯战场处于被动态势。为挽回战争局面、争取国际支援、激励民心士气,乌克兰必须要在军队没有完成“北约装备”之前,绝地反击,打出战略机会。


其二,俄军在赫尔松地区兵力相对较弱,赫尔松地区为俄乌战争次要战场,也是俄国基于推动“分离运动”和“公投”的地区,时间紧迫,乌军必须要打破赫尔松现状,争取政治主动。


其三,乌军在赫尔松发起反击,主力并非地面部队,而是依靠美援HIMARS多管火箭发射系统对俄军浅纵深军事目标实施远程精确打击,能够得到美军相应信息、情报和弹药等多方面的有效支援。


然而,战至8月11日,乌军在“七月反击”作战中,事实上除却实施长程精确打击以外,基本没有以地面部队实施反攻作战。


开源资讯披露,近日,随着乌军的7月大反攻逐渐告一段落,乌克兰方面就需要按照惯例向媒体发布相关战况以正视听。于是,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公开表示,“基辅方面关于计划在南部发动反攻的声明,是信息心理行动的一部分”。


乌军在整个7月大反攻期间,以远程精确打击斩获较优战绩,却并没有在地面推进取得有效战果。相信阅读我的文章的朋友应该清楚,这个战况其实与我前几日的多篇文章的分析、推演完全吻合。


如是4月份媒体炒作子虚乌有的顿巴斯大决战一样,我撰文分析,4月份的顿巴斯大决战其实并不存在,综合气象和俄乌备战情况等推演,真正的顿巴斯大战应该在6月展开……


战事发展,确实如此。


遗憾的是,从2月24日晚间写《俄乌战争第一天:闪击与信息》,推演北约美军在境外予以“指指点点”帮助乌军,战争正在转入持久战态势开始,直至现在,虽然我的综述、推演与实战频繁高度重叠,但是,但凡我每次写出与左左右右的诸多国产媒体、自媒体完全不同的战况综述及分析、推演,总会被网上热血挺俄、挺乌的朋友们夹道开骂……


无厘头的源自情绪的指责和谩骂,让我对写作俄乌战争感到心累。


战争态势及进程复杂多变,烧脑远过数学。


因而,网上很多关注俄乌战争的朋友,明明是习惯了靠着擅长小数、因子等等去理解数学,何必偏要挤进我的文章,在艰涩复杂的空间里,强求一个克利福德代数和李代数的究竟。


懵懵懂懂,率性往来,何尝不是人生的福气。


一声叹息。


当然,我并非仅靠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尔·波多利亚克的陈述去分析战况。此外,我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每日例行视频讲话的基础上,对比了最近今天的俄乌战争全局及顿巴斯地区、赫尔松战区态势图,作出分析。


(图1)2022年8月11日,俄乌战争全局及乌军近期反击方向。


早在8月7日,泽连斯基即向公众坦陈:


“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战斗非常艰难。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阿夫季耶夫卡、巴赫穆特等热点地区尽量投入最多的兵力,因而伤亡也最为严重”。


泽连斯基为此强调:


“如果俄方在其控制的乌克兰领土上举行独立公投或加入俄国的公投,双方和谈的可能性将彻底终结”。


泽连斯基的视频讲话的背后,实则可以清晰判读两点:


其一,围绕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顿巴斯“天王山之战”正在推向高潮,顿涅茨克地区的阿夫季耶夫卡、巴赫穆特等,为激战的热点地区,乌军正在艰苦作战。


其二,乌军在赫尔松地区的反击可能告一段落,显然,乌军以军事打击手段,没有实现且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遏制俄国在赫尔松及其他控制地区策划推动“分离运动”和“公投”。


因而,泽连斯基深谙俄国需要近期恢复一场形式上的俄乌谈判,因而以此“钓鱼”,用是否恢复俄乌谈判来对赌、遏制俄国对赫尔松地区及其他控制地区的“分离运动”和“公投”。


综上所述,参考上面的图1,可见乌军在赫尔松地区及扎波罗热等地区的大反攻,实际进展非常有限,实战与如下3篇参考篇文章推演高度重叠,仅为乌军强调政治、外交和激励民心士气的反攻。


乌军这次大反攻,也有相当的“信息心理行动”内容。


从俄乌战争全局态势图可见,战至接近8月中旬,俄军依然处在攻势地位,占据全局主动。


(乌军七月攻势相关内容,参考往期文章: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的七月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这场无聊、单调和漫无目的战争,还要继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


第二个战场情况,为俄乌谈判问题。


在我看来,一场形式上的俄乌和谈,为俄国调整布局2023年的相关俄乌战争的整体国家战略,非常重要。


因此,俄国急欲重启俄乌谈判。


这个问题牵涉方面诸多,如要逐一展开,就是鸿篇大论。


不过,根据目前战场态势和国际关系情况而言,仅作底层逻辑梳理,即可发现,俄国声称随时敞开和谈大门,发布重启俄乌和谈声音,并非如胡锡进这样的网络“伴飞员”的信口开河的猜测,认为俄军处于弱势或为了示弱的无奈之选。


其实,俄国之所以反复放风重启俄乌谈判,确有其指向清楚的战略意图。


目前,俄军在战场进展并非顺利,难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再加上受到西方国家联手制裁,进口军事科技资源和国家形象深受影响。为此,俄国高层迫切需要一场形式上的俄乌谈判,其实有如下四个原因:


首先,一场形式上的谈判,可以为俄国争取备战时间,将更多的炮弹、导弹、坦克等运往战场。同时,俄国需要时间寻找被制裁、封锁的缝隙,进而争取搜集得到外汇和芯片用于战争。


其次,一场形式上的谈判,可能为俄国将其占领区和控制区的“分离运动”和“公投”,推向一个介于合法与非法的模糊的地带,甚至,俄国可能在谈判期间完成“分离运动”和“公投”,而后转向防御态势。


这时,俄乌谈判相距乌克兰底线就会更远。乌克兰必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可是,乌克兰如要拒绝这样的结果,就只能中止谈判,继续进行战争。那么,俄国既可背靠“战略核力量”,以政治战术声称“和谈即将谈成”而乌克兰“破坏和谈”,继而将俄乌战争引向更浑浊的政治泥潭。


摔了一脸泥浆的俄国当然不会在乎这样的泥潭。


摔入这样的泥潭,将使俄国得到舆论战和宣传战的机会。


再次,战争已经进入2022年秋季,俄军必须要为2023年的俄乌战争调整整体的战略框架。


因此,俄国在处在攻势地位,占据全局主动的情况下,如是重启俄乌谈判,将便于俄国如同之前俄乌谈判那样,利于强势的战场筹码,划定“逼降乌克兰”及其他乌克兰方面根本无法接受的底线,继而借此重新确定、调整“特别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及相关外交、政略,同时,为己方争取备战时间、道德高地、再战战机等等。


如此展开谈判,将极大不利乌克兰后期抗战。


最后,俄国如在2022年底重启俄乌谈判,即能够更大效率发挥“能源王牌”作用,以求实现上述三项目标。


综上所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才会非常肯定地多次拒绝俄国外交呼吁,认为俄乌战争态势如无变化,乌克兰方面绝不重启俄乌和谈。


可见,俄乌战争风谲云诡,克宫心思缜密,其间逻辑,岂是寻常网络“伴飞员”靠着情绪饱满的一腔正气就可以理喻。


第三个情况,即乌军奔袭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及乌军克里米亚大反攻问题。


美国公司Maxar拍摄的萨基机场遇袭前的照片。


美国公司Maxar拍摄的萨基机场遇袭前的照片。


网传相关美国公司Maxar拍摄的萨基机场遇袭照片分析图。


8月9日,新费多罗夫卡的黑海海滩眺望萨基机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爆炸。


8月9日当地时间15:20时,负责对乌实施火箭和炸弹袭击的俄军第3战斗机航空团驻扎的萨基机场发生不明原因爆炸。


8月9日,开源消息披露,继乌军以AGM-88高速导弹击毁俄军部署赫尔松战区的一部三坐标雷达,俄军在赫尔松战线纵深超过200公里的位于克里米亚的新费多罗夫卡的萨基机场,因为不明原因而发生了系列的强烈的爆炸。


次日,乌军空军宣称,这起不明原因的爆炸导致俄军9架战机被摧毁。


俄方则声称,爆炸原因为“弹药因违反消防安全而被引爆”,没有损坏任何飞机。


此外,根据开源信息公布的美国公司Maxar拍摄的萨基机场机场遇袭前后的照片(参考上图),可以细辩确认,这次系列爆炸至少摧毁俄军8架战机。


然而,这则新闻传到简中网络,俨然陡然升级为俄军被摧毁36架(也有37、38架等等)战机及多架直升飞机,乌军单边压倒俄军,正在发起赫尔松及克里米亚大反攻的大新闻。


这种网文流行网络,让人看着有点懵圈。


数字差距如此之大,以及昨天新闻披露、分析这次爆炸事件,认为没有明显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迹象,以至暂时难以判读事件真相。


难道,得到十多位资深军迷帮助,我汇总的资料和分析,原来都是假的?


于是,我在昨天晚上果断放弃了发稿,决意耐心等待子弹飞到今天,对比美国ISW机构和其他权威媒体在次一日发布的战场简况,慎重核查这个事件。


——美国ISW机构及战争研究所是一个职业战争研判机构,该机构深度判读俄乌战争走势,每日发布前一日战场简况,涉及数据、事实、态势图等相对可信,颇受网络军迷认同。


然而,在对比多家新闻、资讯及美国ISW机构及战争研究所关于克里米亚萨基空军基地遇袭事件的相关数据,可以确认,俄军在爆炸事件中被“摧毁了8架飞机和多座建筑物”,而非简中网络横店神剧般的“俄军被摧毁36架(也有37、38架等等)战机及多架直升飞机,以及乌军单边压倒俄军,正在发起赫尔松及克里米亚大反攻”等等剧情。


目前,从最起码的国际政治常识和战争常识可以得知,鉴于克里米亚地区可能会诱发“战术性核战争”和升级俄乌战争的极为敏感的现状,北约和美国方面将绝对不会支持乌克兰冒险远袭克里米亚。


转到俄乌战争战略层面分析,也可发现,在短期之内,乌克兰的战略重心,是在赫尔松及其他俄国控制地区有效遏制俄国策划、推动的“分离运动”和“公投”。在顿巴斯战场抗住俄军下一波攻势,在“天王山之战”中守住斯拉维扬斯克及克拉马托尔斯克等重要城市。


纵算乌克兰再有收回克里米亚的强烈愿望,但也绝不会是现在,或者此后至少三年内就可以“轻松”实现的目标。


因此,乌克兰虽然高调宣传8月9日萨基机场爆炸事件,但是并没有承认为这个爆炸事件负责。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等而营造横店剧情的网络“伴飞员”,确实类似老胡,说过了再一抹嘴巴,十分地很不仗义。


这种抓住了很多读友普遍同情乌克兰抗战的心理,字里行间连带视频,都是转载、嫁接外网的神乎其技的精准投喂,如此营造场景,在正义、人道、善良和同情心的背后,结果无外乎就是畅快淋漓的“手撕鬼子”的酸爽盛状……


完全无语。


偶尔,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如是借口为了“正义”而堂皇背离了常识、事实、逻辑,那么,这时的“正义”,又究竟是如何的一种“正义”?


我是橡树,与朋友同行,观察俄乌战争。


三点一转,其实不难,感谢支持。



以文养文,随意而为,鸣谢支持。


2022年8月11日17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