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俄国的退让与桌面下的妥协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03
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俄乌战争综述全集及俄乌战争综述之三十:乌东与七月的攻略猜想
俄乌战争观察:阶段性回顾战争,“精神犬粮”和赫尔松大反攻真相
俄乌战争观察:“理想的历史教训”,简述乌军库皮扬斯克突击战(2)
俄乌战争观察:突击、突击,从库皮扬斯克到伊久姆(3)
俄乌战争观察:解说库皮扬斯克大捷之后的全局战争态势(4)
俄乌战争观察:哈尔科夫收复,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相持,赫尔松战场的对抗,扎波罗热战场的异动……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反攻的“政治战机”和罗斯托夫后勤线……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俄乌战争观察:莫斯科将在什么情况下发起什么形式的“核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论说俄国的“新战略”和“磨盘”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详论俄军“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的战略错误
ISW机构9月27日发布俄乌战争简况图。

9月28日,俄乌战争持续第218天。

现在,俄国已经“圆满”完成了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占领区的“公投”,得到了当地居民87%至99%的高票支持。

结果出来,克里姆林宫和顿涅茨克州等“分离”大佬们弹冠相庆。

英、美、乌克兰等机构称,俄总统可能会在9月30日星期五,就“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公投入俄,向俄议会两院发表演讲或期间发表声明。

显然,俄乌战争形势逼人,俄军战场态势趋向被动,俄议会、俄总统等方面将尽快正式批准被占领区“公投入俄”结果,签署总统令和入盟条约,尝试对乌克兰领土完成又一次吞并。

那么,怎么看这个结果呢?

显然,这是克里姆林宫已经深感胜利无望,旨在希望沿着2014年“公投”吞并乌克兰克里米亚继而结束战争的路径,在一场专属自己的“胜利频道”完成撤军的战略冒险。

如果冒险成功,战争结束。

后期俄乌将会在停火线长期对峙,俄国更会继续遭到乌克兰及美、英、法、德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严厉制裁。

但是,如当年吞并克里米亚一样,克里姆林宫发起俄乌战争的决策,以及俄国凭空吞并大片国土,将激励俄国民族情绪高潮迭起,继而也就在全民狂欢中抵消了俄国在俄乌战争的战略失败和损失。

同时,在西方全面封锁下,俄国将为俄乌战争付出未来10年、20年甚至50年发展的代价,开启极为沉重的未来。

当然,俄国未来如何沉重,与俄国全民相关,却实际上已经与克里姆林宫无关。

冒险失败,战争继续。

完成顿涅茨克州、卢甘斯克州、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占领区的“公投”,克里姆林宫即将最初以有着强烈的最高决策者的政治意愿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为战略目标的“特别军事行动”,顺利演变为俄国为抵抗西方,为“收复”顿巴斯及其他俄国“领土”的“全民战争”、“民族战争”。

这时,克里姆林宫发起俄乌战争就不再是政治上的冒险,而是为了俄国“统一”的英雄。

于是,在克里姆林宫常态前提下,俄乌战争将继续在现在的顿巴斯战场、赫尔松战场及扎波罗热战场继续进行。

这时,俄国背靠“核威慑”战略,以新增加“动员兵”抵挡一线,即便陷身“磨盘战争”,理论上也可凭借逐步放弃赫尔松、扎波罗热等战线,不断逐步收缩兵力而集中在顿巴斯战场,继而将这场“磨盘战争”拖向2023年。

(相关磨盘战争内容,请参考《俄乌战争观察:论说俄国的“新战略”和“磨盘”战争 》)

俄乌战争持续时间越长,既符合北约、美国消耗、消磨俄国国力、军力及军民意志的战略,同样也符合克里姆林宫在持久战、消耗战中,将战争进行全民战争”民族战争”的升华,从而在借“民族情绪”降落伞,完成俄乌战争决策责任的安全落地

显然,以现在俄国国力、军力和战争处境,显然不会是这次战略冒险是否成功的决定者。

决定者在乌克兰及乌克兰身后的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

2022年俄乌战争与2014年俄乌战争最大区别在于:

在2014年的俄乌战争,俄国军事行动趋向“地区冲突”,尚未对二战及冷战形成的国际基本秩序造成破坏,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仅仅是战争的观望者和“道德裁判员”,因而,他们的应付手段被局限在军事范畴之外,仅不过是战后对俄国实施长期政治和经济制裁。

在2022年俄乌战争,俄国以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向联合国会员国乌克兰发起俄乌战争,直接挑战、危及联合国宪章及国际基本秩序。

这次,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看似没有介入战争,但是,他们是乌克兰抗战的实际支持者,众所周知且心照不宣地全面、深度地介入了俄乌战争的现实战场、抽象战场、虚拟战场。

(相关抽象战场、虚拟战场请参考《俄乌战争观察全集及俄乌战争谈:现实、虚拟和抽象的战场的全面对抗

可以认为,俄乌战争的走势直接关系着联合国、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利益和基本政治形象。

因此,在9月21日俄国宣布实施“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新战略,尝试新一轮战略冒险之后,北约、美国、英国、乌克兰等国家和组织经过短暂沉默,均对俄国发出极为强硬的声音。

其中,尤以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鲍尔上将声称俄国如果袭击北约成员国,北约将会予以军事回应;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等高层声明,俄国如果动用核武器造成“灾难性”后果,美国将予以反击……云云,态度鲜明,最有力度。

综合观察这些强硬声音,即可认为北约、美国均对俄国新一轮战略冒险划定了最后的底线,同时也表明了介入俄乌战争前提。

俄国一国之力,对抗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谁胜谁败,一目了然。

这时,俄国唯有祭起最后的杀招:

核威慑!

当然,也有朋友会认为俄国实施“部分动员”,可能新编30万至100万的作战部队进入俄乌战场,最后以钢铁洪流和人海攻势夺得战争胜利。

然而,现代高科技战争决定成败的主要力量是科技力,金融力,并非传统战争那些所向无敌的钢铁洪流和人海攻势。

面对现代高科技的干扰、压制及远程精确打击,钢铁洪流和人海攻势不过案板鱼肉,唯有以血肉之躯,消耗刀锋。

俄国居然在2022年实施“部分动员”,情形其实和20多年前的老游戏“红色警戒”的“动员兵”相似,造价低廉,一点即出,但是战斗力却非常弱小,高喊“for the mother of the Russia”,送了人头,对游戏进程却几乎没有影响。

(相关细节,参考《俄乌战争观察:详论俄军“部分动员”、“公投入俄”和“核威慑”的战略错误》)

俄国“部分动员”提出的征兵标准,为35岁以下的二等兵和军士;50岁以下的下级军官;55岁以下的高级官员。也有说法为50岁以下的二等兵和军士;60岁以下的下级军官;65岁以下的高级官员。

可见,俄国如要坚持新一轮战略冒险到底,除却不断收缩战线、收拢兵力以“磨盘战争”去争取时间之外,似乎也可以借用“核威慑”筹码。

从3月1日开始,我在多篇文章即提出俄乌战争受核威慑观点,同时提起俄军在常规战事不利可能会实施“核威慑”战略。同时,在《俄乌战争综述之七:基辅与马里乌波尔的攻防战将是战争的风口……》《俄乌战争综述之十二:基辅的反击,谈判与战争,扎波罗热与俄军下一个目标》等十余篇文章里,重点解释核威慑作用,并非是发起核打击,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其一,保持战略核衡势及核大国席位。

其二,对国内民众和友邦打鸡血。

其三,危机或战争态势下的战略核威慑。

其四,(以战略核威慑)达成政治妥协。

可见,核威慑最大价值在势,而非战。

如是投入战争,北约、美国及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势必介入俄乌战争,这对于战略冒险失败,需要以持久战、消耗战来尽量拖延俄乌战争,以便将俄乌战争升华为“全民战争”、“民族战争”的克里姆林宫而言,无疑将是“灾难性”后果。

因此,我个人认为以克里姆林宫的起码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不可能误判北约及美国的军事实力和态度,同时也不可能不了解实施“核威慑”战略应该发挥的四项主要价值。

因此,他们在将高调“核威慑”之后,继续低调进入常规战的“磨盘战争”轨道。

这些天,相传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战场俄军相继发放碘片、化防服及其他相关核战争物品。实则,这些信息与俄国高层不断放出以“核保护”顿涅茨克等“公投入俄”地区的声音一样,都已经将核威慑战略的能量用到了极致。

现在,俄国人可能比很多简中自媒体聪明人更聪明,看得更清楚,他们玩着核威慑在现在态势上,如再往前面走一大步,那就是深渊。

2022年9月29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俄乌战争三个主要战场分划图。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蓝色圆圈在粉红区域为乌军远火精确袭击;蓝色圆圈在无色区域为俄军远火精确袭击。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狂轰滥炸。蓝色圆圈为乌军进攻。

9月28日,克里姆林宫毫不意外地、非常委婉地,对其“新战略”作出了“退让和修补”的声音:

“克里姆林宫表示,俄国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至少要持续到控制整个顿涅茨克地区为止。”

言外之意,俄国将在战事不利之时,将会如同放弃哈尔科夫一样,放弃顿巴斯战场之外的战场。

克里姆林宫的这个发声基本在短期内解除了“核威慑”警报。

如本文前文分析,俄国如要在不升级战争规模,不刺激北约美国下场参战的前提下,坚持新一轮战略冒险到底,他们只能以不断收缩战线、收拢兵力,用“磨盘战争”的持久战、消耗战去争取时间……

一个有着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契诃夫、列托尔斯泰、布留洛夫、舍斯托夫的国家,要为这场“磨盘战争”付出如何的代价?

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明确地说,俄国很可能在实施“新战略”以后,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之前我对俄军战略分析:

俄军将回到顿巴斯主战场,继续强化俄乌战争为“特别军事行动”概念,继续通过军事、外交和行政的手段,驱动俄乌战争从俄军进攻乌克兰的“入侵作战”,转变性质为“俄乌民族传统矛盾”引发的俄乌武装冲突的“混合战争”模式。

可以推测,克里姆林宫对“新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退让和修补”,既是是俄国发出核威慑以后,北约及美国持以强硬态度,同时在网络公示俄国绝密的核武器分布图、相关发射程序及相关人员资料,对俄国核武器基地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反导预警予以压制的结果。

当然,也可以推测,这同时也是美国与俄国在桌面下谈判达成政治妥协的结果。

(关于美国和俄国在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频繁进行桌面下的谈判、沟通,我在多篇文章提及,近期,权威开源资料也佐证了这些分析)。

就战争是政治的极端表现而言,美国和俄国的政治妥协,即可表现在俄乌战争的主战场顿巴斯战场:

其一,是乌克兰占据顿巴斯战场北线战场优势,却迟迟没有反攻红利曼方向的问题。

红利曼是乌克兰对顿巴斯实施大反攻的一个标志性要点。
相关分析参考

后续,我将详细解说。

图1,可以从HIMARS、MLRS系统发射的ATACMS战术弹道导弹。这是乌克兰对美谈判希望得到援助的重武器。

ATACMS战术弹道导弹估计打击距离。

其二,是近期北约及美军对乌克兰重型武器的援助问题。

一方面,美国近期向乌克兰援助了NASAMS先进防空系统,有力遏制俄军有限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几乎将俄军完全推向了“狂轰滥炸”的机械化战争时代。一方面,美国却又坚持拒绝向乌克兰提供ATACMS战术弹道导弹。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问题。

ATACMS战术弹道导弹为美陆军主力导弹,美海、空军也有装备,射程约165-300公里,主要担负对敌纵深固定目标及移动目标,予以精确打击。可谓现役中、近程战术导弹奇葩,高科技远程精确打击的典范武器。

1991年1月,在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发射了32枚ATACMS导弹,主要攻击伊拉克地空导弹阵地、勤务中心、指挥部等高价值目标, 取得极好的战斗效果,有着极佳的实战口碑。

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可以从HIMARS、MLRS系统发射。不像其他重型武器,需要较长时期的人员培训。因而乌军如果装备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即可轻松用在实战,在第聂伯罗-扎波罗热-斯拉维扬斯克之间随机运动,精确打击即可完全覆盖、压制整个顿巴斯战场及亚速海走廊。

显然,借势北约和英美高科技助力,乌军捏在手里的ATACMS战术弹道导弹,就是一块“上好的板砖”。

俄军无论进出顿巴斯战场及亚速海走廊,都将遭到“板砖殴面”。

但是,美国迄今还是拒绝了这一要求。

据美、英、乌克兰等多方媒体披露,美国目前拒绝向乌克兰提供ATACMS战术弹道导弹主要顾及有二:

一是白宫确信这一决定可能会导致乌克兰向俄国境内实施打击,继而刺激俄国民族情绪失控,激化战争升级。

二是白宫担心乌克兰将这些导弹直接投入顿巴斯战场。

美国对顿巴斯战场的保留态度,正好呼应了9月28日克里姆林宫对其“新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退让和修补”的发声。

显然,俄乌战争依然将核心战场定位在顿巴斯战场。

这是北约、美国及乌克兰、克里姆林宫的各方站位己方政治利益达成的妥协。
基本可以认为,9月29日,俄国的“新战略”核威慑应该解除预警。

(相信后来一二天,会有相关分析跟进)

于是,短期之内,北约、美国及乌克兰依然可以凭借高科技,向俄军浅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以“烟头攻势”不断放血俄国。同时,俄国则以消耗“动员兵”和机械化狂轰滥炸予以对抗,以求争取将俄乌战争升华为“全民战争”、“民族战争”的战略时间……

始终,战争都是悲剧。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9月29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