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被剽窃的郁闷,冬季战争的赫尔松反击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10-28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图1)2022年10月20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乌克兰境内的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乌军防空;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本文上续《俄乌战争观察:从俄军空袭乌克兰,谈制胜现代战争的三要素---芯片、卫星、思想》

2022年10月20日,俄乌战争持续239天。

我之前嘲笑过国内自媒体爬墙洗稿,然后放在国内狂赚流量的事情。

然而,在国内爬墙剽窃转到墙外网上赚钱的自媒体,同样也是不在少数。

昨天至今天,据多位我的读友截图、统计,半年之间,我的《俄乌战争系列》文章被墙外、墙内的网页、自媒体人、包括所谓大V等等,整体剽窃、部分或者局部剽窃、洗稿、嫁接翻作音频、课件、视频、文档等,累计次数至少已经超过了100次。

一位作家老友为此调侃,原话就是:

“橡树写俄乌战争,背后跟了一群自媒体人……”

我写的俄乌战争,并非以简单罗列新闻、数据,而后吆喝口号,贩卖鸡血的自媒体快餐模式。

辛苦写作至今,我收纳在《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约有100篇文章,无不是我以多年积累的生活常识、理论认知,在尽量分析更多战争资讯、资料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苦思冥想而形成。

这倒不是自夸,我对战略、政略看法虽然平常,却也承继家学和几十年积累,并非寻常媒体人的三瓜两枣可以触及。

此外,我每天辛苦赶稿,文章难免会在细节上偶尔出现细微的表述、逻辑的失误。因而,这些墙内外自媒体瓦玉集糅,忙着剽窃、洗稿、嫁接做成自己的“原创”,无论是否在原文基础上添加口水、狗血,或者原封不动整体剽窃,鉴于我的文章确实与几乎所有的相关“俄乌战争”的文章都不相同,非常容易被人识别。

我在国内,独做书房,资料来之不易,分析、推演更是每日废寝忘食、熬更守夜……

对我而言,那些从俄乌战争庞杂、浑浊的态势、进程里,提炼出来的新分析、新观念、新文章,确属心血。


现在,眼睁睁看着这些文章、观念、心血被剽窃了,我束手无策。甚至,在网络上,我还目睹剽窃者们或者谋求赞赏,或者直接文章列成课题,吆喝“筹款”……

无法理解,那些墙内墙外忙着来回搬运、剽窃、洗稿、嫁接的哥们,尤其某些称“V”的哥们,满嘴正义、荣耀、道德,脸皮何以却是如此之厚?

以劣币驱逐良币,居然可以如此理直气壮?

午后,我心郁闷,即决定将最近剽窃我的文章的九篇墙内、墙外的自媒体的截图,做成九宫格发在朋友圈里,然而,发完等了良久,却无一位朋友围观。

疑惑之下,我修改为墙内外各选一副今天的剽窃截图,再发朋友圈。

然而,还是无人围观。

原来,我却在发截图时,终于疏忽踩雷“违规”,导致我的微信的朋友圈也被牵连屏蔽。

确实郁闷了。

此刻,我目睹着网络太多的那些满嘴正义、荣耀、道德的自媒体人,全然就是墙内墙外忙着来回搬运、剽窃、洗稿、嫁接的“嫖客”。

无奈之下,也仅仅唯有一声叹息。

目睹着心血文字屡屡遭到搬运、剽窃、洗稿、嫁接,其实,我也曾想起是否应该请一位职业律师,搜集相关证据,逐一起诉这些墙里墙外的职业“剽窃、洗稿”自媒体人及“大V”。

午后,一位资深的媒体朋友闻讯,语带苦笑,电话劝我,大意为:

“V”不够大,官司打赢也是浪费精力,现在不妨放水养鱼,逮其肥硕。

我深知其理,于是,再度叹息。

如此折腾到下午,纵然我平常都是心境宽和,可是心情憋闷如此,写作情绪难免为此受挫。

本来,俄乌战争在沉闷多日之后,在19日-20日陆续爆出了多个热点,正好可以就此深度分析、推演、综述俄乌战争当前态势及后续走势。

然而,被俗事影响,无心全局分析。

这里,仅深度分析俄乌战争最近的四个战场焦点,权作与好友隔网闲聊。

其一、俄军从10月10日对乌克兰全域的战略空袭持续至今,直接推动北约加强“拱火”行动,使得乌军正在快速形成现代化的防空和导弹防御系统。

10月20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鲁日尼发表讲话,称这个体系的形成,极大缓解了俄军对乌克兰全域的战略空袭。

观察10月18日、19日、20日的俄军战略空袭乌克兰全域的战况,从乌军拦截率不断增高,俄军空袭效率急速降低,可以确认,俄军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空袭,在事实上已经处于失败。

从战争与军事常识去看,战斗的基础目标是推动战役进行;而战役的基础目标则为推动实现战略目标。

那么,乌克兰能够坚持抗战的战略基础,一为乌克兰军民的卫国意志和抗战决心,二为西方国家援助。因而,俄国在俄乌战争的战略目标,即应该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去破坏乌克兰坚持抗战的战略基础。

然而,俄国在哈尔科夫反击战、红利曼之战连续惨败后,无论是9月仓促推行的“部分动员”、“公投入俄”、“核威慑”战略,宣布正式吞并乌克兰的顿涅茨克等被占领四州;还者从10月10日开始,至今连续对乌克兰全域实施的无差别战略空袭,无不是激发乌克兰军民同仇敌忾激励乌克兰,同时又“递刀”西方国家道义援乌的重大决策错误。

正因为俄军连续战略方向失误,使得俄军战略空袭乌克兰全域的作战,事实上无法得到太大的军事、政治结果。

二、俄军在赫尔松方向大规模撤退平民,似乎有从赫尔松战场撤军动作。

显然,在俄乌对峙的相对稳定的阵线进行远程火力对搏,乌军以高科技精准打击实施高度集约化、精细化的“烟头攻势”,综合作战效率必然完全碾压了俄军的粗放、低效的机械化“狂轰滥炸”。

苏罗维金上任俄军总司令之后,虽然在赫尔松战场加强投入飞机、火炮及多管火箭系统与乌军对战,但是,俄军依然无法改变被动态势。

在19日和20日,乌军以战机、HIMARS多管火箭系统及其他远程火力,向赫尔松-新卡霍夫卡方向,对俄军一线及浅纵深的阵地、指挥所、军火库、浮桥、集结地等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了至少30次以上的袭击,俄军战损极大。


此外,随着冬季将临,乌军得到西方国家援助,相对而言,较小受气候影响,可能会持续展开攻势。

但是,俄军后勤非常薄弱,主要后勤线之桥梁、铁轨多被摧毁,后勤保障持续乏力,俄军装备主体武器为机械化装备,不宜冬季作战……

诸多不利情况,使得俄军面临着冬季作战极大的风险。

我在之前文章分析认为,俄军本就兵力不足,不擅冬战,如是非要咬牙坚守赫尔松战场,尤其坚守赫尔松-新卡霍夫卡防线及第聂伯河下游右岸的战略桥头堡。那么,俄军面临最大的危机,可能不限于简单的战败,而可能会演变为战败叠加寒冷、饥饿的崩溃性危机。

因此,赫尔松战场为俄军在俄乌战争最艰苦的战场,对俄军而言,其政治意义远高过军事价值。

战至现在,赫尔松战场问题必然浮现克里姆林宫及俄国防部、总参谋部、俄军司令苏洛维金等方面眼前。

短期之内,乌军没有地面突击,一蹴而就反攻决胜赫尔松战场的可能。

但是,乌军会进行一波又一波的“磨盘”攻势,不断消耗俄军有生力量,消磨俄军士气。因此,俄军如要撤退,尚有一定的时间。

现在,俄军是守,或者放,完全在于克里姆林宫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价值取舍。

三、乌军在赫尔松战场可能会遇到的危机。

目前,乌军在赫尔松战场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乌军对俄军的进攻依然非常保守。

最近几天,乌军主要在尼古拉耶夫-赫尔松轴线、赫尔松东北诺瓦亚卡缅卡-贝里斯拉夫方向发起进攻。

受天气、地形等限制,目前乌军进攻多以第128山地突击营和第17旅坦克营混编为两个营级作战群,在远程火力配合下实施规模有限的战术反攻。


如前面分析,俄军在冬季作战对俄军渐成压倒性优势,也受战场条件限制,短期不会发起决战性质的攻势,因此,俄军尚有从赫尔松进行战略撤退的时间。


目前,俄军正在疏散、撤退6万多赫尔松地区的居民。计划撤退平民时间将至少延续到10月25日。


因此,俄军如是完成疏散、撤退居民,既可省去数万居民的吃喝拉撒等等后勤负担,更可以为部队机动提供更充裕的空间。


甚至,俄军可能在放弃赫尔松战场之后,以“伪旗行动”攻击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克列门丘格水库大坝等重要目标,直接水淹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区域。


显然,乌军如没有妥善、万全解决这个潜在危机,绝不会草率用兵,将数万精锐置于赫尔松及第聂伯河下游险地。


这才是乌军何以优势最大,却又一直小心谨慎发起阶段性的攻势的主要原因。


显然,乌军非常明确赫尔松战场态势,正在一步一步地踩踏俄军的赫尔松这场底线。


四,10月19日,克里姆林宫宣布在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个“新入俄”的州实施戒严令,即战时紧急状态(图中红紫色区域)。

同时,克里姆林宫还命令8个与乌克兰相邻的地区,进行“经济动员”。

“经济动员”范围包括俄占克里米亚、俄占塞瓦斯托波尔、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罗斯托夫、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沃罗日内等地(图中红色区域)。

此外,克里姆林宫还将俄中部、南部区域,实施“高度警戒制度”(图中橙色区域)。

似乎,俄国真要不留后手大干一场了?

答案为否。

我在前面文章认为,俄国“核威慑”战略已经失败,虽然“核”阴霾尚在俄乌战争上空,但是,“核威慑”对战争的影响已经降至开战以来最低。

那么,克里姆林宫实施戒严令,其目的何在?

我认为其目的有三:

其一,为对国内对冲“部分动员”战略失策。

在动员兵人数、训练和士气战况均不理想,“部分动员”战略严重影响俄国内部稳定情况下,克里姆林宫实施戒严令,严格管控相关区域,即可从容将俄军部署在相邻乌克兰,以及俄国中部、南部区域的军队调防、部署在俄乌战争的战略预备队的位置。

其二,在常规作战持续不利的情况下,继续营造“核威慑”氛围,缓延战略时间,以作冬季作战的战略调整。

其三,继续宣誓扎波罗热、赫尔松、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个“新入俄”的州的“主权”。

显然,俄乌战局发展至此,已经不是那个大国拍大腿想出一个策略、兵法,就可能天遂我愿,轻松改变战局。

正如我在《俄乌战争观察:从俄军空袭乌克兰,谈制胜现代战争的三要素---芯片、卫星、思想》分析认为:

在俄乌战争这场高科技总体战中,俄国虽然占据了资源、产能、库存、人数的优势,可是,如无法在高科技作战领域、后勤保障领域作出根本性的改变,绝无逆转俄乌战局的可能。

因此,我维持此前分析,乌克兰的战略反攻,正在进行……

今天综述至此,隔空问好各位朋友。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交流。

2022年10月20日21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