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俄乌战争观察:战场新态势和“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的攻击方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柏林会战:计算与实力,泽洛高地攻防战惨烈往事如是说……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新四军往事:在皖南事变之前的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

(图1-1)2022年10月27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乌克兰境内的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乌军防空;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本篇上继《俄乌战争观察:冬季战事与乌克兰、俄国及北约的三方战略论》
《俄乌战争观察:详解俄军的无差别远程攻击的战略目的》
《俄乌战争观察:从俄乌对垒的正面战场到俄军无差别攻击的非对称战场》

2022年10月27日,俄乌战争持续246天。

俄乌战争是二战之后战场面积最为广阔,政治背景极为复杂的一场高科技战争。因而,无论常人或者媒体,极难做到用一篇文章,面面俱到地对战争进行全景、即时地综述。

因此,从10月8日刻赤大桥爆炸事件至10月26日,我对俄乌战争的多篇综述,主要围绕俄乌战争的具体的事件或趋势展开、聚拢,相互映证、比较,最终形成较体系化的综述。

这里,继续沿袭这样的写作路径,分析和综述俄乌战争最新态势:

一、俄军攻击锋芒直指乌克兰后方城市,新开辟了以无差别攻击为主的非对称战场。

战事发展至今,俄军战略目标非常清楚,即以开辟的差别攻击为主的非对称战场,反制乌克兰已经以常规作战夺得主动的俄乌战争正面战场。

俄国有着五大拥核大国的核衡势政治优势、战略武器优势,同时为掩护能够持续进行无差别非对称的战略性攻,展开“爆破大坝”、“脏弹袭击”等等舆论战、外交战,占据了非对称战场的绝对主动。


但是,俄军在非对称战场的无差别战略性背负着极大的政治、外交、舆论和经济压力,难以持续进行


、确俄乌战争经转乌军夺得战略主动和阶段


然而,俄乌战争不同于二战时期的苏德战争,乌军夺得战略主动和攻不会在短期时间内完成。


那么,如无重大政治变故,2023年春季,将会决定俄乌战争的走向和走势。


因此,备战冬季作战、调整部署2023年全局战略,成为乌克兰、俄国和北约等三方现在的战略重心。


受高科技总体战决定,俄乌战争存在政治、外交及混合战争的“抽象战场”、高科技为主的“虚拟战场”、传统实体战场三大战场。

可以说,北约、欧盟及英美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事实上已经在“抽象战场”、“虚拟战场”参与了俄乌战争。

克里姆林宫心知肚明,却又处于常规武装和核力量的弱势位置,因而心中窝火也只得睁眼闭眼,虚论“乌克兰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尽量回避这个现实,以免刺激北约及英美“下场交手”。

三者之间,无疑北约战略将成为决定俄乌战争进程和态势的关键力量。


三、俄乌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总体战,芯片、卫星、信息、网络、人才、金融等等高科技作战资源将深度影响战争形态、决定战争走向。


俄军受制于俄国科技、经济等现状,仅用己方的能源、库存、产能、人数的传统战争的优势资源,以一国之力,以低维度的机械化战争,难以单挑战胜乌克兰及其身后的北约、欧盟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争夺俄乌战争的最后胜利。


对俄国而言,这确实是一场无希望之战。

10月27日,在赫尔松战区的乌军战术分队。明显可见,雨雾天气使得战场能见度减低。


斯瓦托夫外围阵地巡逻的俄军。偶尔会有朋友找我争论、认为乌克兰天气不影响双方作战。事实上,从最近多张即时图片来看,天气确实对俄乌战争形成较大影响。

四、俄乌战争目前分为四个战场,即顿巴斯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赖西昌斯克战场;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巴赫摩特-锡韦尔斯克战场;扎波罗热战场;赫尔松战场。

1、扎波罗热战场并非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但是,对俄军而言,却又是关联顿巴斯战场、赫尔松战场的战略关键所在。俄军如要确保顿巴斯战场和赫尔松战场,就必须保留扎波罗热战场。 

针对俄军战略,乌克兰军队目前在扎波罗热战场并没有急欲进攻,而是有条不紊逐步增加和积蓄兵力,对俄军防御形成了极大压力。

乌军如此布局,既在战略上牵制了俄军在其余战场的作战,同时,也为后续在这个方向发起战略性反击,准备了条件。

扎波罗热战场有三个主要目标,即扎波罗热核电厂、梅利托波尔、马里乌波尔。

扎波罗热核电厂问题为乌军实施战略大反攻的门槛问题。

夺取梅利托波尔枢纽,截断俄国罗斯托夫-扎波罗热-赫尔松战场后勤线,为乌军在南方战场展开反攻的最重前提。

反攻马里乌波尔,既为乌军反攻扎波罗热战场和反攻顿巴斯战场的句号,更是乌克兰夺取俄乌战争全胜的标志。

因此,扎波罗热战场风平浪静的背后,实则蕴藏着乌军石破天惊的一击。

2,赫尔松战场对克里姆林宫而言,是一个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价值的战场。因此,俄军在2022年的冬季,除非后勤崩溃,否则将不会放弃赫尔松战场。

在克里姆林宫的战略考虑里俄军控制赫尔松地形成赫尔松-新卡霍夫卡防线,威胁古拉耶夫、德萨及乌克兰腹地;退作为战略纵深保障克里米亚地区。

因此,赫尔松战场战略价值不断升格,已然成为了克里姆林宫棋局里几乎并重顿巴斯战场的又一个主要战场。

与国内网络随处可见的鸡血自媒体的缺乏起码军事常识的分析截然不同,俄军在赫尔松市及第聂伯河下游两岸地区,形成了赫尔松市-新卡霍夫卡战线,有后勤保障之忧,却没有被传闻的“包围”之虞。

现阶段,乌军组织兵力多以连、排规模向赫尔松外围俄军防区进行尝试性突破。


然而,随着冬季临近,阴雨绵绵赫尔松战区地势低洼遍地泥泞,能见度大大降低,使得乌军只能以“一步一步一公里一公里”的战术推进,进行低效率的地面突击。


这样的天气与气候同样使得俄军无法在赫尔松战场进行攻击作战。

于是,在赫尔松战场俄乌双方可能会进入较长阶段的两军对峙、消耗作战态势。这样,赫尔松战场将会成为乌军凭借远程精确打击优势发起“烟头攻势”的“磨盘战场”。

俄军如果扛得住,样的情况可能会维持到2023年3月。

如果扛不住,俄军的赫尔松战场,即可在冬季崩溃。

(图2-1)10月16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图2-2)10月27日顿巴斯战场态势图。


3,顿巴斯战场(参考图2-1、图2-2)的两个主要战场为乌军发起攻势作战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俄军目前唯一进行攻势作战的锡韦尔斯克-巴赫摩特-托列茨克及顿涅茨克外围战场。


对比上面两张相隔10天的顿巴斯战场态势图,最直接的观感,就是战场态势几无变化,俄乌双方发起攻势,似乎都显疲软,整体战场态势呈战线对峙、消耗作战态势。


此前,我在多篇文章分析认为,鉴于乌军得到北约及英美在“高科技灰色地带支持”,在这样的战场态势下,有着远程打击俄军一线及浅纵深的指挥部、弹药库、仓储中心等主要军事目标的优势。


因而,乌军无论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发起攻势,或者在锡韦尔斯克-巴赫摩特-托列茨克战场防御作战,只要保证己方远程火力进入射程,有了相对安全的作战空间,即为乌军地面作战的胜利。


乌军剩下的攻击,就是以HIMARS多管火箭系统及制导炮弹等承载着现代化的智能、信息、导航、网络等高科技的远程精确打击,发起俄军至今都无应对措施的“烟头攻势”……


观察最近10天的战报,俄军每天至少有5个以上的重要目标遭到乌军摧毁性打击。


如此看来,以“烟头攻势”进行“磨盘战争”,不仅是乌军在赫尔松战场的主题,同样也是乌军在顿巴斯战场的主题。


在日托米尔训练场的乌军新编突击部队。


在日托米尔训练场的乌军新编突击部队。

五、乌克兰新锐军队部署方向,将会确定乌军在2022年-2023年冬季的反攻方向。

此前,综合战况及战场态势,我推演认为乌军在2022年-2023年冬季的攻方向,主要在扎波罗热战场,其次也可能选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

为了在扎波罗热战场发起战略性大反攻,乌军甚至可能在11月上、中旬向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发起进攻,或者拔点斯瓦托夫

那么,乌军会是如何动作?


目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目标出现在俄乌战场,这就是乌军完全按照北约军队标准,成建制整编组建的“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


经过较长时间的隐蔽整编,最近,传说中的“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未定番号)在日托米尔训练场悄然浮出水面。

如同二战期间在兰姆伽军营受训、整编的中国驻印军一样,“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全员官兵接受英国训练,既在通讯、指挥作战等方面全面转向北约体系,加强装备较多高度保密的北约体系“黑科技”之外,这支部队还成建制地装备了大量的(疑似原华约国家提供的)科扎克MRAP战车、BTR-3E战车、T-80BV主战坦克及少量的美国轻型战车等重型武器。

就单位装备重武器而言,“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的装备数量、火力强度已经完全碾压同单位的俄军。

现在,“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第1营组建完成,每日演练,枕戈剚刃。此外,该旅第2、第3营也正在组建之中,预期全旅可能会在12月中旬以前,完成整编、投入作战。

显然,“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将是乌克兰开辟俄乌战争大反攻新局面的利剑。

该旅所向,十有八九就是乌军发起“冬季攻势”的主要突击方向。

目前,乌克兰为雨雾天气,气温下降不大,后期,到了11月中旬,乌东地区将迎来寒流和下雪。

11月下旬及12月中旬,寒流将反复席卷乌克兰,气温则可能在这个时间段降至最低……

在俄乌战争这样的高科技总体战中,后勤保障和高科技作战将成为决战致胜的两大前提。

那么,作为乌克兰精心打造的复仇之旅,乌军第77空中突击旅”是否会如二战时期的中国驻印军那样,在12月中旬的极寒天气里,背负国仇家恨而利剑出鞘,所向披靡处而为乌克兰的大反攻开辟新的局面?

请与橡树同行网络,继续闲聊观察俄乌战争。

私人微信,请一定简单说明,然后添加。

2022年10月27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