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漫谈俄乌战争可能对中国形成的影响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1-04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0月13日)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新四军往事:在皖南事变之前的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


2022年10月28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红点为俄军军事基地和重要军事目标。乌克兰境内的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乌克兰控制区的篮圈为俄军导弹、自杀无人机等袭击,乌军防空;红色爆炸圈为有效袭击(在俄军控制区亦然)。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红色圆圈为俄军的无人机行动、进攻、一线炮火轰炸。蓝色圆圈为乌军地面进攻,导弹袭击,海马斯攻击。


2022年10月30日,俄乌战争持续249天。


一直都有好朋友在问,俄乌战争会对中国产生如何影响?

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很难综合回答,却也碍不过情面。

这里,我在克里姆林宫政治常态(包括后普京时代的政治常态)的前提下,仅就经济影响问题,作如下漫谈:

一、受俄乌战争影响,俄国在与美国、欧盟持续走远的态势下,要想在战争结束的较长的阶段改变被孤立状态,必然且只能选择与中国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突然爆发且持续长达八个月的俄乌战争对欧美国家刺激至深,实为1991年冷战结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危机及深度影响且可能使得世界格局重构的最大国际事件。

因此,战争爆发不久,西方国家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很快从纷争、分歧,转而达成“援乌抗俄”共识,形成拉姆施泰因会议联盟,完全将俄国推向了“战略对手”的位置,并且形成了制裁、封锁俄国的“政治正确”共识。

俄国与西方国家在俄乌战争形成的对立,实际上已经相似或者超过了冷战时代。

同时,鉴于俄乌战争可能会以和谈结束,不可能会出现二战攻克柏林、占领东京模式的明确胜败的结局,因此,网传所谓俄国战败就会投向西方的分析,几乎没有可能。

此外,参考海湾战争之后的西方国家与伊拉克关系;2014年第一次俄乌战争之后的西方国家与俄国关系;即可确认,从战后西方国家的一贯的“政治正确”的惯性及俄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的分歧等方面来看,战后至少五年之内,俄国无法改变被西方国家严苛封锁、制裁的状况。

这样,俄国必然、唯一的战略合作选择,就只能是中国。

二、虽然俄乌战争的主战场在乌克兰,但是,战争对俄乌两国经济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俄乌战争停战以后,俄乌两国都有极大的战后重建需求。这将为中国的海外投资提供极大的商机。

作为全球第二军事大国,俄国在战前不仅准备约有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布局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掌控着完全可以制衡西方的能源、粮食和核威慑等三大筹码,还苦心数年建成了“去美元化”的国内堡垒经济。

看似,俄国准备妥当,高枕无忧了。

然而,等到战争爆发,欧美国家几乎在第一时间对俄国实施“经济核弹”袭击,将俄国剔除SWIFT支付体系,并且持续加强制裁直至几乎完全冻结了俄国的金融体系。

克里姆林宫并没有预料到,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符号化的现代金融体系,俄国金融体系根本无法脱身躲进“去美元化”的国内堡垒经济,最终遭到了“美元霸权体系”空前惨烈的打击。

受此打击,俄国海外企业市值几乎清零,俄国经济完全陷入孤立,严重动摇了俄国发起俄乌战争财政体系基础和金融体系基础,损失如此惨重以致严重影响了俄乌战争走势。

战时状态和被封锁、制裁状态,使得俄国目前财政体系、金融体系均是破碎不堪,勉强维持……

显然,和乌克兰战后重建侧重全面基础建设不同,俄国在战后会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俄国最主要和最需要的战后重建项目,实则是急需恢复并且升级财政体系、金融体系、外贸体系,以及恢复、整理和升级其他资源、粮食等产业体系。

于是,俄国战后重建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中国。


三、俄乌战争极大削弱俄国武装力量,尤其大量消耗了俄国武器库存、军工原料等国防资源。因此,俄国处在被西方国家制裁的大势下,如要快速恢复国防力量,只能将订单投向中国军工。

中国军工与俄国军工共源苏联军工,产品较为相近。

不过,相比俄国军工长期局限在新科技的机械化战争时代,存在观念陈旧、工艺粗糙,设计过时,产品故障率较高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军工在传统苏联军工基础上加强了智能、网络、导航、电磁、信息等高科技升级,尤其在导弹、舰船、飞机及无人机等方面,无论产能、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口碑,均有出色表现,已然成为仅次美、俄、法的全球军工出口大国之一。

因此,俄国要在俄乌战争之后恢复和补充国防资源,只能选择同源苏联军工且完成现代化升级的中国军工。

同时,俄国军工不仅面临俄乌战争表现蹩脚而遭到传统军火买家质疑,还面临西方国家战后制裁,陷入极度匮缺芯片及相关电子元件困境,极难恢复元气。

俄国军工衰落势在难免,这恰好又是中国军工机会。

这样,中国只要找好政治、外交、经济合作及国家安全的“抓手”,即有可能凭借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优势而得到国际上更大的军工市场。

军工出口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台阶。

显然,俄乌战争给予了中国军工绝佳的崛起机会。

四、俄乌战争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深层影响俄国内部政治结构。同时,即便战争结束,莫斯科可能会继续受到欧美压力。

受此影响,俄国在国力、军力相对削弱的态势下要将全力应付欧洲压力,必然会相对减弱对独联体中亚国家的影响;甚至可能会相对减弱控制东方的乌拉尔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远东联邦区,以及南方的北高加索联邦区等地区。

于是,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以及独联体中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上都会出现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

这些国家出现这些形态,同时受到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及“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必然会为中国提供极大的顶层合作与投资机会。

五、俄乌战争结束以后,俄国必然将在较长时间被逐离开欧洲的能源及原材料市场。就此,在中俄长期战略合作的背景下,中国将会成为俄国能源及原材料的最大消费市场。

对中国发展而言,俄国能源及原材料肯定有益。

中国为全球性制造业超级大国,俄国为全球资源超级大国,在俄乌战争结束后的较长阶段,如果得到俄国的丰富且低廉的能源及原材料的助力,中国国企将迎来空前高速发展的机会。

同时,中俄经济合作取长补短,构建东方特色经济体制,可以有效对冲美元经济压力,推动国有经济及制造业的发展。

七、俄乌战争之后,北方及西北的国防压力会继续减轻。如此一来,中国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就可以更从容地调整、优化武装资源,以备未来战略需要。

综上所述,个人浅见,俄乌战争如此转入持久战、消耗战态势,乌克兰及其身后的北约、英美等国继续以“磨盘战争”、“放血战争”消耗俄国国力、军力,如在纯粹的利益的战略视角观察,显然较为利好中国,利好国企。

2022年10月30日23时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