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足量的军援,将是乌军破局2023年俄乌战争的关键……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详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的古巴导弹危机往事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1979中越边境战事前望:越柬战争之进攻金边

火力决胜战场:越南战争的真诚镇伏击与反伏击战

舟山群岛战事:血战登步岛
解读南京会战: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之南京殉国记。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俄乌战争观察:详说普里戈津和瓦格纳佣兵之前世今生……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2月24日-12月30日)
俄乌战争观察:2023年冬季战争的三个推测……

2023年1月3日俄乌战争态势图(三个战场分划)。
红点为俄军基地或重要目标。乌克兰境内的深粉色为俄军控制区,无色为乌克兰控制区。在粉色和无色交界处的红色圆圈,为俄军地面进攻、一线炮火轰炸。俄军占领区的蓝色圆圈、红色爆炸圆圈,为乌军导弹袭击,海马斯及火炮攻击。

2023年1月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14天。

非常感谢《2023年的元旦漫话》的读者与留言朋友,托诸君之福,我今天测试终于转阴,但是昨天至今,依旧咳嗽和感到疲惫,不能久坐、熬夜,因而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两天……

虽然转阴,我个人依旧感觉胸闷,胃口大降,心情黯然且每每目睹那些熟悉的、陌生的尊长遭病、遇难,心里尤其倍加难受和难以释怀。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怀疑我的文字的表述能力,因而对于已经逝去的2022年,我唯有相信记忆……

这里,谨祝各位朋友新年阖家安康,身体健康。

言归正传。

对俄乌战争而言,这是2023年的开始,却又是2022-2023年冬季战争的延续。因此,最近战事对俄乌双方而言,都有着稳定战局和部署新年战争计划的战略意义。

于是,虽然战区近期气温没有降温,战场自然条件并非适合作战,在元旦至3日期间,双方还是集中精锐力量向各自选定的方向实施突击。

为打破俄军长期宣称的“制空权”,乌军在元旦前后先声夺人,相继以航空兵、无人机和HIMARS系统向俄军一线阵地、仓储中心、路桥设施、雷达站和部队集结地等目标,进行了18次突袭。

根据乌军在3日发布的战报,近期,乌军相继袭击克里米亚地区的塞瓦斯托波尔、辛菲罗波尔,扎波罗热地区的别尔江斯克,以及俄国纵深库尔斯克的多个军事设施。虽然乌军空袭规模不大,但是打击精准,取得较大收获。

其中,俄军在2日通报,就在跨年夜,俄军顿涅茨克马基夫卡基地的一个集会场所,遭到乌军HIMARS发射4枚炮弹袭击,造成至少63名俄军官兵当场阵亡。

也有俄军方面情报称俄军600名军人遇袭,伤亡至少200人以上。

平心而论,无论俄军阵亡60余人或者伤亡200余人,这对花费约2747美元招募一名动员兵,在2023年动辄征召数十万动员兵的俄军而言,实属勉强可以承受的打击。然而,乌军出手狠辣,如此实实在在的劈面一拳,在万人瞩目的新年战事中,落在了克里姆林宫鼻梁,其中之辛酸,憋屈,眼冒金星,确实难以言述。

显然,2023年元旦前后战事既其独特战略价值,还可以直接关系、影响作战双方的士气。

为此,乌军在实施远程打击同时,不断从日托米尔、利沃夫等地区调动精锐部队驰援顿巴斯战场,并且高调声称,乌军近日精选亚速SSO团精锐官兵及志愿编队、民族组织武装人员,编组建成了一个精锐部队第3突击旅。

很以往乌军的坦克旅、机械化旅不同,乌军第3突击旅是按照北约标准编建的新部队,三个机械化突击营、一个装备了包括T-90、T-72坦克的坦克营,一个装备北约援助榴弹炮的炮营,以及其他旅直和后方部队,为乌克兰军队又一支新锐地面突击力量。

不断向一线战场积蓄地面突击力量,表达己方的战略反攻决心,这也是乌军在2023年的一种战略宣誓。

近日,根据乌军发布的视频、图片确认,作为乌军新锐,乌军第3突击旅目前已经部署在巴赫穆特地区,其中有2个突击营已经参加了库尔久米夫卡方向作战。

顿巴斯战场的俄军榴弹炮阵地。

俄军炮袭巴赫摩特。

这时,俄军正沿袭其2022年12月战略布局,选在元旦、2日、3日,在顿巴斯战场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地区战场,向乌军防线发起了新一轮攻势发起反击。

其中,巴赫穆特地区为俄军现阶段重点圈定的主要突击方向,为俄乌战争现阶段核心战场。

从2022年12月31日、2023年元旦至3日,俄军延续此前作战思路,在巴赫摩特城区东北、东部、东南等方向,以猛烈炮火掩护,发起多次向心地面突击。

这应该是2022年6月、7月以来的又一轮顿巴斯大战。

不过,与我在此前6月、7月推演顿巴斯战事,认为乌军在北顿涅茨克和赖西昌斯克防御危局不同:

如今俄军受制后勤保障,炮火消耗已经从夏季攻势的每日6-8万发将至冬季战争的约2万发,火力明显减弱。

同时,乌军不仅已经习惯俄军声势浩大却效率极低的“炮火洗地”攻势,而且部署顿巴斯战场的兵力火力都较此前加强甚多。

如此再看俄军在巴赫穆特发起攻势,看似气势如虹,实则却像莽汉愤怒一脚,踢向了乌军嵌藏稀泥的一张钢板!

现在再看巴赫穆特战场,实为俄乌双方在冬季战争的主要战略角力点。

从2022年11月、12月至今,乌军且战且调整、加强防御,已经在斯拉维扬斯克-巴赫摩特轴线及巴赫摩特外围约200平方公里防区,部署了包括第3突击旅,以及第30、第62、第28、第53、第63、第24机械化旅,第1坦克旅、第17坦克旅、第46空突旅等近40个机械化突击营或坦克营的强大的地面突击集群。

不知不觉,巴赫摩特已经成为乌军聚集机动突击部队最多的战场。

如此战况,再加上地面湿滑、低温、多雾等极端战场环境,俄军要在没有完全形成火力压制,没有地面突击部队兵力优势的条件下,还要坚持主动出击,脚踢钢板谋求夺得巴赫摩特的胜利,纯属想法轻率、不切现实。

是以,战局毫无悬念。

2023年元旦、2日、3日,俄军主要在顿巴斯战场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地区战场,向乌军发起总计至少30次的地面攻势。然而,俄军攻势无一例外均遭乌军击败,根据乌军发布战报,最近2日,俄军阵亡官兵分别为元旦节的760人、2日的750人,共计阵亡不少于1500人。

俄军阵亡1500人,如再加上俄军轻重伤、疾病及非战斗减员人数估计3倍于阵亡者人数计算,俄军在2023年元旦战事期间伤亡人数已经超过6000人。

伤亡惨重且无进展,可谓败仗!

不过这样战况对俄军,却谈不上胜败。

从沙俄时代、苏联时代至今,俄军的战略、战争,从来都不会将伤亡算作胜负标准。

反而,俄军能够源源不断征召得到低成本的“动员兵”,有“资本”进行不惜成本的伤亡惨重的攻势,并且通过这些反击作战尽量扩展、稳定战线,实现“更高的战略价值”。

2023年1月,俄军炮袭巴赫摩特。

因此,受气象、地理环境恶劣条件影响,俄军发起地面进攻,如有咫尺收获,俄军即可以炮火掩护、巩固阵地,而是进攻不利或者溃败,反正自然条件也限制了乌军不能以机械化机动追击,因而俄军还是可以据守此前战线。

这时,乌军受战场自然条件限制和俄军强大火力压制,并不会草率集结部署战区的近40个突击营兵力冒险发起攻势,因而当俄军攻击停歇,双方各守防线,继续沿接触线进行以炮战为主的消耗战、持久战……

参考俄乌双方发布战报,可知双方炮战至少要占交战的90%以上的时间。

这时,反而是士气低落、战法老套的俄军瓦格纳集团佣兵集群,他们背靠俄军远程炮火支持,屡屡不惜血本发起攻势,居然将战线推至巴赫摩特城区外围,似乎成就了俄军冬季战争唯一的亮点。

然而,俄军瓦格纳集团佣兵集群推进夺得的仅是零星、破碎的据点。

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3日,俄军瓦格纳集团佣兵集群及俄军第2机步旅、第6机步旅、顿涅茨克新俄军第3摩步旅向巴赫摩特外围发起攻势,并没有在战役方向撕开乌军防线,更谈不上对巴赫摩特形成钳击、合围态势。如前文所述,战场基本形态依然为俄乌双方以炮战为主的消耗战、持久战。

如此可见,俄军瓦格纳集团佣兵集群屡屡受挫,明知毫无胜机却又表现骄狂和无畏战争,从纯粹的战争的逻辑上去看,确实让人难以理喻。

这时,我们只能从战场之外去猜度:

当我们了解瓦格纳集团老板为一个毫无国际政治和军事战略常识的开馆子的号称“普京厨师”的普里戈津,以及他在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的近乎一夜之间,居然走向了俄乌战争前台,并且独当一面,即可瞬间释然。

一个出自社会底层的烧烤师傅,居然咸鱼翻身,可以随心随意去操控军国大事,确属俄国为现代政治、军事独创的一份幽默。

因此,我个人继续不看好俄军瓦格纳集团在巴赫摩特的攻势,不认为俄军在目前情况下能够在巴赫摩特取得突破。

不过,战场危机四伏,战机稍纵即逝。

现在,在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地区战场,其实诸多战场态势与巴赫摩特非常相似:

在冬季作战进行相持、消耗作战,虽然在战役上利于乌军以防守反击击败俄军草率进攻,重创俄军有生力量;但是,如论俄乌前线战略对抗而言,双方沿交火线对抗时间延长,即可侧面促使各个战场战线得到稳定、固化。

俄乌现在的交火线的稳定和固化,将十分不利乌克兰在2023年进行战略反攻。

现在乌军不断加强巴赫摩特地区的防御兵力,在地面突击力量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因此,乌军要在2023年破局俄乌战争,必然就需要集中力量,选在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或者顿巴斯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地区战场实施反击、突击,打破交火线的稳定和固化的态势。

其中,我还是坚持认为斯瓦托夫将是乌军选定战役突破的首选。

2023年1月,乌军以炮火控制斯瓦托夫-克雷明纳高速公路。

顿巴斯俄军阵地。

但是,从全局战略而言,巴赫摩特则是俄乌双方战略角力的核心,因而俄乌双方围绕巴赫摩特进行的冬季作战,依然是我们观察俄乌战争战略态势的主要窗口。

如前文所述,目前巴赫摩特之战的90%以上战事为双方炮战。

俄军得到巴赫摩特外围地利,背靠M-03、H32、T-13-02等多条交通线支撑,可以得到较强后勤保障和弹药供应,因而,俄军为弥补地面突击兵力不足,即不断调入大量的龙卷风-S多管火箭系统、榴弹炮、大口径迫击炮,沿攻击轴线依次部署外围,在数量和体量上,形成了至少5V1的较大火力优势。

其中,以俄军龙卷风-S多管火箭系统与HIMARS对比:

虽然俄媒吹嘘龙卷风-S多管火箭系统射程更远、火力更猛、命中精度更高,然而,通过实战证明,龙卷风-S多管火箭系统空有震撼人心的影像、声响表现,但是在应急反应、高效作战、精准打击等等方面相比HIMARS,纯粹就是传统火铳与现代突击步枪的区别。

然而,就算双方武器存在着火铳与突击步枪的区别,俄军毕竟有着绝对的数量、体量优势,每逢激战,动辄就可能拉出来10台甚至几十台龙卷风-S多管火箭系统,配属榴弹炮、迫击炮火力,对乌军实施不计成本的狂轰滥炸。

这时,乌军装备HIMARS有限,弹药有限,虽然能够精确打击、重创俄军后勤战略目标,但却无法投入正面战场直接对抗、反制俄军火力。

因此,双方沿交火线实施炮战,使得俄军得以发挥己方火力优势,动员兵人数优势,以效率低下的“炮火洗地”攻势,更大可能实现稳定、固化战线的战略目标。

如此一来,俄军以炮火、动员兵优势以消耗战、持久战拖延更长战争时间,当然就利于克里姆林宫修正、调整2023年后续战略和重启谈判,为乌军在2023年实施战略反攻增加更多的政治、外交和军事障碍。

实际上,分析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俄乌战争战况,我们可以清楚发现,俄军从赫尔松撤退之后,一直都在不断调整战略,以求扳回战局。

这个期间,俄军围绕发挥己方战略和战役火力优势,调整和形成了两个互为依托的战略重心:

其一,开辟非对称战场,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打击。

俄军意图明显,即希望以此战略替代“核威慑”战略,策应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乌克兰战略反攻,谋求迫使乌克兰不堪负重全面消耗战而在2023年重启俄乌谈判。

其二,俄军继续收缩战线,将战略中心调向顿巴斯战场,以火炮及火力优势发起攻势和稳定战线,稳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个基本盘,配合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打击,并以此完成停战,以及锁定、巩固“新兼并领土”结果。

实际上,乌克兰抗战并非依靠本国力量进行,而是受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50余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援助影响,也受北约、英美既定的援乌抗俄战略影响,从而使得乌克兰在战略调整上显得较为迟缓。

回顾10月、11月、12月战事来看,乌克兰在连续反攻夺得战略主动的优势下,对俄军战略重心调整确实缺乏高校应对。

尤其在10月红利曼之战以后,俄军陷入战略窘境,无法以常规作战完成“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也无法继续进行“核威慑战略”恫吓乌克兰重启谈判。这样,俄军也就只能利用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50余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对乌克兰的有限援助,以己方传统战争的产能、库存等军事资源优势,悍然决定开辟非对称战场,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打击,迫使乌克兰全面陷入消耗战。

这时,乌克兰、北约、英美等50余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都没有在第一时间正确判读俄军的战略动态和在第一时间予以乌克兰足够防空力量的援助,如此战机耽误,以致俄军进行无差别战略轰炸居然就冒险成功,在战略上严重影响了乌克兰的战略反攻。

准确判读俄军持续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的战略决心、战略能力,实为乌克兰在2023年破局俄乌战争的有一个关键所在。

此前,美、英、德及乌克兰国防部等多方情报部门曾经评估俄军战略打击能力,认为俄军受国际制裁影响,难以快速恢复战争消耗的精确导弹存量,因而俄军精确导弹将会越用越少,直至枯竭。

乌军国防部因而判断俄军在12月份以后,最多可能对乌克兰进行五个波次的大规模导弹袭击,即会放弃对乌克兰全域的战略轰炸。

然而,随着俄军持续进行无差别战略轰炸,对乌克兰全域基础设施及电网形成大面积破坏,事实上严重影响乌军在冬季作战继续战略反攻。

这时,北约和英、美、德等国情报部门这才姗姗来迟得到了新的情报,认为俄国已经将用在乌克兰战场的“口径”和其他巡航导弹转入“三班倒”生产,并且能够在11月份生产得到约120枚或者更多的“口径”导弹,以及10架Su-24战机和10架Su-30SM和Su-35S战机……

无疑,俄军凭空出现的新增战略力量正在对2023年的俄乌战争形成影响。

综合分析从11月-12月俄军连绵不断对乌克兰全域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的情况,可见北约、英军、德军及乌克兰国防部等多方情报部门的相关分析出现的失误,使得乌克兰在战略上遭遇了难以言喻的被动。

先机失去,现在乌克兰、北约、英美等方面想要在政治、外交、军事等各方面有效遏制俄军的无差别战略轰炸,都是面临诸多阻力而显得非常困难。也正因为如此,俄军完全无意西方国家压力,而是明确选择以“无差别战略轰炸”替代“核威慑”战略,欲图以此压制乌克兰重启俄乌谈判。

如今,克里姆林宫为了延续进行这个战略“杀招”,一面外交争取伊朗等国援助,一面对欧洲和西方国家“松软板块”进行暗箱贸易,因而事实上突破北约及欧美禁区,源源不断得到来源不明的微芯片及相关资源,使得俄军不断得到了战略打击力量的补充。

如此单纯依靠乌克兰国力、战力,当然也就更为艰难对抗俄军对乌克兰全域继续实施的无差别战略轰炸。

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破坏乌克兰后勤设施及电网,影响和遏制了乌克兰的战略反攻。

泽连斯基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乌克兰军政高官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里·叶尔马克、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奥列克西·丹尼洛夫、国防部长奥列克西·列兹尼科夫、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尼、主要情报局局长基里洛·布达诺夫、乌克兰外国情报局局长奥列克桑德·利特维年科、乌克兰武装部队陆军司令奥列克桑德·西尔斯基和作战部队指挥官等人参加会议,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即乌军的武器和弹药现状问题。

就此,在2023年的年头以俄乌战争全局角度去看,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50余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援乌抗俄战略,已经不能保守地局限在对俄国的制裁、封锁层面。而是应该正视俄国战略决心和军工能量,对应俄军非对称战略轰炸和战力,大幅升格、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如美国在12月21日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包含“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18亿美元额外军事援助那样,这仅仅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开头。

对应俄军的战略决心和战略力量的援助,帮助乌克兰根本性遏制俄军的无差别战略轰炸,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延续乌军的战略反攻,破局2023年俄乌战争。

同时,再从俄军围绕发挥己方战略和战役火力优势,调整和形成了两个互为依托的战略重心来看,俄军以战略火力优势实施无差别战略轰炸,牵制影响乌军战略反攻,已经为俄军以战役火力投入正面战场创造了战机。

如今,随着俄军凭借扎波罗热和电厂危机筹码巩固了扎波罗热战线,凭借新卡霍夫卡水坝危机筹码和第聂伯河下游天堑稳定了赫尔松战线,俄军已经完全收缩战线,将俄乌战争的战略中心调向了顿巴斯战场。

就此,俄军攻势一反从前,正在企图以火炮及火力优势发起攻势和稳定战线,稳定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个基本盘。

可以确认,经过哈尔科夫反击战、红利曼反击战、赫尔松反击战,俄军现阶段战略趋向务实,已经回归到通过稳定和固化战线,从而锁定、巩固“顿巴斯新兼并领土”的方向。

顿巴斯战场是承载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正义性”和“原因”的根本战场。

同时,稳定、固化顿巴斯战线,以此将“新兼并领土”化为真正战果,即成为克里姆林宫宣布俄军实施“特别军事行动”赢得胜利的基础。

因此,如前文所述,如今俄军得益“无差别战略轰炸”策应,凭借顿巴斯战场相对稳定战线,正在不断凭借火炮及火力、动员兵优势,在顿巴斯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地区发起攻势。

俄军攻势并非如很多军事机构分析,为实现克里姆林宫设定的夺得更多、完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领土的战略目标。

现在,俄军实际上已经夺得了大部分顿涅茨克和绝大部分的卢甘斯克的领土。

基于这个战场态势,抛去克里姆林宫虚张声势的舆论宣传原因,可以确认克里姆林宫无论发表如何强硬言论,其战略核心,都会落在如何将“战果”落袋和停止俄乌战争方面。

因此,俄军之所以不惜血本在发起攻势,真实意图应该就是稳定、固化顿巴斯北线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顿巴斯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地区战场,从而在“无差别战略轰炸”策应下,发挥己方战役火力和动员兵人数优势,谋求以消耗战、持久战,迫使乌克兰重启俄乌谈判。

这时,我们都很清楚,以乌克兰现有国力、军力,虽然勉力作战,但实力限制确实难以打破俄军战略。

如此可见,北约、7G、欧盟及英美等50余个拉姆施泰因会议国家的修正援乌抗俄战略,对应俄军的战略决心、战略行动和战略力量,对乌克兰予以足够的军事援助,帮助乌克兰根本性遏制俄军的无差别战略轰炸,帮助乌克兰打破俄军稳定和固化战线的企图,才可能在战略上根本性破局2023年的俄乌战争。

正者无敌,我信!

祝福朋友们新年顺利,阖家健康、安顺。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1月3日
橡树笔于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