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别尔哥乐德跨境作战,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11-22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4月26日)
从筹码与代价视角,回望李梅火攻到原子弹爆炸……
抗战往事:川军的长沙会战
抗战往事:徐州会战,滇军血战禹王山
俄乌战争观察: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和无需反攻赢得胜利
俄乌战争观察:从5月11日的反击战分析五月战局……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战术反击与“欧洲之盾”在夏季的“烟头攻势”……
俄乌战争观察:从乌军的“斩首”行动,详说国际政治和外交对战局的影响……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夏季作战的战略选择,正面机动防御和纵深精确打击……
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巴赫摩特的战略撤退和F-16战斗机的“政治”威慑……

(图1)5月23日俄乌战争态势简况图。

2023年5月2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454日。


上篇文章《俄乌战争观察:乌军巴赫摩特的战略撤退和F-16战斗机的“政治”威慑》又受到零星几位朋友的“高洁”质疑,问我何以“自吹自擂”。


一时汗颜。


作为民间学人,我主要撰写历史、战史和战争关联文章,自然会非常认真去关注正在进行中的俄乌战争。相比诸多媒体、自媒体侧重新闻综述、叙事写俄乌战争;或者相比专业机构和职业者强调战争分析,我写俄乌战争总会尽量广纳开源资讯,既要综述战场态势和相关政治、外交等态势,还要在此基础上推演、推测战争演进方向。


从2022年2月24日战争爆发以来,我从24日、25日两篇文章最早分析推测北约及美军通过“高科技虚拟战场”介入战争,直至俄军占领扎波罗热核电厂为俄乌战争重大战略事件;俄军将(放弃基辅攻势)重点转向顿巴斯及南方战场;不会出现乌东大决战;不会出现赫尔松大反攻;乌军可能在哈尔科夫发起反击战;利曼反击战推演;俄军将从赫尔松战略撤退……


认真地推演和综述,以至于推文尽量靠近了战事。


直至最近,在中外诸多媒体都在热议乌克兰即将发起“巴赫摩特”大反攻的情况下,我谨慎分析推演认为:


乌军不会在近期发起反攻。


同时,“乌克兰可能会在五月期间,弃守巴赫摩特城区,将战事继续引向巴赫摩特西郊-恰西夫亚尔防线,凭借有利地形和防御体系,以机动防御战及持久战、消耗战,继续滞缓、消耗俄军攻势。

如此种种推演,结果与战事演进高度趋近(具体战例分析和推演,可以参考《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我确实为此耗费时间、心血等等。


如此大量工作,写成文章无非相伴诸君茶余饭后消遣,得几分碎银,或者海内外同行认同,引入他们的研究论著,转载他们的社交媒体,甚至假名制作音影媒体等等发表……


对我个人而言,收益微薄养家尴尬,甚至不如当街摆摊烧烤。


这时,幸好推演得到战事验证,如再不许我“非高洁”地、狭隘地自我陶醉一两分钟,岂不是非要让我就地喝风,跺脚修仙?


还望诸君理解,支持。


言归正传。


今天文章,主要综述和分析5月22日乌克兰“越境袭击”俄国别尔哥乐德事件;以及俄乌战争态势及乌军弃守巴赫摩特城区以后的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战场简况。


乌军第93机步旅退向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战场。现在,乌军弃防巴赫穆特城区,但是整个战区的局势依旧显得复杂。

瓦格纳佣军发布的有地理定位的升旗照片。


战后几成废墟的巴赫摩特城区。


战后几成废墟的巴赫摩特城区。

(图2)5月23日,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战场简况图。蓝色箭头为乌军最近主要反击方向。

先说俄乌战争全局。


和5月以来所有推文一样,我个人不认为乌军会在5-6月期间发起战役规模的反攻,继续确认赫尔松、扎波罗热战场处于继续对峙态势,俄乌战争的主要战场依旧在顿巴斯战场。


其中,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恰西夫亚尔至巴赫摩特西郊)-顿涅茨克外围及阿夫迪夫卡、马林卡、武勒达尔战场,则继续是顿巴斯战场的中心战场。


截止5月23日,从乌克兰发布信息,可以证实乌军除却巴赫摩特西南T0504 高速公路周围零星阵地,已经退出了巴赫摩特市区,同时,俄军瓦格纳佣军也在5月21日发布了地理定位镜头,显示瓦格纳佣军在巴赫穆特最西端一栋住宅楼顶升起了俄国旗和瓦格纳旗帜。


确然,巴赫摩特战事第一阶段结束。

但是,从战略和战役意义而言,乌军退出巴赫摩特,并非俄军取得关键性军事胜利,转向顿巴斯战场全局及俄乌双方针锋相对战略而言,这时,基于恰西夫亚尔-巴赫摩特西郊战场的第二阶段的“巴赫摩特战事”,这才刚刚拉开帷幕。

现在,俄乌双方鏖战巴赫摩特长达9个月,久战疲惫,看似短期之内,双方难以发起规模化攻势,后续战事可能趋向平淡。

这样,观察俄乌战场即可发现,瓦格纳佣军声称将会尽快将巴赫摩特转移俄军正规军,在6月1日以后,参战部队将撤离战场转入补充、重组和休整,直至8月以后。相对应,乌军在巴赫摩特的锋刃部队第93机步旅,同样也在低调地退出一线作战。

然而,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参考图2,近日,乌军似乎不知疲倦,以第3独立空突旅、第80空中突击旅、第28机步旅等部,继续向俄军巴赫摩特以南凸出部发起战术反击,以第57摩步旅等部向俄军巴赫摩特以北凸出部发起战术反击。

乌军南北两翼齐进,冲在前锋的精锐,则改为“北约化”军改的精锐第3独立空突旅。

在巴赫摩特攻防战刚刚结束,俄军转向防御态势下乌军能够继续发起战术反击,ISW等机构因此认为乌军夺得巴赫摩特战场主动。

不过,鉴于乌军反击规模较小,推进较为迟缓,虽然控有巴赫摩特西南T0504公路周围零星攻势,能够继续向巴赫摩特南北两翼持续发起战术反击,但是,是否确定或者能够在巴赫摩特战场南北两翼实施突破,尚需观察未来一周战事发展。

再说5月22日乌克兰“越境袭击”俄国别尔哥乐德事件。


(图2)ISW战争研究所关于乌克兰“越境袭击”俄国别尔哥乐德事件简况图,其他态势参考(图1)。

5月22日,乌克兰“越境袭击”俄国别尔哥乐德事件及战斗硝烟。

5月23日,紧急部署别尔哥乐德边境的俄军。

综合俄乌等多方媒体,可以确认:


5月22日凌晨 ,俄国亲乌克兰的俄志愿军 (RDK)和俄自由军团 (LSR)以2辆坦克,10辆装甲车及若干无人机等组成约200人的战斗分队,从乌克兰哈尔科夫方向格拉沃龙检查站地区跨越俄乌边界线,击毁俄方边防关卡,绕开了俄军此前耗费巨资建筑的“龙牙防御带”,袭击了俄别尔哥乐德州边境地区。


从(图2)可见,俄人之RDK和LSR战斗分队在这次行动中,越境纵深约为2-3公里,在数小时之内,袭击了Kozinka地区(有地理标识),可能袭击了Grayvoron地区至少10个或更多村庄(未有地理标识)等多个目标。


俄国亲乌的RDK和LSR战斗分队在袭击行动中向网络发表视频留言,声称“我们和你们一样是俄人”,是为了“推翻克里姆林宫”和为了返回家园进行战斗。


他们呼吁当地俄国平民呆在家里,承诺不会骚扰平民。


关于RDK和LSR战斗分队的军事行动目的,俄自由军团新闻公开解释为“在边境地区建立一个非军事区,使得俄军不能从别尔哥乐德边境袭击乌克兰”。


同时,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代表安德烈·尤索夫就事件发表评论,一方面声称“俄自由军团”和“俄志愿军”正在(俄国)别尔哥罗德地区开展行动;一方面强调该行动仅由俄公民进行,乌克兰方面没有介入行动,这是一场纯粹的“俄国内部的冲突”。


——“俄志愿军 (RDK) ”为俄国内反克里姆林宫和亲乌克兰政治力量组织,“俄自由军团”为乌军以俄战俘、俄乌战争期间“叛投”乌克兰的俄人的志愿者们组成的军事组织。


显然,这是一场典型的“代理人战争”。


如是了解这些背景、因果,即可以此事件简单联想、对比俄国此前和现在,在顿巴斯及扎波罗热、赫尔松等地区策动的类似事件,继而认知现代政治、战争及“混合战争”的“代理人战争”的“弹簧本质”。


悠悠晃晃,颇有一番“以大欺小”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味。


事件发生之后,俄国媒体披露了美国商业卫星GeoEye-1事前数次拍摄事件地区照片,言外之意,美国确实伸手了这一事件。其实,无需出示证据,地球上人所周知,俄人RDK和LSR战斗分队越境武装行动的背后,必然就是乌克兰,就是西方。


然而,克里姆林宫纵然震惊,却碍于诸多关联“代理人战争”的解释不便,也就只能讪讪称之为乌克兰“坏分子”越境破坏、“恐怖行动”云云。


战火引燃境内绝非小事。


如此“乌克兰坏分子”入境,既扫兴克里姆林宫的“巴赫摩特胜利”,更使得边境地区平民惶惶不安,惊疑不定。


为此,俄方及别尔哥罗德地区紧急宣布事件地区实施反恐行动,在火速疏散关键地区平民,撤退部署当地“核武器”库存同时,调集了特种部队、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组成联合部队,反击俄人RDK和LSR战斗分队。


——其中,别尔哥乐德为俄国相邻乌克兰最近核武基地。


如到战争关键时刻,这里就是俄方在己方边境地区实施战术性“核试验”,实现战略“核威慑”的重要基地。


现在,俄军后撤核武器,以及俄军调动了第41联合集团军主要机动部队第74摩步旅部署别尔哥乐德边境地区等等,即可证实,俄人RDK和LSR战斗分队的战术性越境武装行动,已经起到了有效牵制俄军战略机动力量的作用。


当然,俄人重视宣传,俄军到处,媒体跟进。


于是,22日晚间至23日,俄方媒体高调发布了若干俄军“反恐行动”捷报,声称歼灭“70多名恐怖分子”,击毁4辆装甲战车和5辆皮卡,击退了乌克兰“坏分子”入侵。


然而,俄人RDK和LSR战斗分队这次越境武装行动,实则为骚扰性战术游击。因而他们一路寻找俄军防御空挡穿插、游击、宣传,又得到后方高效信息保障,未及俄军重兵合围,已经快速分散撤向乌克兰境内。


俄军重锤无果,立足边境,眼望对手打了就走,也就只能指名道姓乌克兰进行一番舆论谴责。


乌克兰既然早就声明无意“俄国境内行动”,又在行动之时表明了“与它没有直接关系”,现在,等到俄人RDK和LSR战斗分队完成行动返回境内,乌方也就不痛不痒发表声明,称在战争态势下俄人武装反政权和军事行动,纯属在所难免,于人于己无关,云云。


就此可见,“代理人战争”作为“混合战争”的典型模式,完全就是基于“强者”随意出示理由,即可合法地修理、打教“弱者”的战争。


以前,乌克兰就是“弱者”,蹲守墙角,被俄军数次“合法”暴打。


现在,在中国站位和平,反对核战,“劝和促谈”的大势下,乌克兰身后有了北约、欧盟、7G及英美等50多个拉姆施泰因援乌盟国,实力剧增。


此长彼消,再加上俄国一年多时间在俄乌战争的政治被动、战局不利等等,如此态势明显已经给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更多策变俄国的机会,或者说有了更多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进行“代理人战争”的机会。


这个事件犹如信号:


俄国号称“全球第二”的优势可能已经不在。


在西方国家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间,在乌克兰充满活力的跃跃欲试间,昨天还在“扛着地球狂奔”的“战斗民族”,现在,俨然有了蹲向墙角的“弱者”的模样。


发表太晚,望诸君阅后如果认同,望转微信群、朋友圈支持。

谨致谢。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5月23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