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外篇:从远东共和国到外蒙古的“九一八事变”……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4-03-21
 
往期索引: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包括以哈战争,1月27日)
梨花又开放
走过战火纷飞的2023年,感悟2024年新年,感悟平凡生命之大精彩……
恰似你的温柔
2024年元旦说:漫说全球政治和经济的深V走势

俄乌战争观察:从政治和军事形态,推测乌军5月的攻击要点……

生日漫话渠家故事:回忆重庆抗战岁月和晋商边贸故事

俄乌战争观察外篇:朝鲜战争,从欧洲外溢到亚洲的战争

俄乌战争观察:一月战况综述和“F-16”的进入战场……

俄乌战争外篇:从刘德华当老干部,漫说哈尔滨与中东铁路的故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奇瑞老太太”传奇,说“庚子俄难”及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往事……

俄乌战争外篇:从梅西漫步,再说俄人与哈尔滨往事……

俄乌战争观察:二月,最新战情分析,愿龙年无战,借此拜年……

俄乌战争外篇:深埋哈尔科夫地下的往事,遗恨岂只卡廷惨案


1920年左右的苏军空军部队。

1920-1922远东共和国人民军征战图。

2024年2月13日,俄乌战争持续第718天。 

以哈战争持续第133天。

上篇《俄乌战争外篇:深埋哈尔科夫地下的往事,遗恨岂只卡廷惨案》,很多朋友留言表示之前不知道这件事情,猛然知悉,有些震惊。

也有朋友留言问及外蒙古历史。

外蒙古与东北地区同属近代史“满蒙悬案”核心内容,体系庞杂,本文即从同样少为人知的恰克图往事说起……

这就是外蒙古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家喻户晓。

知道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往事的人,也不在少数。

但是,1921年突然爆发的温甘伦事变,类似后来“九一八”事变,实质性撕裂外蒙古的往事,确实很少人知道。

从宏观历史视角去看,温甘伦事变和九一八事变一样,既是普通民众的灾难,更是上个世纪早期,日苏争霸远东格局下的“满蒙悬案”危机的一次总爆发。

满蒙悬案”,这是日本侵华史的源头,同样也是日苏争霸远东祸及中国的源头。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开始实施“南下”国策,在亚洲的“南下”目标,就是攫取不冻港,问鼎太平洋

1900年,庚子国变前后,沙俄势力扩张,到达黄海、日本海沿岸地区。

于是,沙俄就在这些地区及远东、东北地区,与刚刚“爬上大陆”的日本,迎头相撞。

两国都欺辱中国孱弱,把扩张立足根本放在中国东北及远东地区。

这样,一个贪大海,一个贪大陆,因而展开激烈竞争,直至爆发日俄战争。

战后,日俄接受美英斡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分割分治中国南北满洲。

至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成立“日韩合邦”,就此国力日盛。

于是,沙俄只好彻底绝了在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攫取不冻港的希望。

这是沙俄自“南下国策”的第一次重大挫败。

退而求其次,沙俄发现了外蒙古。

沙俄曾经接受金帐汗国数百年殖民、融血,深得蒙古战略三味,深知蒙古高原俯冲华北,假以时日,以蒙古灭金路线,同样可以蚕食南下,抵达黄海、渤海,攫取进入太平洋的不冻港。

再说当时的外蒙古,处于多事之秋,虚弱、散乱,确实是沙俄下手的好地方。

原来,满清末年,就在“闯关东”大移民同期,清廷放垦蒙古,大量华北汉人进入蒙古地区,因为土地、草原和生意争端,汉人与蒙古人发生频繁的武装冲突。

1891年,信奉金丹道的移民爆发大规模骚乱。

很快,骚乱演变成暴乱并且席卷蒙古。

蒙古人大量北迁避难,传说中的铁木真怯薛军嫡派的喀喇沁蒙古人首当其冲,被杀者超过十万。

在这场蒙乱中,清廷无力维持大局,失去了蒙古活佛和王公大臣信任。同时,蒙古地区汉蒙民族矛盾也更为尖锐,蒙古也就有了最早的独立呼声。

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沙俄趁火打劫介入蒙古,使得分崩离析的蒙古更为混乱。

于是,草原各处的蒙古活佛与王公各取所需,分别与中国北洋政府、沙俄等方面联系,相互竞争,纠缠不清。

如此稀里糊涂乱局之下,1915年,沙俄、外蒙和中国三方派出代表谈判,达成了在法律上明确蒙古得到沙俄保护,版图却又属于中国,同时蒙古实行自治的《中俄蒙协约》。

这个条约虽然确定蒙古为中国领土,中国却又因此丧失在外蒙驻兵、移民、设官、税收等权利,在外蒙古主权实质沦为有名无实的宗主权。

1917年,沙俄爆发了十月革命。

苏俄成立,大批前沙俄军队和遗民奔赴远东。

远东局势动荡,日、中、英、美等多方出军远东地区保护侨民,苏俄在远东危机四伏。

其中,1920年3月中旬,日苏冲突,爆发了“尼古拉耶夫斯基事件”。

当时,10万日军分路进剿阿穆尔、萨哈林、奥霍茨克和堪察加等地区苏军,击溃苏军特雷皮津部队、拉佐游击队等,顺势出入远东争议地区。

沙俄在远东历来吞掠的大片土地岌岌可危。

放弃,或者坚守?

莫斯科为此焦头烂额。

莫斯科即便万般不舍,却又受制内忧外患,左思右想,终于找到一个万全之策,在远东组建了一个名义独立的非苏维埃国家,即远东共和国。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以此作为与日本大陆势力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域。

二是划出了“独立的”远东共和国,苏俄也就切割了与沙俄的历史关系。

苏俄当即情真意切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与中国订的不平等条约,放弃沙俄从中国掠夺的一切领土。

苏俄确实非常聪明,现在,沙俄掠夺的海参崴等大片远东领土已经被建成独立的“远东共和国”了,苏俄所谓废除不平等条约宣言,当然就不包括这些土地,而仅仅是放弃了外蒙古的保护权。

中国北洋政府、英美等国无话可说,陆续退兵。

同时,苏俄有了远东共和国缓冲,再从外蒙古弃权,也就在与日本脱离了所谓“满蒙地缘”的纠葛。

显然,这是苏俄不得已的脱身之计。

之后,在这个背景下,也就有了徐树铮引兵入蒙,震慑蒙古分离势力,收复唐努乌梁海等失地故事。

然而,这时的外蒙古,既有亲华势力,更有沙俄旧部、蒙古各派势力,还有新渗透和崛起的日本、苏俄势力

外蒙古势力众多,各有靠山,徐树铮和北洋政府确实难以实质性解决外蒙问题,反而为后来局势恶化埋下引线。

对苏俄而言,只要妥善处理与日本的敌对关系,完成对远东高尔察克等白俄势力清剿,反身重新吞并蒙古,也就显得非常容易。

如此1921年,苏俄剿灭白俄势力,也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蒙古问题了。

于是,这一年,受莫斯科命令,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回到蒙古,组建军队。

远东共和国大致疆域图。

远东共和国时期的海参崴街头。

很快,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在外蒙古拉起几十人队伍,完成了建党、建军、建政府的“雏形”。

也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温甘伦事变爆发了。

温甘伦男爵为德裔白俄将领,全名温甘伦·冯·施特恩贝格,为白俄远东最大头目谢苗诺夫麾下头号战将。

1917年12月18日,高尔察克将远东军政委托谢苗诺夫,温甘伦水涨船高,也就成为白俄外贝加尔地区最大势力。

羽翼渐满的温甘伦热衷政治,在远东乱局之下,看准蒙古地区及远东地区空虚,也就索性自立门户,频繁利用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和其他中国人各种矛盾,挑起多次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战争。

1918年,温甘伦建成一支由蒙古人、布里亚特人和其他亚裔人组成的亚洲骑兵师,成为远东地区白俄一支精锐机动突击力量。

1921年,高尔察克和谢苗诺夫的白俄势力遭到挫败,温甘伦男爵率领他的亚洲骑兵师残部约近千人,由远东共和国逆向突围,突破苏军层层封锁,神奇地抵达外蒙古地区。

当时,苏俄战况记载,温甘伦残部沿色楞格河右岸实施主要突击,沿其左岸实施辅助突击,企图切断环贝加尔湖铁路,欲图在战略上断绝远东共和国与苏俄联系。

不过,稍微一想,在远东白俄全军覆没之后,温甘伦就算是“神仙”,也无法以以区区近千人搞出如此庞大的动作。

那么,苏俄军队当时为何要营造“温甘伦大军压境”的气氛?

显然,苏俄军队是为了找个借口,派出大军进入蒙古。

为此,苏俄新闻和后来史料都在夸张描述温甘伦男爵骑兵师进入蒙古“气氛”,将一支在蒙古游荡的孤军。描述为温甘伦男爵雄心勃勃,企图筹划建设大蒙古国。

苏联史料记载的温甘伦口号与当时莫斯科的口号,风格非常类似:

全世界蒙古人团结起来”。

现在再看,当年温甘伦男爵大蒙古国野心和纲领等“罪证”,似乎更像是莫斯科一位写总结的小官僚在手忙脚乱之间草就的“赝品”。

尤其这份“赝品”无视基本逻辑,居然赝出了温甘伦男爵凌辱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相关记录。或者因为这个纪录太过夸张,苏联史料没有采取,反而记载为“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病故”。

如此前后矛盾,也为多国史料、甚至蒙古自己史料,间接提供了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之死,或为苏俄特工与蒙古亲俄人士联袂下毒的线索。

尤其值得一提,苏俄在相关温甘伦男爵“证据”,还有温甘伦男爵以缺枪少粮的不到1000残部,在库伦和恰克图买卖城,围剿了徐树铮留在外蒙的中国军队精锐第3混成旅3000人的记录。

总之,按照当年苏俄和蒙古的相关记载,截止1921年7月10日,温甘伦男爵在库伦挟持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组建了蒙古君主立宪政府。

据说,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不堪欺辱,写了多篇求救信,秘派使者前往日本、北京、拉萨达赖活佛处。

据说温甘伦男爵势力庞大无比,所以,这些信都没有送出地广人稀的外蒙。

恰好,仅有苏赫巴托尔运气好,亲手把其中一封,也是唯一封信,送到莫斯科,亲手交到了列宁手里。

温甘伦的亚洲骑兵师残部,从官兵状态和装备来看,战力十分低下。

1920年代,苏俄远东军队的飞机、坦克联合演习。


东风骤起。

苏俄红军借以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名义,顺势向蒙古出发了。

1921年,苏军以王牌第5集团军3万精锐,以挂牌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即后来的北伐军总顾问布柳赫尔2万苏军精锐,在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的蒙古人民军引导下,分路向温甘伦男爵不过1000上下的军队发起围剿战。

首先,苏军主力非常神奇地向恰克图买卖城发起猛烈攻击。

恰克图买卖城是中国满清以降重要的北方边贸城市,城市繁华,人口稠密,被西方誉为"沙漠中的威尼斯"。

1727年雍正年间,清俄签署《恰克图条约》开始通商。

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河南恰克图买卖城为清朝直辖土地。

这个城市主要为中国居民,也是徐树铮留下的中国西北军第3混成旅防区。

恰克图买卖城既不是蒙古城池,也不是温甘伦驻军所在,但是,却是当时蒙古地区最富庶的地方和中国军民最多的地方。

3月18日苏军由乔巴山等蒙古军带路,率先出动,就是以全部主力3万余人,截断东南退路,合围恰克图买卖城。

次日,苏军向恰克图买卖城发起总攻。

然而,当年苏军进攻恰克图买卖城,与现在俄军进攻巴赫摩特一样拉胯。

苏军依仗兵力火力优势,屡屡发起势在必得的大规模攻击,却又屡屡遭到第3混成旅主力2000余人和城里晋商民兵3000余人联手痛击,伤亡惨重,几无进展。

苏军不甘受挫,继续进攻。

如此激战耗时十余天,伤亡近万人。

最终,莫斯科为此震怒,远东共和国军事部部长兼人民革命军总司令布柳赫尔,即著名的加仑将军,也就调集当时苏军最先进的火炮20门,装甲汽车2辆,飞机4架,集中苏军骑兵第5师、步兵第35师第103旅、蒙古骑兵团等3万生力军,继续轮番进攻恰克图买卖城。

最终,苏军地空进攻,施放毒气,攻破恰克图买卖城。

是役,中国守军与民军全部殉国。

城破以后,苏军积怨极大,沿街放火抢掠等等泄愤,未及逃走而被堵在城里的中国妇孺老弱无处可逃,他们或者自杀,或者被杀,几无生还。

历史过久,日渐混沌,具体有多少中国军民在恰克图买卖城遇难,终究成谜。

不过,可以证实的是,经此浩劫,作为远东"沙漠中的威尼斯",盛极一时的恰克图买卖城被夷为平地,悄无声息沉沦史河……

当时,苏军进攻方向绝非仅只恰克图买卖城。

在另外一个中国边境重要城市库伦,如今乌兰巴托方向,中国西北军第3混成旅另外一部掩护中国商民约万人以上,撤退回国。

撤退沿途,他们遭遇苏军装备精良的多支骑兵部队围追堵截,死伤惨重。

最终,这些中国军民十之八九在回家路上遇难,幸存者仅仅千余人。

这样,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实际上就是苏军,在击退中国军队,占据了库伦和恰克图买卖城等中国边境重镇之后,这才将“托名围剿温甘伦男爵亚洲师,解放蒙古人民的战争”,转向了实质性的针对温甘伦残部的小规模的围剿战。

在苏俄和蒙古记载中,当时的温甘伦男爵亚洲骑兵师兵力有枪有炮,军力上万。

然而,除却恰克图买卖城激战和库伦激战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战事记载。

此后战事,所谓军力上万的温甘伦男爵亚洲骑兵师,浑然人间蒸发。

毫无悬念,温甘伦男爵在8月被俘,经远东共和国西伯利亚革命法庭判决后,遭到枪决。

这就是著名的,却又少为人知的温甘伦事变。

此后,苏军继续托名“剿匪”,撕毁之前对华承诺而大规模进入蒙古。

就此,苏赫巴托尔、乔巴山等人终于得以宣布外蒙古的“完成独立”。

温甘伦事变消息传到关内,全国各界一片哗然。

当时,吴佩孚、张作霖等人发表措词严厉的声明,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更是抗议如潮,纷纷发表宣言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对中国军民的屠杀。

然而,当时中国,军阀战乱方兴未艾,国力衰弱,自然无法出兵蒙古。

如此群情激奋,最终仅是一纸抗议。

这对苏俄之武力、霸道,无疑空谈。

早已被夷为平地的传说中的恰克图买卖城。


西伯利亚第19空降师,恰克图之战参与部队之一。

1921年进入蒙古的苏俄骑兵。


就此,苏军开始在外蒙大规模驻军,完全控制蒙古军政最高权力,对蒙古实施强势和压制性“外交”……

蒙古人没有等来他们期待的“独立”。

1923年2月,年仅30岁的苏赫巴托尔在极端苦闷和不满中,诡异而突然去世。

1924年5月,另外一位蒙古“领袖”八世哲布尊丹巴也在郁闷、不满中,诡异而突然圆寂,旋即苏俄及其扶持乔巴山政权宣布中断哲布尊丹巴转世、藏传佛教蒙古一脉就此断绝。

蒙古彻底步入苏俄改造的“政治”轨道。

这样,对苏俄赤胆忠心的乔巴山笑到最后,成为了蒙古的老大。

1928年早春,外蒙古王公平民不堪凌辱,爆发反独立运动,要求回归中国。

随即,苏军以“平叛”进军外蒙,进行血腥镇压。

“平叛”期间,张作霖试图出兵外蒙,中苏军队在外蒙东部边界发生小规模激战。但是军阀始终是军阀,当时正逢北伐战争,张作霖也无意为外蒙而消耗奉军兵力,故而“浅尝辄止”,潦草收兵,失去了一次收回东北的机会。

如此到了1936年3月12日,苏俄和乔巴山蒙古正式签订互助议定书,重申共同抵御来自第三国的侵略,约定“缔约一方一旦受到军事进攻时,对方应予以帮助和支援。”

显然,中国在这一条约中被苏俄定性为第三国。

苏俄籍口温甘伦事变分割蒙古的行径,暴露了当时国联在国际政治上的虚弱,也暴露了中国军阀内战,民心离散的孱弱国情……

苏俄如此轻易得手蒙古,占尽便宜而风平浪静,当然也直接刺激和怂恿了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

于是,到了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几乎“照抄作业”,侵占中国东北,扶持了伪满洲帝国,也就将“满蒙悬案”变成了“满蒙分赃”。

1941年4月13日,在中国抗战最为艰难期间,苏联和日本就“满蒙悬案”问题及其他事项达成共识,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发表了联合声明:

“为了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同时,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如同1939年9月苏德联手分割波兰一样,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也在“法律上”完成了对中国满蒙地区的瓜分。

历史苍茫,回望从前,唯有唏嘘。

当然,中国浴血抗战,赢得胜利,收回了“伪满”。

但是,在温甘伦事变中被分割的蒙古,却终究是走远了……

善忘,这是人性。

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蒙古往事?

知道"沙漠中的威尼斯"恰克图买卖城往事?

至于当年为中国边城浴血罹难的万千中国军民,如今遗骸散布漠北,早就被后人淡忘。

此刻,唯有借2024年甲辰年,与朋友隔网聚酌,一樽还酹苦难往事。

祝愿祖国和平、繁荣、富强。

甲辰初四,橡树向诸君拜年。

良心写作,三点一转。

添加微信,简单说明,便于交流。

2024年2月13日
橡树于广都铭贤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