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碳”路先锋如何逐“绿”行

李梦玉 廖华鹏 当代江西 2024-05-12

短短几年,吉州区为何不断捧回国字号殊荣?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位“碳”路先锋的逐绿之旅。


从全省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到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吉州区行政审批局成功创建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永叔街道竹笋巷社区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全省首张“景区碳中和”证书花落钓源古村……

短短几年,吉州区为何不断捧回国字号殊荣?碳达峰、碳中和对吉州区意味着什么?为实现“双碳”目标,吉州区都做了哪些努力?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位“碳”路先锋的逐绿之旅。

千年古村钓源。习道斌/摄

产业“减碳”  实现发展“增绿”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指向的不是简单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而是要推动经济发展结构全面绿色转型。

盘点吉州区工业体系,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工业为数不多,转型升级压力不大。但发展的每一步,都在取舍。

一边是渐有起色的有色金属、建材产业,一边是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几年前,吉州区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把电子信息产业扶上“龙头”,2022年实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41.7亿元、占比69.14%;华立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园新建二期,将达到80~100万只动力电池的日产量;万佶物流智慧平台打造全国物流“平台+基地+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模式,实现光伏仓储、新能源车配送。

数字化智能化为吉州区的低碳发展注入澎湃动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晰。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俯瞰吉州区工业园区,厂房屋顶上一块块深蓝色太阳能电池板排列整齐,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成为清洁电能,让企业尽享“阳光福利”。

走进新永胜环球(江西)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诗鸿介绍道:“屋顶发电一举多得,既解决了服装出口的绿电指标,又大大节省用电成本,每天发电量除满足日间生产用电需求,还有少量余电上网,一年下来省了十多万呢。”

据统计,自2022年7月以来,吉州区工业园区强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计划总装机近3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可达3000万千瓦时。

“未来,我们还要不断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不仅要‘逐日’,还要‘追风’,充分用好吉州区平原多的优势,大力支持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吉州区委书记尹冬苟介绍道。

沿着西南方向走,来到吉安市绿色分拣中心,只见华赣循环大数据展示中心智慧大屏上,数据实时滚动,哪些回收品类占比高,供应商来自哪里,实时交易额有多少,都一清二楚。

变废为宝,华赣环境抓住2022年吉安市被列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的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

自2022年以来,分拣工厂累计回收再生资源5468吨,实现总价值1039万元;循环利用中心累计处理园林废弃物和大件家具1218车,销售破碎产品609.8吨。

从结构优化到能源转型,从资源节能到循环利用,一条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吉州区蔚然成势。

吉安市吉州区竹笋巷社区。刘紫娟/摄

景区减排 为“绿水青山”定价

8月15日,全省首张“景区碳中和”证书花落吉州区钓源古村·十里芳菲,吉州区的“两山”转化之路越走越宽敞、越走越自信。

“钓源是欧阳修宗亲故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生态村,也是国家4A级景区,但因没有统筹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管理和运营不佳,屡屡面临景区摘牌风险。”钓源古村讲解员兼村委会妇联主席彭月红感慨道。

幸运的是,二十年来的持续保护,让古村基本面貌得以保存。

吉州区委书记尹冬苟说:“博大厚重的庐陵文化,引领我们不能埋没钓源;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激励我们不能错过钓源;僵化思维的前车之鉴,要求我们不能束缚钓源。我们一定统筹好‘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让钓源变得更加有魂、有韵、有根、有生命力!”

为此,尹冬苟和同事四处寻访,决心找一家“对古村发展有情怀、有成功经验”的公司来钓源做开发保护。经乡贤介绍,吉州区与国内知名文旅企业十里芳菲团队取得联系。

“和西溪湿地不同,钓源吸引我的,除了古建、村庄和周边的几百亩农田林地,还有保存完整的生产、生活体系,还有就是吉州区委、区政府做好这个村子的决心。”十里芳菲创始人张蓓在钓源调研时说,“正是这些因素给了我信心和方向。”

走进自助餐厅,服务员热情地介绍道,今天的土鸭是刚刚从池塘里捞上来的呢,大家趁热吃。现捞现吃,这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这是独属于钓源的一套零碳智慧的“芳菲新农业”体系:农业耕种上,成立“新农人部”,专注自然农法,初步实现四季瓜果、时令蔬菜的田间直采和小龙虾自由;农业养殖上,引入浙江华腾养猪技术,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冰箱式保温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新建零碳猪场。

耕作和养殖的产出,一部分直供村庄里的餐桌,另一部分由“芳菲荟芳邻”、生态合作商直采,形成了自给自足、兼顾分享的有机种植生产系统。

产销之余,钓源还精心打造微生物降解系统,在村落中推行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树枝落叶、猪场粪便等有机物,都通过微生物降解生成有机肥还田,从而实现土壤改良。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这是钓源“沉睡”的山水田园房屋等原生态资产得以唤醒的关键。

漫步钓源,能看到“八卦村”的基本布局未改,东西走向的S形山脉蜿蜒千米,上植两万六千余株古樟树连成道家太极图;村中东高西低七个池塘一字相连,塘中水草飘摇默默修复着水生态;行走于青石板铺就的蜿蜒巷道上,“地上+地下”活水被打通,即使滂沱大雨也无积水……

“钓源2022年度碳排放量为830吨,我们通过‘江西省碳中和平台’购买林业碳汇项目减排量进行碳中和,减排量合计830吨,实现了景区‘零排放’。”钓源古村·十里芳菲运营村长韦世晓高兴地说道。

“景区减排与林业碳汇联动,是吉州加快低碳景区创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又一创举。”吉州区副区长王陶说。

如今的钓源人气暴涨,仅2023年十一假期就吸引了近7万人打卡体验,景区实现营收368.4万元,带动消费2500余万元。央视在钓源举办全国性的家庭酷跑活动后,“中国钓源”品牌进一步打响。

华赣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内的吉安市无废城市科普教育基地。刘紫娟/摄

全民践行 形成绿色自觉

碳中和是全社会的中和,要以小我的减排推动大我的中和。吉州区以低碳社区、近零碳社区建设为切入点,让低碳之风真正吹入寻常百姓家。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走进位于吉州区永叔街道竹笋巷小区,可以看见低碳理念渗透在方方面面——

利用废旧物品改造的小羊、蜗牛等低碳小品惹人注目;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快递柜、太阳能音乐座椅、智能垃圾回收箱等设施一应俱全,54盏太阳能路灯和初心小院屋顶光伏的年发电量就有7000余度;所有家庭都自觉使用节能灯、一级能效家电,每年可节约用电超85000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1吨……

“走咯,又到健身时间啦!”看着组团健身的大爷们,华平社区党委副书记彭秋梅介绍道,“自从老旧小区改造后,以前无人问津的健身场所,现在成为了社区最热闹的地方,它还能利用太阳能发电显示运动时间、播报运动信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凯震金鹭花园小区、香榭丽都小区获评吉安市首批低碳社区以来,吉州区陆续打造了低碳社区、近零碳社区30余个,其中竹笋巷社区更是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在吉州区的另一头,还藏着一个节能改造的民心工程——城北智慧菜市场。一个菜市场,怎么跟节能挂上钩?来到现场一看,果然大不一样。

往上看,透明玻璃顶棚有效利用自然光,白天基本不需要电力照明;往下看,地面铺设防滑易清洗地砖,采用全自动节水洗地机清洗;在室内,为数不多的照明灯全部都是LED灯具,还设置活禽宰杀 、蔬菜余料等专门垃圾桶方便处理……

“这里严格实行净菜入市、检测农药残留,170余个摊位均配备联网电子秤,交易后提供有追溯代码的小票,居民们能放心购菜,不再挑挑拣拣,垃圾产生量也大大减少。”吉州区发改委工作人员邓含芯补充道。据统计,菜市场每月能节约用水量300余吨、用电量2000余度。

一个个小微工程,彰显政府节能降碳的主动作为;一个个新变化,体现全民低碳的绿色自觉。

追踪碳足迹,饭馆里光盘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市场里节能家电畅销、“以旧换新”活动异常火爆;“河小青”志愿活动、限塑禁塑活动常态化开展;机关单位低楼层电梯限行,大街上共享单车举目皆是,绿色低碳出行成为居民外出的优先选择……

从产业到景区再到居民生活,从政府推动到企业参与再到全民自觉,每一个关键词都指向鲜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吉州篇章!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从四个维度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
管窥绿博会
当代江西拍客征集令
一瓷何以连山海
把“千年瓷都”靓丽名片擦得更亮
文化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江西“君子”王造时的几桩往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