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丝路飞天 石窟古韵——北大文研院邀访学者河西走廊石窟寺考察

编者按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宗教传播交融之路。在今甘肃境内,古代的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众多佛教石窟寺遗存,它们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是古印度佛教东传的历史见证。10月16日-24日,文研院第九期邀访学者远赴甘肃,对省内河西地区的重点石窟及其他文物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11月19日,河西考察分享会在静园二院208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校报》委派记者参加,并对考察成果进行撰文介绍,成文刊发于2020年12月5日的《北京大学校报》。我们特此转载,以飨读者。




 炳灵寺石窟:瞻云冈而顾河西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处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壁上。“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石窟开凿年代由西秦绵延至唐,明代又进行了重修重绘。


169窟是炳灵寺最重要的石窟。其内有大量壁画和造像,九成以上都是西秦时期的,还有少量北魏、北周的晚期造像。东壁造像身上的纹饰显示出龟兹风格,背光有奏乐者,所持乐器既有龟兹的,也有汉地的,西壁石壁上有雕刻的石胎立佛和泥胎立佛,南壁则有千佛像。根据题记,建弘元年(420年)重修此窟,这一确切纪年让此窟成为了中国石窟造像断代的标尺。


图右上的天然洞窟为炳灵寺著名的169窟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韦正教授尤为看重炳灵寺169窟的地位,他指出,理解169窟的核心问题在于窟中的维摩、释迦多宝等大乘内容来自长安还是凉州?他倾向于后一种意见,即炳灵寺169窟的这些内容是从凉州“漫”过来的,内地的造像艺术风格也影响到炳灵寺,进而影响到甘肃武威及以西地区。同时他还认为,169窟晚期遗存,特别是佛像形式,可能与长安佛教关系密切。这实际上是长安在中国早期佛教史上的地位问题:北魏统一之前,西方的文化因素可以经由河西走廊传入,统一之后,敦煌的地位提高,武威等地的地位相对下降,而长安始终有自己的地位。


炳灵寺169窟是典型的早期石窟,云冈石窟则是稍晚石窟形成的关键。在对宿白先生提出的“凉州模式”加以辩驳的基础上,韦正教授探讨了云冈石窟与河西走廊石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方面,河西石窟对云冈影响不大。以皇兴三年(469年)邢合姜墓石椁为例,除大花朵、圭形大髻等细节外,看不出多少相似,因此很多学者秉持的“河西走廊石窟是云冈石窟的主要灵感来源”的观点并不妥当;另一方面,河西走廊现存石窟也没有受到云冈石窟的多大影响。总而言之,在形式方面,两地洞窟之间并无明显联系。


从169窟外望所见山景



莫高窟:粉本问题之争辩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座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后历经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249窟是西魏时期的窟,内有莫高窟最早的覆斗顶,四披各有一幅壁画,体现出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合。西披为阿修罗,其左右有非常早的歇山顶建筑图案。歇山顶的出现应与抬高屋顶,放置佛像的需求有关。南披为西王母,北披为东王公,东披有摩尼宝珠。


285窟同样为西魏时期建造,内有五百强盗成佛图。这幅成佛图用五个人像代表五百强盗,描绘五百强盗被挖眼后又被扔入山谷,向佛祈求而最终成道的故事。西壁与其他三壁相比有明显的印度风格,表现为铁线描和凹凸晕染法,窟顶四披的图案中有大量蓝色的飘带,灵动绚丽。


敦煌285窟南壁五百强盗成佛图


精美的壁画离不开画家的巧思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粉本是绘画的序章,指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后引申为对一般画稿的称谓。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陆蓓容老师对粉本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她提出,粉本问题是贯穿整个美术史的问题,是研究绘画史一定要接触和解决的问题。从研究层面来讲,应集中于怎样使用画稿的问题,而不是物质本身。


莫高窟外景,流经莫高窟的大泉河



童子寺石窟:

中心塔柱与《西游记》壁画


童子寺石窟座落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城东面约十公里的童子坝河的中游。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号窟在南侧山体上,石窟坐东朝西,内有很大的中心塔柱。中心塔柱原本是放置舍利的佛塔,祭拜方式为转塔,石窟逐渐汉化之后去掉了中心塔柱,因为汉地佛教对转塔的接受程度不高,更乐于叩拜佛像。中心塔柱去掉之后,佛像也逐渐变大。像童子寺这种带有中心塔柱的佛教石窟,基本都在隋代之前。塔柱四面均开一佛龛,塔柱和龛壁之间顶端为拱券,使石窟显得更为高大。石窟北侧窟口处有五层壁画,最外层是清嘉庆年间绘制的《西游记》壁画,粉本来自苏州,有趣之处是大部分画的主人公是孙悟空而非唐僧。


8号窟的中心柱相对较小,窟型保存也相对完整。此窟也是坐东向西,往西有一拱券顶的通道。内有四层壁画,最表层也是《西游记》题材,还有藏传佛教壁画,上有“胜境”“洞天”等题记,为清代所绘。通道北侧残存了一丁点底层壁画,保留了供养天人的半张面庞和颈部。9号窟也是中心塔柱石窟,南壁窟口也有保存下来的早期壁画,面部特征非常明显。


童子寺外景


童子寺1号窟和8号窟中的《西游记》题材壁画,对研究《西游记》及其故事在西北地区的流变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敦煌研究院的丁得天老师曾对童子寺石窟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究,他将调查时新见的壁画收录补全,确认童子寺内存《西游记》壁画共43幅,并通过对该题材壁画的对比分析,提出其绘制的时间应当在清代中晚期。



来源:北京大学校报1564期2版

文字:校报记者侯佳钰





推荐阅读

新闻 | 文研院考察团队访问敦煌研究院

李鸣飞:河西石窟考察笔记之一——从兰州到金昌

文研读书18 | 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的石窟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文研线上学堂01 | 樊锦诗:为何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

锦绣诗心:记樊锦诗教授的演讲“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

责任编辑:刘雪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