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祖庆:别让你的脚步绊倒自己

张祖庆 祖庆说 2021-10-25


                           1


这天,我的微信后台,收到了署名“快乐吧”的教师朋友的留言——


没有平台成为我现在最大的痛。


我是一名研究作文十余年的英语老师。但就因为我的这一身份,让我潜心研究十多年的成果,得不到肯定。


毕业初我被分到农村当班主任教语文、数学。当时的我发现了学生们不会写作文的现象。2002年我以语文老师的身份,在乡里出了两节作文活动课,反响很好。2004年,因为工作需要加上专业原因,我成了一名英语老师---一名在市里都有名的英语老师。


在这十多年里,我一直没有停下研究作文的脚步。只要见到作文二字的书,总能让我爱不释手。学校图书馆里李吉林、常青、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我反复研读,为了学习我还研究了各个版本的作文教材《旭日弘文》《小桔灯》《直映作文》……十余版,甚至买美国作文教材两套。每天四点起来,看各种作文讲座,一字一字把视频里的内容记录下来。实践出真知,为了检验效果,我主动承担起了“作文社团”的辅导老师。在反复的实践中,在学生的反馈中,作文教学这个老朋友的样子慢慢在我的脑海里愈加清晰了。


2013年,社团里孩子的进步很大,校长让我给同事们介绍经验。以“同类阅读”为基础,以“应用积累”为基石,以“观察”为依托的“表达”序列训练作文模式在我校开始生根了。也是那时我尝试让孩子们观察电影写作文。14年,我县开始探索教学模式,校长诚邀进修校的领导到我校考察作文模式。


谁能想到我的作文之路就因为我是英语老师就此停滞了。“语文老师都没研究作文,一个英语老师凑什么热闹。”


读着这条留言,我想起了我的朋友王小庆先生。


小庆原本是杭州拱墅区一所偏僻学校的英语老师。认识他,在13年前。那时,我在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教书,校长是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


2005年,我担任教科室主任,区里放我们学校搞一次校本研修。我让老师们观摩崧舟先生的《长相思》一课,并请老师们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


活动结束,过来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子。他说,张老师,你可否给我王崧舟先生这课的光盘,我回去好好学习。我给他复刻了一个盘子,临了,他告诉我,他叫王小庆,是北苑中学英语老师,教科室主任。


大约半个月后,我差不多把这事淡忘了。这天,邮箱里冒出一篇评《长相思》的文章,近5000字,洋洋洒洒。我反复读了四五遍,不禁对小庆老师肃然起敬。一个英语老师,对语文的认识如此深刻,见解如此独到。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对崧舟先生的课一味崇拜,而是提出了颇为尖锐的想法。


高人!


此后,我和小庆来往多起来。他似乎对语文的研究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六七年间,评过王崧舟先生多节课。崧舟先生多次对人提起,他的课,数小庆评得最到位。后来,小庆先后评过周益民等不少朋友的课,我们都以能被他评课为荣——我的课,也被他评过一次,嘿嘿。后来,他把课评结集出版,书名《带着思想去评课》,在圈内口碑颇佳。


后来,我有机会到小庆家小坐,看到他的书房,才忽然明白,他对语文的独到见解,源于他广博的阅读积累和独立求索的精神。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哲学、语言学、大量诗歌,是他涉猎最广的领域,令人叹为观止。


其实,小庆也是个优秀的英语老师,他编写、翻译的多本英语工具书和读本,出版十余年,还在热销。他之所以能跨界发展,源于他的阅读力、思考力和专注力。


小庆老师的文才,在语文界出了名,区里也渐渐重视起他来。后来,他被调到区教研室,从事新教师培养和内刊编辑工作,两块工作都做得风生水起。他执行主编的杂志,办刊水平,甚至超过了不少省级专业刊物水准。


后来,小庆老师频频出现在各类高端论坛,常有精彩见解发布。再后来,源创一品图书的吴法源先生找到了小庆,把他挖到源创。从此,小庆开启了他的读书、编书,业余教书的生活模式。


小庆说,离开教育,他反而离教育更近了。


我信。


                          2


比较“快乐吧”和小庆老师,我们不难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起步于英语,却对语文情有独钟,都是不安分的人。


所不同的是,小庆老师特立独行,坚持做自己,他走出了自己的路;“快乐吧”老师,纠结太多,太在乎“上面”的相关人士。一旦被否定,于是,迷茫。


问题在哪里?关键,还在于自身。


如果把得到上级认同,作为前进的动力,那是很危险的。反过来,如果不是看领导眼色行事,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研究,那么,我们的出路便有多条:通过自己所教的学生,来证明自己;通过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来证明自己。真正做出了成绩,没有人可以掩盖你的光芒。


当然, “快乐吧”老师的问题,还可能在于坐在两把椅子上,没有锁定自己的主攻目标。


你在英语领域做得很好,你可以持续研究英语,成为这方面的大专家。相信,以你研究语文的热情和恒心,你一定会在英语教学上,更有作为。当然,如果你觉得语文教学对你的价值更大,能有更大的作为,那么,你不妨向校长提出,改教语文。你用自己带班的实绩,向怀疑你的人证明自己。


当然,这需要你的破釜沉舟。


在领导没有答应之前,你可以“暗度陈仓”,在教好英语的同时,继续研究作文,不断在刊物上发表你的研究成果;等到你的身份明朗化了,那么,甩开膀子,好好干!


一旦你真的牛了,谁都挡不住你;阻挡你前进步伐的人,唯有你自己。


                              

                         3


最近,读到一个绘本故事,叫《爱音乐的马可》。



马可很有音乐天分,只要说得出来的乐器,马可都会演奏。 马可一边演奏着乐曲,一边听着,他一次又一次不停地练习。


“马可的音乐简直让我发疯!”马可的爸爸说, “我的耳朵都快聋啦。” “熟能生巧嘛!”马可的妈妈说, “来吧!戴上耳套,声音就不会那么大啦。” “可声音还是挡不住嘛,”马可的爸爸说, “唉,就为了这么个没天分的孩子!” “那是你的想法,我可不这么认为。”马可的妈妈说。

可是不仅马可的爸爸这么想, 所有的邻居也都在抱怨呢!


马可继续练习,虽然他知道邻居们都在抱怨。 “音乐真是迷人啊!”他叹口气说,“可惜他们不会欣赏。”


只有到了晚上,才有一次平静和安宁。 可是马可的爸爸开始打呼了,喊声响得跟打雷一样。 所有的邻居也都打呼了, 听起来简直就像爆炸声!


有时马可被鼾声吵醒了, 只好起床开始练习, 可这一来又把大家都吵醒了。 幸好这种情形不多,真是谢天谢地!


有一天,马可突然不再演奏,也不再练习了。 他把所有的乐器都收了起来。 “我没心情练了。“他说。 马可走出门,跟大伙儿打棒球去了。


刚开始,大家都松了口气。 “好安静啊,真是太棒了!”邻居们都这么说。


马可的爸爸摘下了耳套。 只有马可的妈妈觉得很难过, 但是别人的想法跟她都不一样。 “你什么时候再演奏啊?”马可的妈妈问。 “等我有心情的时候吧,”马可说, “可是我也说不准是什么时候。”


秋天到了,马可还是没心情。 马可的爸爸抱怨说, 四周这么安静,简直让他快发疯了。 马可什么时候才会有心情啊?


冬天到了,马可还是没心情。 所有的邻居都开始抱怨了, 太安静了,他们都快疯掉啦, 马可究竟什么时候才会有心情啊?


春天来了, 马可听到一只小鸟在歌唱…… 突然之间,心情就来了!


马可又开始演奏,又开始练习啦, 这一回,没有人再抱怨了。


大家还都加入演奏了耶!




听了这个故事,不知“快乐吧”老师有什么新的想法?


其实,每个人都是马可。是人,总会有一些特别的爱好甚至“癖好”。有些“癖好”,不合常理,于是,常常得不到别人的认可,甚至,会有一些人对你冷嘲热讽。如果,我们始终活在别人的嘴巴里,始终把别人的评价当路标,那么,我们便会常常迷路,最终迷失自己。我们,就会像马可一样,突然“没心情了”!


如果就此一蹶不振,也许,便永远无法成为自己。我们,只能成为别人希望的样子。


很多时候,少有人走的路,并不一定布满荆棘。说不定,这条路恰恰是唯一的正道。


真正布满荆棘的,是每个人的心路。人啊,在意的东西越多,就越容易迷路。


累了,歇歇,想想,该往回走,还是汲取力量继续往前走。如果觉得自己的方向是对的,那么,就不要管身边的人怎么评价,只要无愧于心,只要无害于人,往前走,往前走,一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金光大道。


当年,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船,首航时,大家指着这庞大的蒸汽船,大声嚷“动不了,动不了,一定动不了”。富尔顿没有放弃实验,蒸汽船,真的开了!岸上观看的人,楞了好久。不知谁突然大喊“停不了,停不了,一定停不了!”于是,大家跟着高喊起来!


我们,都是马可,也都是富尔顿。成长的路上,绊倒你的,唯有你自己的脚步。


                              

                        4


其实,透过“快乐吧”老师的留言,我还读出了她“怀才不遇”的心态。


所谓“怀才不遇”,通常是才高八斗,不被赏识,抱负难展,郁郁寡欢。


其实,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车载斗量,不胜枚举,让人扼腕。


孔子圣贤,丧家之犬;韩非禀法,客死秦宫;屈原抱恨,沉江而死;贾谊藏忧,英年早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白清高,鸿志难图;李贺苦痛,因讳而抑;东坡大才,屡被流放;承恩清高,拂袖辞归……


自古“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有”,相比这些先贤的委屈,区区我等,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这是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绝不会吊死在一棵树上。正像易中天说的:“怀才,就像女人怀孕,久了,总会被人看出来。”只要你有真本领,拥有“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积极心态,告别“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消极心境,也许很快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天。


退一步说,哪怕默默无名,哪怕平平淡淡,我们依然可以向内修炼自己。人生,跋涉过千山万水,最终需要跋涉的,是自己。


正像杂文家朱铁志先生说的那样:“有些事情其实只要换一个角度思考,可能就会豁然开朗、心绪平和。当你感叹‘怀才不遇’的时候,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才学究竟几许?才华到底如何?‘不遇’固然不爽,‘遇’了又当如何?从此就能大展鸿图、大有作为、大红大紫、登上大雅之堂吗?”


登高跌重的例子,难道少吗?


如此一想,便会释然。人生,需要登上的,也许不是权力和财富的宝座,而是,不断生长着的精神高峰、人格高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