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节公开课,把我打入“冷宫”十几年

祖庆说 2024-01-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顾学园 Author 小豆豆














1

公开课这三个字,曾几何时,我不敢提,不敢想,不敢碰。这是我十几年的痛。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永丰小学的老师们早已忘记了这节课,但我想忘却不敢忘。


2007年9月,我进城了,是本区最好的一所小学——永丰小学。


举家欢庆,满载称赞与期待,我开启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


开学后几天,一年一度的新教师公开示范课如期举行。那年是同课异构《七律•长征》。


我兴冲冲地备课,回原校试讲,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着。


Ok,完美,走起来。


丁零零铃声响起来了,悦耳极了。


我欢快地来到教室门口,里面好热闹呀,到处挤满了人。


眼前的学生个个白白胖胖,气宇轩昂,犹如金童玉女。


教室后排的老师好多好多,美女云集,时尚靓丽,宛如天仙。


城里人就是不一样!这盛况今生第一次遇见!我就像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惊叹不已,战战兢兢。


发怵了几秒钟,刚刚的欢快劲荡然无存。硬着头皮蹭上讲台,双腿直打抖,喉咙一紧,嗓子莫名嘶哑。


大脑一片空白!十年的教龄的我,竟完全忘了上课常规。18岁那年第一次登上三尺讲台也没有如此恐慌过。


精心设计的教案,了然于胸的教学内容全都一扫光,不见踪影,脑袋短路了。


课到底是怎样开始的,至今还是个谜,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了。


只记得讲台下的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就像小组合作学习一样聚集在一起,讨论十分激烈。


无论我说什么,都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打断他们的探讨。


我可怜巴巴地干站着,沉默着,“欣赏”着。


微微地抬起头来向后排老师瞄了一眼,一张张面孔是那样的陌生,她们似乎微笑地看着我,这笑容,似乎有更多打量、不屑,甚至有吃瓜群众的味道。


后背直冒冷汗,赶紧收回目光。


当时的我,无地自容,极其尴尬。


小丑般站在教室里,淹没在窃窃私语中。


我站在教室里,如囚犯般,痛苦地等待枪决。


不知过了几个世纪,铃声终于响起了,我仓皇而逃。课后有无评课,至今无从所知。




2

公开课后的日子,没有阳光,没有色彩。
在校园里,我从来不敢抬头走路,总觉得有人指着后背笑:“呶,她就是今年调来的‘新闻’老师”。
走进办公室,不敢说话,如果有同事窃窃私语,就立即溜走,我总觉得她们是在议论我。
偶遇领导,马上绕道。弱智老师无脸相迎啊!
庆幸的是,那时学校没有退货服务,不然,我早就被打包好,从哪儿来,退回哪儿去了。
一节还没开始,就一败涂地的公开课,从此把我打入“冷宫”。
外出听课学习与我无缘,各种活动无获奖记录,好生源都选名师班级。
每每教师大会上表扬某某某老师荣获xxx奖项,我只能羡慕和嫉妒,连恨的心都不敢有。


3

“冷宫”日子真的好难熬。

日夜渴望“出宫”,重见天日,从未间断反思。
前几年,我曾狭隘地认为是自己选错班级(这个班级原任课老师,是全省有名的特级教师带的)。我拼命上课,试图从成绩这块做文章,找出路。结果是年年成绩不错,我的处境依然如故,在“冷宫”饱受内心的折磨。
我的学校是区里的龙头老大,区里的大大小小的示范课、观摩课、比赛课都是放在我校举行的,听课学习的大门是敞开的。
多年来,我静静地听,默默地学,悄悄地思考,从来不敢与人交流探讨,是个可怜的单干户。
课听多了,渐渐地悟出了当年恐慌、懵圈、短路,完全是由于自己欠缺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造成的。
我出身完小,是一块未经打磨的石头,是一只未见过世面的青蛙,能进城纯属运气。所以备课时根本顾虑不到学生城乡的差异,课堂上,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我连基本教学组织都不会。
惨败是必然的!只有打个翻身仗,才能改变命运。
时隔多年的我认为,当时的我面对教室的闹腾和心中的恐慌,不应该硬着头皮拉开上课的帷幕,而是应该镇静下来,寻找对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请出本班的语文老师,和她一起与学生进行课前交流,狐假虎威,学生肯定不敢肆意妄为。比如:
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今天是慕名而来的,听说我们班的刘老师是朗诵高手,对不对?那好,下面我们掌声有请刘老师闪亮登场。教室绝对会立即安静下来。
然后又派“激将法”上场,谁敢向刘老师挑战?
让刘老师评判,比来比去,古诗肯定被读得韵味十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在汇报学习成果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让刘老师做本节课的特邀嘉宾,既能平息闹腾的场面,还能让教学活动有序进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可惜,时光无法倒流,一切无法重来! 
玉不琢,不成器。我渴望被打磨,重整旗鼓,从哪摔倒,就从哪爬起来。


4

2015年开始,每期跟进“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大咖们的观摩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有的幽默清新,有的朴实无华,一节节课尽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

课型丰富多彩,有精读课,有略读课,有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交流课,有口语交际课,有文言文赏析课……
听多了课,我发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得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我开启了大量阅读之旅。
读了一些书,眼界渐渐开阔了。我细细琢磨,整本书阅读好像是我校语文教学的弱项,绘本阅读更是一个新鲜事物,好多老师闻所未闻。
正像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说的,“与其补短板,不如练绝招”。2016年开始,我便致力研究整本书阅读。
我一本一本地读,也带着孩子们一本一本地读。慢慢地,孩子们喜欢读书了,我的教学,也越来越自信。
遇见领导,我不再绕道。与同事们一起探讨,我也能正面看着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


5

我还是无缘公开课。
直到2018年!因我在整本书阅读方面,走在了老师们的前面,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年级组上一节主题阅读课。
打翻身仗的机会终于来了!慎重考虑后,为保险起见,我选择上祖庆老师上过的《神奇飞书》。
这节公开课,我准备了一个寒假。祖庆老师的《神奇飞书》现场听了3次,视频一遍又一遍地观看,直到祖庆老师说的每一个字嵌入心底。
年级组上了5次,最后一次全校展示,同事们笑着告诉领导:“6节课,6个不同的教案”。
后来,这节课被安排在五校的教研活动上展示。当时还有个小插曲,多媒体出现故障,我没有惊慌,临时对教案稍作改动,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019年,又代表年级组上了一节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当时,我没有听取年级组的建议——照搬名师的视频教学,也没有做教参的传声筒,而是天天读文本N遍,终于抓住“聪慧”一词开掘,引发学生思考:“聪慧”体现在哪几方面?
学生由王戎看到的现象“多子折枝”,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此必苦李”,再生发出不一样的举动“唯戎不动”,发现了王戎的“聪慧”。
多年的学习、磨砺和反思,我终于从“冷宫”里出来了!


6

反思这段“冷宫”的日子,我发现,我并没有停止生长。
庆幸的是,我没有把太多时间耗费在一节又一节公开课的打磨上,而是在不断地阅读和探索。
虽然失去一次又一次展示的机会,但我读书的时间多了,“扎根”的时间多了。“冷宫”的日子,我与书为伴,与自己相处,静静地生长,不急,不躁,一切以自己的方式成长,长成了现在的模样。
一切,刚好。
—END—
来源|顾学园
编辑 |生如夏花    审核 | 卓雅
  新书速读┃张祖庆《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新在哪? “失恋”之后更懂“爱” ——从一节失败的公开课说起 施一公“开学第一课”金句频出!这堂硬核公开课,让孩子听一听
欢迎光临~谷里教育书店
近800种好书~等你来选
添加微信slxxzk
加入“谷里书院书友会”
在右下点个“在看”,我们心情一片灿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