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观察11 | 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美欧是铁板一块吗?


编者按
《美国观察》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战略青年项目推出的专注于观察美国的新栏目,既有围绕美国问题的基础研究,也有针对美国问题的深度思考。投稿要求和联系方式详见:战略青年开设新栏目!《美国观察》长期征稿启事,稿件一旦录用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并有机会参与CISS战略青年的后续活动。


本文是《美国观察》栏目推出的第11篇文章,聚焦近期乌克兰危机背后的美欧政策差异及其复杂原因。


本文作者:杨博,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生

 

2021年下半年以来,乌克兰局势出现新一轮的激烈博弈与对抗。以乌政府军加强在乌东部的军事行动为先导,以所谓"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的情报消息为爆发点,本轮乌克兰局势的紧张升级呈现螺旋上升态势,2月24日俄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其中,美国和欧洲是当前乌克兰危机的重要参与方。通过观察美欧在本轮乌克兰危机中的政策分歧,可深刻理解当前美欧关系状况及乌克兰危机的实质。

 

一、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政治分歧


美欧虽为政治和军事上的盟友,在拉拢乌克兰方面具有一致立场,但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中的具体关切存在显著不同。因此,美欧在本轮乌克兰危机中政策立场存在诸多分歧。


第一,美欧对于俄“入侵”乌克兰的判断不一致。美国方面一再渲染战争威胁,认定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先是美媒爆出俄军在俄乌边境大规模集结,宣称俄计划于2022年对乌发动军事进攻。之后,拜登、沙利文等美国高官反复炒作俄罗斯随时“入侵”乌克兰,并关闭美国驻乌大使馆,建议美国公民离开乌克兰。军事上,美国在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同时,也不断向东欧增兵,并与拉脱维亚举行了联合军演。


而欧洲方面则更为冷静和理性,认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并开展了频繁的外交斡旋。法德领导人先后访问莫斯科和基辅,重申坚持“诺曼底模式”,要求各方遵守明斯克协议。[1]欧盟层面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必须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紧张局势和分歧,并呼吁俄罗斯结束在俄乌边境的军事集结。[2]


第二,美欧对乌克兰的支持存在温差。一方面,美欧对军事援助乌克兰存在分歧。自2014年以来,美国已累计向乌克兰提供超过2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2021年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约为6.5亿美元。[3]相反,德国一直不愿意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甚至还阻止爱沙尼亚向乌克兰提供德国武器。这一政策直至俄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第四天才有所松动。


另一方面,美欧对支持乌克兰的方式存在差异。美国侧重于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对北约东扩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等问题上持更为开放的态度。而欧洲更侧重于在经济上吸引和援助乌克兰。2014年以来,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170亿欧元援助,欧盟也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4]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德法等西欧大国也极为慎重,认为北约东扩应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


第三,美欧对欧洲安全架构存在不同构想。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分歧实际上也是美欧对于欧洲安全架构分歧的反映。冷战后,美国一直自视为冷战胜利者,将俄罗斯视为欧洲安全体制的压制对象,继续在地缘上遏制俄罗斯。不仅如此,美国的欧洲安全架构主要由美国和北约进行主导。2022年1月俄罗斯分别与美国、北约和欧安组织就乌克兰局势进行对话,欧盟则被排除在各场对话之外,这引起了欧盟的担忧和不满。


在欧洲看来,首先,俄罗斯应该成为欧洲安全的对话者。近期欧盟在给莫斯科的信件中就表示“欧安组织是解决各方安全问题的适当论坛,将与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形成互补”。[5]其次,美欧在欧洲安全架构的主导力量上存在重大分歧。马克龙表示,关于欧洲安全架构的条约首先是欧洲人的事情。欧盟也认为其必须参与事关欧洲的安全方案,并将就欧洲安全架构提出自己的主张。[6]

 

二、美欧在乌克兰危机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第一,美国谋求霸权和欧洲追求战略自主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制造危机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利用危机捆绑盟友和遏制俄罗斯,最终增强美国在欧洲的优势地位。首先,拜登执政以后,着力修复特朗普政府时期受损的美欧关系,重申美国对于盟国的安全保障。但是美欧之间在经贸等问题上的深层次矛盾,并不会因为美国政府换届而得到实质性改善。因此,拜登政府选择通过利用外部危机来强化美欧的联盟关系,利用欧洲在安全防务上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削弱西欧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力。


其次,美国在阿富汗的仓促撤军为美国的霸权信度蒙上了阴影。对美国来说,乌克兰是检验美国霸权的又一块试金石。因此,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上持续展示对俄强硬态度和对乌克兰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是在挽回美国因撤离阿富汗而受损的霸权信度,是出于霸权护持的需要。


相反,欧洲国家寻求缓和危机则是为了实现自身战略自主。从历史上看,自苏伊士运河危机开始,欧洲对美国的猜疑和不信任由来已久,欧洲经历的历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欧洲联合的发展。近年来,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声音愈发强烈。在乌克兰问题上,“诺曼底模式”实际上就是欧洲自主解决地区问题的体现。但美国绕开欧盟与俄进行对话,俄罗斯也不将欧盟视为谈判对象,这些都令欧盟产生浓重的危机感。因此,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带着自己的主张来到谈判桌”[7]。1月1日,法国开始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此后,马克龙和朔尔茨频繁在华盛顿、基辅和莫斯科之间进行穿梭外交,试图推动乌克兰紧张局势的降温。[8]德法的举动实际上是在与美国争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主导权,发出欧洲战略自主的声音。


第二,美欧对俄罗斯的定位不同。冷战结束后,美国视俄罗斯为冷战的战败者,其表现为在地缘政治上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在能源与经济方面与俄罗斯展开竞争,在欧洲安全架构方面规制俄罗斯。北约持续东扩,原华约国家大多已成为北约成员,俄罗斯的安全空间被极大压缩。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就是俄罗斯对北约东扩的反弹。


而在能源与经济方面,美国试图与俄罗斯争夺西欧能源市场。美国担忧俄欧在能源方面的相互依赖不仅有损美国天然气出口商的利益,更破坏了美欧同盟关系。因此,美国想方设法地阻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建成投产。至于欧洲安全架构,美国在冷战后一直推动北约转型,意图使北约成为塑造欧洲安全秩序的主导力量,要求俄罗斯接受北约的领导地位与规则。素有大国传统的俄罗斯无法接受如此“屈辱”的安排,因而在乌克兰等问题上展示强硬态度,并向美国提出安全保障协议草案,以谋求新的欧洲安全架构。


相比之下,欧俄不存在结构性矛盾。[9]欧洲国家内虽有“恐俄”“反俄”的声音,但总体上对俄态度更为理性务实,认为俄罗斯是欧洲安全的对话者和经济的合作伙伴,不仅需要考虑俄罗斯安全关切,还需要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能源联系。即便俄发起对乌的军事行动后,马克龙依旧表示“与俄保持对话是有帮助的”[10]。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法德等国的态度也明显比美国更为谨慎。早在2008年,美德已就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发生过分歧。近期朔尔茨在访问俄罗斯时也表示“北约东扩不在日程表上”。法国亦有声音指出乌克兰加入北约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认为乌克兰“芬兰化”是选项之一。


在能源与经济问题上,俄欧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欧盟长期以来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欧洲在天然气、石油等方面对俄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因此,欧盟对发展与俄罗斯的经贸、能源关系有较强的意愿。


而在欧洲安全架构方面,欧洲认为俄罗斯的安全关切应该予以考虑。因此欧洲国家主张在重视北约作用的同时,也发挥欧盟和欧安组织的作用,以期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欧洲安全架构,德法主导的“诺曼底模式”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乌克兰危机对美欧的潜在冲击截然不同。相对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美国可谓远在天边,而欧洲却近在咫尺。俄乌冲突的外溢效应会给欧洲带来深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难民问题,中东难民危机已是前车之鉴。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截止3月3日,乌克兰战火已使120万难民逃亡欧洲邻国。[11]有分析指出,俄乌冲突将在欧洲引发70多年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12]


其次,战争若持久不息则会造成能源、原材料、粮食等大宗物资的供应紧张,恶化欧洲国家的投资环境,对欧洲经济产生沉重的打击。


最后,俄乌战争并不能解决欧洲的安全关切,反而加剧欧洲内部的反俄情绪,破坏俄欧信任,欧洲安全也将更为脆弱和紧张。而美国则完全不用担忧以上这些问题,反而可借机拉拢欧洲盟友。

 

三、总结与展望


美国和欧洲都想让乌克兰成为西方国家集团的一员或战略伙伴,希望在乌克兰建立西式民主政体,这是美欧就乌克兰问题展开协调的基础。但是,美欧又在乌克兰与西方关系的具体尺度把握上存在矛盾,对实现目标的政策路径也存在分歧。美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从根本上说还是双方对俄罗斯和欧洲安全架构的态度存在分歧。尽管在俄发起对乌的特别军事行动后,美欧呈现“一致对俄”的团结态势,但背后分歧不会就此消弭。欧洲面临更加两难的处境——确保短期内强势回应俄罗斯的攻势的同时,继续谋划长期的战略自主。


乌克兰危机的解决,乃至包容性欧洲安全架构的建立,都涉及美俄欧三方博弈。美国需要维护在欧洲的主导地位,欧洲意欲通过解决乌克兰危机加强战略自主性,俄罗斯则力保本国的安全空间。其中,美俄、美欧之间都存在政治结构性矛盾。但防务孱弱的欧洲在危机中被迫加强了对美国的依赖,而加强了对美依赖的欧洲既没有实力与俄罗斯进行对话,也无力制约美国的危险举动,且最终将是乌克兰危机中利益严重受损的一方。法德此前的穿梭外交终究未能化解危机,欧洲的无力感尽显。这就是欧洲现实的政治困境,欧洲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切实加强战略自主。


然而,目前的俄乌冲突已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政治秩序和欧洲人的安全观,给欧洲战略自主的发展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美欧关系来说,在欧洲历史面临“转折点”和“分水岭”的背景下,跨大西洋关系的演化方向亦值得关注——是重回紧密还是持续松散?而俄乌冲突之后欧洲战略自主的走向和美欧关系的演化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未来的欧洲安全架构。


编:刘宇宁
审:孙成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立场无关。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EU leaders present united front aftertalks on Ukraine crisis, https://www.france24.com/en/europe/20220209-eu-leaders-present-united-front-after-talks-on-ukraine-crisis.

[2]EU offers more talks, pushes de-escalationin letter to Russia,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diplomacy-talks-russia-deescalation/.

[3]美国援助乌克兰的一批军火运抵基辅,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2/01-23/9659623.shtml.

[4]Opinion–The European Union’s Status in theRussia-Ukraine Crisis, https://www.e-ir.info/2022/ 02/02/opinion-the-european-unions-status-in-the-russia-ukraine-crisis/.

[5]EU offers more talks, pushes de-escalationin letter to Russia,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diplomacy-talks-russia-deescalation/.

[6]欧盟领导人:事关欧洲的安全方案欧盟必须参与,http://world.people.com.cn/ n1/2022/0108/ c1002-32326840.html.

[7]欧盟领导人:事关欧洲的安全方案欧盟必须参与,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0108/c1002-32326840.html.

[8]Ukraine crisis: Macron says Putin pledgesno new Ukraine escalation, https://www.bbc.com/ news/world-europe-60299790.

[9]左凤荣:世界大变局中的俄欧关系:竞争与合作长期并存,《当代世界》2020年第11期.

[10] Macron says useful to ‘leavepath open’ for dialogue with Putin,https://www.timesofisrael.com/liveblog_entry/macron-says-useful-to-leave-path-open-for-dialogue-with-putin/.

[11]数据来源:联合国难民署,https://data2.unhcr.org/en/situations/ukraine.

[12]数据来源:联合国难民署,https://data2.unhcr.org/en/situations/ukraine.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阅读


《美国观察》10 | 拜登政府对非经济政策:“推回”中国影响力?
《美国观察》09 | 军工复合体:巨额军费与被裹胁的对外政策
《美国观察》08 | 增强韧性,提升自主:拜登政府《美国供应链行政令》解读
《美国观察》07 | 拜登政府对东南亚政策,先冷后热?
《美国观察》06 | 为拜登执政一年打分:表现欠佳

《美国观察》05 | 为何拜登支持率持续走低?

《美国观察》04 | 美国和东盟网络安全合作的新发展

《美国观察》03 | 拜登任内的对华战略竞争,美国学界战略界都在讨论些什么
《美国观察》02丨美国选区重划:零和的政治争夺战《美国观察》01 | 投票权之争能改变美国选举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