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喷气战斗机进气道的边界层控制

晨枫老苑 晨枫老苑 2024-04-17
喷气飞机的进气口当然就是给发动机“喂”空气的,空气应该平顺地进入发动机,或者说,在发动机的正面,每一点上空气的流速、压力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即使是“平顺”的所谓层流,即空气流动的方向是一致的,没有横七竖八的现象。由于空气是有粘性的(尽管很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摩擦使接近表面的流速下降,而远离表面的“自由空气”的流速相对均匀。实际空气在接近物体表面时经常不是层流状态,而是涡流状态,流速、方向都是混乱的。下图来自NASA网站,比较好地定义了边界层。




水平的箭头表示这一点空气的流速,可以看到,越接近物体表面,流速越低。层流(laminar flow)的流向至少还是一致地从左向右,但涡流(也叫湍流,turbulent  flow)就可以打转转了。在理论上,物体表面这一点上的流速是零。从流速开始下降到物体表面这一段,在流体力学里成为边界层,或者附面层,都是一个意思。

显然,如果发动机进气口的半径大大超过边界层的宽度(通常确实如此),那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就要受到影响,最坏的情况就是压缩机失速,也就是说,压缩机叶片“吃”不到空气,好像打滑一样。更坏的情况是压缩机喘振,也就是压缩机“吃”不到空气,拼命“喘气”,导致大量空气涌入,然后“呛住”,再缓一口气,然后又“吃”不到空气,这样反复。这可能导致叶片损坏或者发动机熄火。

在低速飞行时,边界层较薄,问题不是很严重。速度越高,边界层问题越大,所以进入超音速飞行以后,边界层控制变成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一个大问题。

除非取消进气道,把发动机压缩机直接暴露在“干净”空气中,边界层不可能完全消除,进气道壁也会形成边界层,但这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好控制。边界层问题的最大来源是机体。机体外形是为全机气动而设计的,不能太迁就发动机的进气道边界层控制。最简单的边界层控制就是使发动机进气口远离机体。民航客机的翼下发动机吊挂在机翼下,就没有边界层控制问题。早期机头进气的喷气战斗机也没有这个问题,事实上,这是早期喷气战斗机广泛采用机头进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翼下吊挂发动机的Me-262也没有这个问题


机头进气的喷气战斗机同样没有边界层控制问题


但即使在喷气战斗机的早期,边界层控制问题已经得到重视。早期喷气发动机“脾气”很大,弄不好就要失速、熄火,所以一切能够帮助发动机稳定工作的措施都不能忽视。洛克希德F-80是美国第一种具有实战能力的喷气战斗机,两颌进气道就采用了边界层分离板。


洛克希德F-80的进气口边界层分离板


 F-22也是一样


当然,边界层不是光分离出去就解决问题的,这部分呆滞空气还是要有出路,否则积聚在这个死区里,分离板很快就失去作用了。如何把呆滞气流泄放出去就成为各种边界层控制机制的特色。下面是几种典型的做法。


兜进边界层分离板内侧的呆滞空气后从后上方的泄气口排放出去


F-22进气口后的菱形阴影部分其实就是加了格栅的边界层泄气口


诺思罗普F-89就直接把进气口悬挂在机体之外,边界层呆滞气流由进气口内侧和机体之间的间隙自然泄放出去


法国“阵风”也是异曲同工


麦道F-15其实也是一样


还有F-14


麦克唐纳F-101和诺思罗普F-89的做法相似,但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把进气口悬挂在机体之外,而是用一块板把进气口和机体隔离开来


麦道F-4“鬼怪”式上更加明显


中国的歼-8II也是同样处理


歼-10把两侧进气口转移到机腹,其他方面还是一样的


 

F-16进气口两侧的泄流道更加清楚一点


欧洲“台风”也是一个意思


麦道F-18C也用分离板


泄气道通向机翼上表面,槽式出口在翼根扰流片的旁边,利用上表面的低压提高泄气效率,但这样做带来一定的升力损失,因为这相当于机翼下表面到上表面的一个“短路”


印度的LCA也是这样做的


 

F-18E取消了同上机翼上表面的泄气口,而是把呆滞气流横向泄放到机翼下表面,这样泄放的效率低,但是机翼升力损失小


所以F-18E的翼根上表面不再开泄气口


台湾的IDF也是这样做的


除了用分离板分离,另一个办法就是吸气,把边界层吸除了,同样可以达到使进气口流速分布均匀的目的。这最早是在没有办法用分离板的机头进气情况,如苏联为预研米格25而研制的米格E-152研究机。诺思罗普YF-23也采用了吸除法分离边界层。


米格E-152的这张图片不清楚,但在圆锥底部周围,有一圈小孔,用于吸除边界层


诺思罗普YF-23的进气口没有常见的分离板,而是在天花板上开了很多小孔,用于吸除边界层


边界层分离的另一个办法是不分离,而是用一个鼓包把边界层“剖”开,导向进气口两侧泄放。现在很红火的DSI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不是现在的发明,早在喷气时代的开始,英国德哈维兰“吸血鬼”战斗机就是用的这个。


设计没有现在的DSI那么优美,但意思是一样的,把贴着机身的边界层“剖”开,导向进气口两侧。由于早期流体力学设计手段的局限,对于横向“溢出”到进气口的边界层部分没有很好的控制手段


 F-35的DSI就要先进多了


这个计算流体力学的示意图显示了气流分布情况,容易看到,边界层大部分沿鼓包的两侧被分离掉了,只有很少部分进入进气道


既生瑜何生亮?美国空军的双蛇记
核潜艇:中国海军大发展的下一个主要目标
晨枫:新浪潮,未来战斗机“机将不机”?
新冠抗疫到“闯关”时刻了
如果巡飞弹和跳雷相结合
BBC对中国抗疫的报导变调了



支持原创,分享、点赞、在看素质三连一气呵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