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火锅店的尽头是甜品店?

小肥良 厨房人类 2023-04-11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前几天我去吃重庆火锅,坐到店里之后店员给我递来了一张菜单,问我吃啥。


我定睛一看:woc这不是甜品菜单吗,难道我走错店了?



眼看我对店里的甜品不感兴趣,店员才悻悻换上了正常的火锅菜单。


后来我上网搜了下,现在火锅店居然开始以「甜品」作为卖点之一了。


网上一搜火锅,早就不是吹自己的火锅有多香,而是清一色在安利自己的甜品有多好吃:



有的火锅店甜品主打视觉冲击


把甜品有多高堆多高,越高越好,最好比人还高。


当然了搞这么大顾客吃不吃得完呢?我觉得店家应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吧。



除了比大,也有比高的。


比如个别火锅店的甜品常客:红豆抹茶千层冰


至少几十层冰沙旋转叠起来,再浇上厚厚一层抹茶。


下面用奥利奥饼干四角固定,顶端还斜插一枚焦糖饼干镇着。


把我都看迷糊了:吃完这玩意还能吃得下火锅吗?



除了走浮夸风,有的火锅店甜品还走起了可爱风


有的火锅店将甜品做成了小猪的模样,粉粉嫩嫩煞是可爱,就是吃的时候小猪脸扭曲的样子有点掉San:



也有的火锅店将甜品做成了小兔子的模样:



也有打扮成“水果”的甜品。


为了同样展现视觉冲击力,店家一般会将“整个水果”放在一碗甜品之中。


比如杯顶部是奶油中一颗大桃子,或者奶油中一大块芒果的甜品,在多家火锅店中成对出现。



而更为普遍的,是五颜六色的甜品,出现在火锅店之中。


如果不是右上角能看出是火锅,还以为打开了谁家的珠宝匣


总之,奶茶有的它们都有,奶茶做不到的它都敢尝试。



最后,也有店家将甜品与当地的地方特色相融合。


比如成都的某家火锅店直接将“大熊猫”搬进竹碗里,再配上两条竹叶,太成都了。



火锅店疯狂“内卷”甜品的举动,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支持的网友觉得这些甜品很有意思,也愿意去尝试一番:



而反对的小伙伴则觉得这些火锅甜品是在太过“哗众取宠”,为了博眼球丝毫不顾味道和顾客的健康。


至少有生活经验的都明白:火锅和沙冰下肚,你今晚就会化身喷射战士: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为什么火锅会和甜品扯上关系呢?


事实上,火锅很早就和甜品有渊源,不过这里的火锅特指川渝火锅,甜品特指冰粉


据《成都地方志》记载,冰粉这一传统小吃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的武阳(今彭山县)就有了。


而冰粉的前身及原料,是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象征芳洁清高的“薜荔”


图源:福桃九分饱,下同


作为当地的特色甜品之一,当地人在早年吃火锅的时候就爱点上一份冰粉再加上些红糖,解辣解腻又清心。



后来一些火锅在开的时候也会单独开设一个奶茶档口,既卖奶茶又卖火锅,典型例子就是凑凑火锅了。


那有的小伙伴又要问了:


火锅店为什么要不务正业地搞甜品呢?



首先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卖甜品能给自己店打造差异化


如今在火锅这块早就被各大火锅店卷疯了,可以创新的点并不多。


而开卖甜品,就相当于另外开辟了一条赛道去battle,能让自己和其他火锅店区分开,更具有辨识度。



另一方面,火锅店的甜品不仅能引流,也能给店里带来额外的收入


在小红书、抖音等频繁亮相的火锅店甜品,凭借着自己的高颜值出圈,也成为了不少年轻人打卡的好去处。


甚至个别火锅店还靠着甜品免费,成功吸引了一大波顾客。




与此同时,甜品略低于火锅的价格,难免会让部分消费者心动,从而给餐厅额外的收入。


各个原因下来,让火锅店们从“火锅内卷”走向了“甜品内卷”。


“现在很多火锅店都做甜品,你不做甜品,就显得不够潮”,一家串串香品牌负责人坦言。



然而现在的火锅店卖甜品,多少就有点“本末倒置”内味了。


琳琅满目的甜品固然很诱人,但也没有人能接受在火锅店每次靠吃甜品吃饱。



另一方面,过于注重颜值而推出的甜品,往往会忽略了对顾客身体健康的考虑。


本来火锅就很高热量了。结果店里还来个比人高的沙冰,吃一次能补一周的糖分,就别怪消费者还是对这种形式不满了。



最后,火锅店人人都开始卖甜品,又相当于把所有店拉回同一起跑线上。


要么继续在甜品这块卷生卷死,要么又继续开辟赛道打造差异化,永远无法结束。



说白了,消费者来店里终究还是要吃火锅,而不是来吃甜品的。


过于注重甜品的研发而忽略了火锅本身,我直接买个火锅底料在家里打不香吗?






往期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