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关注 || 杨向军,郭修金: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

杨向军,郭修金 体育学研究 2023-08-28

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

01

文章来源

作  者:杨向军,郭修金

单  位: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

原文刊发:《体育学研究》2022年第2期

02

第一作者简介

杨向军,男,1981年生,江苏邳州人,上海体育学院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群众体育。近五年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多次参加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青年体育理论研讨会、世界休闲高峰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

03

通信作者简介

郭修金,男,1972年10月出生,山东费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在《Europ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体育科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SCI、SCI、CSSCI等学术论文70余篇。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省社科重点项目,主持编制江苏省无锡、南京等市和安徽省芜湖市"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等。主持上海市教委重大委托课题,参与上海市教委“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参与制定《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

04

文章概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从城乡二元体制建立与巩固、到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及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关系经历了多重改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重塑城乡关系”,将“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体育活动”纳入规划,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城乡体育融合将促进城乡体育发展呈现优势互补、平等互促之势,最终促进城乡体育发展逐渐实现“差异化”而非“差距化”或“一样化”。因此,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指逐步打破阻碍城乡体育产业、体育人才、体育组织、体育资金、体育设施、体育文化、体育技术及体育赛事等体育资源与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实现城乡优势体育资源与要素互融互通,逐步推动城乡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乡体育资源与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发挥体育在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制度等方面双向互融的作用,迫切要求建立城乡体育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于此,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理论的起步阶段,亟需厘清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解构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夯实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理论的现实之需。

......

在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背景下,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是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必然之势。理解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需要厘清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前提、动力及融合结果。只有实现城乡人才、资本、技术、产业互动才能促成城乡体育融合发展,构成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前提;城乡交通网、信息网及环境承载力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成为推动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动力;最终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结果指向是推动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此外,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基本路径理论,需从城乡体育产业共兴共赢、城乡体育治理共治共享、城乡体育文化共生共荣、城乡体育生活共通共融、城乡体育环境共建共保入手。然而,构建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理论还正处于探索阶段,在认识上依旧存在客观的历史局限性,还需要不断的磨砺和完善。

05

作者贡献声明

杨向军:论文撰写和论证;郭修金:拟定论文框架,修改论文。

杨向军,郭修金《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一文已在中国知网(CNKI)首发,欢迎大家下载关注。

长按二维码

阅读全文

杨向军,郭修金《城乡体育融合发展的历史契机、内在机理及路径选择》

注: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

推荐阅读

◾ 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

◾ 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

◾ 闫纪红,吴文平,代新语:“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路径研究

◾ 任海:新残疾观视域中的残疾人体育

◾ 任波:“双碳”目标引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风口

◾ 刘红建,高奎亭,徐百超:中国全民健身政策体系演进历程、优势特征及效能转化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