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交案例 |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下)

吴建民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吴建民

  1939 - 2016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65年到1971年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过法语翻译;1971年成为中国驻联合国首批代表团工作人员。

在5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历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驻欧共体使团政务参赞,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及发言人,中国驻荷兰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大使,中国驻法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展览局主席等职。


音频

前文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上)

正文


 二、中国面临的选择 

1999年,我到法国工作后,使馆科技处的同志向我提起这个计划,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他们还建议我与欧洲航天局局长Rodota见面,以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2000年第四季度至2001年第一季度,我三次会见欧洲航天局局长Rodota(意大利人),对方建议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我问他已经有GPS,为什么还要开发第二代?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完全依靠一个系统是危险的。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时事先没有通知就关闭了部分的GPS,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伽利略系统是民用的,用户数量多对维持系统运转有好处,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需求十分巨大,因此他建议中国参加。

我把三次会见的情况都向国内做了汇报。

此时我们面临以下选择:

1

参加俄罗斯的GLONASS;

2

参加“伽利略计划”;

3

与美国合作。

使馆党委经过认真研究后,认为参加“伽利略计划”最符合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

  三、具体操作过程  

1

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

提出参加“伽利略计划”的理由

1

使馆组织有关同志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中欧在高科技和敏感领域开展合作的情况,事实证明,中欧合作比较可靠,欧洲在技术上是对我国最开放的。

2

冷战结束后,中欧战略上的共同点增多。

冷战结束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较量成为国际关系的主线。中欧之间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但双方都支持多边主义,这是双方在战略上的一大共同点。“伽利略计划”具有战略意义,中欧之间在战略上的共同点可以成为双方能够合作的坚实基础。

3

参加“伽利略计划”可以实现共赢。

“伽利略计划”是民用系统,要支撑这个计划需要市场。欧洲需要中国这个市场,“伽利略计划”要覆盖全球,也需要中国地面接收站的支持。

从经济上讲,有两个系统比只有一个系统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GPS系统,完全由美国控制。如果有两个系统,就可以展开竞争,得益的是广大的消费者。

从中国方面来看,要在短期内建设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是不可能的。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合作的扩大,我们这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


使馆经过调查研究,提出加入“伽利略计划”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也是我们说服国内的根据。

2

及时向国内报告和沟通

1

向国内提出了报告,全面阐述了参加“伽利略计划”的理由。

2

利用国内有关部门派出代表团访问法国的机会,向他们当面陈述参加“伽利略计划”的理由。

3

当面向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报告。

通过与国内沟通与交流,我们了解到,在部一级的层面上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的关键人物是徐冠华。2001年4月3日,在徐冠华部长访问法国期间,我邀请他共进早餐,充分交换了意见。最后徐冠华部长接受了使馆的建议,认为中国应当参加“伽利略计划”。

2001年6月,朱镕基总理会见欧盟副主席De Palacio(西班牙前外交大臣)。De Palacio访华的目的是建议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朱总理表示同意,会谈决定双方启动探讨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的有关事宜。

中欧草签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

2003年10月30日中欧领导人正式会晤期间,双方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中国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

 四、启示  

1

调查研究是做好外交工作的基础

钱其琛副总理曾经指出:“调查研究是做好外交工作的基础。”使馆工作头绪众多,但是,使馆必须明白做好外交工作的基础是调查研究。我在国外担任9年大使期间,使馆的调研工作是我亲自抓的,因为不亲自抓就钻不进去,向领导当面报告时道理就讲不清楚。只有钻进去了,弄通了问题的各个方面,才能“钻出来”,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明赞成或反对某一观点的理由。

使馆是驻外机构,不是决策机构,决策在国内。使馆最重要的权力是建议权,要提出正确的建议必须经过扎实的调研。

2

要对关键人物做工作

关于参加“伽利略计划”,国内涉及众多部门,我们驻外人员往往对国内的事情如何运作不甚清楚。然而,要想把事情办成,就必须找出关键的人。关键人物找准了,针对他的思想状况,把道理讲清楚,事情就容易做成。

徐冠华部长是科学家出身,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当他看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把事情做成。我们多次接触,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 未完待续 -


文字 | 《外交案例》吴建民著(出版于2007年)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玄一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序言

1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上)

2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中)

3

顾维钧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对德和约(下)

4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一)

5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二)

6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三)

7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四)

8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五)

9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一)

10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二)

11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三)

12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四)

13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五)

14

中国与第一次海湾危机(六)

15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上)

16

1991年美国国务卿贝克访华(下)

17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一)

18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二)

19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三)

20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四)

21

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年会并访问西欧(五)

22

1993年江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上)

23

1993年江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中)

24

1993年江主席出席APEC首次峰会(下)

25

江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互访故乡(上)

26

江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互访故乡(下)

27

胡主席出席埃维昂南北领导人对话峰会(上)

28

胡主席出席埃维昂南北领导人对话峰会(下)

29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

30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二)

31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三)

32

驻法使馆是如何参与我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四)

33

上海贝尔与阿尔卡特股权重组(上)

34

上海贝尔与阿尔卡特股权重组(下)

35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上)

36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下)

37

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上)

38

中国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下)

39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上)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走近外交”bilibili

走近真实的外交故事和外交人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交案例 | 中国参加“伽利略计划”(下)

吴建民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