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学纵横(刘小枫主编)

古工坊 古典学研究 2023-03-13


古学纵横

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的古学传统。本系列旨在积极开拓对中国古典学术大传统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古学传统,为开创中国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现代之后的种种文化论说或“主义”学术时才会有心胸坦荡、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

《孔子圣迹图·杏坛礼乐》,孔子博物馆藏

出版说明

如何重新获得已然丢失的古典传统,关系到中国学术未来的基本取向和大学教育的基本品质。现代之后的中国学人不得不在两条道路、两种“命运”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要么跟从种种“后现代主义”以比现代精神更为彻底的解构方式破碎大道,要么切实回归古典学问——倘若选择后者,势必首先质疑并革除我们自“五四”以来养成的凡事以现代观点衡量古典的新传统。


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的古学传统。本系列旨在积极开拓对中国古典学术大传统作全面、深入的理解,重新收拾我们自家的古学传统,为开创中国学术新气象的心愿和意气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面对现代之后的种种文化论说或“主义”学术时才会有心胸坦荡、心底踏实的学术底气和见识根底。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中国典籍编辑部甲组2005年10月

老子授经图


已出书目


● 《读陶渊明集札记》(2007年) 

● 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2008年) 

● 《诸子学述》(2008年) 

● 《经史子集概要》(2008年) 

● 《经子丛考(外一种)》(2009年)

● 《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2010年)  

● 《古今典籍聚散考》(2010年) 

●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2010年) 

● 《汉晋学术编年》(上、下)(2010年) 

●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2013年) 

●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朱熹中庸思想研究》(2016年) 

● 《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2016年) 

●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2016年) 

● 《〈左传〉读法两种》(2018年) 

● 《〈孔丛子〉训读及研究》(2019年) 


中国传统   经典与解释

Classici et Commentarii

古学纵横刘小枫   主编




01




读陶渊明集札记

胡不归 著

581页,2001年5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读陶渊明集札记》是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对陶渊明的一生行迹作品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其旁征博引、资料翔实,具有很高的史料及文学价值。上篇从横的一面,评析陶渊明作品的内容价值和文学地位:下篇从纵的角度,对历代评陶渊明的文献进行了详尽的评论和分析,展示了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中对陶渊明不绝于缕的回响。

目  录

*上下滑动查阅更多

自序

上篇 渊明行迹及作品

第一章 渊明身艺术述略

第二章 两晋学风概述

第三章 五柳先生传

第四章 十年仕宦始末

第五章 归去来分辞

第六章 闲情赋

第七章 感士不遇赋

第八章 归园田居

第九章 讀山海经

第十章 饮酒二十首

第十一章 饮酒之五

第十二章 責子诗

第十三章 三知国

第十四章 形影神

第十五章 寻阳三隐

第十六章 遊斜川

第十七章 菊、松、無弦琴

第十八章 於王撫军座送客

第十九章 述酒诗

第二十章 詠史三首

第二十一章 桃花源记

第二十二章 乞食诗

第二十三章 挽歌诗

下编

后记 田园将蕪胡不归


02




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述林

王锦民 著

386页,2008年2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目  录

绪论

一、从凌廷堪说起

二、经大于儒

三、理在经中

四、《辨宗论》新解

第一章 周易

一、古易溯源

二、《周易》之创立

三、《左传》《国语》筮法解

四、孔子传《易》与帛书《易》之归属

五、西汉易学的分际

六、《费氏易》与古文易学之兴盛

七、后定之学与郑王今古说

八、王弼易学之根源

九、六朝易学名家

第二章 尚书

一、《尚书》释名

二、《尚书》与春秋前儒家

三、《虞夏书》与孔子后儒家

四、《洪范》与数度之学

五、《洪范》五行说的起源与传衍

六、今古文《尚书》与五行传

七、魏晋《尚书》学与晚书

第三章 诗经

一、诗的地域与年代

二、诗之三训、六义

三、孔子与儒家传《诗》

四、四家《诗》与阜阳《诗》简

五、《诗》学与诗学的分立

第四章  三礼

一、礼的起源与奠基

二、《周礼》的来历及传授

三、《周礼》六官与国家政教

四、《仪礼》与礼乐文明

五、《仪礼》的传授

六、大小戴《记》

七、乐经与《乐记》

八、《王制》与今文学

九、《月令》与丧服之学

第五章 春秋

一、孔子作《春秋》

二、《春秋》三传之形成

三、《公羊》大义

四、《毂梁》今古文说

五、《左传》之复兴

第六章 论语与孝经

第七章 小学、石经与谶纬

第八章 诸子起源

第九章 儒家

第十章 道家

第十一章 名、墨、法、阴阳、杂诸家

第十二章 玄学

修订版后记


03




诸子学述罗焌 著 罗书慎 点校
418页,2008年5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考证与义理两方面详细研究诸子学应持有的态度和研究的方法,钩通汉宋,是正纠偏,为后学提出治学的准则。本书分为两部分,一为总论,二为分论各诸子学。书中并末将孔子纳入诸子中,而是把孔子当成“诸子百家”的集大成着来看待。

目  录

上编总论(一名子学概论)

第一章诸子释名

第二章诸子部居(附表)

第三章诸子家数(附表)

第四章诸子书之真伪及存佚(附表)

第五章诸子学之研究

第六章诸子之渊源

第七章诸子之兴废

第八章历代之诸子学

第九章子与经

第十章子与史

第十一章子与集

第十二章诸子之异同


中编各论(一名周秦诸子学史)

第一章儒家

一曾子

二子思子

三漆雕子

四宓子

五世子

六魏文侯

七李克

八公孙尼子

九孟子

十荀子

十一内业

十二儒家诸子

晏子

公孙固

董子

虞卿

第二章道家

一黄帝

二伊尹

三太公

四辛甲

五鬻子

六管子

七老子


引用书目

引用书目目录

引用书目

诸子学述点校后记(萝书慎)


附录

罗君事述(李肖聃)

李肖聃一九三四年序

杨树达一九三五年序

张舜徽一九九二年重印序

罗焌的生平奥学术(黄曾甫)


04




经史子集概要

顾荩臣 著

414页,2008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研究国学的入门参考书。本书原名《国学研究》,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以广义的经目为范围(包括《十三经》等),论述各经的内容、体制、优劣等。史部以《二十四史》为范围(从《史记》至《明史》),论述史学的来源、史部的种类,剖析各史的内容、优劣。子部以周秦诸子为范围,论述古代诸子的大概情形、各子书的内容,并于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和嬗递,加以简要分析和说明。集部以自汉以来及《四库全书》有著录的重要作家文集为范围,分“总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与“诗文评类”进行论述,并于各集的抉择去取、各家的学问根源,加以简单说明,以使读者明了集部的概状。


目  录

经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什么叫做“经”

二 “经名”的来源

三 “经目”的递增

四 经书的“体制”

五 经书为后世一切学术的所宗

第二章 《周易》

一 什么叫做“易”……“周易”

二 《易经》内容的“形成”

三 《周易》上下经文体的大概

四 《周易》为千古文章之祖

第三章 《尚书》

一 什么叫做“尚书”……“古今文尚书”

二 《尚书》的“体制”……“十例”……“六体”

三 《尚书》文章的“概状”与其“特点”

四 《尚书》文章的“体式”为后世文家所取法

第四章 《毛诗》

一 什么叫做“诗”……“诗经”……“毛诗”

二 《诗》的“六义”和“四始”

三 《诗经》的“体式”与其“大义”

四 《毛诗》的“篇什”与其“概要”

第五章 《礼经》三书——《周礼》……《仪礼》……《礼记》

甲 《周礼》

一 《周礼》的“名称”

二 《周礼》的“制作”

三 《周礼》体例的“概要”与其“文章”

乙 《仪礼》

一 《仪礼》的“名称”

二 《仪礼》的“篇第”

三 《仪礼》的“文章”

丙 《礼记》

一 《礼记》的“制作”

二 《礼记》的“内容”

三 《礼记》的“文章”

第六章 《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甲 《春秋经》

一 《春秋》的“意义”

二 《春秋》的“体例”

乙 《左氏传》

一 《左氏传》的“概要”

二 《左氏传》的“文章”

丙 《公羊传》……《谷梁传》

一 《公羊传》……《谷梁传》的“概要”

二 《公羊传》……《谷梁传》的“文章”

丁 《春秋》三传的“总评”

第七章 《论语》……《孟子》

甲 《论语》

一 《论语》的“概要”

二 《论语》的“篇次”与其“文章”

乙 《孟子》

一 《孟子》的“概要”

二 《孟子》的“篇次”与其“文章”

第八章 《孝经》……《大学》……《中庸》

甲 《孝经》

一 《孝经》的“概要”

二 《孝经》的“章次”

乙 《大学》

一 《大学》的“概要”

二 《大学》的“章次”

丙 《中庸》

一 《中庸》的“概要”

二 《中庸》的“章次”

第九章 《尔雅》

一 《尔雅》的“概要”

二 《尔雅》的“篇次”

史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一 “史学”的来源

二 “史目”的递增

三 “史部”的种类

四 各史“例目”的异同

第二章 《史记》

一 《史记》的“体制”

二 《史记》的“文章”

三 《史记》的“批评”

四 《史记》的“考证”

第三章 《前汉书》

一 《前汉书》的“体制”

二 《前汉书》的“缺失”

三 《前汉书》的“优点”

四 《史》《汉》的“比较”

第四章 《后汉书》

一 《后汉书》的“体制”

二 《后汉书》的“文章”

三 《后汉书》的“批评”

第五章 《三国志》

一 《三国志》的“体制”

二 《三国志》的“缺失”

三 《三国志》的“优点”

第六章 《晋书》

一 《晋书》的“体制”

二 《晋书》的“批评”

第七章 《宋书》

一 《宋书》的“体制”

二 《宋书》的“批评”

第八章 《南齐书》

一 《南齐书》的“体制”

二 《南齐书》的“批评”

第九章 《梁书》……《陈书》

一 《梁书》和《陈书》的“体制”

二 《梁书》和《陈书》的“批评”

第十章 《魏书》

一 《魏书》的“体制”

二 《魏书》的“批评”

第十一章 《北齐书》

一 《北齐书》的“体制”

二 《北齐书》的“批评”

第十二章 《周书》

一 《周书》的“体制”

二 《周书》的“批评”

第十三章 《隋书》

一 《隋书的》“体制”

二 《隋书》的“优点”

三 《隋书》的“缺失”

第十四章 《南史》……《北史》

一 《南史》和《北史》的“体制”

二 《南史》和《北史》的“批评”

第十五章 《旧唐书》……《新唐书》

一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体制”

二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比较”

第十六章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

一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体制”

二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的“比较”

第十七章 《宋史》

一 《宋史》的“体制”

二 《宋史》的“批评”

第十八章 《辽史》……《金史》

一 《辽史》的“体制”和“批评”

二 《金史》的“体制”和“批评”

第十九章 《元史》

一 《元史》的“体制”

二 《元史》的“批评”

第二十章 《明史》

一 《明史》的“体制”

二 《明史》的“批评”

子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道家类

第三章 法家类

第四章 名家类

第五章 墨家类

第六章 儒家类

第七章 杂家类

第八章 兵家类

集部

例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楚辞类

第三章 别集类上——汉魏六朝的别集

第四章 别集类中——唐宋两朝的别集

第五章 别集类下——元明清三朝的别集

第六章 总集类

第七章 诗文评类


05




经子丛考(外一种)

罗焌 著 罗书慎 整理496页,2009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罗焌先生著述甚丰,惜仅《诸子学述》公开出版,其他稿或散佚,或残缺不全,《经子丛考》(外一种)为其遗稿的辑合本,共八种,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历代师儒传述孝经考》、《日本师儒传述孝经考》,对先秦至唐朝90多位儒者及日本20多位学者关于《孝经》的著述、传授之说进行整理、考辨;《曾氏转注说补正》采曾国藩、曾纪泽与友人论学书各一篇,对二曾的“转注说”进行补充、修正;《韩子校注》乃罗焌据嘉庆甲子重刻、姑苏聚文堂板《韩非子评注》本,参阅宋本、《道藏》本、顾千里校本、日本宫内鹿川注本详注而成;以及《杨子训纂篇集释》、《杨子云年谱》、《杨子师友征略》三篇。又辑罗焌诗文为“外一种”,以见先生之思想。


目  录

历代师儒传述孝经考

日本师儒传述孝经考

自序

曾氏转注说补正

一、曾国藩与朱仲我书补正

二、曾纪泽书江艮庭六书说后补正

韩子校注

前言

说明

序言

第一卷

初见秦第一

存韩第二

难言第三

爱臣第四

主道第五

第二卷

有度第六

二柄第七

扬权第八

八奸第九

第三卷

十过第十

第四卷

孤愤第十一

说难第十二

和氏第十三

奸劫杀臣第十四

第五卷

亡征第十五

三守第十六

备内第十七

南面第十八

饰邪第十九

第六卷

解老第二十

第七卷

喻老第二十一

说林上第二十二

第八卷

说林下第二十三

观行第二十四

安危第二十五

守道第二十六

用人第二十七

功名第二十八

大体第二十九

第九卷

内储说上七术第二十

第十卷

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第十一卷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第十二卷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第十三卷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第十四卷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第十五卷

难一第三十六

难二第三十七

第十六卷

难三第三十八

难四第三十九

第十七卷

难势第四十

问辩第四十一

问田第四十二

定法第四十三

说疑第四十四

(诡使第四十五篇无校注)

第十八卷

(六反第四十六、八说第四十七、八经第四十八三篇无校注)

第十九卷

五蠹第四十九

显学第五十

第二十卷

(忠孝第五十一、人主第五十二二篇无校注)

饬令第五十三

(心度第五十四、制分第五十五二篇无校注)

后记

续后记

杨子训纂篇集释

一、人面俯

二、肺,坌从韦

三、踌,舛从足春

四、拜,严从两手

五、摔,拜从两手下

六、孥,握也

七、妩,鸟腊也

八、饼,蒲器

九、区量,虫名

十、蝉,蛇鱼也

十一、绊,汉律祠宗庙丹书告日也

十二、迭,古理官决罪,三日得其宜乃行之,从晶,从宜

十三、斡,韬车轮斡

十四、户、扈、鄂三字,一也,古今字不同耳

杨子云年谱

杨子师友征略


06




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

刘翔 著

295页,2010年1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汉字封存了先民原初的文化观念,形、音、的流变发展反映出传统价值的承继衍化。正如河床规划流向,承载思想的汉字,也在无形中轨范了一种思维模式。故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必须细考文字。本书博采过往当今的研究成果,独辟蹊径,从“人与神”(原始宗教)、“人与人”(伦理道德)、“人与自然”(宇宙人生)三个角度,循造字本源及其语义演变之迹,系统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建构历程。

目  录

重版说明

自序

第一章 人与神

一、神

二、神的分野

三、人神对话

第二章 人与人

一、德

二、礼、义

三、孝、悌、敬、忠

四、友、信

五、惠、爱、慈、仁

第三章 人与自然

一、生、死

二、命

三、心

四、有、无

五、道

六、气

七、则

八、阴、阳

附录:论“士”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后记



07




古今典籍聚散考

陈登原 著

409页,2010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古今典籍聚散考》别称《艺林四劫》,完成于民国二十一年(1933),系全面研究中国藏书史上典籍图书散佚、毁失现象的著作,全书“以书之聚散为经,以年事为纬”,分政治、兵燹、藏奔、人事四卷,叙述古今典籍聚散之由及期间之艺林故事,被认为是“中国藏书史上第一部史论结合的专著”。

目  录

凡 例

卷首 叙引

第一章 古籍之亡残讹误

第二章 古人记书籍聚散者

第三章 本书提要

卷一 政治卷

第一章 本章叙引

第二章 秦之焚书

第三章 隋之焚纬

第四章 两宋时代之禁书运动

第五章 元明两代之禁书事件

第六章 清代文字之狱与典籍聚散

第七章 《四库全书》馆与禁书运动

第八章 抽毁与窜改

第九章 论禁书无益

第十章 《四库全书》之今昔

卷二 兵燹卷

第一章 本卷叙引

第二章 两汉之书籍聚散

第三章 汉以后四百年间之书籍聚散

第四章 隋之聚书及其末年兵燹

第五章 唐及五代之典籍聚散

第六章 两宋之书籍聚散

第七章 金元之典籍聚散

第八章 明代之典籍聚散

第九章 清代中叶之乱与典籍聚散

第十章 外患与《永乐大典》之最后散亡

第十一章 最近之兵燹与杨氏海源阁

卷三 藏弆卷

第一章 本章叙引

第二章 宋以前之私人收藏

第三章 金元人之私人收藏

第四章 明之私人收藏

第五章 清初至私人收藏

第六章 四库修书前后时之藏书家

第七章 百宋一廛与千元十驾

第八章 清季之收藏家

第九章 藏书家之功罪

第十章 借书与不借书

第十一章 藏书家之身后

卷四 人事卷

第一章 本章叙引

第二章 水厄与典籍亡散

第三章 两宋时火灾之厄及藏书

第四章 明代官私书籍之被焚

第五章 清代官私书籍之被焚

第六章 人工之火灾

第七章 古书库之防火建筑

第八章 虫害与腐烂

第九章 书贾

卷末 刍 言

第一章 本卷叙引

第二章 印行孤本问题

第三章 收罗遗逸问题

第四章 藏书家之自觉

第五章 总结


08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刘汝霖 著

500页,2010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是民国学者刘汝霖继《汉晋学术编年》后完成的又一部学术编年体著作。该书时间年限从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至南陈后主祯明二年(即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共六卷。书中将各项学术事件,分志于各年之内,后附出处、考证,注明史料出处,考证学者身世:又有附录一项,载各种图表,说明学者传授次第、著述、各派学术系统、优劣异同、各派学说内容和特点;并在书末后附有人名索引和分类索引。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征引庞博,考证严谨,对研究东晋及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目  录

自序

凡例

卷一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至孝武帝太元八年

卷二孝武帝太元九年至恭帝元熙元年

卷三宋武帝永初元年(魏明元帝泰常五年)至顺帝舁明二年(魏孝文帝太和二年)

卷四齐高帝建元元年(魏孝文帝太和三年)至和帝中兴元年(魏宣武帝景明二年)

卷五上梁武帝天监元年(魏宣武帝景明三年)至十八年(魏孝明帝神龟二年)

卷五下梁武帝普通元年(魏孝明帝正光元年)至敬帝太平元年(西魏恭帝三年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

卷六陈武帝永定元年(北周孝闵帝元年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至后主祯明二年(隋文帝开皇八年)

索引一人名索引

索引二分类索引


09




汉晋学术编年(上、下)

刘汝霖 著

740页,2010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民国十八年(1929)夏,刘汝霖计划在已完成的《周秦诸子考》基础上,将自两汉西晋至清末民初的学术,通盘整理,编年记载,凡作六集,合为《中国学术编年》大著,以展示我国古代学术沿革盛衰的轨迹。但最终仅完成了第一、二集,即《汉晋学术编年》和《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汉晋学术编年》时间年限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4)至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共七卷。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中国书店收入《民国丛书》影印出版。该书征引庞博,考证严谨,对研究汉晋时期的学术思想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今重新编排出版,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目  录

第一集 汉至晋汉高祖元年至晋愍帝建兴四年

(汉族发展时期)

第二集 东晋南北朝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至陈后主祯明二年

(汉胡对抗时期)

第三集 隋唐五代隋文帝开皇九年至周世宗显德六年

(南北民族混合时期)

第四集 宋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恭帝德祐二年

(新文化发生时期)

第五集 元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至明思宗崇祯十六年

(文化衰微时期)

第六集 清民国清世祖顺治元年至民国七年

(古学复兴时期)


10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阮芝生 著  赵林 校订207页,2013年8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说《春秋》之性质,乃从公羊学论,然则公羊学何学欤?公羊学者,以《公羊传》为主说《春秋》之学也。既言以《公羊传》为主,是不独限于《公羊传》一书矣,犹当有其上探下考旁求之左证与依据。然则言《公羊》者必言《春秋》,《公羊》之不可离于《春秋》,亦犹《繁露》之不可离于《公羊》。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是继陈柱《公羊家哲学》之后 本研究公羊学的专书。本书作者阮芝生,台湾大学教授。本书原在台湾出版,今重新校订出版。综览全书,核心问题有五:一、《春秋》是经还是史?二、《春秋》是否为孔子作?三、孔子为何作《春秋》?四、《春秋》有无微言大义?五、《春秋》书法问题。阮芝生认为:《春秋》是经不是史;《春秋》是孔子所作而非所述;《春秋》有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意在“拨乱世、反诸正”、“立一王之法”。


目  录

校订者前言

再版弁言

一、序论

释题

立场

取材

二、《春秋》之志

《春秋》之学

《春秋》是否为孔子作

孔子为何作《春秋》

《春秋》当以三世义为宏纲

三、《春秋》之义(上)

《春秋》有义且微

微言大义与师说口传

因文取义十例

四、《春秋》之义(下)

《春秋》金锁匙:况、借事明义

经权常变、相反相成:无通义

五、《春秋》之例

正例

变例

无达例

六、《春秋》之法

褒奖

讥贬绝

假褒贬以示法

七、结论

附录:述学

参考书目


11




观念与历史的际会——朱熹中庸思想研究

王健 著

368页,2016年2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朱熹晚岁序定《中庸章句》,将“人心道心,精一允执”确立为吾族文化精神传承之统绪,即所谓“道统”者。朱子依此对《中庸》所展开的诠释与阐发,形成一经经纬纬之“统合”系统。然其关切则在回答“大公至正”的人类社会之如何可能的问题。朱子将“天道”观念运用于人与历史的解说,在理论上,以人之天赋善性作为合“情”讲“理”的社会形态之可能性依据;在实践设计上,则着重指出,握有公权力的主政者必须学为君子,此是实现有“道”理想的首要前提。朱子“道统”,与其说是哲学意义上的“破天荒之举”(陈荣捷语),毋宁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伟大的“精神事件”。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精神道”如何实现于历史:“道统”之意涵(上)

第一节 溯源伏羲 中立周子:“道统”的形上理据

第二节 “卓然立人道之尊”:宋代儒者面对的历史难题

第三节 “致中和”:作为历史之体的“精神道”

第二章 “精神道”如何实现于历史:“道统”之意涵(下)

第一节 人“生”而能“德”:对“天命之谓性”的理解

第二节 “善的历史”如何可能:对“率性之谓道”与“修道之谓教”的理解

第二节 重回“善的历史”:以“圣人”为“修教谓教”之主词的深意

第四节 人为目的:“道”“理”“性”之意义的互相发明

第五节 “天下平”必自“明德”始:“致中和”语境中的“格物致知”

第六节 “立天地之大义”:成就—个“见得此理”的世界

第三章 “中和”与“中庸”:一个观念与历史的普遍性问题(上)

第一节 开出观念范导历史的维度:释“庸”为“平常”的意义

第二节 “难而易”与“易而难”:对“中庸不可能”的诠释

第三节 合理与现实:对“尊德性而道问学”的诠释

第四章 “中和”与“中庸”:一个观念与历史的普遍性问题(下)

第一节 “自然生存”与“可能生存”:“五谷”之喻的意义

第二节 “中道”与“天道”:“中庸”是君子的事业

第三节 有“道”必得见“道”:“价值本体”视域内的“格物”精神

第四节 “随自家规模大小做去”:人人可为的“格物致知”

第五节 实现“中和”理想的现实载体:为政者与学者

第五章 “正天下大本”:一种可能的历史——以《壬午封事粼庚子封事》《戊申封事》为解读线索

第一节 “道统”内容的首次提出:关于《壬午应诏封事》

第二节 “治道”与“善生”:关于《庚子封事》

第三节 “中和”理想的治世尝试:关于《戊申封事》

第六章 “撑天拄地”:何以“道统”观念必须进入社会历史——朱熹与陈亮之辩的真实意义

第一节 “道”为历史之“体”:朱子与陈亮的根本区别

第二节 发自“道体”亦或发自“智谋功力”:朱子与陈亮之不同政治进步观

第三节 “道之常存,非人能预”:作为纯粹观念的“道心”——以《答陈同甫》之书八为例

附录:在观念与历史之间——对余英时分疏“道统”与“道学”之意义的思考

后记


12




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

龙国富 编著 

264页,2016年4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甲骨文与中国上古文明》一书共收录商周时期甲骨卜筮文篇40篇,内容涉及战争、祭祀、农业、渔猎、建筑、手工业、鬼神、礼制、天象、生育、疾病等方面。每篇按“甲骨文原貌”、“原文和释文对照”、“文字演变与释义”、“释文、译文、价值和意义”顺序编撰。


“甲骨文原貌”由拓片原貌和摹写本两部分组成,是各卜筮文篇的原始材料,有助于文字辨识和确认。“原文和释文对照”真实客观地展现了甲骨卜筮文篇的原貌和考释得来的文篇。“文字演变与释义”列有各相关文字的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三种书写形体,既反映了文字字形在上古时期的历时发展过程,也为古文字研究尤其是甲骨文研究提供了间接依据,还能为书法艺术提供参考。“释文”是对有关文字本义的求证,能为古文字语义源头的探寻提供直接证据;“译文”紧扣文意,表达清晰,符合中国上古时期卜筮文化的义旨,有利于人们对中国上古时期卜筮这种原生态文化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价值和意义”则能为中国上古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研究提供有力帮助。

目  录

凡例

第一章 战争

第二章 祭祀

第三章 农业、渔猎、建筑、手工业

第四章 鬼神、礼制、天象、生育、疾病

附录一:甲骨文释文总表

附录二:单字、合字和人名释义篇目表

附录三:殷墟王卜辞的分类及其年代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3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

史应勇 著

660页,2016年7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是大型系列丛书“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的“古学纵横”系列之一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二千多年来,国人诵读和解读《诗经》的方法论取向和观念取向并不相同。孔颖达说“诗迹所用,随运而移”。这种“随运而移”是中国人思想观念发展史和学术史重要却有些隐而不彰的证据和参照系。《〈毛诗〉郑王比义发微》《〈毛诗〉郑王比义发微》正是想要发现并表彰这种“随运而移”的轨迹。《〈毛诗〉郑王比义发微》选择的切入点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场公案——“郑王之争”。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对《诗经》的诠释,与对其他任何经典的诠释一样,很难实现诠释的统一性。一部《诗经》的诠释史,让我们对这种不一致性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过去尽人皆知,汉代著名的《诗》家就有齐、鲁、韩、毛四家,宋人解《诗》又大不同于汉学,而吕祖谦、严粲、朱熹等几种有代表性的《诗经》诠释又各自不同,清代《诗经》学号称宗汉学,但从陈启源到马瑞辰,也各自有不同。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从“郑王之争”这一个侧面,试图通过文献的清理,来映证中国经典诠释学这一大课题。


东汉末年,郑玄整合了两汉纷繁复杂、歧义百出的经学诠释,成为中世纪中国经学史上一位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宗师。然而,郑玄辞世后不久,中国的经学诠释领域又出现一位著名的经学家——王肃。王肃本来“自幼习郑学”,可成年以后却越来越觉得郑玄这位前辈对于儒家经典的系统诠释有漏洞、有误解,于是向这位前辈权威发起挑战,重新遍注群经。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郑玄与王肃的经学诠释之争是一个文化热点事件,许多重要事件与此关联,许多重要人物卷入其中,甚至在官学中每一经都是郑、王并立。这就是中国经学史上著名的“郑王之争”。


对《诗经》的诠释,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四家中,《毛诗》学后来居上,加之其他三家后来都失传了,于是《毛诗》成了中国《诗经》学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解释学原则。然而,郑玄笺《诗》名曰宗毛为主;王肃重新遍注群经,与郑氏相抗衡,却也号称“申毛”。郑、王均以毛义为尊,却形成一对《诗》学劲敌。这是《诗经》诠释学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郑、王诠释《诗经》的不同之处,至少有以下两点:(1)郑玄笃信谶纬并以之解经,王肃则不以谶纬解经。(2)郑玄“泥迹寻情,辄见拘失”,“然《诗》教温柔敦厚,在情不在迹”,“王肃因情推说,多得诗人本旨。”


《〈毛诗〉郑王比义发微》将目光聚焦于《毛诗》的郑、王诠释争议,从历代的各种典籍中全面分析了郑、王之争的历史、学术渊源,并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目  录

导言:《诗经》的诠释学思考

凡例

国风

周南

关雎

葛覃

汝坟

召南

鹊巢

采蓣

甘棠

羔羊

邶廓卫谱

邶风

柏舟

绿衣

日月

终风

击鼓

谷风

泉水

静女

新臺

鄘风

干旄

卫风

考藥

硕人

王风

丘中有麻

郑风

羔裘

山有扶苏

野有蔓草

齐风

东方之日

南山

敝笱

猗嗟

魏风

汾沮洳

唐风

蟋蟀

椒聊

绸缪

羔裘

葛生

秦风

驷職

小戎

蒹葭

晨风

无衣

权舆

陈风

东门之扮

衡门

东门之池

株林

桧风

素冠

豳风

七月

鸱鹗

东山

破斧

伐柯

九罭

小雅

鹿鸣

四牡

皇皇者莘

常棣

伐木

采薇

南有嘉鱼

彤弓

六月

庭燎

我行其野

斯干

节南山

正月

十月之交

雨无正

小曼

小宛

巧言

何人斯

巷伯

四月

鼓锺

楚茨

甫田

大田

鸳鸯

頹弁

车辖

宾之初筵

鱼藻

采菽

角弓

菀柳

都人士

采绿

隰桑

白荤

渐渐之石

何草不黄

大雅

文王

大明

械朴

思齐

皇矣

下武

文王有声

生民

行苇

既醉

凫鹭

公刘

卷阿

民劳

桑柔

云汉

崧高

烝民

韩奕

常武

瞻印

周颂

维天之命

烈文

天作

昊天有成命

我将

臣工

噫嘻

闵予小子

访落

敬之

小毖

载芟

鲁颂

泮水

悶宫

商颂

烈祖

玄鸟

长发

殷武

主要参考文献


14




《左传》读法两种

林纾 选评  陈朝爵 著

潘林 编注304页,2018年11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林纾的《左传撷华》继承并发展了明清盛行的文章评点之学,注重讨论《左传》之文法、意境,于《左传》纪事之篇章结构、历史之曲折婉转、人物之善恶臧否有其精彩独到的评点。


《读左随笔》为陈朝爵在秋浦学舍授课时所撰讲义,虽不具载经传原文,但于所见分条罗列,参考诸说,详加注释,辑成上下两卷。此书颇受干嘉学派影响,经史考证、文法探讨并重,于文章义理、文字考据皆有发挥。


本书《〈左传〉读法两种》由潘林编注,即是将林纾《左传撷华》和陈朝爵《读左随笔》两部着作合编为一书,并对其进行校注,对解读《左传》有重要作用。


目  录

编注说明

左传撷华

左传撷华序

左传撷华卷上

楚武王侵随桓公六年(前706年)

连称、管至父之乱庄公八年(前686年)

郑厉公自栎侵郑庄公十四年(前680年)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闵公二年(前660年)

宫之奇谏虞公僖公五年(前655年)

管仲斥郑子华僖公七年(前653年)

阴饴甥会秦伯僖公十五年(前645年)

楚人伐宋以救郑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年)

吕郄畏偪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

介之推不言禄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

展喜犒师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

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

烛之武见秦君僖公三十年(前630年)

秦三帅袭郑僖公三十二年(前628年)

秦师袭郑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

原轸败秦师于殽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

秦康公送公子雍于晋文公七年(前620年)

河曲之役文公十二年(前615年)

士会归晋文公十三年(前614年)

楚人灭庸文公十六年(前611年)

郑子家抗晋文公十七年(前610年)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前607年)

楚子问鼎宣公三年(前606年)

郑穆公刈兰宣公三年(前606年)

鬭樾椒之乱宣公四年(前605年)

解扬将命宣公十五年(前594年)

鞌之战成公二年(前589年)

申公巫臣取夏姬成公二年(前589年)

楚子归知罃于晋成公三年(前588年)

齐侯朝晋成公三年(前588年)

晋侯观于军府成公九年(前582年)

晋侯梦大厉成公十年(前581年)

声伯之母成公十一年(前580年)

吕相絶秦成公十三年(前578年)

荡泽弱公室成公十五年(前576年)

鄢陵之役成公十六年(前575年)

厉公诛三郄成公十七年(前574年)

左传撷华卷下

魏绛戮扬干之仆襄公三年(前570年)

魏绛和戎襄公四年(前569年)

郑人从楚襄公八年(前565年)

晋受郑盟襄公九年(前564年)

偪阳之役襄公十年(前563年)

迁延之役襄公十四年(前559年)

卫侯出奔襄公十四年(前559年)

晋逐栾盈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

栾盈之乱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

穆叔答范宣子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

张骼、辅跞致师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

崔杼弑君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

宋公杀其世子痤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

卫侯杀甯喜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

庆封攻崔杼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年)

齐人尸崔杼襄公二十八年(前545年)

子产为政襄公三十年(前543年)

子产毁垣襄公三十一年(前542年)

郑放游楚于吴昭公元年(前541年)

齐使晏婴请继室于晋昭公三年(前539年)

穆子去叔孙氏昭公四年(前538年)

蹶由对楚昭公五年(前537年)

芋尹无宇对楚王昭公七年(前535年)

伯有为厉昭公七年(前535年)

屠蒯谏晋侯昭公九年(前533年)

楚子狩于州来昭公十二年(前530年)

叔向断狱昭公十四年(前528年)

无极害朝吴昭公十五年(前527年)

宣子求环昭公十六年(前526年)

驷乞之立昭公十九年(前523年)

费无极害伍奢昭公二十年(前522年)

齐豹之乱昭公二十年(前522年)

华貙为乱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

华登以吴师救华氏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

吴公子光之乱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

晋杀祁盈昭公二十八年(前514年)

吴灭徐昭公三十年(前512年)

晋侯将以师纳公昭公三十一年(前511年)

叔孙成子逆公丧定公元年(前509年)

公侵齐门于阳州定公八年(前502年)

阳虎之乱定公八年(前502年)

阳虎归宝玉、大弓定公九年(前501年)

晋败郑师哀公二年(前493年)

黄池争长哀公十三年(前482年)

齐陈逆之乱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白公胜之乱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读左随笔

读左随笔序

读左随笔卷上

读左随笔卷上补録

读左随笔卷下

附录经说

古祭祀用尸记

《春秋》讥二名辨

书顾栋高《春秋不书河从论》后

主要参考文献


15




《孔丛子》训读及研究

雷欣翰 撰

320页,2019年1月
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


《孔丛子》是诸子文献中除《论语》之外最重要的孔氏儒学著作,由孔子后裔搜集、编着而成,是一部有关孔氏家族史和孔氏家学的杂记类著作,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高、子顺等孔氏子孙的言行,由《孔丛子》《连丛子》和《小尔雅》组成。本书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孔丛子训读》,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通读《孔丛子》,熟悉《孔丛子》的文本和结构,并对一些相关文化常识和疑难文字作出简单地注释。校勘和注释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关于该书的研究成果,希望为读者奉上一个更加通顺和准确的整理本。第二部分讨论《孔丛子》中的《尚书》学专题,其中不乏一些聚讼千古的公案。在《论语》等受认可程度较高的文献中,关于孔子论《书》的文献少之又少,《孔丛子》中孔子论《书》材料之丰富,为人所知已逾千年。但因种种原因,以《孔丛子》中《尚书》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菱角。本书对一些专题的讨论可能会沿着某一问题进入与《孔丛子》或者《尚书》完全无关的领域,望能引发读者探索相关问题的兴趣。


目  录

前言

《孔丛子》训读

说明

校注所据主要版本

嘉言第一

论书第二

记议第三

刑论第四

记问第五

杂训第六

居卫第七

巡守第八

公仪第九

抗志第十

公孙龙第十一

儒服第十二

对魏王第十三

陈士义第十四

论势第十五

执节第十六

诘墨第十七

独治第十八

问军礼第十九

答问第二十

连丛子上第二十一

连丛子下第二十二

佚文第二十三

附录

小尔雅

小尔雅佚文

 

《孔丛子》中的《尚书》学案

绪论

《论书》篇中的《尚书》学案

“受终于文祖”辨

论“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典”考

《论书》篇的着作形态

孔子的门室之喻

“纳于大麓”解

“禋于六宗”考辨

报祭与祖、宗

“乐山”、“乐水”与“奠高山大川”

四邻、四臣与四友

“陈氏”非陈常考

“祖甲不义”辨

鲁哀公孔子论乐与“庶尹允谐”

“夔”神话探源

《刑论》篇解读

《刑论》篇的内容

《刑论》篇与其他秦汉文献

参考文献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古今丛编(刘小枫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沃格林集(刘小枫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施米特集(刘小枫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色诺芬注疏集(刘小枫、甘阳主编)

 ● “经典与解释”书系推介 | 政治史学丛编(刘小枫主编)

 ● 纪念廖平诞辰170周年 | 经典与解释书系•廖平集(刘小枫、潘林主编)

(编辑:乐铮涛)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