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博物馆

其他

听说这本书出版后,神仙流下了羡慕的泪水(多图预警)

哎,我听说吴文化博物馆最近又出新书了啊我咋不知道,是什么啊?吴文化博物馆2022年特展“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近日已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据说成书当日,天地间风起云涌,各种珍奇异兽纷纷显现人间,天上的神仙也纷至沓来,只为一睹此书的真实面目!谢邀,人在九天,刚抢到货,人手一本帅哥美女请进,请听我细细道来书的第一部分为四篇特展专题研究,多位知名学者倾情撰写。不仅有披露管仲与吴越传说间神秘联系的“走近科学”,还有运用现代科技对永乐宫琉璃构件做实验的“硬核科研”。更难得的是,所有文章皆为首次出版;此时此刻,我们都是“幸运观众”。你以为我是斯里兰卡蓝宝石,其实我是永乐宫脊饰上的釉层啊,脑袋好痛,是知识进来了吗书的第二部分忠实遵循展览安排设计。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以墓葬图像、寺观壁画、和水陆画为主题,用大量超高清照片模拟现场看展情景,在书页间施展身临其境,甚至穿越时空的魔法。太高清了,不会拍到我卡粉吧没什么才艺,给大家表演一首金朝传统笛曲如果你以为这是本严肃死板的学术砖头,那就大错特错了。本书的作者虽然个个学富五车,但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揭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奇妙化学反应;以娓娓道来的口吻,为大家讲述中古山西的淳朴民间信仰。如果你细细观察图像的话,还能发现不少彩蛋哦!敢小瞧我,看我三杆进洞而我不一样,我已经是有文化的猫了咪如今,《世间神祇》已正式上架,限量发售,心动售价180元。无视他人羡慕的目光我掐指一算,今日此时下单大吉,不要998,不要698,只要180!《世间神祇》,买它!列位!列位!买书的这边排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注:文中所有表情包均截取自书中图片,欲浏览图片全貌,请速速购买。即日起至6月30日,线下特惠购书,吴文化博物馆二楼文创商店购书,有九折优惠。-
2023年6月1日
其他

特展预告 |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

“春暖花开,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古以降,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对苏杭两地的赞美。在湖光山色的滋养中,在殷实经济条件的支持下,在“闲忙正适中”的生活环境里,人们对于精致、精细、风雅的追求愈发热烈,“材有美,工有巧”的生活用品、各色赏玩,是最典型的“天堂”体现。时至今日,苏杭人仍以匠心守护着传统的工艺,一柄当代非遗手艺人制作的油纸伞,连接了古时发生在西子湖畔的话本故事;一针一线,太湖旁的绣娘十指如春,继续编纺着生活;笃笃敲击,造出了桌椅床榻;吴侬软语,随罗织声声隐入巷陌....今日匠艺,续写天堂雅正的诗篇。人人尽说江南好,又是一个风细柳斜斜的春日,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苏杭两地的文博机构,共同呈现《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一展,尽数古时与今日,继往开来的非遗技艺,这场展览由吴文化博物馆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主办,同时受到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安区博物馆、萧山博物馆6家文博机构的展览支持。展览的第一单元“古时”,侧重于展出巧夺天工的文物,以金银器、玉器、瓷器、竹木器、丝织物为主,共展出相关代表性文物60余件套。第二单元“今日”,更侧重于展示薪火相传的40项苏杭工艺,共计展出140余件当代非遗工艺品。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中,选择了当时人记当时事的视角,通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阐释使用文物的生活场景,描述文物的质地,还原苏杭两地旧时之景,更有丰富细节的工艺拆解带观众走入工艺的天堂。古
2023年4月22日
其他

演出预告丨吴文化博物馆X碧波中学《寻槎记》邀您观演!

一名寻找创作灵感的匠人、一位寻找人生意义的书生,老者绸缪,稚儿笃学,渔村一隅,深藏着吴文化的感物致知。这是一则往复在生活之内、徘徊于世俗之中的故事,也是关于吴地国宝文物的再想象。这就是吴文化博物馆演绎社的原创剧目《寻槎记》,一个由素人社员原创的国宝演绎剧目,我们已经在“时空之旅:伊特鲁里亚人——古代意大利的贵族特展主题博物馆之夜”进行了首演。(☝左右滑动查看)除了吴文化演绎社的创编,还有一群小朋友也针对吴文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朱碧山造银槎杯”进行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来自碧波中学凌波戏剧社团原创的校园舞台剧《寻槎记》。一件国宝,多重演绎,成人和少年,都有自己的想象,这可能就是文物的魅力。4月2日(周日)下午,两个社团首次联动,在博物馆里联合呈现,欢迎大家来观看孩子们的表演。-
2023年3月31日
其他

新展预告丨青莲衫子藕荷裳——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展

叶圣陶先生曾在《藕与莼菜》一文中这样描述:“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巾,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姿。”寥寥数语勾画出水乡妇女的服饰与劳动之美。江南水乡妇女自古便有自己流行的服饰,苏州(原吴县)东部一带的农村地区更为讲究,其中又以甪直镇最富有代表性。甪直古名甫里,是江南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望阳澄湖,南临澄湖、万千湖,西靠独墅湖、金鸡湖,镇内市河与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大直江相通,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丰富的水系孕育了水乡的特色和富绕,以甪直为代表的苏州(原吴县)东部地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了水稻的种植。此后数千年,当地居民因地制宜,世世代代耕田种稻,稻作农业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生活来源。苏州水乡妇女服饰分布图在此背景下,一代代农村妇女在劳动中,创造发展了包头巾、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等独特的水乡妇女服饰。这些服饰最初是为了适应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但水乡女子的聪颖灵巧将这些普普通通的土布衣衫装点得精细多姿。她们梳盘盘头,身着俏丽的拼接衫,下穿襡裙拼裆裤,足蹬一双绣花鞋,从少女到老妇,在光阴流转中演绎着水乡女子平凡又踏实的一生。2005年6月,甪直镇文体中心将该服饰命名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并成功申报为苏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凝结着水乡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与造物智慧,是近代甪直镇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不仅呈现了形式多样的艺术特征,也是甪直水乡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得以展现的重要媒介。因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被赞誉为“苏州少数民族服饰”。其蕴含着的众多珍贵的有形及无形资源、物质和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持续深入地研究与传承。甪直水乡妇女日常穿着的服饰,主要有包头、拼接衫、襡裙、襡腰、胸兜、拼裆裤、卷膀、百衲绣花鞋八大件,此外还包括鬓角兜、长裙、夹袄等。随年龄和季节的不同,产生丰富的变化。按年龄可分为中青年妇女服饰和老年妇女服饰两大类。按季节可分为春秋季服饰、夏季服饰和冬季服饰。举行礼仪活动时,还有专门的甪直水乡妇女礼仪服饰,包括婚礼服和寿衣等。其中春秋季服饰的特点最为突出,面料多用花布、土布、深浅士林布等,色彩对比鲜明,艳而不俗,几种面料拼接而成的服装剪裁得体,缝工精细,装饰性很强,拼接、滚边、纽绊、带饰、刺绣等装饰工艺很好地显示了服装的风格特征。既可穿用于田间劳作,也可用于“打莲厢”“唱山歌”等文娱活动。包
2023年3月3日
其他

特展预告 | 四两千斤:梁绍基、杨诘苍双人展

历史学家史景迁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遭遇,这是每个人的生活,而出现这些遭遇的环境就是历史”。当代艺术家以超乎常人的敏锐,对于环境与历史常有更加深刻的看法与表达,他们多善于用具有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前承史,后续诗”的作品,表达对生命、对历史、对当下社会的思考。而对作为历史与文物宝库的博物馆来说,借助当代的观点与作品再问过去,也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人文立场。据此,吴文化博物馆从“再问”二字出发,开启一系列在地特展项目,以委任创作及特邀展览的方式,聚焦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叩问下述四个议题:一、本土历史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现与释义;二、考古学在具体问题中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三、后现代背景下博物馆功能的探索与重释;四、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故事与中国身份的演绎及建构。首期特展“四两千斤”特别邀请了两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梁绍基与杨诘苍,于博物馆空间中以作品会友、展开对话。二位艺术家将通过各自丰富的历史经验、全球化的创作视野以及极具前瞻性的艺术语言,对吴中的历史、中国文人传统及中国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作出了深刻的思辨。展名《四两千斤》,源自两位艺术家的创作特色——他们各自以蚕丝与水墨这两种独具江南特色的传统载体作为创作媒介:四两银丝,春蚕收长丝,四两墨笔,墨水传遗迹。他们均通过四两巧劲,直击重若千钧的历史之核,以举重若轻的方式牵引出东方的宏大命题。梁绍基怀着对历史和文物的尊重,突破了自己以往的表现语言,巧借吴文化博物馆现有展览序列,取“草鞋山”、“战国古琴”与“银槎杯”等代表性文物中的典型要素,创作全新的蚕丝生态装置,当观众步入“考古探吴中”的展厅,这是承载了千年历史的旅程起点,斗转星移,远古的文明与当下的当下在此碰撞。空槎
2023年2月10日
其他

特展预告丨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缂丝,是中国丝织艺术品的典型代表,以素色生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独特技法挖织而成,也被称为“刻丝”。因历来生产规模不大,工艺繁复,得之不易,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苏州作为缂丝的主要产地,缂品逐渐形成了色彩丰厚、晕染自然、浑朴高雅、艳中具秀的特点,兼之坚厚耐磨、利于长期保存,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现今的苏州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缂丝生产地之一。苏州缂丝作为苏州市六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为何拥有穿越千年而分毫不减的魅力?本次“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为吴文化博物馆“匠艺”系列特展第四期,共展出马惠娟、肖锋母子的缂丝作品24件/套,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号。诚邀您与我们一同拨开那些细腻的丝线,探寻“织中圣品”背后的神奇奥妙。妙夺丹青Museum_of_Wu缂织技术是东西方交融的产物。“通经断纬”的织法首先从西方传入,最初以亚麻、麻毛为材料,我国西域地区有不少缂毛织物的出土。公元7世纪左右,该技术被引入到丝织物生产中。随着丝绸之路的联通,以及西部少数民族的迁徙,缂织技术在唐代传入了中原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缂丝织物是唐代的一条缂丝腰带。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合葬墓,被发现时缠在一个女舞俑的腰上。唐
2022年9月21日
其他

特展预告丨“文明的样子——亚欧大陆古代文物精品展”

漫漫历史长河,人类各色文明交相辉映,浩瀚如星又璀璨多姿,在这个星球上迸发出了耀眼多彩的光芒。可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小麦,最早种植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水稻,出自印度河、恒河流域的棉花,这些文明成果虽发端于各地,却在交流中成为了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敦煌飞天手中的箜篌来自6000年前的西亚,丝绸之路中的玻璃器皿源自现今叙利亚大马士革地区;从汉字到阿拉伯数字、从《一千零一夜》到《大唐西域记》、从鉴真东渡到日本唐招提寺…..都是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共享的一个个生动例子。纵横交错的文明历史脉络,孕育了多元平等的亚欧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每个古老的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子,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也随着发展而互相碰撞融合,交汇出更精彩的乐章。从交流的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是独立形成和独自发展的。回顾历史,更能让我们看到未来的道路与方向。所以这次,我们奉上了
2022年6月22日
其他

展览预告 | 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

中古以降,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市井文化兴起,民间信仰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寄托逝者和生者多重祈愿的场所,墓葬和寺观,地下与地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而又区别于文人画的图像艺术系统,堪称民间艺术瑰宝。山西,地处传统中原与游牧文化的交织地带,得益于表里山河的自然环境,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遗留下大量反映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与民俗信仰的物质遗存,至今保存较好,历史、艺术与研究价值独特。这一次,吴文化博物馆携手山西博物院、运城博物馆、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遴选百余件文物展品。跨越唐宋金元明,以墓葬壁画与砖雕、寺观壁画与水陆画为着眼点,探究中国基层民众信仰体系结构、发展与嬗变。《世间神祇—中古以降山西寺观与墓葬中的图像》一展,将带领观众管窥中国传统墓葬及寺观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一域。多重祈愿墓中显普世价值观下,人们认为墓葬是安置死者肉身之地,承担了沟通生与死、连接地上和天上世界的功能,实则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兼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为一体。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之一,即是陈列了山西博物院藏郝匠金墓墓室。这座具有代表性的金代砖雕壁画墓被整体迁移至展厅,观众们可以走入其中一览金代民众所构建的“往生后的世界”。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郝匠金墓金代(1115-1234)长605厘米,宽321厘米,高300厘米2013年山西晋城市区郝匠村出土山西博物院藏郝匠金墓(M1)为前后双室砖券墓,墓室由墓门、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该墓室为典型的砖砌仿木结构双室墓,墓室模仿了现实建筑空间,用墓砖及彩绘表现建筑结构,如古建筑中的倚柱、斗拱、梁枋、门窗等。郝匠金墓墓志(拓片)金代(1115-1234)长118.5厘米,宽66厘米山西博物院藏此为郝匠金墓出土墓志,全文约500字。志文显示墓主人名郭永坚,世居泽州晋城,卒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从而为墓葬提供了准确纪年。铭文还叙述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妻儿情况及埋葬地点,是研究金代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中国现存壁画主要分为两部分:地面下的墓室壁画及地面上的寺观壁画。墓葬壁画内容多与墓主人的生前身后事有关,常涉及宴饮、戏曲、孝子等题材,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而寺观壁画立足点在民间,承载了规范民众行为、寄托民众信仰的功能,题材多涉及宗教故事、教化人伦,以期构建民众间的文化认同感。杂剧图壁画金代(1115-1234)高123厘米,宽117厘米1994年平定西关村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壁面绘有男子五人正在表演戏剧。画面中央直立一人官服装扮,头戴黑色展脚幞头,双手执捧笏板于胸前,神情严肃庄重。其余四人或手持鼓槌或妆容滑稽,神情动作诙谐,与端严的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画面中的戏剧性。仕途青云壁画金代(1115-1234)高158厘米,宽151厘米2007年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出土山西博物院藏这组墓室壁画包括墓门在内共有六组空间,墓门居南,壁画分列墓室西南壁、西北壁、北壁、东北壁、东南壁,每块壁画中间都有一扇闭合的窗或门。以仕途青云为例,菱形格子窗右边是一位头戴长翅官帽,身穿圆领长袍的文官,正襟危坐在屏风前,桌案上有一叠公文。身后墨竹枝叶繁茂。左边绘有五名侍女和一名髡发侍童,分别手捧珊瑚、包袱、铜镜、渣斗等物,面向文官徐徐而来,反映了富足的仕宦生活。妇人启门砖雕金代(1115-1234)高43厘米,宽35厘米,厚8厘米山西省稷山县出土妇人启门是宋金墓葬中常出现的图像题材,表现为门微启,妇人倾半身掩于门扇之后,手扶门框,目光觑向门外,衣衫发髻清晰可见,人物身着对襟窄袖长褙子、长裙,头梳单髻。宋金时期,山西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城市瓦肆中百戏品种繁多,社火等表演形式则在农村兴盛,成为当时北方戏剧发展重心。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影响下,热闹非凡的戏曲表演以砖雕的形式带入墓葬,使亡者得以继续享受人间欢乐。
2022年1月7日
其他

金道锡行,南方无疆 :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看曾国的兴衰

4.本场讲座活动限额70人,采用线上预约的方式,现场出示预约码进行核验。
2021年4月6日
其他

吴中博物馆预约参观指南

今天,吴中博物馆开馆活动圆满结束即日起观众们可通过吴中博物馆官方微信号或官网网站预约参观如何预约?请看下方操作指南参观预约入口▼长按识别小程序码预约图源:见图注统筹:吴中博物馆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2020年6月2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吴中博物馆开馆直播

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官方订阅号
2020年6月27日
其他

开馆倒计时 | 吴中博物馆基本陈列抢先看

一座拥有一万八千余平米建筑面积的博物馆新秀——
2020年6月24日
其他

开馆倒计时 | 三件馆藏珍贵文物,独家剧透!

6月28日,吴中博物馆开馆发布将如期举行,7月中下旬将正式开放观众预约参观。
2020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