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技术

其他

苹果中国 App Store 将不允许未备案应用上架

许可证或类似的证明文件。https://developer.apple.com/cn/help/app-store-connect/reference/app-information/↓↓
2023年10月4日
其他

工信部:不得为未备案 App 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加入云技术社区】相关阅读:我国信息通信服务持续提升,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手机APP弹窗关不掉?政策监管有新招23页PPT|《信息安全技术
2023年8月9日
其他

我国信息通信服务持续提升,整治APP广告“乱跳转”有了新标准

“手机APP开屏广告,‘摇一摇’就‘乱跳转’”“走着路打开软件,手机不小心晃一下就自动跳转”……如今,APP“摇一摇”功能日益普遍,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但部分应用出现“乱跳转”现象,给用户带来了困扰。近期,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多家行业重点企业制定并发布实施相关标准,以规范“乱跳转”问题,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乱跳转’现象引起用户投诉,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魏然表示,一是未向用户明示,即APP信息窗口未向用户明示触发后将发生跳转或打开第三方APP的动作,或明示动作与实际行为不符;二是灵敏度过高,即APP信息窗口设置的交互动作参数灵敏度过高,在用户非主动意愿情况下即发生跳转第三方页面的行为;三是欺骗误导用户,即APP信息窗口跳转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为用户下载安装APP等。“通过信息窗口推送广告是APP的主流商业模式之一。”魏然分析,由于开屏广告曝光度高、营销效果好,部分APP便无视用户合法权益,通过提高加速计、陀螺仪等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跳转第三方页面的概率,从而增加广告收益,“这类行为变相强迫用户进入广告页、下载APP,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此次标准制定修订提出多方面参考指标要求,以更好治理规范“乱跳转”行为。一是强化明示告知义务。指出应向用户清晰明示要执行或触发的交互动作及结果预期。二是细化参数设置参值。提出将“摇一摇”动作的设备加速度设置为不小于15米每平方秒,转动角度不小于35度,操作时间不少于3秒等一系列参考数值,确保APP在走路、乘车、拾起放下终端设备等日常生活场景中,信息窗口不会出现误触发而跳转的情况。三是保障用户选择权。明确未经用户主动选择同意,不得强迫下载、安装、打开APP,不得使用欺骗误导用户的图片、文字和链接进行页面跳转或使用第三方APP。规范APP“摇一摇”“乱跳转”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的缩影。聚焦影响用户服务感知的关键环节,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持续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客服服务能力,形成服务提质和感知提升的良性互动。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聚焦用户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综合运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等手段,强化“全流程、全链条、全主体”治理,全力提高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感知,为用户营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来源:人民日报↓↓
2023年2月5日
其他

我在华为当“黑客”

作者个人照01转身“白帽子”“欢迎新同学加入华为,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成为‘白帽子’了!”进入部门第一天,主管在欢迎会上对我们几个新员工说。“白帽子?”我和身边同为新员工的小伙伴面面相觑,这是什么?看出了大家的疑惑,主管解释道:公司对产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开发到交付、运维全周期看护产品安全性。目前产品内部的安全测试,特别是白盒、渗透测试这一块还稍显不足,所以部门成立攻防实验室,组建蓝军渗透测试团队,从蓝军视角对产品进行安全渗透测试,挖掘待发布产品潜在的安全漏洞,也就是俗称的“白帽子”。希望我们作为新鲜血液注入,为客户输出安全可信的产品。原来是这样!但其实这么多概念猛然袭来,大家一时还是不知所措。彼时是2019年7月,我刚从学校毕业来到华为松山湖研究所,和无数热爱代码的程序员一样,心怀热忱想为这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贡献自己的一砖一瓦。刚毕业时想法很简单,用自己的代码构建出优秀的产品,服务于大众。进入部门第一天,我就成为了“白帽子”,还是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恶补一波之后,稍稍摸到点门道的我发现,原来安全这个领域只要留心皆学问,是另外的一片星辰大海!大的来讲,要懂操作系统、Web、密码学、虚拟化、移动等等知识,每块都是一门学科。细了讲,又有XSS、SQL注入、XXE、本地提权、上传下载等专题。每一次的攻防博弈,考验的都是你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踏上“白帽子”之路,仿佛踏入技术知识的海洋,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安全知识,开发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不同于针对单个模块的开发,我们必须从整个产品的视角出发,了解产品的架构和实现。产品十分庞大,亿级代码量,单从语言上说,就糅合了Java、c/c++、Python、
2023年1月27日
其他

手机APP弹窗关不掉?政策监管有新招

移动互联时代,即时通讯、网络视频、在线购物、新闻资讯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乱象。近日,有关部门接连出台相关举措,开展专项行动、印发联合通告,为APP领域的健康规范发展加码发力。APP领域乱象时有发生关不掉的弹窗广告、山寨APP以假乱真、未经同意强制捆绑下载、难以卸载的预置程序……眼下,APP领域乱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弹窗广告是用户遭遇的普遍问题。“APP投放广告本身没问题,但现在打开APP都不敢动手机,因为有时候稍不注意晃一下手机,就跳进了‘摇一摇’广告。”网友“小花一朵”说。此外,有些APP页面里“关不掉”的广告也实在令人糟心。不少网友表示遇到过“虚假关闭按钮”,本以为点了关闭,实际上还是跳转到了外部页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232万款。海量的应用数量也给不少山寨APP带来了可乘之机。“有些山寨APP图标和正版APP十分相似,一不注意就容易下载错了,最终导致信息泄露甚至是经济损失。”网友“柒柒”说。黑龙江哈尔滨银发网友吴淑琴说:“我们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操作都不熟悉,有些细微的操作也容易忽略,因此下载APP的时候更容易遭遇捆绑下载。没用的APP在手机里不仅侵占手机空间,还让手机越用越慢。”一项针对手机预置软件的调查显示,62.21%的受访者反映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多且占用内存,自己日常很少使用,会删除其中绝大部分。在预置软件数量方面,有些型号的手机在出厂时就已预置了多达56个应用程序。业内人士认为,预置APP不仅让人眼花缭乱,大部分也缺乏实用价值。“删都删不掉”的预置APP背后实则是手机厂家和软件运营方的联合操作。政策监管有新招近日,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全链条管理,全面规范移动应用程序在搜索、下载、使用等环节的运营行为。其中,搜索查找环节将重点打击“山寨APP”、从严整治虚假排名、全面净化页面呈现、严格规范备案要求。在下载安装环节,将集中整治强制、捆绑下载安装;坚决惩处应用程序“挂羊头卖狗肉”规避监管;严厉打击以赚钱为诱饵诱导用户下载。针对运行使用环节,将集中治理弹窗问题、严格规范功能设置、严厉打击诱导充值。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将以加强分发平台规范管理为抓手,抓好重点平台,对问题突出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加大整治力度。为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保护用户权益,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促进移动互联网持续繁荣发展,工信部、国家网信办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简称《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通告》明确,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应遵循依法合规、用户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则,依据谁预置、谁负责的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尊重并依法维护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实现同一基本功能的预置应用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针对APP领域的各类乱象,有关部门一直在持续升级监管。据统计,从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工信部累计通报了26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逐一列出详细问题,严格限期整改,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问题,工信部在2021年全年累计开展12批次技术抽检,通报了1549款违规APP,下架了514款拒不整改的APP。在涉诈风险提示方面,2022年11月以来,工信部反诈专班已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多期涉诈高风险APP名单,为广大网友提示了包括以山寨APP为代表的仿冒类诈骗以及彩票类诈骗、贷款类诈骗等多种APP涉诈类型。经过多轮整治,APP行业乱象已有改观,但仍有部分软件运营方、分发平台通过“打擦边球”或是一些违规“新花招”逃避监管。专家表示,APP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需推动各方实现协同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APP的运营、分发、使用涉及诸多环节,软件运营方需以用户为中心,依法依规安全经营;分发平台要加强审核把关,设立准入门槛;用户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善用相关举报平台;监管部门则要严格监督,对相关乱象予以及时的指导和规范。另一方面,网络世界发展日新月异,APP领域的各类乱象也并非静止不变。因此,要在协同治理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既要抓落实防反弹,也要不断甄别和应对新乱象,促使APP领域真正实现健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徐嘉伟↓↓
2023年1月7日
其他

周鸿祎:99%国家级攻击皆由360独立发现,回避“看见”谈安全都是假把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在360展区。据北京日报7月30日上午,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题峰会——数字安全峰会暨ISC
2022年7月31日
其他

Gartner 2022-2023年八大网络安全趋势预测

Gartner近日公布的网络安全重要趋势预测显示:高管绩效评估将越来越多地与网络风险管理能力挂钩;未来三年内,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国家将通过立法对勒索软件应对措施进行规范;安全平台整合将保障企业机构即便在恶劣环境中也能快速发展。在近期召开的Gartner安全与风险管理峰会的开幕主旨演讲中,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Richard
2022年7月13日
其他

重磅!刘鹤:支持数字企业国内外上市

汪洋出席并讲话5月17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并讲话。王达
2022年5月18日
其他

国务院:推进数字化改造发展智慧县城、推行县城运行一网统管、​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

的云支出被浪费「附50页PDF下载」更多文章请关注文章好看点这里[在看]👇
2022年5月8日
其他

李克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推进5G规模化应用,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据新华网消息,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图片来源:新华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中介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
2022年3月5日
其他

​23页PPT|《信息安全技术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指南》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2022-02-08各相关单位和专家:经标准编制单位的辛勤努力,现已形成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2022年2月12日
其他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印发《“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按照规划,到202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数据资源赋能新动力。统一的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支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成宏观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等新基础信息库,高价值数据集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务数据资源有力支撑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协同治理形成新模式。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业务协同联动能力显著增强,大系统共建共用机制更加优化,大幅提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有力支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得到新提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线政务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基本实现,证照电子化比率显著提升,利企便民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共建共享形成新局面。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应联尽联,“数云网端”一体融合的公共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进一步向街道、乡镇延伸。整合形成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满足部门大规模业务部署和容灾备份等需求。——安全保障达到新水平。全面落实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等级分级保护制度,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安全可靠应用,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全流程安全可靠,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规划》答记者问:问:请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有关背景?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多次对电子政务相关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共享。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十三五”以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新突破,一批重大工程陆续建成,有力支撑了“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大平台共享的政务信息化顶层架构初步建成。为进一步做好“十四五”政务信息化工作,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神和“十四五”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十四五”期间统筹安排国家政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指导我国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问:《规划》在政务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方面有哪些总体考虑?答:《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政务信息化工作的总目标,对国家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做出了统筹安排。秉持统筹共建、效益优先、利企便民、安全可靠的原则,“十四五”时期,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将继续坚持“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指导推进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通过强化数字化治理理念、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丰富数字化治理手段,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感知、精细管理、科学决策、高效服务的数字化治理能力和便捷化服务能力,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规划》编制中体现了哪些核心理念?答:“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要把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转型机遇,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统筹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重点突出5个核心理念:一是要对标规划《纲要》,明确工程范围。《规划》对标对表“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明确界定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范围。二是要围绕主责主业,强化需求管理。《规划》坚持围绕主责主业确定各部门的具体建设需求,充分考虑跨部门共建共享和业务联动,加强一体化、集约化、科学化、协同化建设。三是要加强统筹谋划,统一工程框架。《规划》围绕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重点谋划包括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等共建共享工程。四是要强化共享开放,发挥数据价值。《规划》提出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的归集汇聚、共享交换和开发利用,系统性提升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监管、用数据服务的能力,变“建系统”为“用数据”满足业务需求。五是要坚持系统安全理念,强化安全保障。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统筹好安全和发展,坚持网络安全底线思维,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严格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健全政务信息化工程全过程信息安全监督机制,持续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问:《规划》在强化统筹布局、深化共建共用的原则基础上,重点部署了哪些建设任务?答:我国政务信息化发展总体经历了“十一五”全面建设、“十二五”转型发展、“十三五”创新突破的发展阶段。“十四五”时期,政务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和协同理念,围绕业务场景打造跨部门多领域协同共建共享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模式,全面深化网络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到2025年,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为此,《规划》提出了三大任务11项具体工程。一是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以数据共享开放与深度开发利用作为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深化基础库应用,升级完善国家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库。新建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汇集各部门主要经济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的决策支持水平。二是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同步推进网络融合、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与服务融合,构建共建共用的大平台体系。三是统筹建设协同治理大系统。围绕政府核心职能,着力建设好执政能力提升信息化工程、依法治国强基工程、经济治理协同工程、市场监管提质工程、公共安全保障工程、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问:为推动《规划》落实,提出了哪些具体举措?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规划》实施涉及共建、共享、共用的硬骨头,下一步将重点从4个方面采取举措抓好重点任务落实。一是要强化机制保障,统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按照以统为主、统分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明确目标、责任、牵头单位和实施机构,将推动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作为建设主线贯穿始终。加强牵头部门对跨部门工程建设的组织协调,提出具体的协同共享关键指标,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公共数据开放,强化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统筹管理。二是要强化集约共享,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效能。鼓励顶层设计与迭代建设相结合,优先支持统筹强、框架清、投资小、见效快的建设需求,推动“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落实部门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健全部门内部工程统筹、业务衔接、资源共享、运行保障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国家统筹、部际协调、部门统一的政务信息化工作局面。三是要健全标准规范,完善评价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细则,加强规划约束,规范项目设计,围绕统一基础设施共建共用、跨部门重大工程建设、数据共享交换等实际工作需要,开展政务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先行推动系统互联、业务协同、信息共享、集约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后续监督检查、审计、后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和要求。四是要筑牢安全底线,稳步有序推动创新发展。加强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体系顶层设计,强化政务数据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化工程全过程安全监督机制,明确安全责任边界。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提高工程咨询设计、项目建设、新技术利用、运维服务等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建立政务信息化领域企业的诚信档案,强化信用约束,形成充分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以政务信息化建设促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2022年1月16日
其他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2021年12月12日(此件公开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信息基础设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宽带用户普及率明显提高,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4.6亿。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农业数字化全面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更多企业迈上“云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在线学习、远程会议、网络购物、视频直播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一体化政务服务和监管效能大幅度提升,“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服务管理新模式广泛普及,数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线政务服务水平跃居全球领先行列。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等在全球赢得广泛共识,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明显成效,“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平台企业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甚至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数据资源规模庞大,但价值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治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二)面临形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广泛深入渗透,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形成以技术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以领域应用带动技术进步的发展格局。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坚持以数字化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广阔市场空间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据流促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高效贯通,推动数据技术产品、应用范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坚持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坚持系统推进、协同高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经济社会各主体多元参与、协同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机制。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系统谋划、务实推进,更好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成,利用数据资源推动研发、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全价值链协同。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成效显现,数据确权、定价、交易有序开展,探索建立与数据要素价值和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农业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显著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完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推进绿色发展。——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大幅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部分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广泛普及,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基础设施广泛融入生产生活,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数字营商环境更加优化,电子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利企便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鸿沟加速弥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基本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机制基本健全。政府数字化监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法治保障的数字经济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治理水平明显提升。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数字经济安全体系进一步增强。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三、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一)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二)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推动智能计算中心有序发展,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服务、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言智能等重点新兴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三)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展的行业赋能能力。推动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应用。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加快推进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物流、环保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生活服务数字化融合设施。在基础设施智能升级过程中,充分满足老年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一)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聚焦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环节,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推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探索面向业务应用的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加快推动各领域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和协议壁垒,努力实现互通互操作,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动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深化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有序共享。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基础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释放数据红利。(二)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规范数据交易管理,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提升数据交易效率。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三)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特点,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鼓励市场力量挖掘商业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大力发展专业化、个性化数据服务,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鼓励重点行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调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参与数据价值开发。对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允许加工利用的政务数据和公共数据,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增值开发利用。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数据融合及产业生态培育,提升城市数据运营和开发利用水平。五、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一)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全面系统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全面整合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强化全流程数据贯通,加快全价值链业务协同,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能力,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中小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加快推进线上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降低技术和资金壁垒,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二)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培育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全面加快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优化管理体系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业的品质与效益。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度应用,引领咨询服务和工程建设模式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应用。推动产业互联网融通应用,培育供应链金融、服务型制造等融通发展模式,以数字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平台企业与产业园区联合运营模式,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提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共享水平,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围绕共性转型需求,推动共享制造平台在产业集群落地和规模化发展。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统筹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类产业集群跨区域、跨平台协同新机制,促进创新要素整合共享,构建创新协同、错位互补、供需联动的区域数字化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四)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建立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解决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难题。面向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需求,培育推广一批数字化解决方案。聚焦转型咨询、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等方向,培育一批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提升数字化转型服务市场规模和活力。支持高校、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加强协同,建设综合测试验证环境,加强产业共性解决方案供给。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衔接集聚各类资源条件,提供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打造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综合体,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六、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一)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新材料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跨界创新,优化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加快创新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鼓励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创新联合体等新型创新主体,打造多元化参与、网络化协同、市场化运作的创新生态体系。支持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开源项目发展,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创新模式开放化演进。(二)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5G、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平台化、定制化、轻量化服务模式创新,打造新兴数字产业新优势。协同推进信息技术软硬件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快集成适配和迭代优化,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三)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创新、生产、供应链等资源共享新空间。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完善多元价值传递和贡献分配体系,有序引导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就业创业平台发展。(四)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创新生态。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鼓励开源社区、开发者平台等新型协作平台发展,培育大中小企业和社会开发者开放协作的数字产业创新生态,带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壮大。以园区、行业、区域为整体推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技术研发、标准制修订、测试评估、应用培训、创业孵化等优势资源汇聚,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支撑水平。七、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一)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促进政务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向基层深度拓展,提升服务便利化、共享化水平。开展政务数据与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增强基于大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能力,打造主动式、多层次创新服务场景。聚焦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二)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复用。充分运用新型数字技术,强化就业、养老、儿童福利、托育、家政等民生领域供需对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智慧广电网络,加快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升级改造。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加强面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的远程服务,拓展教育、医疗、社保、对口帮扶等服务内容,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升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化社会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服务和数字平台深度融合,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推动医养结合、文教结合、体医结合、文旅融合。(三)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加快城市智能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完善农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构建城乡常住人口动态统计发布机制,利用数字化手段助力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鼓励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智能系统,打造智能楼宇、智能停车场、智能充电桩、智能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生活应用。加强超高清电视普及应用,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创新发展“云生活”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拓展社交、购物、娱乐、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鼓励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提升专业化、市场化服务水平。支持实体消费场所建设数字化消费新场景,推广智慧导览、智能导流、虚实交互体验、非接触式服务等应用,提升场景消费体验。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打造数字产品服务展示交流和技能培训中心,培养全民数字消费意识和习惯。八、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一)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发展和监管两手抓。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明晰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明确监管范围和统一规则,加强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分类清理规范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事项,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鼓励和督促企业诚信经营,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市场监管,建立完善信用档案,推进政企联动、行业联动的信用共享共治。加强征信建设,提升征信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完善协同会商机制,有效打击数字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分工协作,推动监管数据采集和共享利用,提升监管的开放、透明、法治水平。探索开展跨场景跨业务跨部门联合监管试点,创新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监管模式,建立健全触发式监管机制。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二)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有效发挥对规范市场、鼓励创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建立完善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体系,提升数字经济治理的精准性、协调性和有效性。推进完善风险应急响应处置流程和机制,强化重大问题研判和风险预警,提升系统性风险防范水平。探索建立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机制,推动线上线下监管有效衔接,强化对平台经营者及其行为的监管。(三)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多元参与、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形成治理合力,鼓励良性竞争,维护公平有效市场。加快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公平竞争监管制度,预防和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进一步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推进行业服务标准建设和行业自律,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培育多元治理、协调发展新生态。鼓励建立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和渠道,制定并公示争议解决规则。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数字经济治理,加强和改进反垄断执法,畅通多元主体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九、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一)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落实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要求,确保重要系统和设施安全有序运行。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事件预警通报机制,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威胁发现、应急指挥、协同处置和攻击溯源能力。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电信、金融、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重要行业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支持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加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支持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安全可靠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强化针对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研究管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体系,促进拟态防御、数据加密等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支持发展社会化网络安全服务。(二)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研究完善行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研究推进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数据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依法依规加强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做好政务数据开放和社会化利用的安全管理。依法依规做好网络安全审查、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等,有效防范国家安全风险。健全完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推动提升重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水平,增强重点行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身份信息、隐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使用,加强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安全监管能力。(三)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防范各类风险叠加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原创性、引领性创新领域,避免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盲目跟风炒作等,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业态和模式创新。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加强动态监测,规范数字金融有序创新,严防衍生业务风险。推动关键产品多元化供给,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引导企业在法律合规、数据管理、新技术应用等领域完善自律机制,防范数字技术应用风险。健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灵活就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新业态企业劳动保障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等制度。着力推动数字经济普惠共享发展,健全完善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等各类特殊群体的网络保护机制。十、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一)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驱动贸易主体转型和贸易方式变革,营造贸易数字化良好环境。完善数字贸易促进政策,加强制度供给和法律保障。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探索放宽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引进全球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运营总部、研发设计中心、采购物流中心、结算中心,积极引进优质外资企业和创业团队,加强国际创新资源“引进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针对跨境寄递物流、跨境支付和供应链管理等典型场景,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和国际化数据信息专用通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鼓励各业务环节探索创新,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海外仓领军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二)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加强统筹谋划,高质量推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中国—中东欧数字经济合作。围绕多双边经贸合作协定,构建贸易投资开放新格局,拓展与东盟、欧盟的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非盟和非洲国家研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统筹开展境外数字基础设施合作,结合当地需求和条件,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合作,保障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服务网络和应用支撑平台,为广泛开展数字经济合作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数据存储、智能计算等新兴服务能力全球化发展。加大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支持我国数字经济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三)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经济相关标准和治理规则。依托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开展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协调和数字经济治理合作。积极借鉴国际规则和经验,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市场准入、反垄断、数字人民币、数据隐私保护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治理规则。深化政府间数字经济政策交流对话,建立多边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拓展前沿领域合作。构建商事协调、法律顾问、知识产权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防范各类涉外经贸法律风险,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十一、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形势研判,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务实推进规划的贯彻实施。各地方要立足本地区实际,健全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发展政策的解读与宣传,深化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完善统计测度和评价体系。各部门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强跨部门协调沟通,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数字经济薄弱环节的投入,突破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建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拓展多元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三)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计划,扩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鼓励公共数字资源更大范围向社会开放。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加强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数字技术技能类人才培养,深化数字经济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支持企业与院校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实施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提高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切实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面临的困难。提高公民网络文明素养,强化数字社会道德规范。鼓励将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支持范围,积极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及激励政策。(四)实施试点示范。统筹推动数字经济试点示范,完善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机制,构建引领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采取有效方式和管用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支持各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产业、财政、科研、人才等政策手段,不断完善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产业生态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鼓励跨区域交流合作,适时总结推广各类示范区经验,加强标杆示范引领,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五)强化监测评估。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抓紧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并推动落地。要加强对规划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和成效分析,抓好重大任务推进实施,及时总结工作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适时组织开展评估,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2022年1月1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十四五”建设规划》发布

读《规划》围绕纵深推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着眼推进数字化改革探索,深化拓展试验任务。全文共计1726字53图,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综合自
2022年1月9日
其他

频频宕机?工信部:西安“一码通”要加强技术改进,确保不拥塞宕机

传播新技术,关注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安全、区块链、DevOps、存储、SDN、职场、招聘等领域,分享资讯、经验、技术、坚持干货。
2022年1月4日
其他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数字化网络化

导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2022年1月1日
其他

中央网信委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附全文:61页PPT)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是“十四五”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是顺应新发展阶段形势变化、抢抓信息革命机遇、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发展动能,激发新发展活力,弥合数字鸿沟,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选择。《规划》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数字中国为总目标,以加快数字化发展为总抓手,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完善创新体系和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强大动力。《规划》提出,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推进,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字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字民生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发展环境日臻完善。《规划》围绕确定的发展目标,部署了10项重大任务,一是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三是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四是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体系,五是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六是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七是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八是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九是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体系,十是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并明确了5G创新应用工程等17项重点工程作为落实任务的重要抓手。《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把基础能力、战略前沿、民生保障等摆在了优先位置,确定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企业数字能力提升、前沿数字技术突破、数字贸易开放合作、基层智慧治理能力提升、绿色智慧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公共卫生应急数字化建设、智慧养老服务拓展等10项优先行动。《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政策体系、强化队伍建设、规范试点示范、强化战略研究和加强舆论宣传等6个方面保障实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全文):来源: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20页PPT|《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监测分析报告》

2021年,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与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共同建立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监测平台、App举报受理平台。近期,CNCERT会同网安协会对前期专项治理和平台监测发现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对问题特点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关于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的监测分析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总体状况。从9个方面进行态势分析和问题阐述,包括依法治理、强制收集、超范围收集、知情同意、隐私政策、明示告知、SDK收集、账号注销、社会监督等。二是工作建议。从鼓励示范应用、持续专项治理、关键环节把关、强化标准规范、完善投诉举报、加大宣传教育、推进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思路建议。此次向社会公开发布该报告,旨在及时反映当前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整体情况,为行业企业和全社会了解当前App个人信息安全形势提供参考。同时,对广大App运营者以及应用商店、智能终端等平台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起到参考监督作用,对社会公众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起到宣传促进作用。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2021年12月12日
其他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年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了《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的数字交通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六个目标。根据《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数字交通发展的总体任务,可以简单的划为“一脑、五网、两体系”,其中:一脑: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五网: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建设一体衔接的数字出行网络、建设多式联运的智慧物流网络、升级现代化行业管理信息网络;两体系:培育数字交通创新发展体系、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范体系。根据总体任务,《发展规划》还部署了六大重点工程,分别是:▪
2021年12月7日
其他

重磅!工信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开源生态培育、关键基础软件补短板、新兴平台软件锻长板等(附全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工信部规〔2021〕1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部直属有关单位:现将《“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11月15日《“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解读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一是规模效益快速增长。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4.28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8.1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3.8%,占信息产业比重从2015年的28%增长到2020年的40%。二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部分新兴平台软件、应用软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首家开源基金会成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加速孵化。三是骨干企业实力提升。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超过25%,收入超千亿的企业达10家,2家企业跻身全球企业市值前十强。四是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全国268家软件园区贡献了75%以上的软件业务收入,13家中国软件名城收入占比达77.5%。五是融合应用日益深化。软件加快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软件信息服务消费在信息消费中占比超过50%,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着眼长远、把握大势、系统谋划、真抓实干,加快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二、《规划》是怎么编制的?总体考虑是什么?2020年4月,我们组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组建编写组,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编写组在系统梳理总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年11月30日
其他

Gartner 您需要了解的17个网络安全概念和缩略语:网络安全架构、零信任架构、安全访问服务边缘、防火墙即服务等

公有云、私有云、本地……如今,大量企业机构网络选择的出现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保护网络周边”模式已不再适用,网络安全领导人正在采用新的方法。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ThomasLintemuth表示:“网络安全可能十分复杂,但它是所有其他信息安全系统的基础。好消息是网络安全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这个市场有强大、成熟的供应商,同时还有创新的初创企业,他们不断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新技术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并保护资产。”本文将简单介绍需要了解的关键现代化网络安全架构概念。从网络安全领导人的角色和责任开始到逻辑架构,我们将通过描绘安全要求范围为构建网络安全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7个关键网络安全概念网络安全架构(Network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Gartner 2022年网络安全的八大趋势:网络安全网格、精通网络的董事会、身份优先安全、入侵和攻击模拟、增强隐私的计算技术等

随着网络安全和监管合规成为企业董事会最关注的两件事情,一些企业正在增加网络安全专家来专门审核安全和风险问题。这只是我们的八大安全和风险趋势之一,其中许多趋势被最近的事件所推动,例如安全漏洞和持续的新冠疫情等。Gartner研究副总裁Peter
2021年11月24日
其他

50页PPT!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5G、千兆光纤网络、IPv6、IoT、卫星通信网络等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包括4大部分、26条发展重点、近3万字,描绘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发展蓝图,是未来五年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进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配置政府公共资源的指导性文件。与以往的五年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一方面进一步凸显了信息通信行业的功能和定位:是构建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方面的有关要求:一是《规划》全面对接国家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相关规划体系,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设定6大类20个量化发展目标;二是《规划》确定了五个方面26项发展重点和21项重点工程,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强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的重点任务,并通过增加工程数量进一步明确了任务落地实施的重点和抓手。《规划》适应信息通信行业内涵扩大和结构变迁的新情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内容上呈现以下亮点:一是《规划》内涵范围与“十三五”相比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基础设施已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传统电信网络设施,拓展为融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包括“双千兆”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数据和算力设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和信息服务也从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物联网服务、卫星通信服务、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面向政企和公众用户开展的各类服务,向工业云服务、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治理服务新业态扩展。二是《规划》系统总结了行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绩,同时也梳理了现阶段仍存在的几点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行业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管理和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下一个五年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面向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数字生活新需要,在信息基础设施区域布局、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和产业生态、行业管理能力、网络安全和应急保障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也将是“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方向。三是《规划》概括了行业“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认为机遇仍大于挑战。信息通信行业面临5个“新”形势,即新使命、新动能、新空间、新要求、新挑战,这是基于国家宏观环境、行业自身定位和行业发展态势作出的综合判断。从宏观环境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家发展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行业发展必须融入这一战略大局,承担起相应的使命责任。从行业自身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步伐的加快,信息通信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新阶段、新特征和国家战略新安排,要求信息通信行业承担攻克相关领域技术难题、培育壮大国内新型消费市场、促进全球信息通信领域紧密联动的历史使命,成为夯实数字社会的新底座,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驱动新一轮内生性增长的新动能。在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行业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在新兴业态的跨领域协同监管以及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等方面也将面临一些新要求、新挑战。四是《规划》确立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和基本原则。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外部要求,也是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在“指导思想”部分提出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总体思路,并从方法论、战略和战术三个层面进一步阐述,要求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发展与安全、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3对重要关系。《规划》提出要把握好3个战略要点,抓好5个着力点。3个战略要点承前启后兼具延续性和前瞻性,一是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二是在坚定不移推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数字中国建设,三是着重强调要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5个着力点分别指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新型行业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保障能力增强5个方面。《规划》提出的7项“基本原则”,既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又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理和守法经营,坚守网信安全发展底线。五是《规划》体系化梳理了行业发展定量目标,提出的20个量化目标中“新基建”相关指标占比较高。《规划》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出了到2025年“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的总体目标,并具体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数据与算力设施能力、融合基础设施能力、数字化应用水平、行业治理和用户权益保障能力、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能力、绿色发展水平”七方面提出分项目标。《规划》还以表格形式集中列出了6大类共20个量化目标,与“十三五”《规划》相比有不少新变化。一是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共设总体规模、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应用普及、创新发展、普惠共享六个大类,新设类别进一步强调和呼应了创新引领、绿色环保、惠民共享几项基本原则,更符合当前阶段发展特点和要求。二是指标选取方面有继承有更新,相比“十三五”《规划》保留了5个、调整了7个、新增了8个指标,其中新增指标主要体现在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部署和应用方面。六是《规划》瞄准发展目标、聚焦问题短板,分别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发展、行业管理、安全保障以及跨地域跨行业统筹协调五个方面,提出了26项“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和管理的重点方向。第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表述,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结合新发展阶段信息通信行业范畴拓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将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形态的融合基础设施归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行业“十四五”期间布局“新基建”的落脚点。《规划》提出5项重点任务,包括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统筹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绿色智能、互通共享的数据与算力设施,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并形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第二,数字化发展空间拓展方面。《规划》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提出5项重点任务。一是从扩大内需、培育新型信息消费角度,提出应聚焦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需求,加大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力度,深入拓展数字化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新应用,包括线下生活服务的融合化、智能化、无人化升级,信息服务的无障碍化改造和普及应用,互联网生产服务的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疫情防控等。二是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能力角度,提出为了发挥海量数据优势,应在安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数据流通和交易规则建立、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业大数据融合创新等方面发力,推进数据要素流动和应用创新。同时,为了发挥5G等信息通信技术优势,将围绕关键技术攻关、终端产品研发和融合应用探索,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完善数字化服务应用产业生态。第三,行业管理体系构建方面。聚焦管主体、管资源、管行为三个方面,《规划》提出了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行业管理体系的6项重点任务。管主体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全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持证主体由3万家增长至10万余家的基础上,提出需要继续推进行业改革开放,同时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市场许可准入,为企业松绑减负,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管资源方面,针对电信网码号、域名、IP地址、工业互联网标识等基础资源,提出要进一步提升追踪溯源能力,实现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智慧监管。对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要素的海量数据,要从制定完善数据确权、开放、流通和交易的制度入手,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推动数据从“持有者”向“使用者”的流动。管行为方面,针对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侵害用户权益等违法违规问题,提出要综合利用行政处罚、信用管理等手段,加强市场监测巡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树立监管权威,
2021年11月16日
其他

重磅|中央网信办发布《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全文)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行动纲要》指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对外高水平开放。《行动纲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着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完善数字环境保障,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公平一致、可持续、有韧性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着力拓展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激发全民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增强人力资本积累,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厚植创新发展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数字动力支撑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行动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统筹谋划、系统推进,深化改革、协调发展,正确导向、保障安全。到2025年,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显著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基本形成渠道丰富、开放共享、优质普惠的数字资源供给能力。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数字鸿沟加快弥合。劳动者运用数字技能的能力显著提高,高端数字人才队伍明显扩大。全民运用数字技能实现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数字生活,数字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数字道德伦理水平大幅提升。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数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行动纲要》围绕七个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务,一是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二是提升高品质数字生活水平,三是提升高效率数字工作能力,四是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五是激发数字创新活力,六是提高数字安全保护能力,七是强化数字社会法治道德规范。围绕主要任务和薄弱环节,《行动纲要》还设立了数字社会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提升工程等六个重点工程。《行动纲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开展试点示范、强化考核评估、加强宣传推广、深化国际合作等六个方面保障实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行动纲要。一、发展形势与重要意义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学习方式,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科技格局、文化格局、安全格局深度变革,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把提升国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开展面向国民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决策,加快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同时,也存在顶层设计缺失、数字鸿沟较大、资源供给不足、培养体系尚未形成、数字道德规范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亟需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整体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民情,要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切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注重构建知识更新、创新驱动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注重建设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注重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对外高水平开放,为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注入强大动力。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着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优化数字资源供给、完善数字环境保障,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公平一致、可持续、有韧性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着力拓展全民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创新四大场景,激发全民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增强人力资本积累,拓展人口质量红利,厚植创新发展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数字动力支撑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秉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推动数字教育资源、数字技能培训、数字产品和信息服务等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遵循数字化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公民,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整合资源,筑牢基础,补齐短板,整体提升全民数字学习、工作、生活和创新的素养与技能。坚持深化改革,协调发展。聚焦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创新政策供给,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弥合城乡、区域和人群间的数字鸿沟,营造良好的数字学习和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正确导向,保障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有力有序推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显著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基本形成渠道丰富、开放共享、优质普惠的数字资源供给能力。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数字鸿沟加快弥合。劳动者运用数字技能的能力显著提高,高端数字人才队伍明显扩大。全民运用数字技能实现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数字生活,数字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数字道德伦理水平大幅提升。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数字人才强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能力达到更高水平,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数字创新创业繁荣活跃,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11月6日
其他

“四川天府健康通”项目:腾讯云 4730 万元、支付宝 128 万元、中国移动 1177 万元、中国电信 61 万元中标

传播新技术,关注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安全、区块链、DevOps、存储、SDN、职场、招聘等领域,分享资讯、经验、技术、坚持干货。
2021年10月25日
其他

从龙蜥看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和机会

这几年,随着“人手N个”手机,平板,手环,手表等终端设备;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联网,工业自动化等边缘侧场景的发展,这些技术背后的底层技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不管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更多的出现在公众媒体上。作为操作系统从业者,很开心看到国内在基础技术上越来越重视。2020年12月8日,CentOS社区宣布原有的CentOS8将于2021年年底停止维护,国内之前使用CentOS生态的厂家何去何从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正好这个时候,阿里、统信、英特尔、红旗、龙芯、飞腾等多家公司发起了龙蜥社区。我有点好奇,看一看龙蜥在做什么事情,能不能帮助这些原有依赖CentOS生态的公司?什么是Linux发行版?CentOS是一个Linux发行版(Linux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Gartner 2022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编织、云原生平台、超级自动化、隐私增强计算、网络安全网格等

在数据、软件或硬件层面保护个人和敏感信息的PEC技术能够在不影响保密性或隐私的情况下安全地共享、汇集和分析数据。目前这项技术被应用于许多垂直领域以及公有云基础设施(例如可信的执行环境)。
2021年10月19日
其他

网络设备的 38 个知识点

等操作系统的通用服务器及服务器上安装的网络服务。专用设备:由特定目的的操作系统、软件、硬件组成的专用设备。28、通用服务器和专用设备有什么区别?29、网络设备有哪些?网络设备有路由器、L2
2021年10月16日
其他

33 张图详解 TCP 和 UDP :打通网络和应用的中间人

浏览器、电子邮箱客户端等程序都可同时运行。传输层协议正是利用这些端口号,识别主机正在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并准确的传输数据。端口号仅仅通过目的端口来识别某一个通信是不准确的。两台主机访问的目的端口号
2021年10月13日
其他

混合云架构之争

作者:李俊武,云计算架构师,从事云计算架构设计多年文章声明:文章内容仅为个人技术观点,与公司技术/产品没有任何关联;↓↓
2021年9月29日
其他

Gartner 2021年云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安全访问服务边缘、安全服务边缘、​SaaS安全态势管理、​云原生应用保护平台等

云的采用在疫情之前就已开始升温。Gartner预测到今年年底,公有云的部署数量将超过私有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伴随着这一增长,企业机构迫切需要改善对网络、云服务和云原生应用的安全访问。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TomCroll表示:“云优先战略现在已十分普遍,甚至在不愿承担风险的企业机构中也是如此。但由于缺乏确保安全云计算部署所必需的技能和工具,因此执行仍然受到阻碍。”云安全是信息安全技术和服务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而人们对支持远程办公和数字化业务(digital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110页PPT|《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等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相关司局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的通知。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农业农村、发改、工信、科技、市场监管、乡村振兴部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关要求,扎实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相关司局组织编制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现印发你们,供推进数字乡村工作时参考使用。各地区在使用本指南时,要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配本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内容进行参考,切忌生搬硬套、盲目跟风。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稳步有序推进,合理设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杜绝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2021年7月23日总体参考架构:本指南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重点任务部署,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总体参考架构,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如图
2021年9月4日
其他

23 张图详解路由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技术

的路由条目又被称为黑洞路由。黑洞路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路由条目,适用于如下场景:在网络使用中,按需将数据包指向黑洞路由,实现流量过滤。在已经部署路由汇总的网络中,用于防止数据转发出现环路。在部署了
2021年9月3日
其他

​62家入围江苏省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中科曙光、中国系统、紫光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江苏省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首批入池单位名单公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数字乡村发展纲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共同组织遴选一批数字乡村建设支撑服务单位,构建“江苏省数字乡村服务资源池”(以下简称“资源池”),优化数字乡村服务供给,助力我省数字乡村发展。资源池申报工作自5月开展以来,共收到有效申报材料247份,覆盖基础设施服务商、生产经营数字化服务商、生活数字化服务商、数字治理服务商和配套服务商等类别。经专家评审及复核,拟确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等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Gartner 2021年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主权云、数据编织、行业云、量子机器学习、生成式人工智能、同态加密、数字人类等

2021),建立信任,加速增长以及塑造变革将是三大主要趋势,并可推动企业机构去探索诸如非同质化通证(NFT)、主权云、数据编织、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组装式网络等新兴技术从而确保竞争优势。
2021年8月24日
其他

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云原生、高性能、混沌工程、混合云、边缘计算、零信任、优化治理、数字政府、低碳云、企业数字化转型

7月27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2021年可信云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在会上正式发布“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以及对应的重要发展趋势。2021云计算十大关键词分别是:云原生、高性能、混沌工程、混合云、边缘计算、零信任、优化治理、数字政府、低碳云、企业数字化转型。1云原生:云计算架构正在以云原生为技术内核加速重构何宝宏表示,随着我国在“新基建”领域的布局加速,云计算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万千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换挡,也对云计算的使用效能提出新的需求。云原生以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很好的契合了云计算发展的本质需求,正在成为驱动云计算“质变”的技术内核。何宝宏判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云原生为技术内核重构IT架构将是大势所趋。2高性能:云端高性能计算驱动数字经济发展何宝宏表示,当前,算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慧应用从概念落地到现实,我国的数字经济也逐步向人工智能、智能芯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算力依赖型”产业聚焦。随着云计算不断发展,云上算力从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三个维度不断丰富增强,云端高性能算力的大规模调度更为便捷、提供的算力形式更加多样化、运行任务透明、触达更多的应用。在此优势下,云端高性能市场逆势上涨。3混沌工程:为复杂系统稳定性保驾护航何宝宏指出,复杂系统的稳定性难以保障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混沌工程的出现和兴起,为复杂系统稳定性保驾护航,保证生产环境的分布式系统,在面对失控条件的时候,仍然具备较强的韧性。目前,混沌工程虽然已经在互联网、金融、通信、工业等多个行业逐步落地,但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亟需标准规范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何宝宏介绍,中国信通院已经编制了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物联网、远程医疗等

的云支出被浪费「附50页PDF下载」更多文章请关注文章好看点这里[在看]👇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中国公有云市场 990.6 亿元、私有云市场 791.2 亿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发布(附28页PPT)

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1(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大会为期三天,大会主题是“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互联网引领数字经济新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何桂立在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大型编年体研究报告,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报告》自2002年开始出版,每年一卷,目前已连续20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总结现状、深化研究、探索规律,旨在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描绘全新场景,为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业界专家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提供全面参考,共同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何桂立表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疫情、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中国互联网行业牢牢把握信息变革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核心技术创新、互联网产业动能释放、网络安全治理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5G网络用户数超过1.6亿,约占全球5G总用户数的89%;基础电信企业移动网络设施,特别是5G网络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新增移动通信基站90万个,总数达931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达到9164.8亿元;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规模达到39.2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总体来看,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网民规模稳定增长,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明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网络治理逐步完善,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2021年是我国进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启之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周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将继续以“创新的思维,协作的文化,开放的平台,有效的服务”为指导思想和出发点,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规划新篇章。下一步,中国互联网协会将陆续发布互联网细分领域报告,期待为互联网管理部门、企业及业界专家提供专业的参考和借鉴。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781.8亿元,增速为33.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990.6亿元,同比增长43.7%,私有云市场规模达791.2亿元,同比增长22.6%。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全文PPT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
2021年7月14日
其他

重磅!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附全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跟踪监测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信息化发展评价工作,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成就和2020年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评估了2020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报告》全文如下: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在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紧紧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将建设数字中国作为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有力推进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深入开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抗击新冠疫情、助力脱贫攻坚、保障社会运行,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强大数字动力。一、“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成就“十三五”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和显著成效。(一)数字中国建设质量效益加快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全球领先。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网络,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2.6%提升到2020年底的96%,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由2015年底的57.4%提升到2020年底的108%,全国行政村、贫困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5G网络建设速度和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已建成5G基站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由2015年底的41.9亿GB增长到2020年的1656亿GB。国家域名数量保持全球第一位。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取得明显成效,固定宽带和移动LTE网络IPv6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截至2020年底,IPv6活跃用户数达4.62亿。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图1
2021年7月3日
其他

央采2021虚拟化及虚拟化管理软件入围名单:华为、腾讯云、UCloud、深信服、京东云、甲骨文、同方有云等11家

的云支出被浪费「附50页PDF下载」更多文章请关注文章好看点这里[在看]👇
2021年7月1日
其他

华为徐文伟:用数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推进未来网络研究

在2021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来自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等领域的专家、行业领袖,围绕网络操作系统、6G通信、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新型网络技术的攻关与变革。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就未来网络的研究与突破发表了主题演讲,他特别呼吁:“我们要加强产学研用合作,用数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推进未来网络研究,以场景需求驱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确定性广域网的研究,取得良好进展,下一步将加速成果转化,为先进工业网络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01从世界构成的三要素理解未来的挑战与方向物质、能量、信息是世界构成的三要素,这也是我们把握未来挑战和方向的出发点。下一个十年,联接数量将达到千亿级,宽带速度每人将达到10Gbps,算力实现100倍提升、存储能力实现100倍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超过50%。围绕信息和能量的产生、传送、处理和使用,技术需要不断演进。02产业互联中的智能机器联接:千亿节点,万亿市场近十几年以来,消费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当前按照人口计算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展望未来,随着5G2B能力的提升、IPv6协议的规模部署,智能机器的联接数量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根据ARM的预测报告,预计2035年全球机器联接累计数量达到10000亿。消费互联网主要面向人提供联接,而人的感官反应速度是有限的,对于网络质量波动带来的体验波动,人的容忍度较高。比如,消费者可以接受200ms以内的电视频道切换速度,不容易觉察200ms以内的话音通信中断。以机器为主的产业互联网,要求低时延、低抖动的确定性承载。AGV自动导向车要求工业网络时延小于50ms,抖动小于10ms,钢铁行业某些工业控制场景要求工业网络时延小于4ms,抖动小于50us。03现场少人化、无人化是趋势,远程集中控制的生产模式需要确定性广域网我们看到,企业生产系统正在走向现场少人化、无人化,实现降本增效、安全生产,这是必然的趋势。工业控制系统加速走向远程集中控制模式,让操作人员可以在更安全、更舒适的集中控制室完成生产任务,也让大型企业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总部、多基地之间的生产要素调度和优化。为此,工业控制系统需要走向广域化,工业网络需要同时保证确定性和大网可扩展性。其中的核心技术挑战就是,降低确定性网络调度算法的存储和计算复杂度,使之在大规模网络中可以部署。04面向产业互联,提升IP网络的确定性、安全性、灵活性今天,网络支撑的主体是百亿级的消费互联,2030年,网络支撑的主体是万亿级的产业互联,网络协议面临三个考验。第一是确定性。需要确定性时延保障能力,通过“网络演算新理论和协议”,将当前尽力而为的网络时延,变为可提前计算的确定时延。第二是安全性。万物互联的场景下,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严峻挑战。无人机、摄像机、边缘计算、传感器等大量外挂设备,引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构建端到端的内生安全框架和协议。第三是灵活性。千行百业的需求是多样的,有的需要IP地址长一点,有的需要短一点,必须将固定长度的IP地址,扩展为可灵活定义语义、语法的新IP协议。而确定性广域网的建模、优化,涉及网络级的排队论,较为复杂,我们希望借助数学工具和系统工程方法,来提供一些帮助。05用网络演算理论,为网络确定性进行建模和定量分析网络演算理论是网络建模和时延分析的重要数学工具,它通过描述流量到达和节点服务的包络曲线,基于最小加代数,计算端到端的确定性时延上限。UCLA大学Cruz教授在1991年的论文中发明了网络演算,后由瑞士科学家Boudec进一步整理、完善。最小加代数(Min-Plus
2021年6月19日
其他

43个云平台通过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曙光云、新华云、金山云、电科云、浪潮云、紫光云、深信服等

申请安全评估的云服务商应向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一)申报书;(二)云计算服务系统安全计划;(三)业务连续性和供应链安全报告;(四)客户数据可迁移性分析报告;(五)安全评估工作需要的其他材料。第七条
2021年6月18日
其他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发布,加大服务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等软硬件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21〕7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能源局:根据《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922号)部署要求,为加快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算力枢纽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2021年5月24日附件:《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国内首个国资企业专属云“四川国资云”

传播新技术,关注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安全、区块链、DevOps、存储、SDN、职场、招聘等领域,分享资讯、经验、技术、坚持干货。
2021年4月30日
其他

首个全栈信创专属云 CECSTACK 来了!

传播新技术,关注云计算、雾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化、安全、区块链、DevOps、存储、SDN、职场、招聘等领域,分享资讯、经验、技术、坚持干货。
2021年4月28日
其他

工信部拟规定:未经用户同意 App不得自行更新

公开征求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个人信息保护,规范APP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详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1年5月26日前反馈意见。
2021年4月26日
其他

美国防部大动作,或造成我国内网数据泄露

RFC4193。无法迁移到IPv6或预计使用时间不会超过5~10年的应用,制定IP重新分配规划,过渡期使用NAT帮助平滑过渡。未来网络地址规划要考虑以下几点:不要盗用已经分配给他人的
2021年4月25日
其他

央采2021云计算入围名单: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金山云、浪潮云、曙光云、紫光云、电信、移动、联通、京东、新华网等14家

【加入云技术社区】相关阅读:华为、蚂蚁、TiDB没有上榜!央采2021数据库入围名单:甲骨文、微软、腾讯云、阿里云、达梦、万里开源、浪潮、新华三等21家最新最全
2021年4月25日
其他

IDC:中国公有云市场增长领跑全球,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

4月22日消息,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及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年)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3,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全球各区域中增速最高。疫情刺激了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特别是IaaS市场的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IaaS市场达到67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9%。AWS、Microsoft、阿里巴巴、Google、IBM位居市场前五,共同占据77.1%的市场份额。同时,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IaaS市场规模为34.9亿美元,阿里云仍然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华为与腾讯并列第二,中国电信和AWS位居其后。IDC认为,2020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从产品创新、业务模式、行业纵深拓展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预计到2024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全球占比将从2020年的6.5%提升为10.5%以上。↓↓
2021年4月22日
其他

Gartner:阿里云全球第三,市场份额连续五年上涨

4月21日消息,国际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0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追踪数据,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亚太第一,市场份额达9.5%,超过谷歌的6.1%。历史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阿里云市场份额上涨近3倍,微软上涨近2倍。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IaaS市场规模达64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0.7%。市场进一步向头部厂商集中,全球云计算3A格局稳固,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排名全球前三。据Gartner近五年发布的全球云计算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20年,微软和阿里云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其中阿里云份额从2016年的3.7%上升至2020年的9.5%,连续五年上涨;亚马逊则有所收缩,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53.7%降至2020年的40.8%。从行业维度看,在金融、公共服务、零售、教育等重点行业,亚马逊、微软和阿里云均位居全球前三。其中,受益于中国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阿里云在教育行业排名全球第一,超过亚马逊和微软,市场份额达24.3%。此外,在零售领域,阿里云份额也与微软基本持平。在IaaS之上,Gartner预计,到2024年全球PaaS市场规模将增长至当前的一倍以上。评估显示,阿里云位于全球数据库领导者象限。另在Serverless领域,Forrester的FaaS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