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洪斌:流浪气球背后的故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洪斌看市 Author 陈洪斌


陈洪斌为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总经理助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随着美军成功击落流浪气球,我们看美国政府在这场针对气球的战斗中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大家都觉得这个事情应该结束了,但是这两天流露出来的信息,似乎显示美国政府对这个事情依然耿耿于怀,似乎遭受了很大的伤害。很多网友也会评价说,气量这么小,怎么针对这个事情过不去,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背后的逻辑。

首先我们来看美军在这次对气球的战斗当中调动了哪些军力:2架F-22 、3架F-15、2架KC-135 、2架KC-46,KC打头的是空中加油机,一架海军P-8反潜机,还有5艘水面舰艇,第一艘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菲律宾海号,第二艘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奥斯卡·奥斯汀号,第三艘是船坞登陆舰——卡特·霍尔号,其他两艘没有公开报导,但是我们在CNN公开的视频里面看到,水面一直都是4艘军舰在作业,那一艘到底在哪,我们怀疑在水下还有一个潜艇,同时还有海岸警卫队的HC-130运输机,多艘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艇,还有多架直升机,以及当时发射了三枚AIM-9X响尾蛇导弹。

我们看这个阵仗,感觉不像是应对一个气球,好像是应对外星人入侵,背后为什么?实际上这已经是美国第二次打气球,第一次对气球作战,根据公开报道是在21号,也是派了两架F-22,但是美国的很多新闻里是有争议的,有的说发射了导弹没打下来,有的说飞机没够到高度,所以铩羽而归没有打,这两种说法都有,但是总体上来讲,应该说这一次是第二次,所以出动了大量的美军最先进的军事装备。

为什么要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我们要想了解美国政府的苦衷,可能还得把里面的装备细数一下。首先是F-22跟F-15,应该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很多朋友们说F-15主要是为了给F-22护航伴飞,我听了这样的评论我就想乐,正常应该不是的,他为什么要派F-15出来,美国现在主要的战斗机应该是这几款,F-22F-35F-15F-16F-18这个超级大黄蜂,这几款战斗机大家查一下它的实用升限,F-22F-15是最高的,基本都在1.8万米到1.9万米,F-35F-16F-18比较低一点,大概在1.5万米到1.7万米。所以由于气球的飞行高度大概在2万到4万米之间,美军真正有可能打到它的战斗机基本就是F-22和F-15,所以会派这两款战斗机来参战。

这些空中加油机是干什么的?因为这场对气球的战斗基本上一定会接近战斗机的实用升限,就是飞行可用的最高极限,到这个极限,它必须不能在满载的状态下,必须尽可能少挂载自己的武器,燃油的储备量也要少一些,甚至可能参加完这场战斗之后,它的油箱基本也就没有了,它要去精确的计算,如果战斗机处于满载状态,它就不可能达到它的实用升限,所以它的燃油一定会带的比较少,因此需要空中加油机。它一旦飞上去执行完任务之后,马上下来空中加油机就要给它加油。为什么要备这么多的加油机在那,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就是没有把握F-22到底能不能打下来,如果F-22打不下来,是不是要换F-15,还是换另外一架F-22,可能有一个上去打,万一没打下来,下来加油,另外一个再上去打,万一打不下来再下来加油,所以应该是这样一个作战方案,这个比较明显。反潜机也好理解,可能是为了打下来以后的一些打捞工作。

但是大家也挺疑惑,为什么把巡洋舰都派出来了,因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菲律宾海号在去年就已经宣布退役了,为什么要把它派出来?我们看在这里水面舰艇主要担任的任务是什么。派的这两艘,一个是巡洋舰,一艘阿利·伯克级的驱逐舰,他俩的共同特点是都带有空战的指挥系统、监控系统,所以水面舰艇在这场战斗当中主要负责对于战斗机这场战斗的监控和指挥,包括数据链的建立,主要是这样的任务。

执行这样的任务把F-22派出来了,为什么不派最先进的美国的水面舰艇?比如说朱姆沃尔特,比如说阿利伯克Ⅲ,为什么派了两艘退役的和即将退役的舰艇出来做指挥、监视任务?其实这里暴露出F-22的一些弱点,之前网友们经常去探讨,说歼-20跟F-22谁强,对比很多动力系统、飞机的一些设计工艺,可能都各有千秋,当然F-22也有它的优点,大家都说F-22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的航电系统和数据链,可能由于它是八九十年代设计的,主要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到2000年左右才开始量产,所以大家都认为,这么老的飞机,这么老的软件系统,怎么能跟歼-20最先进的这种设计理念去战斗。但是另外一派的声音就认为,飞机外壳没有变,难道说里面的航电系统不能更新吗,现在没准F-22非常先进。但是我们看这次派出来跟F-22作战的已经退役的舰艇,我们就知道,F-22的航电系统没有什么更新,因为F-22也面临着马上就要退役,大家查阅公开资料就知道,美军是坚决的不留,因为很多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所以这里面其实暴露出很多的问题,贸易战之后我们也写了很多报告,重点对比中美两国主战装备之间的性能差异,其中F-22是一个重点,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在专业领域内也有很多的声音认为,F-22飞机似乎是个假的,它就是一个噱头,实际上也达不到真正作战的性能。这种观点也认为,既然能达到为什么不往外卖,比如说不给别人用这个,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自己也不用,伊拉克也不用,阿富汗也不用,利比亚也不用,叙利亚也不用,最后都被人打回来了,战斗机也没出现过,美军现在给一个回应,你看我真的假的,打气球我们还是能打的。当然在作战的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明显的是,很担心万一没打过,也有一些备用的措施,这次的气球事件之后,很有可能,这次的气球战斗成为F-22从研发到量产到装备,在F-22短暂的一生当中,很有可能成为它唯一的实战案例,所以这个飞机也很有意思,可能一生就打了一个气球。

大家也会有疑问,难道我们非得用飞机吗?我看网上有很多的方案说,美国也可以动用先进的其他的反导系统,比如说爱国者、萨德、宙斯盾,甚至反卫星武器,为什么不行,大家也列举了,因为太贵,爱国者几百万美金,萨德5000多万美金一枚导弹,另外可能给美国本土也会造成很多的损失,因为打的时候也不能是一枚导弹,万一没打中怎么办,比如说用爱国者,大家说可能得用n个导弹连,要发射数枚爱国者,也可能还打不到,但是打到以后,打到气球的导弹再掉下来,还得再袭击美国本土,相当于自己发射导弹,最后袭击自己,所以可能损失比较大。

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些可能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系统根本就打不到它,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在平流层,还是在外层空间,在广袤的空间里去捕捉物体,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实际上命中目标,都是去识别物体或者是这个目标的特征。比如说反导系统,反导系统首先用雷达去探测对方过来的导弹的弹道,首先要计算它的弹道是什么,再根据它的飞行的速度,开始准备导弹进行拦截,这个过程里完全都是由计算机进行计算,用手是不可能的,几马赫的速度,这个过程里怎么去识别这个气球,它完全不符合我们说的弹道导弹的标准,包括反卫星武器,它完全不符合这种标准,怎么给它传递坐标,锁定这个目标。其实气球的雷达的探测面积也非常小,所以我们认为,其实美国其他的系统根本打不到,因此它可以使用的作战方案,在美国现在,我们不包括它可能是不是有保密,就是公开的这些主战的装备里,只能使用的就是F-22和F-15这两款装备。

在这次的打击过程当中,其实大家知道它也是有风险的,我们刚才讲到F-22,在打气球的时候要把自己达到它的实用升限,达到实用升限以后战斗机每秒钟的爬升速度已经低于0.5米,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正常人如果推着轮椅走的话,轮椅的速度大概是0.7-0.9m/s,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这个战斗机向上的速度要比轮椅还要慢。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状态下,由于大气稀薄,由于压力的变化,整个战斗机的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外壳、机身,都会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一旦这里面出现一些故障、损毁,这个事件就有意思了,去打一个气球,第一次就没打过,第二次也没打过,然后再传出来,气球又把F-22给击落了,美国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就会成为笑柄。所以我们相信,军方在制定第二次作战方案的时候,其实也是蛮紧张的,你别看这个事情简单,万一要是打不下来,笑话就闹大了。

分析完美方之后,再来看我方的气球,我们一个气球不经意的飞过去,给人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造成这么大的一个困扰,添了这么多麻烦,气球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这个气球也不简单,气球从起飞到进入平流层,它的气压变化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正常的技术也是做不到的,我们也查了这种平流层的升空气球相关的技术资料发现,在过去的这几十年里,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韩,在这方面都投入了很多研发精力,但到现在为止都是无果的,我们国家应该说在这方面的技术,现在在全球也排在最前列,谈到这我们大家就清楚,为什么可能美军对付气球还是蛮费劲的。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了一个气球,对方闹得鸡飞狗跳,背后到底都是什么逻辑?一方面,我们国家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在增强,所以在气球当中,其实看着好像不起眼,实际上是有所体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美国他们的思维似乎还是停留在冷战或者冷战刚结束的状态,我是世界老大,我的能力非常先进。比如说我的F-22也好,我的水面舰艇也好,几乎没有高空的作战能力,高空性能差,在美军方面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思维里面,我不需要跟别人争夺制空权,我不需要跟别人争夺外太空,外层空间,我也不需要去跟别人去争夺制海权,我的所有主战装备的作战条件,首先预设的战场,全面都是由我掌控的,在这个情况下,我怎么样去打我的对手,而不是我怎么样去跟一个强大的对手去争夺战场的主动权,所以就会导致美军现在的主战装备当中的一些漏洞和问题被气球给展示出来了。所以一方面我方的上升,一方面美国停滞不前的思维,就形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落差,这也是美国政府似乎在这次事件当中表现的比较尴尬,甚至比较痛苦的背后的一个原因。

——————


陈洪斌:为何全球科技巨头开启裁员潮?

陈洪斌:卡塔尔为何花费巨资办世界杯?

陈洪斌:商品铜会迎来上涨吗?

陈洪斌:人民币汇率后期会持续上涨吗?
陈洪斌:光伏产业短期为何被追捧?
陈洪斌:美国中期选举对俄乌冲突的影响?
陈洪斌:加拿大要求中企剥离在加锂矿,对新能源行业有何影响?
陈洪斌:美鼓励欧洲企业迁回美国,欧洲要报复?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