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华严经》十住法门的善知识

灵隐寺 2024-03-19


菩萨修学阶梯,是菩萨修行的路线图,《华严经》正宗分的各卷都说明此内容,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善财童子经文殊菩萨指点,从信趣定,成为信心菩提,要成就入位菩萨,还得修三昧法,才能显现理行相彰,业尽纯明的一真法界之门。所以善财童子最初参访的善知识,代表十住法门。德云比丘等10位善知识代表了十住。




何谓“住”?

学佛人信仰佛以后,心要安住,安住于禅定境界,在禅定境界中观照不二,同时不单坐着才是禅,行也可以叫禅。你坐好了,坐惯了,就可养成静的功夫。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无非是禅,处处都在禅中。


行亦禅,坐亦禅,

语默动静体安然。



内心安住,安住于菩提境界,必须要有般若正见。菩提是由般若而生的,般若首先要有正见。有正见就与般若相应,有般若就可发菩提之心,证菩提之果。十住就是:

一发心住  二治地住

三修行住  四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七不退住  八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下面略说《华严经》中“十住法门”的10位善知识。


01



德云比丘



德云比丘居于胜乐国的妙峰山顶。山,表定体,依定发慧,而妙峰山顶则象征成就正觉。比丘,表根本真智的实。德云比丘表征具德如云,降法雨普利群生。


当善财童子登上山顶时,“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观察求觅,渴仰欲见,德云比丘,经于七日”才出现,而且“徐步经行”。德云比丘在开示善财童子时称:


我得自在,

决定解力,信眼清净,

智光照曜,普观境界,

离一切障,善巧观察,

普眼明彻,具清净行,

往诣十方,一切国土,

恭敬供养,一切诸佛,

常念一切,诸佛如来,

总持一切,诸佛正法,

常见一切,十方诸佛。


德云比丘为善财童子说其所修法门,即: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岂能了知诸大菩萨无边智慧清净行门?所谓智光普照念佛门,常见一切诸佛国土种种宫殿,悉严净故。令一切众生念佛门……令安住力念佛门……令安住法念佛门……入不可见处念佛门,悉见一切微细境中,诸佛自在,神通事故。


就这段经文可看出,此“德云比丘”的修行方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以念佛法门为主,但又并非呆板滞碍的,而是灵活多样化式的,能静能动,动静一如,达到不偏不倚的境地。


善财童子先要找的是德云比丘。他走到山上访了七天七夜,才看到德云比丘在另外的山头上经行。这意喻善财童子经过七天的观照,与德云的境界还有重山之隔。二人见面后,德云比丘传的法门是“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法门”。此处说明初发心之后,接着要念佛。因为虽已发心,情绪和习气都还在,所以需要念佛来让心定下来。真念佛,必可身心俱忘。这里的念佛是念佛智慧光明,例如阿弥陀佛的十二光,药师佛的琉璃光等。念念归佛可让信心坚定,不落有无。但此时只是初步忆念佛的光明,还没学到佛的悲愿,且不能任运归佛。所以文殊菩萨曾在《楞严经》点评念佛法门为:「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意指作意念佛仍是生灭。虽然如此,念佛法门绝对是修行过程中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步。德云比丘自谦所知仅止于此,就介绍善财童子再去找海云比丘。


02



海云比丘



海云比丘寄居海门国,其所修“普眼法门”表观照心海的宽广,以便对治心地的法门,并滋润一切。


德云比丘对海云比丘评价是,“能分别说发起广大善根因缘……当令汝入广大助道位,当令汝生广大善根力,当为汝说发菩提心因……当令汝生广大慈悲力。”善财童子至海门国,即刻见到善知识,海云比丘的语言是:


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门善根光明,具真实道三昧智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长白净法无有懈息,事善知识不生疲厌,不顾生命无所藏积,等心如地无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等虚空界……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海云比丘的心量非常广博,以法界一切众生为考虑的前提,而且言语直截了当。其还道:


我住此海门国,十有二年,常以大海,为其境界;所谓思惟大海广大无量、思惟大海甚深难测、思惟大海渐次深广、思惟大海无量众宝奇妙庄严……思惟大海无增无减……复作是念:世间之中,颇有广博过此海不?颇有无量过此海不?颇有甚深过此海不?颇有殊特过此海不?


这显然可感觉到海云比丘是位善于思考的圣者,而且相当富有耐心,如“若有众生,从十方来……来至我所,我悉为其开示解释、称扬赞叹,咸令爱乐,趣入安住此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这可基本判断海云比丘具有广大的包容心,而且直爽,好思考,有常人少见的耐心。


海云比丘在海边观大海之深广博大,已经观了十二年。一日,有佛坐大莲花涌现于海面,传授海云比丘普眼法门。所以善财童子学到的第二个法门便是“普眼法门”。普眼不是指很多眼睛,而是观照当下的一切,包括外在和内在,随着观照力的增广与细密,远离爱憎分别,自然进到无边寂静的平衡与和谐,以总持光明含摄一切存在。另外,又能普照心海,知道众生被境风吹起识浪,海浪滔滔,无有断绝时。


善财得此普眼法门,还得再进一步,随众生心广施利益。所以海云比丘介绍善财童子去参访善住比丘。


03



善住比丘



善住比丘居于南海北岸的楞伽道边,海的中央,四面无路可通,除非已得神通者,住其中者皆能观察一切法如虚空,无定所;故此善财童子“见此比丘于虚空中来往经行,无数诸天,恭敬围绕,散诸天华,作天妓乐,幡幢缯绮,悉各无数,遍满虚空,以为供养”。


善住比丘修“得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法门”,能够“若来若去,若行若止,随顺思惟,修习观察……知一切众生心行,无所障碍;知一切众生没生,无所障碍”,并且得无住无作神通力,“于虚空中,或行或住、或坐或卧、或隐或显、或现一身、或现多身、穿度墙壁犹如虚空。于虚空中,结跏趺坐,往来自在,犹如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


显然,这位善知识所居之处是绝然超尘的,其获得神通之后,便能所行无碍,成就众生也无碍变通,这都是得力于法空智慧,在空中任运经行,不著静乱。


善住比丘不住在地面上,而是在空中经行,代表无依无住,超然物外,方为善住。故能往来十方,无所障碍,这功夫远胜于列子的倚风而行。善住比丘教善财童子的法门是“普速疾供养诸佛成就众生无碍解脱门”。亦即是诸法空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超越语言文字,如同洞山良价禅师所示:「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达到真正的逍遥游。如此才能起神通力,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04



弥伽尊者



弥伽尊者是达里鼻荼国自在城人,善财见其“于市肆中,坐于说法狮子之座,十千人众,所共围绕,说轮字庄严法门”,在问明善财已发菩提心,即“下狮子座,于善财所,五体投地,散金银华无价宝珠,及以上妙碎末縋檀无量种衣,以覆其上,复散无量种种香华,种种供具,以为供养,然后起立。”


由此可见,弥伽尊者具有平等恭敬心和谦下心。然后称叹善财,而且还能“以方便,为开示演说分别解释轮字品庄严法门,彼诸众生,闻此法已,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说明弥伽上人灵活善诱,应合众生根基,能打动众生心,使不退转。同时,还“能分别知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天语言”。


弥伽尊者完成了前面陆海空三处的出世静修后,接着要走入红尘学菩萨道了。善财童子来到人声鼎沸的闹市,遇见弥伽尊者。弥伽正在市集中,为大众说法。善财向尊者顶礼禀明来意,弥伽下座,五体投地回礼,赞叹善财的发心,象征不轻后学,且展示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弥伽教的法门是“妙音陀罗尼光明法门”。


妙音陀罗尼也者,知晓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所有众生的语言,能与其沟通,并且了解言语性空无实性。这意味着由出世转到入世,要能够净音起用,摄受八部龙神,并随顺众生世间音声,起善巧方便,令其解脱。由于弥伽还未尽知众生种种差别念想,对深密法句的掌握也还未圆满。所以弥伽要善财童子接着去向解脱长者请教。


05



解脱长者



解脱长者居住林聚落,善财童子路经十二年才抵达。解脱长者能入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三昧门,得清净身,在其身中,显现十方各十佛刹微尘数佛,教化众生,转妙法轮等庄严事相,而且不相杂乱。


解脱长者从三昧起,说已入出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随其一身能示现十方佛刹。由于其所修“得如来无碍庄严门”,能够“即见东方阎浮檀金光明世界,龙自在王如来应正等觉,道场众会之所围绕,毗卢遮那藏菩萨而为上首……又见下方佛光明世界,无碍智幢如来应正等觉,道场众会之所围绕,一切世间刹幢王菩萨,而为上首”,而且,想要见到安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随意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也就是说,心佛无异,体相无去来,所见十方如来皆是唯心观中所显现,随心念佛,诸佛随即现前。


故此,解脱长者又道:“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于境界,净治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这就纯粹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思想,也即唯心净土的理念,诸念总是佛境界。


善财走了十二年才来到解脱长者处,象征着穿行于世间十二因缘而不滞留。解脱长者知道了善财的来意,便入三昧,从清净身中显现十方一切佛及佛国土。这是他要教善财的法门是“如来无碍庄严解脱门”。这是要体悟到万法唯心所现,即心即佛,故能方便示现十方如来。其实彼佛无所从来,己身无所从往,彼此互照互映。


从第一参的念佛光明到第五参的见佛无碍,都是要在依佛、信佛下功夫,为菩萨道打好基础。脱长者虽然可以见佛无碍,但还未显无碍大智大行,故善财又被引荐到下一位善知识:海幢比丘。


06



海幢比丘



海幢比丘住在阎浮提畔的摩利伽罗国,善财童子见其经行地侧,“结跏趺坐,入于三昧,离出入息,无别思觉,身安不动,从其足下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皆以种种诸庄严具。”


海幢比丘这种能在禅定中庄严自身的便是“得般若波罗蜜三昧光明法门”或名“般若波罗蜜境界清净光明、普庄严清净门”。在三昧中且能“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宝、一切璎珞、一切衣服……一切欲乐,资生之具,于一切处,救摄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皆令欢喜,心意清净,成就无上菩提之道


海幢比丘心态相当平稳,如“摄诸众生,所谓贫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忧苦者,咸使快乐,复以方便,而劝导之,皆令舍恶。”海幢比丘能在稳定的心态中显发方便,善巧度化接引众生。


到目前为止,善财童子已经参学了五位善知识,前三位比丘表出世解脱,后两位居士表处世智慧。接着,善财来到海幢比丘处时,他正在入定。“海幢”之名,形容一海能涌千层浪,随风起伏,犹如幢幡也。前面的解脱长者是从身中影现十方佛剎,这里的海幢比丘则是在气住脉停中,全身由上到下化现无数如来、菩萨、声闻、缘觉、梵天、帝释等十法界众,代表他可以看到法界的所有层面。善财童子在一旁观察海幢比丘的不可思议境界,谛观了六个月又六天,海幢比丘才出定,告诉善财此法门是“般若波罗蜜境界清净光明三昧门”。此境界是由修习般若波罗蜜而得,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入一切佛海及众生海,但未达到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故海幢比丘与众生之间,幢幢相隔,海浪滔天,需加强同理心与慈悲心。接着海幢比丘再介绍善财继续去向休舍优婆夷请法。


达到海幢比丘的般若境界后,接着就是要不舍众生。否则往往耽着禅定,与世隔绝,成为深度的自我恋者。


07



休舍优婆夷



休舍优婆夷居海潮住处的普庄严园林,其身严饰,“坐真金座,戴海藏真珠网,冠挂出过诸天真金宝钏,垂绀青发,大摩尼网,庄严其首……一切宝网,垂覆其身,百千亿那由他众生,曲躬恭敬。”


凡是见此优婆夷者,一切病苦悉皆除灭,入无碍清净境界,身无障碍;这就是其修“得离忧安稳幢法门”所致。


休舍优婆夷言:“若有见闻忆念于我,与我同住,供给我者,悉不唐捐……若有众生,不种善根,不为善友之所摄受,不为诸佛之所护念,是人终不得见于我。”并且“其心如海,悉能容受一切佛法,如须弥山,志意坚固,不可动摇……犹如帝释,悉能守护一切众生”。同时,休舍优婆夷又道:“拔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尽,我愿乃满。”可以明显地看出休舍优婆夷能够持久地普入一切法,普度一切众生。


休舍优婆夷与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大众同处一园林,她告诉善财,不要只是为了去除少数众生烦恼发菩提心,而是要为去除一切众生烦恼发菩提心,尽拔一切众生业习。若能如是发愿,便不会欣上厌下。她这解脱法叫做“离忧安稳幢解脱门”。



离忧安稳是指菩萨脱离生死忧苦后,再入苦海度众。因为有此大愿,所以生生世世得究竟安稳。休舍优婆夷自谦智慧有限,尚未能作一切众生的依怙,未能破众生无明,所以请善财童子再去寻访毗目瞿沙仙人。

08



毗瞿沙仙人



毗瞿沙仙人是在海潮处那罗素国的一大林住,有种种叶树、华果、妙香等庄严。


善财童子在縋檀树下见彼仙人领徒一万,敷草而坐,“或着鹿皮,或着树皮,或复编草,以为衣服,髻环垂鬓,前后围绕”。


毗瞿沙仙人闻童子已发菩提心,便向诸仙众说明和赞叹,众仙散种种上妙香华。仙人告明已得菩萨无胜幢解脱,并伸右手,“摩善财顶,执善财手”;令善财往十方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中,到十佛刹微尘数诸佛所,见彼佛刹及其众会,诸佛相好,种种庄严……亦闻彼佛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演说法,一文一句,皆悉通达,各别受持,无有杂乱。”接着,仙人放善财手,善财童子还是见自身在本处。


此种解脱法门像诸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殊胜三昧,于一切时,而得自在;于一念顷,出生诸佛无量智慧……一念普入三世境界,分形遍往十方国土,智身普入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普现其前,观其根行,而为利益。”这里,毗瞿沙仙人表现得很有智慧,逐渐地引善财童子进入三昧之中,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将法门传授给童子,静稳中显智慧。


毗目瞿沙仙人以右手为善财摩顶,又拉着他的手,共入解脱境界,名为“无胜幢解脱门”。在此境界,善财看到自身前往十方佛土,听佛说法。由此可知毗目瞿沙仙人不是用言词传法,而是直接放光加持善财童子,让他归到本有而未显的童真光明,二人光光相映。


毗目瞿沙仙人自觉未于一切时得自在,所以要善财继续去找胜热婆罗门。

09



胜热婆罗门



胜热婆罗门居住伊沙那聚落,看见胜热修诸苦行,求一切智,“四面火聚犹如大山,中有刀山,高峻无极;登彼山上,投身入火。”


这种投身外道法是要有相当的勇气和毅力的,非等闲之辈所能办到。胜热婆罗门的语言是“汝今若能上此刀山,投身火聚,诸菩萨行,悉得清净”;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表述,大有夺人妄想的气势,使得善财疑虑重重,进退为难。


梵天示意,此是“示大苦行,为我说法,能令我等灭一切见,除一切慢,住于大慈,行于大悲,起广大心,发菩提意,常见诸佛,恒闻妙法,于一切处,心无所碍。”


胜热婆罗门为善财说颂言:


若有诸菩萨,顺善知识教;

一切无疑惧,安住心不动。

当知如是人,必获广大利;

坐菩提树下,成于无上觉。


善财由此投火得菩萨善住三昧。可见,婆罗门是外显奇异相,内则“能烧一切众生见惑,令无有余,必不退转,无穷尽心、无懈怠心、无怯弱心、发如金刚藏那罗延心,疾修诸行”。接引和度化手法独特。



胜热婆罗门是以上刀山和跳火堆的方式修苦行。他要善财跟着他上刀山,跳火堆。善财本以为遇到了骗子,转身便想走。经过上万个梵天、自在天王等的规劝,才相信此婆罗门是位善知识。善财顶礼悔过后,心无罣碍,置生死于度外,爬上刀山,奋跳火堆。身体刚刚要碰触到熊熊火焰时,全身发起妙乐,犹如脱胎换骨。这便是胜热婆罗门所传授的法门“无尽轮解脱门”。


之所以称之为无尽轮解脱,是因为它能让众生从无尽轮转的恐惧中,放下罣碍,因而超越恐怖,一股连绵不断的正向动力骤然生起,循环不息,把烦恼转为菩提,烦恼无尽,菩提亦无尽。胜热婆罗门说自己无法像大菩萨一样,尽烧一切众生的见惑,便要善财去寻访慈行童女。

10



慈行童女



慈行童女住在狮子奋迅城内,是狮子幢王女,由五百童女侍从,在毗卢遮那藏殿,坐龙胜縋檀足金线网天衣座上,演说妙法。


当善财问法,慈行童女要求自见宫殿庄严。其实,此处已是妙好庄严说法,表般若是毗卢遮那之体,用法界众行庄严来成报身之德,十住位满,将起果中之行。所以,善财“悉见法界一切如来,从初发心,修菩萨行,成满大愿,具足功德,成等正觉转妙*轮,乃至示现入于涅?,如是影像,靡不皆现”。


慈行童女告知是“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能够“随顺趣向,思惟观察,忆持分别,时得普门陀罗尼,百万阿僧癨陀罗尼门,皆悉现前”。


慈行童女,慧心广大如虚空,悉皆明见一切境界,获得无碍地大光明藏。


慈行童女住在毗卢遮那藏殿,毗卢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也就是安住于光明遍照中。慈行童女所传法门为“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由此得亿万种总持门,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开始要去度一切苦厄。此处意指:见地与行动达成一致,因此所得的证量不会因任何情境而减弱,相应着内外的真实性,更会产生出一股新活力,来绽放智慧光明的花朵,然后以慈行起用。


如此行解相应,既是十住法门的结论,也为接下来的十行法门揭开序幕。由于慈行童女希望善财能行于世而不染世法,故要他进修十行法门。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视频 | 榭融

图片|一叶等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华严智慧

华严经中的智慧 |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华严经中的智慧 | 当净其意如虚空

华严经中的智慧  |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华严经中的智慧  | 信为道元功德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