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中的智慧 |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灵隐寺 2024-03-19


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偈句



这几句偈颂,学佛的很多人都持诵过,出自《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在这里告知众生,该如何如理如法的供养诸佛菩萨,也告诉众生需要以何种心态去供养诸佛菩萨。


供养诸佛菩萨,不管是家里的佛堂,或是在寺院三宝道场之中,供佛皆是殊胜的利己利他之事。关于供佛,该以何心态去对待呢?



一、恭敬之心供养


佛前供养有十供养物,分别为“香、花、灯、涂、水、果、茶、食、宝、珠”等十物。在当下诸供养之中,最简单的可以说是“水”供养。


大宝积经云:“菩萨由施饮故,获得永离一切烦恼渴爱。”供水有八种功德,(1)清凉:表持戒清净;(2)味甘:表得享百味;(3)性轻:表堪忍壮健;(4)质软:表意念柔顺;(5)清澈:表意念清明;(6)无臭:表净除罪障;(7)益喉:表音声和雅;(8)养胃:表身不生疾。


供佛,不管最简单的供水,还是其他供养,亦是需要用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


俗话讲“心诚则灵”,其不管是工作,事业,亦以需心诚,你心诚才能感受殊胜,供佛亦是如此,其不管你供养是最简单的“水”,还是其他的诸供养以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此才是殊胜之供养!



二、感恩之心供养


供佛是干什么?是通过供佛,以表达感恩诸佛菩萨。你今生有法可学,有法可闻,通过修行佛法,开启内心智慧,做到真正的增福消灾,因为你过去世的种种善业所至,亦是诸佛菩萨给了你种善因的机会!


供养诸佛菩萨,心里一定要明白,诸佛菩萨是悲悯我等众生。供养诸佛菩萨,是众生自己需要种福田,而非诸佛菩萨需要我们供养。以感恩之心供养诸佛菩萨,其一能对治我们自己的“贪心和吝啬心”,其二可以给自己积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三、 无分别之心供养


供养,无有分别的进行供养。其不能行,在供养诸佛之时就“大手大脚”,而供养菩萨,就一杯水,一朵花。这是万万不可行的。


供养诸佛菩萨的种种供品,不是什么价格高就供养什么物品。虽有价格区分,但却没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大小区分。不管你用什么供养诸佛菩萨,所获得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亦是相同。用什么心态去供佛,才是关键。



四、无求之心供养


行诸供养中,有些人喜欢以“交易”的形式去供养诸佛菩萨。何为交易,就是有求于诸佛菩萨,就是在供养之际,提出种种要求。


如“保佑生财,生意兴隆”等等。甚至有诸多信徒,在生意遇困、事业困境之时,选择去“临时抱佛脚”,希望诸佛菩萨保佑他度过困难,度过了就给诸佛菩萨进行多少多少的供养。殊不知,如此行事,会让你自耗福报。



五、随喜心供养


看到他人行供养,而自己因经济紧张或种种原因,不能行供养而会感到脸上无光,感到佛菩萨会不高兴,会不度我。殊不知这种心态是以“小人之心,度圣人之腹。”


诸佛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其心量之大,不说你不供养,诸佛菩萨就不会度化你。那么,我们该如何行事?只需“随喜赞叹”就好。


永明延寿禅师在《万善同归集》中说:


随喜赞善,助他胜缘,

如观买香,傍染香气,

虽不亲作,得同善根。


大师说得非常清楚,如果能随喜、赞叹他人的善根,虽然没有亲自去做,也会获得同样的善根。明白了随喜功德的利益,我们不仅自己多行善业,更要对一切修持《华严经》的人,生起真正的随喜心。如果实在生不起随喜心,也不能生嗔心、嫉妒心,更不要去制造违缘、摧毁别人的善根。


佛典中说,当菩萨在利益众生时,如果有人以恶心制造违缘,这个罪业是很难清净的。谁是利益众生的大菩萨,我们用凡夫的肉眼很难分辨,因此,最好在看到别人行持善法时,对自己不能成办这样的善法而心生惭愧,对他人做这样的善法感到欣喜,以真诚心去赞叹、随喜他人的功德,这才是一个智者的所念所行。


以上是供养诸佛菩萨之时,所需具备的五种心态。做诸供养之时,我等需要观察所行供养,有没有对治自己的“贪嗔痴”。学佛能修心对治,是福德的根本。



在礼敬诸佛当中,我们供养的对象,地位比我们高许多。供养的意义是从圣贤那里获得帮助,而不是你帮助别人。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上去你是一个付出者,但实际上你是一个最大的索取者。


这个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孝顺就说明这一点,尽管你是为你的爸爸,为你的妈妈委曲求全,去顺着他们,去听他们的话,也许他们的话你并不愿意听,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道理,但是因为你觉得父母亲养育你,你要报这个恩,你应该对他们好。


对他们好,这样你心会很安。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并不是想从你父母身上得到什么,只是为了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感恩的人。在这个前提之下,你是尊重父母,虽然你是一个付出者。


人生最大的苦恼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尽孝心是为了圆满自己的心性。同样,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帮助身边的众生,最大的收获者是你自己。


《金刚经》云:“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由此说来,无相供养,无相布施,三轮体空,依教行持,功德最大。




农历庚子闰四月十五(公历2020年6月6日)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启建“结夏安居·共修华严”。僧众恭诵《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此诵经功德,祈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诵读《华严经》于庚子农历闰四月十五开始,至七月十五结束(公历6月6日——9月2日)。“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正在进行。



敬请关注


根据广大善信居士的需求 灵隐寺开通

“共修华严”随喜植福在线登记小程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共修华严”植福随喜在线登记小程序



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 | 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往期回顾


有序开放

灵隐寺开放 喜迎八方游客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杭州灵隐寺《关于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灵隐寺6月2日起有序开放 光泉方丈说:大疫见大爱

关于杭州市宗教活动场所逐步有序恢复开放的通告

杭州灵隐寺有序恢复开放第一天 举行升国旗仪式

杭州市市属佛教寺院和道教宫观参观预约须知

疫控办《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的情况通告》

灵隐寺施放瑜伽焰口 超荐疫情逝世亡灵

有序恢复开放 你该如何去寺院上香礼佛?

《华严经》所在之处 即诸佛所在处

灵隐寺2020年“结夏安居•共修华严” 启建

灵隐寺僧众6月6日起结夏安居

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重要窗口”建设先行者


☀华严智慧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 当净其意如虚空

▲知家性空 免其逼迫

▲ 信为道元功德母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不可缺福德资粮

清净一切善业力

亲近善知识 具足弟子相

平等饶益 一切众生

中道了义之法与行为


通启

 杭州灵隐寺文宣部招聘启事

 怎么当好一名新媒体小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线上随喜操作流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